赤侠 第539章

作者:红烧大黑鱼

  推门而出,到了街上,一眼望去的萧条。

  内城之中,能种地的地方都种了,原本的青石板街道,如今都是田地,不再走马走车,而是两道田埂,贴着街边人家商铺。

  至于说围墙瓦楞之上,多的是盆盆罐罐,里面都是一些小菜。

  诸如蒜苗小葱乃至豌豆儿,也多少是有一些的。

  看着这一幕景色,坐堂管事双目越发坚定,坚持了这么久,什么办法都用过,才能撑到今天。

  现在,曾经最大的指望,彻底指望不上,那就换个路子!

  投靠魏赤侠,这个想法已经从未有过,现在一想,真是愚蠢!

  愚蠢至极!

  跟着魏赤侠,至少不用像一条狗一样去哀求,哀求了一年又一年,彭如晦是最蠢的那条狗。

  而自己,也是。

  现在,凭什么要做狗?!

  到了府衙,坐堂管事迈步而入,见了还在计算如何分配后日粮草的彭如晦,他直接道:“彭相公,朝廷现在说魏赤侠是‘非法荡魔’,你可知道?”

  “嗯?”

  彭如晦愣了一下,他还沉浸在计算中,听到这话,有些迷糊。

  猛地反应过来之后,他双目圆睁:“放……放屁!!!”

第462章 元微福地

  “哼,真是废物,幸亏没有将‘五宝归元鼎’真的出借。”

  远在大夏西域更西之地,有一处崇山峻岭,其间有一道场极为广袤,山峰如岛屿,往来修真皆是腾云驾雾。

  云海之下,则是诸多山里王国,除人族之外,一应精怪成邦立国并不在少数。

  再之下,山脚平原多农田草场,也是一片祥和。

  此处,便是号称大西山“元微福地”,正是元微子道人的道场,入内修行,就算痴呆蠢人,也能延寿百年。

  那些山里王国的君臣百姓,多是百岁以上,只可惜寿数虽高,却人丁不甚兴旺。

  至于说群山高峰,那更是有山里王国供养,究其原因,是诸多山里王国,并非无缘无故凭空冒出,王国的开国国主,都是“元微福地”的外门弟子,而山巅道场,则是被称作内门正宗。

  此时,一处山峰宫室内,有个儒雅道人语气不忿,将拂尘一甩,接着道,“如今夏室起了变化,淮水恐有大战,可有人愿意前往淮水应劫?”

  “师父,为何说是应劫?”

  “那妖猴竟然阻不了来犯之敌,必是劫数,此番助它,自然是应劫。”

  “师父,那何不改弦易辙,助那大圣的对头?”

  “唔……”

  道人手指捻着长须,半晌道,“此人……不好助啊。”

  “师父,莫非此人是哪位大能转世?”

  “非也,他便是普通凡人,不修法力。”

  “原来如此……”

  宫室中一众弟子都是愁眉苦脸起来,在散修眼中,凡人是最好对付的,但他们这些玄门真传,却是再清楚不过,要是容易对付,此间早就不是人间。

  “那大圣跟咱们‘元微福地’有旧,它开口求援,也不好拒绝。再者,前头它的分身,也以‘天使’身份传讯过来,将来位列仙班,少不得还要跟‘朱厌’同朝为官……”

  “可这是劫数,前去应劫,我们平白给那大圣挡灾不成?”

  “师父,不知道这番应劫,可有运数在?”

  劫运相交,这才是规律。

  不可能只有劫数,没有运数。

  众人闻言,顿时来了精神,纷纷看向道人。

  只见道人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此番应劫,配享太庙香火,那是有的。人间霸主再祭告天地,天界神位也是唾手可得。只是……”

  “师父,这还只是什么,但有三分机缘,便可搏上一搏。再者,前去应劫,留下魂灯在门中,也不怕有身死道消之危。”

  “对啊师父,怎的还要犹豫?”

  “为师原本的想法,是让你们前往淮水摇旗呐喊,不要大动干戈,须知道,这等威猛凡人,只要打破桎梏,必是天路杀星。跟他结仇,实在是没有必要。”

  道人说罢,又轻抚胡须,想了想接着道,“还有配享太庙香火的机缘,若是以往,为师也要心动。可这夏室衰败,怕是到了改朝换代的地步。就算给你们封个人间大神名头,为师也担心,只有一隅之地的神力,仅存咫尺之间的权柄……”

  讲白了,道人担心自己的徒弟们去了之后,打白工不说,拿到的还都是“欠条”,而且这“欠条”还随时有可能作废。

  为了这份不稳定的机缘,跟魏昊这种人结下深仇大怨,实在是不划算。

  元微子道人这次出借“五宝归元鼎”给水猿大圣,也没有将完整的法宝送过去,而是传了“五宝归元鼎”中的阵法禁制。

  他也没有藏私,以水猿大圣的能耐,很清楚他给的东西是正版货。

  旧时人情,种种因果,这时候已经了了大半,仅剩最后一点点帮衬,由弟子们过去糊弄一下,也就行了。

  只是没想到,这座下弟子都是有想法的,修行路上,多的是“富贵险中求”,毕竟,他们修真问道,求的是长生。

  就算延寿几百年几千年,那也只是长寿,不是长生。

  寿数一到,该死还是得死。

  也不能怪弟子们有这样的兴致,哪怕是他自己,要是能有绝对的把握干掉魏昊,他又何尝不愿意前往淮水一趟?

  可惜,他给自己算了一卦,倘若前往,有身死道消的可能,这才没有冲动,想着去赌命。

  卜算一道,就是从诸多可能之中,找出那冥冥的一条路线,是诸多事物综合之后,产生的一个极大可能结果。

  甚至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他此时做的决断,就成了不可改变的过去,成为了铁一般的事实。

  卜算,就是在未来到来之前,尽可能地不把现在变成不变的过去。

  自己不想去赌,毕竟自己修为高深,又有福地道场,就算是天界一些神仙来了,也多有不如自己这个地仙。

  可门下弟子们不一样,他们有的到了修行的难关,有的寿数还剩下不足百年,而有的则是天资耗尽……

  原本在山里王国之中,算得上是万里挑一的修炼天才,到了山巅,其实也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一员。

  举凡神仙之资,哪个不是兆亿中出一个?

  便是自己,能够在此福地称宗道祖,除了运数,也有自己的修行天赋以及努力。

  元微子道人自己可以不想努力了,但对门下弟子而言,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不得不继续努力,不得不再拼一把。

  山里王国那些凡夫俗子羡慕仙人的“长生不老”,但山巅的内门弟子,绝不可能双眼看向他们,跟他们去比个高低。

  人间富贵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修真问道,从来都是只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长生。

  长生之后,什么人间富贵,都是浮云,唾手可得。

  所以,当元微子道人提醒了门下弟子其中的风险收益不成正比之后,尽管明知道如此,但跃跃欲试者不在少数。

  甚至有几个弟子,往日里一向淡泊,这光景,也是愿意出山。

  “师父,还请成全。”

  “还请师父助弟子一臂之力。”

  “还请师父成全……”

  见不少弟子都是态度坚决,元微子道人想了想,便道:“为师跟‘白矮仙’相熟,他如今乃是夏室内廷供奉,若得他相助,你们前往淮水,也就更加名正言顺。”

  元微子道人一伸手,就见一株灵草在手,是一棵麦苗,只一会儿,就长成了大麦。

  大麦锋芒舒展,麦穗一颗颗好似燕子,元微子道人掐了一颗下来,随手一扔,只见这大麦种子,果然就化作一只燕子,卷着福地灵气,朝着东方飞去。

  许久之后,手中大麦又落下一颗麦子,同样化作了一只燕子,盘旋在指尖。

  只听这燕子口吐人言:“五宝道友,你我天路有旧,贫道不能骗你,这夏室气数只怕到头了。”

  “我自是算到了这等可能,但是门下弟子,多有意气风发之辈。此番危机,一个个摩拳擦掌,想着建功立业,成神掌权……”

  “唉……”

  这一声叹息,“白矮仙”是复杂无比,他是感同身受啊。

  若非为了赌那机缘,又怎可能这般结果?

  如今修为被压制削弱得不成样,一旦离开皇城,就有很大的不适,那是一种不安感,是神仙大能清晰感受到危险的神奇能力。

  可偏偏,他们现在并没有神仙修为。

  “道友,若是改朝换代,夏邑可有英杰?”

  “若论英杰,夏邑之中,当数一人为第一。”

  “何人?”

  “便是‘鼎镇’我等的当朝太后,以我之见,倘若改朝换代,她必能重振中土,只不过,彼时天下,应该不再是夏室……”

  “唔……”

  元微子道人犹豫了一会儿,他知道世上女王无数,就算发生“牝鸡司晨”的事情,也算不得什么。

  但夏室的皇太后,怎么算也还是夏室成员,就算改朝换代……天下人又怎么可能认为这不是夏室?

  思量过后,元微子道人根据白矮仙提供的太后情报,也占卜了一番,陡然发现,这样的命数,似乎也有着辉煌的可能。

  陡然心动,但元微子道人却抑制住了自己想要亲自下山的冲动,他给自己算的一卦,可没有那么美好。

  “看来,辅佐夏室未必有好处,但是辅佐太后,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言罢,元微子道人对想要出山的弟子们说道:“此番东行,须牢记一事,‘保太后不保夏室’,如此,可无性命之忧。”

  跃跃欲试的弟子突然面面相觑,因为“性命之忧”在他们眼中,根本不算个事儿,就算肉身败坏,重塑肉身就是,寿数只要不耗尽,根本谈不上死。

  但元微子道人显然没有打算说得太多的意思,说得太多,就会产生新的信息,就会干涉本就多变的未来,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弟子们不踩雷池。

  “师父,那淮水……跟那凡人斗上,当如何?”

  “为师不是已经说了吗?‘保太后不保夏室’,此番行事,思量之处只看对大夏太后有利与否。”

  接着,元微子道人又对麦芒燕子说道:“道友,还请向大夏太后推举一番,能得懿旨召唤,也算是不堕了‘元微福地’的名声。”

上一篇:衣冠不南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