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侠 第484章

作者:红烧大黑鱼

  哪怕是在北阳府,一小碗雪菜豆瓣汤,那也是一两起步,而后随行就市。

  魏昊点菜这番话,一是表明自己的确是北阳府人士,二是看看这“添香阁”有几斤几两。

  莫看老鸨各种骚情,话里话外,也都是试探。

  人精扎堆的地方,想要多趁一些钱,没点道行也混不下去。

  果然,原本只是消遣的老鸨,这光景已经明白,眼前这个糙汉,并非是外地来的夯货,也是内心精明的那等人。

  当下收起小觑心思,一时间也拿捏不住这糙汉到底是做什么营生的。

  看不出来。

  真是怪异。

  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完全看不出对方来头。

  “好郎您就瞧好了吧,来了‘添香阁’,怎的也不能让您败兴而归啊。”

  言罢,老鸨叉着腰扭着臀,一扭一摆到了隔间喊道,“雪菜豆瓣汤赶紧做着,来的这位爷,可是正宗北阳府人士,休要掰扯蚕豆糊弄……”

  嚷嚷完之后,她便又点了几个歌伎:“翠柳、如烟、小香儿,过来给这位爷弹个《点绛唇》……莫要伸着懒腰打呵欠,十两的银锭子还塞不住你们几个的骚嘴儿?都给老娘精神点儿!”

  “上茶!上好茶!前头巢湖采买的‘井龙茶’给泡上,别用烧开的水,温着点……”

  “点一炉香,愣着干什么啊?老娘管你们吃喝拉撒睡,没日没夜的胭脂水粉不要钱?都给老娘忙起来!”

  一声声传来,听得魏昊一愣一愣的,这老鸨还挺有管事儿的能耐。

  不多时,整个楼阁乒铃乓啷忙得不可开交,老鸨回来陪坐的当口,茶水已经上了桌,换了温度刚刚好的茶汤,摆上了几大碟的干果儿蜜饯。

  角落里捧着琵琶、拿着铃铛的姑娘已经开奏,唱曲儿的站在前头,是个模样端好、肤色白皙的小姑娘,捏着一条翠绿色的丝巾当手帕,随着琵琶铃铛声,唱起了一曲《点绛唇》。

  魏昊听不大懂,也不爱听这个,只是手指捏着核桃,像是吃花生一样,吃得倒也惬意。

  陪坐的老鸨看得一愣一愣的,备好的核桃锤子成了摆设……

  咔吧。

  捏碎了一颗核桃,魏昊一边挑着核桃肉,一边问道:“老板,我若在欢场中行走,有哪些王子公孙是不能得罪的?能否指点一下?”

  “哎呀!郎君您可是问对人了。这京城藏龙卧虎、卧虎藏龙,谁是神仙谁是小鬼儿,妾身那是门清儿啊……”

  说着,这老妈子便数落掰扯起来,“要说这姑娘被窝里最豪横的,那必然是七王十二公,这些个家里出来的,那是个顶个儿的神通广大。若是能招揽一个……我这‘添香阁’啊,三年不愁吃喝。”

  言外之意,大抵上就是“七王十二公”是不会来了。

  “七王我知道,这十二公,是什么说道?”

  所谓“七王”,就是大夏朝先帝的七个兄弟,各有封地,各持宝物,跟娰十九郎那种倒霉蛋……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魏昊对“七王”的了解还是很清晰的,但“十二公”,那就不甚了解,只知道门下省侍中李怀柔是“赵国公”,这是实权又有封爵,实力强劲,是朝堂的弄潮儿。

  其余相公封公的不多,通常就是个侯爵。

  因此李怀柔的地位,确实不一样。

  老鸨于是就开始点评“十二公”,这是十二个封爵开国县公的大人物,除了现任门下省侍中,还有前任侍中,以及前任中书省中书令、尚书省尚书令、内侍省侍中……

  杂七杂八加起来,都是集中在泾渭、河洛的豪门世族,封地也是相当富庶,绝非杂流。

  从老鸨的职业角度来看,哪家最有钱,哪家最能照顾生意,哪家最有力量打击竞争对手……都有着清晰认知。

  魏昊从老鸨的口中,也找到了大量有效信息。

  比如说李怀柔,魏昊是打算在京城做掉他的,在北阳府的时候,魏昊眼中的李怀柔极为神秘,而且是个隐藏在幕后的大佬,需要各种手段才能对付。

  但是在老鸨眼中,李相公手眼通天,家里就算一个管家帮闲,在夏邑东南也能养着一票漕运吃饭的帮众。

  跟从运粮卸货的苦力,就有一万七八千之多,要是都来“添香阁”嫖一次,每一次半两银子,那也是八千两有少的。

  再加上老鸨又说李相公平日里出行都是仪仗齐整,毕竟是开府仪同三司,地位超然,矬了哪里还有相公的派头。

  甚至老鸨把李相公的出行路线,都说得头头是道,走朱雀街走哪儿转弯,走春明街走哪儿停留,简直是如数家珍。

  魏昊听得满意,当场加钱!

  话疗,很有效果!

  笃。

  又是一锭银子摁在桌上,同时加了一锭小个儿的,一两的货色,却是用来打发三个卖唱的姐儿。

  于是《点绛唇》单曲循环……

  反正听不懂,听啥都一样。

  白灼虾上了桌,魏昊一边剥虾一边问道:“我初来乍到,原本相去西城看看‘护国大法坛’,可听说这法坛不止一处,这是为何?我该去看哪个才正宗?”

  “我的好郎,您可算是问对了人。这里头可是有门道,别处未必有妾身的消息灵通呢。”

  赶紧先把银子往沟里塞,老鸨双手托了托肥硕大胸,然后堆着笑,想要倚靠过来,却见魏昊手指点了点桌面:“说话就行,我不点陪睡。”

  “……”

  有些尴尬,原想着“三陪”总是个行家里手,多年的经验包爽,奈何妾有意,郎无情。

  但是郎有钱,看似无情倒也有情。

  老鸨假装羞涩一笑,然后抖着丝绢一摆,这便说道:“郎君可知修真?”

  “老家也有行云布雨的人仙,北阳府的徐宜孙,还是‘护国大法师’的嫡传。”

  “那就好说了!”

  老鸨顿时面有得色说道,“这‘护国法坛’啊,得去祭炼‘社稷神器’的地方,才是正宗。其余不能祭炼的,都不是正宗。”

  “还有这说道?”

  “可不是么!”

  老鸨顿时一脸兴奋,“前头礼部、鸿胪寺的相公们来过夜,可是说了不少这个,都道有了‘社稷神器’,就能再造甚么来着,反正就是对大夏有好处。往后甚么旱灾涝灾虫儿灾,全都没了。”

  “‘社稷神器’……听上去还真是很厉害的样子。”

  “那是自然,听礼部的相公们,能把妖王吊起来打,老子打儿子的一样的痛打。”

  “这般厉害?”

  “便是这么说了,妾身如何能知晓个真切?”

  这老鸨见魏昊愿意听这个,于是趁热打铁,接着道:“说起这‘社稷神器’,除了礼部、鸿胪寺的相公们说起过。妾身倒是想起来,那‘七王’府邸的供奉,也曾聊过两句。”

  “‘七王’供奉?那不得是高来高去的剑仙?”

  “哎呀,那可真是会飞剑杀人的主儿,不简单,厉害得紧。不过再紧,也没有老娘……妾身紧。妾身两条腿盘着缠着,不消片刻,也叫他泄了一气……”

  说话间,老鸨媚眼狂抛,魏昊却是全无感觉,而是琢磨起其中的话,然后道:“那剑仙还知道‘社稷神器’?”

  “前头不是说了么?得去祭炼‘社稷神器’,听那些个供奉说,‘七王’家中,有先帝赏赐的甚么宝贝,甚么鼎来着?是太祖皇帝铸造的九只大宝贝中的一个……”

  这话一出,魏昊顿时来了精神,“莫不是‘七王’也要炼制‘社稷神器’?”

  “有旨意在,那自然是要炼制的,于国有益嘛。”

  “说的也是……”

  魏昊眼睛微微一眯,嘬了虾肉,顿时有了计较,准备探一探“七王”府邸。

第422章 七王宅

  安康坊的西北街对角,就是皇城东南,太庙也就在此处,而东北角,原本“胜德坊”的坊名已经没多少人挂在嘴上,更多的是以“七王宅”相称。

  一坊之地,由七王王府瓜分,皆是敕造王府,地位超然。

  “七王宅”分别是梁王、荆王、扬王、徐王、雍王、兖王、青王,王府楼阁林立,假山流水无算,坊中央甚至还有一个湖泊,面积广大,能在其中泛舟。

  每年过节,只要是热闹的,安康坊这里就会派出花船,直接通过运河绕道进入胜德坊,然后在王府宾客们面前表演大型水上晚会。

  烟花歌舞应有尽有,甚至玩一场“王宅盛筵”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添香阁”中跟老鸨一通畅聊,这老妈子也是闲出了精神来,得了机会总算是能给人显摆能耐。

  再加上魏昊出手阔绰,时不时说到尽兴处,直接掏出一颗大元宝,她哪里还能不卖力?

  除了她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物,还把老前辈以及同行们的小道消息,都一股脑儿倒腾了出来。

  横竖是听个耍子,她也是职业操守到位,客人爱这个,她不脱衣服就能把钱给挣了,也挺好。

  “大国师还曾显圣?”

  “旧年都畿百里大旱,得亏大国师出手,这才普降甘露,都畿又是丰收。这些年里,着实没听说过有甚么旱灾啊涝灾的,倒是外地来的客人,总说老家如何惨淡,真是没劲儿……”

  老鸨白了一眼,然后好奇问道,“郎君老家,是个鱼米之乡,想来无灾吧?”

  “倒是没有水旱之灾,但闹过几回精怪。五潮县还有潮灾,其余的……不曾听说。”

  “说来这精怪也是了,都畿的精灵,可都是好好的。安康坊里,一等一的花魁,哪个不是狐狸精兔儿精?咦?郎君可好男风?‘桃李春风’那儿,有个兔儿精,听说比骚货还要骚,端的是万种风情,去过的汉子,一个个都说‘三扁不如一圆’,若是郎君好这一口,妾身做个中人,免你茶水费也是打个招呼的事情……”

  “……”

  魏昊一脸无语,自己形象是生猛了一些,可谁也没规定,猛男就得好男风啊。

  这合理吗?

  “郎君还是喜欢女儿家的呀。”

  老鸨一脸窃喜,她估摸着魏昊刚才掏钱的爽快程度,觉得这糙汉兴许是哪里的供奉,手上少说有个几百上千两。

  江湖豪客要是混个相好儿在“添香阁”,这就是旱涝保丰收,有了细水长流的长期饭票……

  当下老鸨便推销起自家的姑娘:“郎君,您喜好肥瘦高矮不若说一个?妾身这里的姑娘,有大有小,各有风情,只要快活一回,管教你流连忘返。那些个前来大考的才子,都说好呢。”

  “我其实也是来参加大考的。”

  “啊哈哈哈哈……”老鸨笑得花枝招展、前俯后仰,“好哥哥,妾身只道您是个不解风情的,原来还会说个笑话逗奴家开心,真是个好哥哥,不如还是睡一回吧……”

  说罢,这老妈子当时又馋了,夹着腿磨蹭着想要过来,魏昊不动声色,又摸出一枚银锭子。

  老鸨立即屁股坐正,手脚干净,再馋猛男身子,那也不如银子馋人。

  赶紧又把银锭子往胸前沟里塞,然后接着道:“好郎,您还想聊个什么?”

  “我一个外乡人,就是想见见京城的世面。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来京城,总得晓得个里外规矩,万一冲撞了什么衙门,惹恼了什么神仙,我不是得客死他乡?”

上一篇:衣冠不南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