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863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我们之前说的那个模型,这下恐怕就真成立了。”

  克里斯汀再次一愣。

  回过神后。

  一股酥麻感瞬间从尾椎处冲到了她的头顶。

  “妈耶……真刺激……”

  ……

  第一排的杨老等人并不清楚陆朝阳和克里斯汀的对话,此时他们正围坐在一起,从更细节化的数据上验证着两颗粒子同时存在的可行性。

  “拓扑磁化率没问题了……”

  “衰变因子成功配平……”

  “难怪会出现本征值正常,却是标量场的表达式这种情况,因为两种粒子一种是费米子,一种是玻色子……”

  随着两种粒子的模型代入。

  一个个早先困扰着众人的数据异常,全部有了解答。

  十多分钟后。

  侯星远的助理高洪文匆匆找到了潘院士,朝他递来了一份尚有热度的文件:

  “潘院士,CERN方面进行了一次劈裂额外机制的验证,确定在Σ3的末态发现了两种粒子的迹象!”

  “不过它们的能级分裂区间很小很小,只有520ev左右。”

  潘院士接过报告看了几眼,朝他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辛苦你了,小高。”

  劈裂。

  这是一种在粒子对撞实验中很少见的非常规验证方式。

  它是对重离子碰撞过程进行的束流能量扫描,通过不同平均场势来解释实验现象。

  主要就是为了分辨区段相邻粒子的细化属性。

  即便是CERN,一年到头可能也就会用上一两次劈裂验证,所以此前哪一方都没想到过这事儿。

  而此时此刻。

  劈裂结果的出炉,也正式代表着杨老猜想的正确性。

  换而言之……

  这个923.8GeV的信号,确实是两颗粒子共同发出的。

  要知道。

  在轮次相同这个前置条件下。

  目前对撞能级最接近的粒子是Σ1580重子与B介子,二者的能级信号相差57MeV。

  而眼下这两颗粒子的差异数值只有520eV,这已经不是正常理论可以解释的了的了。

  因此在数学上确定了两颗粒子存在后。

  一个物理层面上的问题又摆在了众人面前:

  这种‘态’是怎么形成的?

  随后威腾想了想,对杨老问道:

  “杨,你还有什么看法吗?”

  杨老闻言飞快的扫了眼身边的徐云,眼见徐云一脸乖巧.JPG的表情,便摇了摇头:

  “没有了。”

  威腾的目光跟着看了眼徐云,语气倒是没明显的失望,毕竟他最大的压力已经缓解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按照老规矩,先从粒子结构入手吧。”

  “目前从量级上来看,至少它……或者说它们,在结构上应该是符合现有机制的。”

  波利亚科夫等人闻言对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随后众人依次拿起桌前的另一份轨迹报告,认真看了起来。

  此前提及过。

  对于一颗复合粒子的相关属性,也就是判断它是模型的哪种粒子,可以从产生道的截面,衰变道的分支比等数据进行判定。

  但如果要确定某颗粒子的组成结构和深层次的物理性质,那就复杂很多很多了。

  因为这涉及到了真正的‘基础’物理。

  “从对撞量级上来看,这两颗粒子应该都是强子。”

  如同一头棕熊的波利亚科夫一边看着报告,一边仰头喝了口伏特加:

  “不过它的手征特性却有点怪……莫非是η介子对它进行了修正?”

  他身边的尼玛很快摇了摇头,侧着身子指了指某行数据:

  “波利亚科夫先生,您看这里,磁距偏离的误差为万分之一点四。”

  “根据经典电子动力学静态粒子模型的3X3矩阵分析,η介子的修正效果显然不可能这么高。”

  波利亚科夫飞快的进行了一番心算,最终抿着嘴点点头:

  “你说的是对的,尼玛。”

  随后他又思考了一会儿,再次灌了口伏特加:

  “如果不是η介子修正的缘故,那么就只可能是自由度的问题了。”

  这一次。

  尼玛没有再提出疑议。

  众所周知。

  物理学界把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称作为强子,强子包括介子、重子和刘华强,咳咳……

  其中最先发现的强子就是质子和中子,因为原子核就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接着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科学家从宇宙射线中陆续观测到了各种各样的强子。

  这些强子的性质各不相同,包括质量、衰变周期、自旋、宇称等性质。

  慢慢的,随着发现的强子越来越多,大家就开始想能否对这些强子进行分类。

  而既然要分类,那么肯定要有个标准。

  比如说我们会把人类根据长幼,分成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等——在数学上的体现就是具体的年龄数字。

  而在理论物理中,它们有个专业名词:

  自由度。

  在物理学界的努力下,重子最终被分出了重子八重态——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十重态。

  别看这两个词读起来跟忍刀七人众似的,实际上这是粒子物理中非常深奥且重要的概念。

  重子八重态中的粒子,自旋、宇称是相同的,但是质量却不同,质子和中子也可以归属到这里头。

  而划分质量的自由度模型就是……

  夸克。

  这也是二战后基础物理相当关键的一个模型。

  1964年的时候。

  盖尔曼和茨威格为了研究解释强相互作用,分别独立地提出了夸克模型。

  指出夸克是更基本的层次,3个夸克可以构成一个重子。

  当时盖尔曼认为有3种夸克,分别是:

  u(up)夸克,d(down)夸克,s(strange)夸克。

  中文译作“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

  “夸克”模型在问世之初,如同历史上很多伟大构想一样,受人怀疑,无人问津。

  甚至连盖尔曼本人也不太敢相信夸克真的存在,他倾向于把夸克解释为一个有用的数学概念,而非一个真正的粒子。

  盖尔曼对于夸克的实在性问题的态度是能躲就躲。

  一方面他阐述夸克模型的优点,另一方面他只说夸克模型是数学的,虚构的,绝口不提夸克是真实粒子。

  盖尔曼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如果夸克没被找到,请记住我从来没有说过它们存在;如果它们被找到了,请记住是我最先想到了它们。”

  总而言之。

  直到20世纪70年代,夸克模型在理论和实验上都饱受质疑。

  1970年的时候。

  昨天刚刚脱离生命危险的格拉肖提出了第四种夸克,也就是charm夸克,简称c夸克。

  消息传出后。

  和盖尔曼当初一样,格拉肖的理论也遭受非议。

  当时有大量物理学家反对夸克模型,他们认为3种夸克已经够糟糕了,谁还需要第4种夸克呢。

  况且为了解释一个现象,就强行扩充一味夸克,似乎也过于牵强。

  然而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在1974年11月,丁肇中先生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将其命名为J/ψ。

  当时大量证据表明,J/ψ粒子就是由格拉肖预言的c夸克组成的。

  后来粒子物理界将J/ψ的发现称作“11月革命”,是夸克模型的胜利,同时亦是一系列和夸克密切相关的规范理论的胜利。

  此后夸克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陆续又有新的夸克被发现,并且最终定格在了一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