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549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什么事,说吧。”

  徐云点点头,从身上取出了一张小纸条,递到她面前:

  “我想麻烦你找个技术过关的钢铁厂……最好还是仪器厂吧,把这些东西生产出来。”

  艾维琳接过纸条,上下扫了几眼,轻声念道:

  “铍管……含有掺锌铁氧体的空芯螺线管……纯钼的锥形体……”

  众所周知。

  元素铍的发现者是沃克兰,他从1798年从绿柱石中首先发现了元素铍。

  沃奎林则在1828年的时候,用金属钙和钾分别还原氧化铍和氯化铍获得了金属铍。

  掺锌铁氧体的制备工艺在1813年便出现了,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固废基磁极材料。

  钼则在1782年的时候,由瑞典的埃尔姆用亚麻子油调过的木炭和钼酸混合物密闭灼烧得到。

  因此徐云给出的这些材料都符合1850年的化学工业认知,只是平时比较少见罢了。

  只见艾维琳的目光飞快从这些名字上扫过,看完后将它折叠好放入了口袋:

  “没问题,交给我吧,我今晚就写信让制造厂开炉。”

  “那就好……额,等等!”

  徐云下意识的点了几下头,不过很快便发现似乎哪儿有些不对劲:

  “艾维琳同学,你说写信给制造厂开炉……难道说你有一家仪器厂?”

  “嗯哼?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艾维琳抬起眼皮扫了他一眼,理所当然的道:

  “牛顿先祖当初对光学的研究极其深入,当时许多仪器作坊生产的设备都不符合他的要求,所以他便自己开了一家仪器制作工坊。”

  “一百多年过去,这家工坊已经发展成为了欧洲数一数二的仪器制造厂。”

  “而我又是牛顿先祖的唯一继承人,如今这家厂子自然就归我所有了。”

  “另外你放心,我给那些工人的待遇很好,不信你可以去伦敦打听打听……”

  “……”

  徐云张了张嘴,作势想要出声,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接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飞快的看了眼四周。

  确定没什么人后,又对艾维琳道:

  “那个……艾维琳同学,你现在名下有多少资产?”

  “资产啊?”

  艾维琳停下脚步,掰持着手指算了起来:

  “番茄酱每年的分红大概有一百多万英镑,然后还有一家仪器制造厂、一家钢铁厂、两家造船厂、四家车马行,外加一千多亩的农庄……”

  “之前阿尔伯特亲王还问我要不要在火器局参一股,我不太喜欢战争所以拒绝了。”

  “分红存款以及实业全部折算成现金的话……大概七八千万英镑?”

  徐云and小麦:

  “??!!”

  凸(艹皿艹),为啥这时候才发现这富婆的身份?

  这年头的七八千万,在后世那是真得大几百亿叻……

  难怪当初这姑娘对自己的那张欠条视若无物,合着是真没把那十几万英镑放到眼里……

  而就在徐云内心震动的同时,他的耳边又响起了艾维琳的问话:

  “罗峰,这些设备生产起来倒是不难,不过你准备用它们干什么?”

  徐云这才回过神,看了这富婆一眼。

  沉默片刻,嘴里蹦出来两个字:

  “保密!”

  ……

第322章 真正的神队友

  这辈子被富婆包养过的读者应该都知道。

  身边有个人形自走ATM姬的唯一弊端,就是容易消耗钢丝球……

  错了错了。

  是容易养成惰怠的心理。

  但另一方面。

  有钱也是真的爽啊……

  如今徐云虽然没有被艾维琳包养,但也确实感受了一番富婆傍身的快感。

  聚会解散后不过一周时间。

  艾维琳便按照徐云此前的要求,准时准备好了一套简易的迈克尔逊干涉仪。

  次周周末。

  社员们便再次聚集到了格物社的活动室里,准备进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实话实说。

  这套干涉仪比起正式版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要简陋很多,顶多顶多就是个青春版。

  臂长短就不说了,只有正式版的十分之一。

  另外既没有镀制分光膜,也没有胶合补偿片。

  整套设备从外观上看与其说是科研仪器,反倒更像是一台织布的机床。

  但另一方面。

  对于大部分出自寒门的格物社社员们而言,这已经算是一套非常少见的仪器了。

  在见到了摆放在活动室里的青春版干涉仪后。

  除了休伯特·艾里这个自小便泡在仪器堆里的‘研二代’,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嗷了一声,冲上前去打量起了这套设备。

  徐云则带着艾维琳坐在活动室后头,面色平静的看着社员们“发癫”。

  又过了几分钟。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徐云便起身走到讲台桌前,朝台下拍了拍手:

  “好了,各位同学,请安静一下,听我说几句。”

  现场顿时消声。

  接着徐云环视周围一圈,看着诸多脸上红晕未褪的社员,笑着说道:

  “各位同学,如你们所见,摆在你们面前的就是一台简易的‘肥鱼’干涉仪。”

  “虽然它距离完整版还有那么亿点点的差距,但足够大家做一次初始实验了。”

  “所以闲话不多说,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进行数据测算吧。”

  说完他顿了顿,从桌上拿起了签到表格,补充道:

  “唔……咱们社团一共有32位成员,今天国王学院的平托同学因病请假,汤姆逊先生则在忙学联的事情没有到场。”

  “也就是扣除掉我和艾维琳同学两位副社长,现在一共剩下28个人。”

  “这28人正好可以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光源、m1镜面、m2镜面以及干涉条纹的观测,大家意向如何?”

  社员们彼此对视了一眼,很快给出了回答:

  “没有问题!”

  五分钟后。

  28位社员分成了四个小组,按照各自的分工准备起了实验。

  早先介绍过。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关键点只有两个:

  一是找对水平光路的方向,也就是地球公转的方向。

  二便是光臂长度的调整,让由M1和M2反射回来的光产生符合条件的干涉条纹。

  除此以外。

  剩下的就差不多是常识方面的概念了。

  比如干涉条纹的亮区为光程差等于0或波长的整数倍,暗区为光程差等于1/2波长或波长的整数倍加1/2等等……

  这也是早期很多物理实验的特点之一:

  设备的制取组装环节并不复杂,但方案却非常精妙。

  因此前后不过几分钟。

  活动室内便响起了各个小组讨论交流的声音:

  “哈尔勒,地球自转方向是哪儿来着,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是自西向东啦蠢货,亏你还是麦哲伦的后代!”

  “……光臂1.14514米,homo前辈,还需要再精确吗?”

  “不用了,谁把量角器递给我一下?”

  “m2镜可以再往左边移一点,夹角好像没满90度……”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首作于1887年,截止到2022年已经被不知道多少学者重复过了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