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508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如此一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时间差,甚至对后续的计算也有帮助。”

  巴贝奇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

  小麦所说的原理有些类似后世的脉冲电流,不过脉冲这个概念要在1936年才会正式出现——就像威廉·惠威尔提出了科学家这个称谓一样,许多现代看起来稀疏平常的词或者字,实际上并不是先天便存在的。

  因此如今的小麦没法直接用脉冲概念来向巴贝奇解释,顺利的协助某个作家水了几个字。

  “波浪吗……”

  巴贝奇认真考虑了一会儿,摸着下巴说道:

  “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既然如此,麦克斯韦同学,我们现在可以试试吗?”

  小麦抬头看了眼法拉第,法拉第爽利的一点头:

  “设备实验室里都有,当然可以。”

  早先提及过。

  法拉第交由剑桥设计的真空管是可以从中拆分接续的,为的就是增加观测效果。

  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无限人体蜈蚣。

  所以小麦所说的超长试管,只需要花点时间拼接即可。

  至于检波器嘛……

  当初徐云在测量驻波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支,因此数量自然也不会太少。

  十多分钟后。

  一根长度接近两米、内部填充有水银、外部则由金属屑和导线组成的简易真空管便组合完毕了。

  随后小麦在其中加入了一组偏振片,真空管末端又连上了一个通电的计时表。

  没错。

  计时表。

  众所周知。

  空间与时间,构成了我们的世界。

  自人类诞生之始,人类对于空间和时间的探索便从未停止。

  后世哪怕是小学生都知道。

  1850年的人类已经完成了绕地航行,并且发现了已知的所有陆地,顶多就是一些小岛尚未纳入版图而已。

  但若是说起时间的精确度,很多人的概念可能就会比较模糊了:

  秒是肯定有的,但再精确呢?

  还是1/2秒?

  1/5秒?

  或者1/10秒?

  很遗憾,以上这些都太过保守了。

  “计时”这个概念,实际上在19世纪初便取得了令后世许多人惊讶的发展。

  历史上第一个计时码表出现在1815年,发明者是路易·莫华奈——没错,就是后世那个Louis Moinet的创始人。

  他发明的那块计时码表每小时可以振频216000次,精准度达到了1/60秒。

  原本历史尚且如此,就更别说时间线变动的1850年了。

  如今的计时器可以精确到1/140秒,也就是厘秒的级别,不过据毫秒还有不少差距。

  小麦在这个精度的基础上加上了一根摆轮游丝,可以保证计时器一接收到电信号,就瞬间跳闸断电。

  一切准备就绪后。

  小麦来到桌前,按下了电源开关。

  随着开关的按下。

  鲁姆科夫线圈内部很快产生了电动势。

  看不见的电信号随着电场瞬间跨越到了线圈另一端,接着进入真空管内部。

  哒——

  眨眼不到的功夫。

  摆轮游丝所连接的电路便出现了跳闸,计时器上清晰的显示了一个数字:

  0.09秒。

  这个数字代表着电信号在水银内部穿越的时间,至于能否传输信息则另当别论。

  而按照小麦和巴贝奇的设想。

  这个时间差最少最少,都要在0.5秒以上。

  也就是说……

  单靠一个脉冲电压,完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失败了呀……”

  想到这里。

  小麦不由挠了挠头发,然后……

  看向了徐云:

  “罗峰同学……”

  遇事不决,罗峰同学。

第304章 任务完成倒计时

  “……”

  实验室内。

  看着一脸求助神色的小麦,徐云的嘴角顿时微微一抽。

  好家伙。

  难怪这货一开始会显得信心十足,一脸我能搞定的模样。

  合着是把实验室当成了开心辞典,搁这儿场外求助呢……

  当然了。

  吐槽归吐槽。

  徐云在小麦一开始设计实验的时候就知道,他的设计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原因很简单。

  在小麦的设计原理中,缺乏了一个最关键的要素:

  转换器,或者说换能器。

  没有转换器进行信号转换,单靠金属屑检波器的原理,必然是没办法做到接近一秒的时间差的。

  金属屑真正的价值是可以用于算法输入,也就是靠着脉冲信号的周期来控制运算——比如说强电流就是算法中的1,弱电流是0等等……

  想要达到时间延迟,必须要将脉冲信号转换成超声波,然后再加上一些光栅的小元件才行。

  因此眼下摆在徐云面前的,实际上是另一个问题:

  该不该出手呢?

  随后他飞快的扫了眼现场,又想到了现如今已经被小麦拎起来跑的世界线,不由幽幽叹了口气:

  好吧,这似乎也算不上啥问题了……

  毕竟转换器这东西相较于真空管的发明,压根就算不上啥技术壁垒——这里指的是最最最简单原始的转换器。

  哪怕徐云自己不出手。

  以小麦和基尔霍夫的能力,也要不了多久就能攻克这道壁垒。

  长的话两三年,短的话恐怕几个月就够了。

  徐云上辈子认识一个叫做焰火璀璨的老司机,当初他曾经在悔过椅上说过一句话:

  “良家入行最难的永远是第一步,一旦下了海,从油推变成大荤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想到这里。

  徐云也便不再犹豫,转身对小麦说道:

  “麦克斯韦同学,实不相瞒。”

  “当初肥鱼先祖在无聊之时,曾经提出过一种设想,就是能否通过技术手段,将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场景记录下来呢?”

  “后来他对此做了一些研究,奈何条件有限,最终还是无奈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过这个空想虽然失败了,但肥鱼先祖多多少少也留下了一些成果,不算空手而归。”

  “其中便有一种比较简单的、能够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道具。”

  小麦闻言一震,连忙追问道:

  “罗峰先生,你说的那个道具复杂吗?或者说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徐云沉思片刻,余光忽然扫到了身边的某样东西,顿时眼前一亮。

  只见他将身边的那个花瓶从瓶颈处拎起,另一只手的手指在瓶身处敲了几下,瓶身响起了‘叮叮’的脆音:

  “就是它。”

  小麦身边的巴贝奇眨了眨眼,先一步问道:

  “陶瓷?”

  徐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