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464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冥王星是唯一已知的有大气层包裹的矮行星。

  当冥王星位于其近日点时。

  大气会是气体状态。

  而当冥王星位于其远日点时。

  大气层中的气体就会因为低温而凝结,并像雪花一样飘落。

  所以在照片中,它的图像反馈会无限接近于‘写实’的概念。

  因此在以上诸多原因的加持下。

  1843年冥王星冲日前后,有部分照片便拍下了堪称这个时代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

  将这些这些照片用放大镜放大,你勉强可以看到一个小凸起,也就是冥王星的卫星……

  冥卫一。

  当然了。

  令徐云手抖的原因并非是高斯发现了‘柯南星’卫星这么个简单的事实,而是因为……

  “奇怪了。”

  只见高斯有些烦躁的挠了挠头发,费解的说道:

  “柯南星的角直径是0.065″-0.115″,扁率又小于1%,也就是说它的转轴倾角会非常非常的大。”

  “这种情况下它能存在一颗伴星,那么这颗伴星首先会潮汐锁定,其次它的直径绝不可能小到哪里去——它与柯南星的比值,至少要比地月两星来的大。”

  “可这样一来,柯南星的质心就必然会在星体之外,那么我们之前计算出来的偏差参量就有问题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高斯的眉头紧紧拧成一团,手指有规律的在桌面上笃笃作响,神色凝重而又疑惑。

  按照他此前的计算。

  柯南星周围大概率会存在卫星,数量说不定还不少,毕竟这是宇宙中很常见的事儿。

  哪怕是地球这么个倒霉蛋,也都有颗月亮陪着呢。

  但存在伴星就很令人惊讶了……

  伴星的概念相对常见于恒星系统,比如双星系统、三星系统等等——赫赫有名的三体就是三星系统,原型是南门二。

  太阳的伴星目前还没有发现,以前科学界对于太阳伴星的猜测是在太阳的另一面,不过眼下这个猜测已经被否定了。

  目前相对有市场的叫做Nemesis假说,也叫作黑暗伴星假说——记不下来的可以把它分成Neme+sis,咳咳……

  这个假说提出来已经有好些年了,它认为太阳有一个类似红矮星的伴星存在于奥尔特星云附近。

  近日点一光年,远日点三光年。

  这个假说倒是可以解释地球的周期性大灭绝原因,不过最近有很多陨石方面的证据表示陨石撞击地球并没有周期性,所以这个假说接受度依旧不高。

  当然了。

  相比于恒星,行星存在伴星的情况也不少见。

  比如HD158259恒星系内,就有一颗行星拥有五颗伴星。

  可问题是柯南星的距离在那边呢:

  如果伴星很小,那么它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被黑白相机拍摄到。

  只有体积达到一定规模——比如直径是主星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它才可能会被记录下来。

  可一旦伴星达到了这种量级。

  那么它的升交点经度最少都在200以上,轨道倾角也不可能低于0.050。

  这样一来。

  一个新问题就出现了:

  有这么一颗巨大星体的存在,为什么他们此前计算出的数值会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

  你的面前有一片沙地,已知某个50斤的铁球从天空中落下。

  你通过推导确定了它的落地速度,又计算了沙子阻力的影响,最后确定铁球会停止在地下一米的地方。

  接着你拿铲子挖到了地下一米。

  果不其然,你顺利的找到了这枚铁球。

  一切看似没问题,可以开香槟了对吧?

  可你在称重量的时候忽然发现,这枚铁球它不是五十斤,而tmd是七十斤!

  落地速度不变,沙子的阻力不变。

  根据1/2MV^2计算,七十斤铁球和五十斤铁球显然不可能会停滞在一处区域。

  但实际结果却摆在那边:

  它就是出现在了地下一米的位置,顶多就是几毫米的误差罢了。

  并且与举例不同,行星的位置是不会骗人的,它就挂在那儿呢。

  那么如此想来,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有某个未知的力量在铁球落地后,将它的动能减少到了五十斤的量级。

  随后高斯又想到了什么,只见他重新拿起纸和笔,飞快的在桌上演算了起来。

  过了十多分钟。

  高斯深呼出一口气,表情若有所思:

  “果然,无论是柯南星单体,还是算上伴星的影响,天王星的轨道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想到这里。

  他不由转过头,一脸凝重的看向徐云,说道:

  “罗峰同学,你说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呢……”

  “就是在更遥远的某个地方,在极尽远的星空深处。”

  “还有一颗巨大的、未被发现的行星,正在对柯南星与它的伴星施加着引力……”

  听闻此言。

  徐云顿时瞳孔骤缩!

  果然。

  意外……还是发生了。

  过了几秒钟。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回答高斯的问题。

  而是从身上取下斧头,塞进嘴里啃了起来。

  嗯。

  还好老子机智,找糕点铺订做了个斧头模样的面包,味道还不错。

  ……

第284章 向星空发出的挑战书!(上)

  此前曾经介绍过。

  在原本历史中。

  1781年的时候。

  威廉·赫歇尔首次发现了天王星。

  但因为它的轨道不符合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存在较大的误差。

  所以过了一些年,勒维耶又独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存在。

  可很快,天文界就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海王星依旧只能解释天王星70%左右的轨道异常。

  所以人们认为海王星的外轨道上,应该还有一颗行星存在。

  最终汤博在1930年发现了它的存在,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冥王星。

  实话实说。

  一开始,冥王星在数据上确实填补了剩下30%的空缺。

  于是天文学界就开始开香槟了,并且一开就是40多年。

  但随着詹姆斯·克里斯蒂在1978年6月22日发现了冥卫一,天文学家们突然惊讶的发现……

  自己香槟开的貌似有点早,半场三球领先居然被人翻盘了?!

  国际天文联合会于1978年7月7日,正式向世界宣布克里斯蒂的发现,并于1985年将冥卫一命名为卡戎。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1978年虽然已经出现了射电望远镜,但詹姆斯·克里斯蒂使用的NOFS依旧是标准的反射式望远镜。

  并且它的口径只有61英寸,也就是1.55米。

  上一章便提及过。

  以冥王星与地球的距离来说。

  能被用非射电类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卫星,它的体积一定不会小到哪里去。

  最终天文界通过1985年至1990年之间冥王星和卡戎相互掩星和凌星的现象计算,确定卡戎了的直径大约是冥王星的一半。

  这两颗天体互相潮汐锁定,形成了一个双矮行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