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45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其中还包含了亿点点的个人情绪,此处暂且不表。

  随后徐云顿了顿,正色道:

  “最后就是杀虫的效率问题,虽然咱们的第四代吡虫啉比其他三种胶饵要快上不少,但靶向蛋白的结合速度我认为还是有点慢了。

  考虑到活体移动产生的吸引效果,我个人感觉初代体20分钟、二代到五代体一个小时,这应该算是比较合理的配置。

  因为蟑螂死后也是会吸引同类过来啃食的嘛。”

  先前考虑到课题组连四代吡虫啉都尚未研发成功,所以徐云保留了部分五代吡虫啉的优化方向没有公布。

  毕竟四代还没突破就说五代,未免有些好高骛远了。

  不过现在随着四代吡虫啉的技术突破,他的一些想法也就可以端到台面上来了:

  “比如吡虫啉的靶标是nAchR,也就是β1亚基LoopD区的R81精氨酸残基,结合的时间普遍不会低于三十分钟。

  所以……

  我们是不是可以补充点其他思路?

  比如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或者作用到钠通道上?”

  看着陷入沉思的众人,徐云继续说道:

  “哺乳动物钠通道有9个亚型,也就是NaV1.1-NaV1.9,昆虫的亚型则要更复杂一点,受体的结合式也需要我们推导。”

  “不过咱们连环化这道最难的门槛都迈过了,剩下的环节无疑要轻松很多,所以各位,再加把劲呗?”

  “争取让蟑螂们尽快早日升天!”

第57章 物理学院的大动作

  在先前1665副本中,徐云得到的五代吡虫啉配方有个很显眼的提示:

  【这可是个好东西,但真正想把它掌握可没那么容易】。

  因此整个配方并不是傻瓜式的一键操作指南,它只是给了一些方向和结构表达图形,有很多环节需要徐云自己去动手动脑破解——比如之前的信息素,又比如四代到五代之间的靶向结合式。

  通俗点说就是……

  不能不劳而获。

  不过和三代到四代的环化突破比起来,四代到五代的难度无疑要小上许多,也就是跨度相对没那么大。

  四代定结构,五代补充功能,前者才是质变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确立了第五代需要优化的方向后,徐云便分配起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老裘,接下来你带小唐小李他们负责同性诱体的研发,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式的推导就交给我,咱们随时保持联络。

  同性诱体生物圈中有很多现存的例子,关键在于感应结构域的构象变化阻截,操作起来不算特别困难,所以咱们定个时间吧。

  实验室的使用时长还有九天,那就争取六天吧……六天内把诱体这关给突破过去!”

  裘生闻言与李昳等人对视一眼,重重点头:

  “老徐,你放心吧,这边交给我就好了。”

  将实验室这边的任务交给裘生后,徐云简单收拾了一番材料,穿上常服离开了实验室。

  生物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所有动物的膜上都存在一种允许少量的Na离子顺其电化学梯度进入细胞的通道,也就是钠离子通道。

  它由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和赫胥黎发现,可以分为电压门控型和配体门控型两种。

  钠离子通道是所有动物中电信号的主要启动键,而电信号则是神经活动和肌肉收缩等一系列生理过程的控制基础。

  因此如果能调控昆虫钠离子通道的失活和去激活,延长跨膜钠离子流的时间,引起神经兴奋性传导障碍,这也同样可以加速杀死昆虫。

  按照刚刚的任务分配,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式的推导任务将交给徐云一个人解决,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因此他打算先去西区图书馆查点资料再说。

  然而他刚离开医学中心没两步,兜里的手机便震动了起来。

  “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我要挖了你的眼睛~~~”

  徐云掏出手机一看,来电号码上赫然备注着一个数字:

  潘帅。

  徐云见状心中一凛,连忙按下了通话键:

  “潘导,您找我?”

  几秒钟后,话筒对面传来了一道中气十足的男音:

  “嗯,是我,小徐,你在哪儿呢?”

  “我在中区,医学中心这儿,打算去西区图书馆查点东西。”

  “那可巧了,我刚从同辐实验室出来呢,咱们图书馆门口碰个面?”

  “行,您稍等,我马上就到!”

  挂断电话后徐云不敢怠慢,连忙打车奔向了西区。

  十多分钟后,徐云备着一个小包,只身赶到了西区AED门口。

  只见此时此刻,图书馆的门口处站着一道徐云相当熟悉的身影。

  此人看上去约莫五十出头,面容和蔼目光有神,额前自左向右斜横着一簇刘海,带着一副棕色框架的眼睛。

  身材不算高大,但背影却极其伟岸。

  此人便是徐云的另一位导师,国内量子通讯的第一人潘帅,潘院士。

  徐云快步走到此人身边,打招呼道:

  “老师,您找我?”

  “哦,小徐来了啊。”

  潘帅转身与徐云点头致意,很是随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伸手朝边上一指:

  “走,咱们边溜达边说。”

  徐云乖乖跟上。

  或许是生命科学学院落座在此的缘故,科大西区的绿化措施做得相当完善,随处都可以见到树木林立的小道。

  不久前西区景点之一的西湖,还从鲁东的养殖基地引进了六只黑天鹅,自然环境要比其他两个校区更协调一些。

  徐云和潘院士就这样随意的走在一条绿荫小道上,过了一会儿,潘院士先挑起了话头:

  “小徐啊,你的博士答辩应该快到了吧?”

  徐云从肩上摘开一枚枯叶,答道:

  “快了,本来是定在明年五月份,不过田导帮我提到了明年三月,具体应该是三月中旬吧。”

  潘院士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国内在职研究生答辩的时间一般是12月,全日制一般在五六月,不过直博偶尔可以开个特例,提前到三月举行答辩,随后他继续问道:

  “小徐,我记得你生物学的学术论文已经发表过了?”

  徐云嗯了一声,笑道:

  “没错,去年就发好5篇SCI了,不过真正有价值的就两篇,一篇勉强凑到了二区。”

  “那也很不错了。”

  潘院士赞扬了一声,停下脚步,认真的看向徐云:

  “那么小徐,接下来这小半年……有没有兴趣到我这儿帮把手?”

  “啊?”

  徐云闻言先是一愣,但很久,两辈子累加起来的丰富科研经验,令他瞬间便明白了潘院士这番话的意思:

  “潘导,学校要有大动作了?”

  作为一位在读的物理研究生,徐云被潘帅或者其他几位大佬喊去打下手是很常见的事儿,如果只是简单的普通研究课题,潘帅没必要问出上面那番话。

  因此很明显,潘帅希望自己打下手的研究项目,一定是个规格高到惊人的大项,甚至严格到需要潘帅亲自来‘面试’!

  面对徐云的疑惑,潘帅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最近我们在一个……唔,一个领域内得到了一些技术突破,所以准备上马一个新项目。”

  徐云有些好奇的看了他一眼:

  “潘导,能说说什么项目吗?当然,如果连名字都要保密的话当我没问。”

  “没那么严重,名字还是可以说说的,毕竟技术才是核心嘛。”

  潘帅笑着摆了摆手,看上去信心十足: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就要进行十五光子纠缠实验了!”

第58章 图书馆里的偶遇

  “十五光子纠缠?”

  小道边上。

  听到潘院士嘴中冒出的这个词,徐云的瞳孔顿时一缩,极其少见的失声道:

  “潘导,十五光子?量信实验室的技术储备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吗?”

  光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处理基本能力的一项核心指标,操纵的纠缠光子数目越多,量子信息处理能力就会指数级增长。

  这玩意儿有个学术名称,叫做多光子纠缠态,涉及到了量子隐形传态的概念。

  如果听不懂这句话没关系,还有个更直白的解释:

  量子隐形传态,可以当成无限微观的科幻传送阵。

  对,就是那种画个圆你人站在里头,然后一阵绿光后你就传到了另一个地方的传送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