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371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回归后的达尔文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写出了两本书:

  《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动物志》以及《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地质学》。

  没错。

  没有《物种起源》。

  这其实也是达尔文进化论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物种起源》的发布,其实是有些仓促的。

  变故发生在1851年。

  这一年,达尔文重病的女儿安妮去世,有人称这是对他明明是神学生却“叛道”的惩罚。

  从那之后达尔文开始变得有些极端了,他否定神学,1855年开始撰写关于进化论的主要著作。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所以怎么说呢……

  《物种起源》的发表,实际上是存在一定报复心理的做法。

  因此一方面,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根基之一,无可辩驳。

  但另一方面,《物种起源》中有一定的思想是过激的。

  甚至于达尔文自己都是处在一个微妙的状态:

  他否定神创论,却支持儿子去考牧师——后世有些人的解释是牧师好就业,但这种说法终究没啥实锤。

  当然了。

  后世很多人称进化论是个错误的理论,这种说法同样是过激的。

  真正了解生物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近代的生物学理论并非一蹴而就,它其实有三个阶段: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论、达尔文进化论、以及现代演化论。

  很多人抨击教科书上的‘进化论’是错误的,但其实现在教学的都是现代演化论,也就是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的优化。

  它其实把达尔文的许多漏洞都给补上了——诚然纵使如此,演化论还是一些缺陷和漏洞依旧存在,并且至今无解。

  但至少在普通人能接触到的知识……即九年义务教育的认知范畴里,它是站得住脚的。

  也就是在专业的学术领域内有漏洞,而且数量还不少,真要找可以给你列出一大堆。

  但普通人基本上看不懂这些内容,大部分你能听懂的“进化论漏洞”,实际上已经早就被打上补丁了。

  换而言之。

  目前的进化论不一定全部正确,但也绝不至于完全错误:

  因为科学理论是一直在进步更新的,也许之后会有其他理论出现,这谁也说不准。

  但在眼下的理论和科技水平来说。

  现代演化论暂时还是无可替代的一种模型。

  你要推翻它,没问题啊。

  但至少要把能替换的模型给开发出来嘛。

  就像你住着一件四处漏风的破房子,谁都知道住的不舒服。

  可你又没钱去换新房子或者住酒店,那咋办?

  只能将就着住,然后打工攒钱呗。

  总不能嚷嚷着把房子拆毁,去露天喝西北风吧?

  这显然也是有些极端了。

  科学理论就是这样,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不能说非黑即白。

  当然了。

  这并不代表徐云会对网络上一些发个鱼的照片,说‘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的言论表示认同。

  物种起源这块以现如今人类对DNA的了解程度,短期内不可能会有一个正确的结论。

  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徐云还是感觉很有道理的。

  例如上辈子他从事的网文行业。

  早几年的作者多幸福啊,除了血红那个触手怪之外,大家每天四千字过的简直不要太咸鱼。

  结果自从某鹰出现后,日万成了常态。

  除了一些书写的确实好的作者,四千字根本不可能出好成绩。

  就连红毛东哥都开始日更九千了,徐云更是靠着勤奋的更新博得了一个日更三万的美名,惭愧惭愧……

  咳咳,言归正传。

  总而言之。

  徐云对于达尔文此人还是有些崇拜的。

  他的理论或许不至于小麦或者斯托克斯那么深奥,但对人类科学史的影响力却一点儿都不低。

  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先贤。

  而就在徐云思索之际。

  对面的达尔文似乎感觉徐云的态度有些松动,沉吟片刻,试探性的开口道:

  “所以同学,可以给我康康你的身体吗?”

  徐云:

  “……”

  我可以收回上面那句话吗,这tmd尊敬个der啊!

第244章 后手

  虽然作为一名取向正常的男性,徐云很想很想朝着达尔文的秃脑门来上两个脑瓜崩儿。

  但想到这位也确实是个纯粹的科学家,所以他还是决定与对方好好交流一下。

  当然了。

  检查身体.rmvb是肯定不会有的。

  随后徐云引着达尔文来到一处更加安静的位置,到公用饮水区打了两杯水。

  酚醛塑料要到1907年才会正式被发明出来,所以这年头公用饮水区都是以木杯为主,配合热水消毒。

  落座后。

  徐云沉吟片刻,将一杯水推到达尔文面前,对他问道:

  “达尔文先生,您是剑桥大学的助教或者教授吗?”

  达尔文摇了摇头,从身上取出了一张校友卡,轻轻扬了扬:

  “不是,我现在供职于不列颠自然研究院,和剑桥大学没有业务上的关系。”

  “不过我是剑桥大学毕业的学生,所以还是能混进图书馆查查资料的。”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原本还以为历史出了变动,达尔文也成为了剑桥大学的教授呢。

  现在看来。

  时间线在出名人物的履历方面影响并不大。

  像威廉·惠威尔依旧是三一学院的院长,斯托克斯也依旧是1849年入校的教授,现在又加上了个达尔文。

  不过无论时间线变动与否,达尔文这位大佬徐云都必然是要结交的。

  只是在此之前,得先让他放弃馋自己身子的念头。

  随后徐云沉默了几秒钟,组织好语言,便道:

  “达尔文先生,不瞒你说,其实东方人的肌体结构和欧洲人相差并不大,都是206块骨骼——顶多某些lsp是207块罢了。”

  “只是我们讲究的是发力的技巧,借力打力,所以往往能出现一些四两拨千斤的情况。”

  说着他指着达尔文的手臂,又扬了扬自己的手掌背面,解释道:

  “例如刚才你的手臂以水平姿态向我伸来,我只需顺着你的动作往手腕那儿一压,就能利用惯性反制住你,俗称接化发。”

  虽然后世那位混元太极的马老师是个彻头彻尾的笑料,所宣传的什么闪电五连鞭也是扯淡。

  但‘接化发’这三个字却不一样,它们并非马老师创造出来的词汇,在实际运用中很常见。

  像后世许多搏击以及特、武警教学的搏斗手段里,核心也都离不开接化发的概念。

  说白了,就是顺着对方的惯性去进行反制。

  还有诸如跑酷中的翻滚卸力,也是靠着惯性在完成躯体的保护。

  这是一种经验性的归类,也并非马老师的独门技巧。

  只是因为马老师的那番语录实在是太经典、同时也太喜感了。

  所以很多人在听到‘接化发’后,就会自然与马老师挂钩。

  “借力打力吗……”

  达尔文重复了一遍徐云所说的概念,伸出双手比划了一番,随后对徐云确认道:

  “所以这位同学,东方真的没有可以上天入地的仙人吗?”

  徐云果断摇了摇头。

  虽然剑仙这个词很吸引人,但现实和幻想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当然没有。”

  达尔文闻言,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遗憾与如释重负交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