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272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比如一个对撞过程生成了μ子,μ子会衰变成其他粒子,这样就可以在不变质量谱上发现μ子的质量峰。

  这种检测一次的经费都是真正的天文数值,极光的模拟数值显然在精度上不可能与之相比。

  因此1.26342MeV并不是一个精确值,还需要进行再一次的筛查。

  “1.379867MeV……太高了……”

  “1.129973MeV……这个又太低了……”

  “1.14514MeV,还是不够……”

  徐云就这样一排排的对比了起来。

  眼睛有些发酸,但却丝毫不敢懈怠。

  几分钟后。

  他忽然目光一凝,紧紧锁定了其中一栏:

  “咦?1.26812MeV?”

  这是他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极光显数的结合能级,误差只有小数点后两位而已。

  看到这。

  他立刻挪动鼠标,点开了信息量。

  片刻之后。

  徐云瞳孔重重一缩,险些就在图书馆里惊呼出声。

  只见此时此刻。

  他面前的屏幕上,赫然写着一行信息:

  粒子名称:

  Λ超子(4685)

  发现日期:

  2022年11月18日。

  发现单位:

  华夏科技大学,赵政国。

第200章 一条全新的微粒轨道

  先前提及过。

  在微观物理中。

  基本粒子可以分成四类:

  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以及Higgs粒子。

  而夸克由于夸克静闭的缘故,是没法单独存在的。

  因此在微观领域,夸克主要是成双成三的存在:

  比如一个正夸克和一个反夸克构成一个介子。

  或者三个夸克或者三个反夸克构成一个重子。

  重子和介子统称为强子,比如我们熟知的质子和中子就属于重子。

  除此以外。

  超子也是重子的一种。

  它的特殊之处是至少含有一个奇异夸克,可以通过研究超子来理解重子的相互作用方式。

  目前发现的超子种类有很多。

  比如Σ-超子、Ξ-超子,Ω-超子等等。

  没错。

  想必有些同学已经想起来了。

  《异世界征服手册》中,兔子们用来轰开青城山天宫秘境的粒子束,使用的就是Ω-超子。

  而不久前赵政国院士他们观测到的Λ超子,同样也是属于以上的范畴。

  看到这里。

  很多人可能有些懵圈了:

  虽然这些内容看起来很好理解,但Λ超子到底有啥具体意义呢?

  Λ超子理论上的意义其实有很多。

  比如它有可能协助发现传说中的第五种力。

  比如对暗物质与暗能量探测有帮助。

  又甚至能够研究中子星等等。

  而在现实中。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你我用到的手机。

  目前所有的手机都会用到量子理论的知识,因为手机大部分核心部件都用到半导体,半导体材料的性能要根据量子力学进行推算优化。

  例如PN结当中存在一个gap。

  按照通俗的理解就是,电势能大于电子的动能,正常理解下电子是不可能穿过这个gap的。

  但是在量子力学的范畴下,允许电子有一定的概率发生跃迁,这个现象叫电子的隧穿。

  电子隧道显微镜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可以看到材料表面的势能起伏。

  进而推断材料表面结构,最终进行半导体研发。

  比如目前三星已经卖了一款搭载光量子芯片的手机Galaxy A Quantum,也就卖五百多刀,可惜没炸过。

  光量子芯片用来产生量子随机数,保证加密算法在物理上绝对安全,这也算是未来的一类趋势。

  因此微观的粒子研究其实和我们现实是息息相关的,只是由于最终产品是一个完整态的缘故,内中的很多技术大家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垒罢了。

  而比起其他超子。

  Λ超子还要更为特殊一些。

  它是一类非常特殊的超子,它在核物质中的单粒子位阱深度是目前所有已知微粒中最深的。

  说句人话……错了,通俗点的话。

  它可以算是可控核聚变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基础。

  因此目前各国对它的重视度都非常高,几大头部国家一年的相关经费都是一到两个亿起步。

  视线在回归原处。

  赵院士他们的这次观测徐云倒是有所耳闻,衰变事例的最大极化度突破了26%,还是目前全球首破。

  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了。

  不过要知道。

  在赵院士他们首破之前,国际上的最大极化度便达到了25%。

  因此他们的首破在概念意义上是要大于实际意义的,只能领先半个身位的样子。

  但眼下徐云手中的这道公式,似乎指向的是另一个轨道:

  别忘了。

  二者相近的结合能数字,实际上是徐云将y(xn+1)改成了y(xn+2)后的结果。

  换而言之。

  在y(xn+1)这个轨道上……

  理论上是存在另一个不同量级的Λ超子的。

  想到这里。

  徐云的好奇心愈发浓烈了。

  随后他再次切换到极光系统,将4685Λ超子的编号入了进去。

  片刻过后。

  一堆衰变事例样本出现在了他面前。

  微粒信息不像是其他研究,其自身是不需要太过考虑保密度的。

  因为前端粒子的研究和现代技术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你很难将某个微粒的发现直接扩展成某种技术,没有太大的保密价值。

  所以在发现了新型微粒或者相关信息后,发现人基本上都会大大方方的将所有信息公开。

  赵政国院士上传的衰变样本一共有37张,分成了六个档案。

  其中标注了不少的衰变参数,外加其他一些鲜为人同学看起来如同天文数字、但实际上却很重要的数据信息。

  Λ超子的观测方式是粒子对撞,而说起粒子对撞,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都是‘百亿级’、‘高精尖’之类特别有逼格的词儿。

  但你要说粒子对撞机到底有啥用,不少人可能就说不上来了。

  其实这玩意的原理很简单:

  你想研究一个橘子,但你却有一栋楼那么粗的手指。

  你感觉得到它,却看不到它。

  你想捏碎它,却发现它总是狡猾的藏在你手指的缝隙里。

  它小到你没办法碰触它,更不要提如何剥开它了。

  直到有一天你忽然来了个灵感,用一堆橘子去撞另一堆橘子。

  于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