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571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看着表情坦诚的徐云,台下的几位大佬脸色也浮现出了些许柔和,纷纷朝徐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接着杨老轻咳一声,转头对潘院士说道:

  “潘院士,既然答辩人已经到场,咱们就开始答辩吧。”

  杨老没有直呼小潘或者小徐,毕竟这种场合也还是要避下嫌的。

  潘院士显然也明白这点,闻言平静的道了声是,走到教室后方,开启了一套摄像设备。

  作为徐云的导师,潘院士并没有进入评审委员会的资格,更没有替学生回答问题的义务,不过在答辩前后倒是可以向答辩委员介绍学生情况——当然了,这也不是硬性规定。

  譬如疫情期间很多高校进行线上答辩,就会要求导师在答辩开始后退出会议,全程交给主持人和评审委员处理。

  “……”

  在开启摄像设备后,潘院士也走到了台前,拿着个小型麦克风说道:

  “各位评审委员上午好,这里是华夏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的硕士答辩现场,我是答辩人徐云的指导老师潘建伟。”

  “答辩人徐云在校期间学习态度勤勉,成绩出众,作风正派,在拥有赤子之身的同时也有一颗赤子之心。”

  “经院系内部考核,并以《华夏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十八条以及二十条为法理依据,现准许徐云进行结业答辩。”

  “如答辩通过,将授予答辩人硕士学位,并准许其开展下阶段研修……”

  “本次答辩由徐云本人进行内容陈述,答辩时间建议不超过三小时,答辩过程将全程进行影像及文字纪要,影像将在结束后上传至教育部及中科大档案处,文字内容备份于《走进不科学》第 832 章……”

  潘院士洋洋洒洒的介绍了一遍答辩规则,徐云全程在一旁当起了乖巧.JPG的表情包。

  五分钟后。

  潘院士内容介绍完毕,语气顿了顿,对徐云说道:

  “答辩人,请将你的毕业论文交给答辩委员会吧。”

  参加过答辩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正式答辩之前,答辩人的论文通常都会先经过几轮审查。

  比如说校审、外审以及盲审。

  其中校审一般在校内进行,通常由所属学院的老师进行审核,有相应要求,只要你在老师上厕所的时候炸粪坑基本都能过。

  外审和盲审则是由第三方单位进行,其中外审通常有导师跟进,也就是把你的论文发到外校的导师手里评议。

  盲审则要严格很多,这是由教育部主持的审核,你不知道你的论文会送到谁的手里,审稿人也不知道自己审核的是谁的论文。

  换而言之。

  大多数情况下,答辩论文的内容在答辩之前就已经公开了,评审们知不知道内容完全取决于他们想不想先了解。

  但徐云这次却不一样。

  除了潘院士和陆朝阳之外,没有任何人事先了解徐云的论文内容。

  这其实有点不符合常规情况,别的不说,外审这个步骤就是一个99%硕士答辩要走的环节了。

  但没办法,谁让徐云在科院那儿的地位不一般呢……

  随后在潘院士的指示下。

  徐云将打事先准备好的论文交到了潘院士手里,由潘院士发到评审手中,徐云本人则去讲台上调试起了U盘。

  “……”

  看着潘院士递来的论文,薛其坤院士先是用手指感触了一番厚度,微微点了点头。

  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是3万字起步,也就是三十页左右,实操上大概是60-90页。

  博士论文则通常在150-200页之间,如果图表多的话扩到300也正常——大多数情况下文科的页数会比理科多。

  顺带一提。

  学术圈最长的博士论文出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舒马赫之手,他在康斯坦茨大学答辩的时候拿出了一篇2654页的论文……

  徐云这次准备的论文大概有600页左右,姑且不论内容质量,至少态度上还是做的比较端正的。

  薛其坤很清楚科院领导对徐云的期待,倘若徐云只拿出一叠60页的论文,那么薛其坤绝对立马就会将徐云拉入黑名单——理科论文页数反馈的其实是课题难度,能用60页解答的课题能有啥质量?

  随后薛其坤扶了扶眼镜,看起了论文标题。

  “《有关高温超导现象机理的探讨》……”

  “嘎??!!”

第833章 载入史册的答辩(下)

  “……”

  会议室内。

  看着面前的论文标题,薛其坤院士下意识做出了一个有些滑稽的举动:

  只见他缓缓摘下眼镜,用指关节用力揉搓了两下眼睛,方才重新瞪大双眼望向了论文。

  然后……

  嗯,那行字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有关高温超导现象机理的探讨》。

  见此情形。

  砰砰砰——

  薛其坤院士那颗获得巴克利奖时都没怎么波动的大心脏,瞬间剧烈的跳动了起来。

  在如今这个时代,超导概念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

  物理上,超导是材料在低于一定温度时电阻变为0的现象,转变后的材料称为超导体。

  上过高中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一个电路中,导线里的电荷在电压驱动下会像跑步运动员一样运动,从而形成电流,但经过导体的电阻会阻碍它们的运动。

  如果电路由超导体组成,电荷就能在电路中自由自在地奔跑,电流会一直流动下去。

  在一个超导铅制成的环路中,可以连续几个月都观测不到电流有减弱的迹象。

  超导现象最早由昂内斯在1911年发现,他用液氦冷却汞,发现汞在-268.98°C时电阻变为零,从而推开了超导世界的大门。

  从商业和科技角度上来说。

  超导材料一旦能应用化,那么人类的科技将会迎来一轮全新的飞跃。

  比如说输电领域,比如说家电设备,又比如说交通出行——那时候所有移动物体的轮都可以去掉了。

  那时候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会被《星球大战》里的低空悬浮飞车比赛顶替,你能能开着悬浮车和悬浮船,到达这个世界上每一句角落……

  不过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直到目前为止,超导体的实际应用还主要集中在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超导量子干涉仪等特定情境中。

  在电力工程方面,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超导线长距离输电,大范围应用仍然遥遥无期。

  而什么限制了超导体的大范围应用呢?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

  温度。

  材料转变为超导体的温度被称为超导临界温度(Tc),低于这个Tc,超导体才能保持自身的超导性质。

  然而,绝大多数材料的Tc都非常低,基本都在-220℃以下,需要借助液氮或液氦等维持低温环境。

  想象一下。

  你辛辛苦苦建造了一条几百公里的超导输电线,还需要全程浸泡在液氮中冷却,成本得多么夸张……

  所以为了让超导体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要找到Tc更高、最好是室温条件下(大约25℃左右)也能保持超导性质的材料。

  从发现超导现象开始,物理学家对高Tc超导体的寻找从未停止,但一直举步维艰。

  在发现超导最开始的70多年内,Tc的上限连突破-240℃都很困难。

  还好后来物理学家陆续发现Tc超过-173℃的超导体,目前超导体最高临界温度的记录保持者是150万个大气压下的硫化氢,Tc大约是-73℃,离理想的室温还是有一定距离,如此高压的条件也意味着难以实际应用。

  与此同时。

  基于以上这些概念,超导材料又引申出了两个小支路:

  室温超导以及高温超导。

  一般情况下。

  我们把临界温度高于40K的超导体称为高温超导体,而把临界温度高于300K左右的超导体称为室温超导。

  也就是说在超导界,“室温”其实是要比“高温”高得多的。

  更特殊的是……

  直到如今这个时期,物理学界对于高温超导的完整机理依旧没有定论。

  这是一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黑洞,如今凝聚态物理公认推不动的问题只有两个:

  一个是强关联体系,另一个就是高温超导的完整机理。(注:也有些观点把两者看做一个问题,这就和车厘子和美早樱桃是不是一个物种一样具体取决于你怎么看)

  除此以外,即便是薛其坤院士专精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都只能算是经典问题,而非绝路。

  诚然。

  由于这个机理无限接近理论层次的缘故,想要单独靠着它获得诺奖其实没多少可能,但对于物理界的从业者来说,解开这个机理带来的意义丝毫不亚于获得诺奖。

  如今国内和国际上从事机理推导的团队有很多,就连薛其坤院士名下都有两个课题组在推这个课题,项目组的领头人一个是长江,另一个是杰青。

  结果没想到的是。

  薛其坤院士居然在徐云的硕士答辩现场,见到了这么个惊天动地的标题?

  是徐云在刻意擦边,最后玩上一手模棱两可的文字游戏?

  还是说……他真的摘下了这颗凝聚态物理的明珠?

  “周老,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