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333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就是小杨和米尔斯一直在苦苦追求的质量场!

  诚然。

  由于论文内容的问题,赵忠尧等人并没有详细的将质量项与杨米尔斯场进行结合,但这对于小杨这样的顶尖物理学家来说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早先提及过。

  如果要给人类历史上的物理学家列个排名,小杨和温伯格大概能排在35-40之间,盖尔曼和特胡夫特等人大概40出头。

  但如果要给所有物理学家的数学能力列个排名,那么杨老妥妥可以进入前十。

  例如当年小李之所以会在宇称不守恒的问题上主动来找小杨,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小杨的计算能力极其强横。

  如今这个时代除了特胡夫特,基本上没哪个物理学家可以在数学计算上超过杨老。

  因此很快。

  杨老边主动拿起了笔,飞快的计算了起来:

  “有质量的矢量场不是规范不变的,所以在SU(1)机制中,拉氏量为复标量场和U(1)规范场的耦合。”

  “其中DμΦ=aμΦ-igAμΦ以及Fμν=aμAν-aνAμ.势能部分V(|Φ|)=μ2|Φ|2+λ|Φ|4.aVa|Φ|=2μ2|Φ|+4λ|Φ|3=0→|Φ|=0 and|Φ|2=-μ22λ……”

  “如果μ2<0,势能最低点对应|Φ0|=-μ22λ≡v2,如果Φ=Φx+iΦy,画出(Φx,Φy,V(Φx,Φy))即为最上面的势能区域,其中有两个方向的扰动,半径方向的扰动和沿着左侧的扰动。”

  “那么可以考虑如下的两个场ξ(x),η(x).也就是在真空期望值附近如下展开标量场……”

  二十分钟后。

  吧嗒——

  小杨意犹未尽的放下手中的笔,哆嗦着嘴角看向了面前的结果。

  只见此时此刻。

  他面前的这张算纸上,赫然写着一个很简洁的参数项:

  ΦfΦ=(0,(v+η)/2)UfU(0,(v+η)/2)T+12(v+η)2.V(ΦfΦ)-λv44+λv2η2+λvη3+λ4η4+DμA(UΦ)_aμ(UΦ)-igAμ(UΦ)+UaμΦ-ig(AμU+igaμU)Φ-UaμΦ-igU(UfAμU+igUfaμU)Φ。

  看着这个参数项。

  小杨忽然有种冲到电话室拿起电话,立马联系自己导师兼好友罗伯特·米尔斯,然后告诉他杨米尔斯框架的质量项有解的冲动。

  七年了……

  整整七年过去,小杨痴心沉醉的杨米尔斯框架,居然这样突兀的得到了一个最关键的优化。

  更重要的是……

  这份优化论文的来源并不是国际上的其他顶尖物理学家,而是大洋彼岸那个一穷二白的祖国?

  他们是怎么搞出来这些成果的?

  要知道。

  这篇论文中的很多参数都需要深入的理论研究以及先进的科学设备,以目前华夏的科研储备来说……应该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才是。

  蓦然。

  小杨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他们今天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祖国方面提到了这一期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论文。

  莫非……

  本土方面就是想用这篇论文来告诉他们,如今的华夏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物理研究基础与设备?

  “小杨。”

  就在小杨内心有些犹疑不定之际,他的耳边忽然想起了陈省身的声音:

  “这期论文都写了些什么?和吸引大家回国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吗?”

  小杨闻言顺势抬起头,看了眼身边的陈省身与李景均。

  只见他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角,深深的看了眼陈省身,说道:

  “省身兄,这篇期刊刊登的是一篇粒子模型相关的论文,由于专业壁垒的问题,学术上的东西解释起来可能比较复杂。”

  “但如果要把它缩减成一句概括,那么显然应该是……”

  说道这里。

  小杨一字一句的说道:

  “物理学界……要、变、天、了。”

  ……

第675章 杨振宁的解读!

  “什么?物理学界要变天了?”

  此时此刻。

  伯克利大学的收发室内。

  听到小杨迷迷蒙蒙说出的这句话,陈省身和李景均二人的脸上顿时出现了极其明显的诧异之色。

  诚然。

  早在小杨查阅这篇论文……或者说早在李景均收到本土那封信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今天的这篇文章多半会有些特殊——否则国内不可能专门叫他们等这篇期刊。

  但是……

  即便他们事先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也依旧想不到小杨能够给出这么一个特殊的评价。

  毕竟小杨可不是什么三流四流小报的编辑,更不是什么喜欢夸大其词博取眼球的人。

  作为诺奖得主的他,在很多事情的论断上其实历来都是比较谨慎乃至保守的。

  例如后来霓虹人发现了中微子振荡,小杨……那时候应该叫老杨了,老杨一直等到第三轮数据图像出来以后才极其谨慎的表了态。

  所以如今能够让他做出“物理学界要变天”这种判断,可见这篇论文对他造成的冲击之大。

  过了片刻。

  陈省身朝小杨和李景均做了个出去谈的动作,接着看了眼周围还在分拣各类期刊的工作人员,对那位最早通知他们期刊已经找到的黑人女子问道:

  “塔利亚女士,打搅一下,请问这本期刊我现在可以带走吗?”

  塔利亚原本正蹲在地上登记着一本很厚的期刊呢,闻言头也不抬的说道:

  “没问题,Professor Che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这册期刊只是学校出于对APS的支持才订购的,没有哪位教授点名要它,您愿意用它擦xxx都没事。”

  “这次《Physical Review Letters》那边一次性还来了五本,您想带就带走吧。”

  “好,那多谢了。”

  陈省身朝塔利亚道了声谢,很快带着李景均和小杨离开了收发室。

  出门后。

  陈省身熟练的引着二人来到了小楼边上的一处小树林里,找了个空旷无人的石桌坐了下去,方才说道:

  “好了,小杨,你可以具体说说情况了——这篇论文……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特殊?”

  “非常特殊。”

  小杨闻言用力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一旁的李景均:

  “景均兄,我记得数年前有两位生物学家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似乎叫什么艾玛·沃特森?”

  李景均愣了两秒钟,不过很快便回过了神,纠正道:

  “小杨,你说的是沃森和克里克吧——他们在八年前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小杨闻言沉默了几秒钟,又继续说道:

  “景均兄,发现在你们生物圈里头似乎价值很高?”

  “价值?”

  李景均又看了小杨一眼,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位好友为啥歪楼到了生物话题,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

  “何止是高那么简单,小杨,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遗传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双链碱基配对背后呼之欲出的是遗传物质复制机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生物学继达尔文演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之后的第三座里程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应该就会颁发给沃森和克里克——这事儿外头已经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了。”

  说道这里。

  李景均倒也逐渐意识到了小杨的想法,猜测着道:

  “小杨,莫非你是想说……”

  “《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这期论文的性质,和当年沃森在《nature》上发表的‘核酸的分子结构’是一个性质?”

  小杨微微点了点头,肯定道:

  “没错,而且价值只可能比沃森的论文高,不可能比它低。”

  李景均顿时呼吸一滞:

  “这怎么可能?”

  原本他还以为小杨会用重要性来进行一个跨专业的概念平移,结果没想到小杨居然直接说出了《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这期论文价值更高的这种话?

  这tmd就很离谱了。

  要知道。

  目前生物学界公认的看法便是DNA双螺旋结构将会引导新一轮的生物行业狂潮,甚至很可能将21世纪变成生物的世纪!

  这个发现代表的不仅是行业前景,还有行业的钱景!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论文何德何能,可以与沃森他们当初的论文相媲美?

  看着一脸难以置信的李景均,小杨整个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景均兄,我可没有和你开玩笑的意思,光达他们这次真的是搞出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在物理史上也会有一席之地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