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1239章

作者:新手钓鱼人

  数分钟后。

  王原忽然朝身后招了招手,说道:

  “大刘,小于,你们过来一下。”

  王原话音刚落。

  后方便走上了两名男子。

  二人中位于左侧的一人个头较高,身形瘦弱,肤色黝黑,看起来像是一根瘦竹竿。

  右边的一人个头较矮,长着一副圆脸,眉头弯曲的幅度很大,再长点可以去演西游记里的菩提老祖了。

  待二人上前后。

  王原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对徐云介绍道:

  “韩立顾问,和你介绍一下,这两位都是我们小组的工程师。”

  “这位个子比较高的刘振东同志,他身边的是于永忠同志。”

  “刘振东同志目前负责熔炼模具研发,于永忠同志则负责炸药配比和化学合成。”

  刘振东?于永忠?

  听到这两个名字的瞬间。

  徐云整个人便是微微一怔。

  好家伙,这也太巧了吧?

  此前曾经提及过。

  在原本历史中,兔子们在爆轰试验场的修建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时限。

  如果不是某位工程师开挂般的搞出了米哈伊洛夫锅,兔子们的原子弹最少要晚三到四个月才能爆炸。

  而那位搞出了米哈伊洛夫锅的工程师,便是徐云面前的这位刘振东——考虑到名字以及工作单位,徐云百分百肯定对方就是同一个人。

  至于刘振东身边的于永忠嘛……同样是个大佬。

  他是兔子们两弹一星项目中炸药和燃料的主要研发负责人,同时也是兔子这边最早研制出CL20的炸药工程师。

  与之前诛仙剑项目中出现的陈怀瑾、沈忠芳等人一样。

  于永忠没有被评选上院士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的贡献直到近些年方才正式解密。

  在徐云穿越的那会儿。

  于永忠老爷子在不久前刚过了99岁大寿,还差一年就年满百岁了,身体健康的还能自己开电动轮椅出门溜达……

  随后徐云很是客气的与刘振东和于永忠握了个手,松开手后,王原将徐云所说的CL20工艺与他们也介绍了一遍:

  “把分子结构拓展到立体二维……叽里呱啦阿巴阿巴……”

  过了几分钟。

  王原看向了二人,问道:

  “振东,永忠,你们的想法呢?”

第620章 炸药迭代的可能(下)

  “振东,永忠,你们的想法呢?”

  观察室内。

  听到王原的这番话。

  刘振东与于永忠二人彼此对视了一眼,用目光做了个短暂的交流,随后于永忠说道:

  “王工,让我来说几句吧。”

  王原当即点了点头:

  “说吧。”

  刘振东和吴永忠算是王原手下的哏哈二将,不过刘振东的工作方向更多在于炸药的实际调试和生产,研发方面于永忠的经验确实要更具丰富一些。

  接着于永忠深吸一口气,抬头扫了扫徐云,缓缓开口道:

  “王工,我认为韩立同志所说的方案……应该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

  “首先,韩立同志提到的亚硝解液的色谱分离我接触过——我在近物所的时候刚好就是在负责气相色谱检测。”

  “虽然气相和液相色谱在技术上区别较大,但二者的核心原理是类似的,所以对于液相色谱多少也算有些了解。”

  “据我所知,液相色谱的迎头法和顶替法目前都已经很成熟了,魔都那边的256所还刚刚在海外华人的协助下引进了一台氧化铝填充的分配色谱仪。”

  “所以韩立同志说的这一步,我个人认为应该没什么问题。”

  色谱检测。

  这个一个近现代非常常见的技术,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之前。

  大概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东西方同时近乎出现了一种检测手段:

  布料商人会将一滴含有混合色素的溶液滴在一块布或一片纸上,通过观察溶液展开产生的同心圆环来分析染料与色素。

  这种手段的本质,其实就是现代色谱学的基本原理。

  接着在1903年。

  毛熊植物学家Tswett在华沙自然科学学会生物学会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及其在生化分析上的应用”的论文。

  论文提出了应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的新方法,这一工作标志着现代色谱学的开始。

  当时他将碳酸钙装入竖直的玻璃柱中,从顶端倒入植物色素的石油醚浸取液。

  接着进一步采用溶剂冲洗,使溶质在柱的不同部位形成了明显的色带。

  他通过这种方式公开展示了采用色谱法提纯的棺物色素溶液,以及色谱图显示着彩色环带的柱管。

  Tswett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色谱,管内填充物被称之为固定相,冲洗剂被称之为流动相。

  1941年。

  Martin等采用水分饱和的硅胶为固定相,以含有乙醇的氯仿为流动相,分离乙酰基氨基酸的工作是分配色谱的首次应用——然后他们便提出了奠定色谱技术发展的色谱塔板理论。

  如今20年过去。

  色谱技术已经在液固色谱方向取得了相对成熟的成果,并且普及度很高,连隔壁的金姓邻居都掌握了相关技术。

  去年海对面的科学家还研制成功了细粒度高效填充色谱柱,大大提髙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

  在某些爱国华侨的牵线搭桥下。

  这款拥有细粒度高效填充色谱柱的分配色谱仪,在今年年初便被顺利运回了国内。

  什么?

  你问牵线搭桥的对象是谁?

  这还用问?

  当然是兔子们的老熟人屈润普同志……咳咳,屈润普先生了。

  总而言之。

  有了这么一套设备协助,亚硝解液的色谱分离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随后于永忠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步的醛胺缩合反应……如果我没理解错韩立同志的意思的话……”

  “这应该就是带醛基的化合物与带氨基的化合物,通过醛基与亚氨基缩合成希夫碱而进行共价交联的过程吧?”

  徐云很爽利的点了点头。

  化学基团这个概念被提出的时间很早很早,早到1837的时候便被李比希提和维勒出来了。

  如今什么氨基、氰基、醛基之类的概念,已经是化学大学生的必修内容了。

  以于永忠的能力,这么快理解徐云的意思倒也不足为奇。

  当然了。

  徐云的介绍也就到此为止了,更深入的肽链、交联键以及胶原结构徐云并没有多提。

  毕竟这些概念现在还没问世,解释起来非常的复杂且没意义——反正CL20的合成过程只要涉及到醛胺缩合就行。

  而另一边。

  得到了徐云的肯定后,于永忠便拿起了纸和笔,继续解释起了自己的理解:

  “既然是共价交联过程,那么醛胺缩合反应的机理理论上便可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CH2C6H5[NO+]N(NO)CH2C6H5→NOHN+CHC6H5+H2O→C6H5CHONH[NO+]NNO……”

  “另一种则是NCHC6H5HN 2O4N+O→NOCHC6H5NNO+C6H5CHO……”

  “上述形成的TADNSIW与硝化剂作用时,进行亚硝胺和叔乙酰胺的硝解反应,生成HNIW亚硝胺的硝解机理与三级胺的硝解机理相类似……”

  “接着胺与醛、酮的脱水反应,首先生成一甲醇胺,然后在酸或碱催化下进一步脱水可以生成亚胺……”

  “但由于硝基胺含有两个不同反应活性的氮,所以从反应方程来看,硝基胺与甲醛的反应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硝基胺上的N1作为亲核中心……”

  看着洋洋洒洒在纸上写着推导过程的于永忠,徐云的心中也忍不住冒出了一股感慨。

  真不愧是兔子们在炸药领域的顶尖大佬啊……

  自己只不过将制备工艺以及分子结构简单的提点了一下,于永忠居然就能想到如此深入的层次。

  要知道。

  这年头醛胺缩合反应,还是化学领域中一个战争迷雾很厚重的区域。

  毕竟它涉及到了很多复杂的微观反应,目前的理论和技术都远未深及,整个概念被完全摸透还要好几年呢。

  例如说碳碳键,又例如α-氢结合等等……

  虽然徐云对于现场的诸多前辈都相当尊敬,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于永忠的能力确实要比王原等人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