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255章

作者:屋外风吹凉

  李源嘿嘿笑道:“他跑不了,没地想辙。师父,男孩子去外面历练几年,吃两年苦,没坏处。”

  赵叶红觉得有道理,道了声:“好。”

  家里还指望神通广大的李源帮忙逃避下乡的孙建国要是知道了,不知道该哭不该哭……

  “源子在不在?”

  院子传来呼唤声,李家人齐齐看向李源。

  因为他们听的出这是谁的声音。

  李源忙应了声:“来了!”

  在众人注视下,李源出门,看到来人笑道:“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秦大雪,和二三年前相比,好似没什么变化,除了目光不再如骄阳一般明亮……

  秦大雪道:“走走?”

  李源点了点头,两人出了李家院子,顺着村庄里的道路往外踱步。

  “谢谢你。”

  秦大雪忽然说道。

  李源眼睛微微眯了眯,笑道:“这没头没尾的,你谢我什么?”

  秦大雪叹息一声,仰头看着天空,也是巧了,正好一片片雪花飞落,湿润了她的眼睛,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过了一会儿,她才轻声道:“我之前工作的单位,全部毁了。那些同志们……”

  以她的强大心脏,至此都说不下去了。

  如果不是她被某人一封告白信给调到农村来,她也绝逃不过。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秦大雪忽然转头看向李源,明媚的大眼睛里,目光紧紧盯着李源。

  李源只是扯了扯嘴角,算是回应了个表情。

  秦大雪也苦笑一声,不再说此事。

  怎么可能……

  两人心情各异,沿着秦家庄的村道,一直走了下去。

  新雪渐渐铺满了道路,也白了行人的头……

  前路,到底在何方?

  ……

第209章 龙虎堂

  六十年代的港岛,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再加上安南战争的爆发,甚至再往前数,一直到五十年代高丽战争的爆发,由于战争带来巨大的需求,让港岛这座前沿的优良和平港,连吃了几波利好,使得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十年间,港岛工厂数量从一千四百七十八间增加到一万零三十二间,工人从八万人增加到三十七万人,无数大亨从其中发迹而起,金融,纺织,航运,娱乐,报业,玩具,假发,服装,而后成为各行业执牛耳者。

  六十年代的港岛,是一个龙蛇混杂,黑白无序的年代,港岛警队每年罪案数字都超出十万,每到年中和年底两次录档结案,警队门外总要排出数百人的队伍,这就是专门靠替罪为生的人头。

  彼时除了新界原住民,没有人自称港人,而是潮州人,顺得人,湖州人,F建人,一地一个商会,一地一个字头,需要出头时,很多时候不需要去报警,而是字头出面,时人重义气,守承诺。

  六十年代的港岛,还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父母宁可把女儿嫁给有钱人做小老婆,也不愿把女儿嫁给穷小子。

  港岛施行的还是《大清律》,一夫多妻制还要延续好几年……

  即便是普通市民,只要有这个心思,当下有两个老婆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北面逃来的女人,举目无亲下,为了活命,只能选择嫁给本地男人当妾室……

  从港岛市政大楼出来,李源也没觉得空气特别甜,阔别已久的汽车尾气的味道,街边大排档传来的食物香气,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汽车,都让他觉得好像是前世的二线城市……

  过惯了买盒火柴都需要票证的日子,花了半个月从四九城来到这里后,总有一种时空变幻的错觉。

  要不是街道上的年轻姑娘穿着迷你裙,头上用上大量喷发胶,把头发烫得高企,也就是所谓的“堆云装”,男人们则好穿夏威夷恤,花花绿绿的,头上用发乳梳成熨贴的“油脂装”,李源都怀疑是不是又穿了回去……

  低头看了眼左手上拿着的新办港岛身份证,上面写着李爱国三个字,又瞟了眼右手上的地图,李源往西走去。

  这年月,其实逃过来的人也会被遣返。

  除非能跑到市区,跑到市区就是胜利,非但不会遣返,还会一路送到市政厅,帮助快速的办好身份证。

  一座工业化的城市,自身人口却只有一百多万,自然远远不足,需要补充人口。

  北面大陆的逃民,就是最好的补给地。

  至于为什么还会遣返……

  因为如果不加一道护栏,港岛人口就不是现在的二百多万了,五百万都打不住……

  留下来的,要么是跑的快的,要么是有头脑的,也算提高优化了“移民”素质。

  对了,眼下港岛的官面语言是英文,上流社会则以国语交流为荣,对魔都大盛海有迷一般的崇拜。

  粤语……被视为新界农村比较流行的语言。

  如邵逸夫、金镛、邹文怀等未来影响中华文化圈很多年的大亨们,在港岛活到死,粤语仍不熟练……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后期……

  按照地图,李源在中环德己立街找到了一家周生生金店。

  这家打三四年就在粤州开设的金店,不至于黑吃黑,生出那么多麻烦事……

  运气不错,由于今年年初英国政府为了控制贸易赤字,决定将英镑从金本位中剔除,导致金价大幅上涨,每克从八美元,涨到了十五美元。

  六十年代的港币兑美元汇率大概是五点六五,也就是一克黄金等同于八十四点七五港币。

  一条大黄鱼十两,大约三百一十二点五克,也就是两万六千四百八十四块港币。

  眼下港岛物价什么概念呢?

  一套浅水湾豪宅,后世价值十亿左右,如今是九十八万港币一套。

  半山一套一千六百尺的单位,再过几十年都成了老物业了,还能卖过两千万,现在价值十万港币。

  普通的物业,一套一到两万港币。

  一辆太子牌轿车,价值一万两千港币。

  茶餐厅的猪扒包,八毫一個,一分钱等于十毫。

  乘电车车费六分,六分钱还可以吃一碗猪血粥。

  一个普通文员的工资,两百块。

  也就是说,只要卖出两根大黄鱼,李源就能立刻过上港岛中层市民的生活。

  所以也别觉得港岛遍地黄金,人人都在发大财,终究还是穷人多。

  嘉林边道的木屋区有大把的人全家住二十平米的木屋。

  李源出手了二十根大黄鱼,换得五沓面值一千港币的大金牛。

  金店经理的眼神,流露出极复杂的神色。

  以他目前的薪水,差不多要攒四五十年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或许某一刻,他心里都生出黑吃黑的心思。

  但是看着李源脸上淡然自若的微笑,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港岛做生意,特别还是干金店生意,眼力要是不好,那一定做不长久。

  至少在他的感觉里,这位北面来的人,不是个好惹的……

  与金店经理和伙计微笑颔首后走出了金店,李源又进了一家街旁的洋服店,这个年代的港岛还没有服装店,人们穿的衣服,穷人是自己买布料自己做,有钱人则去洋服店请裁缝量体裁衣,更讲究一些的有钱华人则会专门去盛海重金请老资格裁缝帮自己一家定做服装。

  当然,打前年起,就不行了……

  “没有成衣?加十块钱行么?”

  李源笑眯眯问道。

  老板作势为难稍许后,答应道:“好,就算被人骂一顿,我也要助人为乐!靓仔,你刚进港岛就能找到我的洋服店,说明你有眼光啊。荷里活的明星都找我做洋服!呐,认识不认识呀?”

  他指着挂在墙上画报问道。

  李源看了眼,嗯,和马龙·白兰度的合影,牛逼!

  李源问道:“敢问老板尊姓大名?”

  老板道:“我叫张活海,诶,老家粤东的,本来是粤省有数的大地主!这些年赚的钱,绝大多数都寄回内地,交给我老豆存起了。因为我觉得,中国人不会欺负中国人,至少比英国资本家强的多吧?结果北面乱起,我老豆被活活打死,家财全部没收。如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唉。”

  李源沉默稍许,原来是他……

  本来不该知道的,但谁让李源前世爱听张国荣的歌?

  这是张国荣的老豆……

  李源问道:“那您认出我是大陆来的,还愿意照顾我?”

  张活海苦笑道:“又不是你打死的我老豆,恨你有乜用?呐,靓仔,就这几套西装,你自己选吧,中意哪套选哪套。”

  李源选了一身黑色西装,他身材匀称,常年习武锻炼,让他的体型既不显得清瘦柔弱,但也没有那么夸张,总之,极符合中华文化圈的审美。

  张活海一通夸后,李源付了钱,问道:“老板,请问,您知道这是哪么?”

  李源手里拿出一张相片。

  张活海见了,嘿的一笑,道:“还真问对人了,这是渣甸山,我才从那边量过衣服回来。这里一处屋宅,少说也要二三十万。不过具体哪一栋,我就不知道了。你可以找一辆黄包车,到那边问问。黄包车为了和电车抢生意,全港一千七百辆黄包车,五分钱走港九,便宜的很。港九有哪些有钱人家,他们比我清楚的多。不过也不好说,去年港岛股灾,好多有钱人家都倾家荡产,成为穷人了……对了,隔壁就有皮鞋店,可以买一双换上。”

  李源谢过后,告辞出门。

  倒也不急着去寻找,这样找也找不着,恐怕先把阿sir给招来了。

  先叫了一辆黄包车,前往了最近的地产中介公司,准备买房,就在渣甸山……

  然后向黄包车夫打听:“这位兄弟,听说港岛的房价降了很多?”

  黄包车夫道:“能不降吗?去年降的最狠,两万的屋直接贱卖到一万,最恐慌的时候,八千都得啊。”

  李源好奇道:“怕什么呢?”

  黄包车夫都气笑了,道:“你说怕乜啊?你们北面一会儿核子弹爆炸,一会儿氢子弹爆炸。哇,穷的都穿不起裤子了,饭都吃不饱,还搞这些。这几年又乱成这样,你说边个不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