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153章

作者:屋外风吹凉

  人本来就多,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肯定会乱成一团。

  意见相左,几句话冲起来,关系处起来就难了。

  可今天李母却忍不住道:“他爹,听幺儿的吧。他说的真好,外面那些都是虚的,你能长命百岁,才是家里的福气。”

  李桂皱眉道:“前天公社一把手还跟我说,过了年组织上要找我谈话……我咋说?”

  李源道:“这不还简单,发扬风格,让出功劳呗。就说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算好,要是当了官享受了荣誉,结果干活干不动,心里也难受。不如让年轻的同志上,他们有力气,年富力强。您呢,甘愿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只要您意见坚决,他们不会勉强您的。”

  李江有些不甘心道:“你怎么知道?他们要是非让爸去呢……”

  李源笑道:“想多了。今年早先大干快干,三千万青壮进城扩招。扩招的不只是劳力,还有干部。现在一大堆清闲的都不知道往哪插呢,早就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了,十几个萝卜往一个坑里栽。老爹要是肯发扬风格,上面只会松一口气。”

  李桂瓮声道:“功劳我让,可活我不会少干。”

  相比于这个逆子,他还是有深厚的信仰的。

  为社会主义建设出把力,他心甘情愿。

  更何况,还有老人家的夸赞……

  李源笑眯眯劝道:“爸,活您可以干,但要量力而行。您就信我这一回吧,吃亏是福!”

  压水井项目是直达天听的,越到明后年越是如此。

  所以李桂真要往上走,根本无法预料他会上到哪一步。

  但这种没有根基的上升,风险实在太大,就不擦边说了……

  好在,李桂还是听劝的,不管是因为是听小儿子的话,还是因为李源之前说的那些诚恳的肺(恐)腑(吓)之言,让他觉得真去升官,就是窃取了小儿子的功劳。

  总之,老头儿松口了就成。

  再有老人家这番话,李家就更稳了!

  大事说完后,李母对娄晓娥道:“你现在有身子了,按理说我该来伺候你。可打几辈子起,婆婆和媳妇之间就容易闹毛病。要是没这个条件就算了,像你大嫂子她们,进了门儿就得忍着我这个婆婆,谁做媳妇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

  可我也当过儿媳妇,心里明白着呢,我那时候就想啊,要是怀孕后能回娘家住着就好了,谁还能比爹妈跟前更亲近?

  你娘家条件不差,我问过源子,你哥他们都在外面,家里怪冷清的。

  娥子,你要是想回去,那你就回去,婆家不说啥。”

  娄晓娥闻言真是惊喜感动坏了,虽然眼下建国已经十年了,可婆媳之间身份地位,其实和旧时候几乎没什么区别。

  看看贾张氏和秦淮茹就知道了,想教训就教训,儿子死了儿媳妇也得规规矩矩的孝敬养老。

  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一点不夸张。

  李源师父家的大女儿孙月香,家里都还是干部,大女婿死了,孙月香想回家,前提条件都是要月月给钱奉养婆婆,给钱抚育小叔子、小姑子……

  可以说,女儿这辈子最大的对手只有两个,一个是婆婆,一个是儿媳妇。

  李母居然能如此宽宏大量,开口让娄晓娥回娘家,这绝对称得上通情达理了。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娄晓娥足够大度,让李源不断寄钱回家,还在这么艰难的时候给家里粮食。

  将心比心吧。

  乐呵呵的李源和泪眼婆娑的娄晓娥将家人们送上马车,双方都用力挥手送别,直到看不见对方后,两人才心情各异的关门上锁,往家里骑车回返。

  回到家后,看着仍处在感动中不能自拔的妻子,李源都有些怀疑起自己来,是不是太过凉薄了些……

  虽然他给予了李家不少东西了,但说实在的,多是以报恩的心态在偿还。

  甚至恨不能一次将那一年李家对他的恩情报完,以后就轻松了。

  剩下的,跟投资差不多……

  穿越过来那年身体很弱,心里也很难接受。

  前世日子过的再难,平时和母亲联系的再少,可真的发现永远的告别了那个世界,那些日子反倒成了最怀念的时光,平日疏忽的母亲也成了最想念的人……

  那段难熬的日子,他沉默寡言,是李家老老小小想方设法逗他笑。

  他胃口不好,吃不了粗粮,家里的白面就都给他吃,他也不爱吃,剩饭才会分给小孩子们吃。

  最后,更是连才半岁的侄儿的奶水都给他了……

  但李源对李家的感情,仍是以报恩为多,亲情稀少。

  在他心里,还是认为家人只有前世的父亲母亲。

  不过现在……好像也已经开始变化了。

  日子总要过,人生还要继续。

  时间啊,真的能改变一切……

  “源子,你想什么呢?”

  正当李源暗自思索时,听到耳边传来娄晓娥的声音,她刚往炉子里加了两块煤球。

  李源笑道:“没什么,就是发现你还挺舍不得妈和嫂子她们的。”

  娄晓娥认真道:“妈和嫂子她们都是好人嘛。真的,源子,我见过听过好多大家族的事,家里人一多,根本就没什么亲情可言了。特别是分家产的时候,一个个都跟仇人似的,恨不得别个都死绝了,好处都归一人。所以看到咱们家现在这样的,我真的好感动。我真庆幸,自己不仅选对了男人,更选对了婆家!”

  李源笑眯眯道:“我会让你一直都这样感觉下去的。好了,也跑一天了,你快躺下休息会儿吧。我要去梅家看看,回来的可能会稍微晚一些。”

  娄晓娥羡慕道:“真好,你还能见到梅兰芳先生。”

  李源摸了摸她的头发,笑道:“我和梅先生的交情很浅,拿钱办事,不是通家之好。不过我和王世襄王大哥关系很好,通过朱家溍先生认识的。王大哥非常非常有趣,也非常会玩儿。他的太太叫袁荃猷,我管她叫袁姨……各论各的。袁姨也非常有学问,精通音乐,而且剪纸做的非常好。哪天天气好了,我带你去王家玩儿,在内务街那块。何雨柱同志总是自夸手艺好……当然,他的手艺是好。可王大哥那手艺才是一绝,是大家!”

  娄晓娥高兴的点头应道:“嗯!”

  ……

第129章 梅府客人

  护国寺,一号院。

  梅家。

  李源也未曾料想到,今日梅家居然这么热闹。

  不仅朱家溍、王世襄两位在,还有五名外客。

  经介绍,李源一时都不知该说什么……

  舒庆春,也就是……著写《茶馆》的老舍。

  梁思成,林徽因的丈夫……

  陈梦家,新月派诗人,美男子……

  以及最后两位盛海来的客人,两位大美人。

  一个是得到梅兰芳先生真传者,言慧珠。

  另一个则是大电影明星,王丹凤。

  说名字大家可能不熟,但是她唱的歌一定是耳熟能详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说来也是巧,李源其实对这段时期的事大都来自电视剧,自然不能当真。

  可也曾因为某些缘由,特意搜索了下那十年期间,去世的名人。

  今天五位客人里的前四位,刚好在那个名人榜单里排名前四。

  此刻见着了,李源心中的激动不大多,毕竟他不是文学爱好者,害怕倒是有一些,瘆得慌。

  也幸好还有朱家溍、王世襄和王丹凤三个活到新千年的“祥瑞”在,不然他都想走了……

  几人对李源的出现,初有不解,待听闻介绍是名中医,来给梅兰芳治病后,一个个都动容惊诧起来。

  王世襄不愧老顽童之名,看到几人的表情,喜的哈哈大笑。

  还好女主人福芝芳为众人解惑,她先给李源上了一盏茶后,微笑道:“前天去拜访了施今墨奖生公,他老人家也认得李医生呢,夸他是针灸奇才。奖生公说,在这个年龄段的中医里,天下应该没人比他的针灸用的更好了。”

  梅兰芳也笑道:“中医一门,博大精深。我多问了嘴,奖生公就同我们讲了‘烧山火’和‘透天凉’这两种针灸技法,听起来神乎其神,令人叹为观止。奖生公听了他的脉诊和治疗方案后,让我大胆的相信他。果然英雄不问出处,更不在年高啊。”

  梁思成目光隐隐古怪,他是留洋海外的新式人物,对于中医一道,完全看不上眼。

  不过他个人修养很好,未曾表露出什么来。

  倒是言慧珠,性格张扬鲜明,惊奇道:“师父,您居然还看中医?怎么不去同仁医院?”

  同仁医院,是光绪十二年美国教会在京开办的医院。

  对了,林徽因就病逝于此。

  福芝芳道:“怎么没去?同仁、协和都去过,去港岛、日本演出的时候,也曾看过,都没用。李大夫针灸后,先生却感到很舒服。慧珠,不可无礼。”

  李源微笑道:“梅先生方才第一句话说的很对,中医之道,确实浩如瀚海,实在太广博了。我才从医区区数载,只在针灸技艺上略有所得。就好比唱戏……算了,唱戏我不懂,就好比唱歌。分技巧和感情,技巧是客观的,可以磨炼的。但动人的感情,需要对歌曲深层的理解和领悟,很难做到。

  现在我就只有一点技巧,当不起施老先生奇才之名。精通‘烧山火’‘透天凉’两种技法的中医,也不在少数。”

  这话其实还是过谦了,眼下中医虽然还未形成大范围的断层,但能用并且敢用这两种手法的人,全国不会超过二百人。

  而“烧山火”与“透天凉”,还只是金针八法中的两种,除此二法外,还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进气之诀、留气之诀、抽添之诀等一共八种手法,可谓针灸一门的不传绝学!

  李源每天在秦淮茹身上折腾练习的,便是金针八法。

  按赵云正的说法,全天下能将金针八法使全的,不会超过二十人,还都是知天命或者年过花甲的老人。

  当然,也不是说李源就天下无敌了。

  这八种针灸法子,他也只是刚刚入门。

  再者,也正如他所说,只是取巧在针灸技法上占了个先。

  离脉诊如神的境界,他还差的太远。

  如果连诊断都诊不明白,又如何用针呢?

  并且如何用药,他也还差太多功夫。

  施今墨一副方子能开二三十味药,做到药与药间的药性相辅相成,药理相洽到近乎完美的地步。

  这才是他当今中医第一人的重要原因。

  所以李源的路还长……

  人们总是喜欢谦虚的人,尤其是看得出来是真诚的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