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75章

作者:渔雪

  “万哥,多多益善啊,呃,裘市长的意思是像我们这种刚起步的企业要稳着走,要省着走,就是便宜的多多益善。”方卓给出了自己对裘迪市长说话的理解。

  万靖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轻车熟路的介绍道:“那就拿咱这影响比较大的《钱江晚报》举例吧,我们宣传科方便联系到的版块,报尾1/2通栏是2000块钱。”

  方卓听到这种报价,一下子想到之前在合肥听苏薇找到那位记者的报价,这种位置好像是上万块。

  “全版的价格是3500,这基本就是很显眼很好的位置了。”万靖继续举例,“整版和双通栏,报社那边不太好沟通,价格大概只能是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

  方卓惊讶地问道:“不太好沟通还有三分之一吗?那刚才说的报尾1/2通栏和全版是市场价的多少?”

  万靖想了想,略一计算:“大概十分之一吧,现在毕竟是市场经济嘛,报社也要账目的。”

  毕竟是市场经济……你这口吻听起来还挺遗憾啊!

  方卓当机立断:“万哥,就你说的报尾全版,3500的,我全要了!”

  “全要了?”万靖脸色茫然,没理解这个意思。

  “就是咱宣传科方便联系到的媒体报纸,它们的报尾全版,我全都要了!”方卓解释道。

  万靖愕然:“啊?”

  旁边默默边吃盒饭边听对话的虞红一口饭噎在嗓子里,呛的连声咳嗽,败、败、败家子!

第108章 新技术的态度

  宣传科来人在前,两位新同事在后,租用办公室少用一天都要退钱的虞红总监听到老板豪爽的话,简直是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哦不,她是真的有饭在喉了。

  等到人都走了,虞红愤怒的涨红脸。

  “你以为你拿到红杉的投资就很有钱了吗?你就不能省着点用?”

  方卓什么话也没说,直接把电话打给苏薇,向她询问之前那位记者对合肥报纸的报价。

  “哦,你说那个呀,我想想,要是没记错的话,报尾全版的价格是6万块钱。”

  “怎么了?现在是打算在《合肥晚报》上打广告吗?很贵诶!”

  手机开的外音。

  苏薇说了几句没听见回应,奇怪的“喂喂喂”。

  诺基亚被方卓丢给了虞红,后者手忙脚乱的接到手机,差点摔着,她听着闺蜜的声音,对比了下价格,忽觉尴尬。

  她糊弄一句“话费贵”就结束了通话。

  虞红把手机还给方卓,嘟囔道:“3500?60000?那他说错了,这不是十分之一,这是二十分之一啊。”

  “这种好事千载难逢,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也就是我直接在座谈会上开口,换个场合上哪弄这种价格?当然是有多少来多少。”方卓这才开口,“这种折扣,不花钱简直就是在亏钱!”

  虞红喃喃:“宣传科也太离谱了……这种内部价格……”

  “他不说了嘛,也不会太多,能给个五六家的报纸,还得回去确认。”方卓笑道,“咱也不能就这样用了宣传科的媒体资源,你昨天不是喊着我没带你认识人吗?”

  他继续说道:“这件事的后续就交给你了,你提点礼物、纪念品去宣传科,再提点稍微贵重、上档次的去报社,不然,平白无故占了人家报社这么大便宜,心里肯定有怨念。”

  “礼物送到个人手上,嘴里再多感谢感谢,也可以把锅推给裘市长,我们挂号网是按领导意思来嘛,这样的话,报社的人不会记恨什么,没准你一来二去的还结识了媒体资源,下回也方便办事。”

  方卓侃侃而谈,因势利导。

  “呃,你经验好丰富的样子。”虞红获得了新知识点。

  方卓摇摇头:“只是站在对方角度想想而已,咱们这也是做生意嘛,和气生财。”

  他又问道:“哦对,刚才那个杨琬好像年纪不小,怎么回事?”

  “三十二,有老婆有孩子,上面还有父母,杭州本地人。”虞红简洁的说了信息,“家境可能比较拮据,以前是运动员,受伤退役,懂上网,我聊了聊,感觉人挺吃苦耐劳。”

  方卓没有了异议,他虽然觉得学生学东西比较快,但也不排斥其他群体。

  优惠广告的事告一段落。

  不过,等方卓下午一点半抵达市委办公楼时,他再次接到万靖的电话,对方提及报纸只能安排五家,日期需要再选择确定一下,但另外还可以考虑电视台的广告宣传。

  这属于方卓暂时没考虑的领域。

  他不得不感谢这位宣传科工作人员的贴心了,虽然这种贴心是依着裘市长的指示才能拥有。

  下午两点钟,有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专项研究会依旧在会议室举行,今天相比昨天是少了记者和摄像机,裘市长因此也就显得随意一些。

  参加会议的领导还有卫生局的局长任佳国,他同时兼任了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院长。

  其他的就是不同医院的院长或副院长了。

  裘迪一上来没让方卓发言,他自觉已经清楚挂号网是个什么事物,主动向各位院长介绍了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形势。

  “听起来还不错。”任佳国听完之后先赞一句,然后问道,“可网络挂号这个事是不是有点超前了?都用网络来挂号,那些不会用的怎么办?”

  裘迪知道这个事,直接向这位领域内领导解释道:“我们研究了一下,医院方面出让的挂号号源只是一部分比例,同时,这部分比例还会通过技术锁定不同区域,打个比方,市内的人只能挂10个号,市外的能有50个号的名额。”

  一个院长点燃了烟,一边吸一边思考。

  然后就是一群院长效仿。

  很快,会议室里就烟气袅袅。

  “这个事还是有点问题。”任佳国严肃地问道,“市外的人有50个名额,这50个名额依旧挤占一天中的挂号数,但这50个名额得会电脑的人才能挂到,那些不会用电脑的怎么办?”

  他紧皱眉头:“有些人,像那些老农,总不能让他们学会用这个吧?”

  裘迪愣了愣,随即也点燃一支烟,思考起来,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从会议开始就没说上话的方卓在一片寂静和二手烟中开了口:“裘市长,任局长,我想说两句。”

  “哦,小方,你说。”裘迪快把这位企业的创始人给忘了。

  “首先,解决看病问题的最好方式肯定是丰富医疗资源。”方卓缓缓说道,“其次,像我们挂号网这种试图解决挂号金钱、时间成本的事无异于一种新的分配方式。”

  “一种结合互联网的分配方式是应该慎重使用的,尤其它涉及着看病这个基本的民生问题。”方卓没有一味鼓吹,“所以,我很赞同裘市长所说利用强制比例来探索这种新方式的影响的试点工作。”

  “可与此同时,对于出现的新技术新事物,我觉得也可以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互联网必将是一个大的趋势,这种新的分配方式越是应用的早,越是普及的广,能惠及的人也就越是多。”

  “任局长说的事是存在的,可挂号网或早或晚都会出现,因为它确实解决了很多人的需求,即便,它出现的晚了,是十年后出现,那时候的老农不会使用,他照样不会使用。”

  “但现在加以推广、普及,一位四十岁还不算老的农民也许可以学会使用,等再过十年,他成那时候的老农,他依旧有这个意识,他的孩子、孙子大概率也会使用。”

  “还有,他的邻居、亲戚,那些都会是对网上挂号习惯了的人,因为,只要一个人意识到这种方式的便利,他就会传播给别人。”

  “作为企业,我能做的就是不断推动简化过程,让它越来越容易上手。”

  方卓说完了。

  会议室里的烟气更浓了。

  一片寂静中,一些院长暗暗点头,早晚会有的话,晚不如早,让企业自行瞎搞不如施以良好的引导。

  任佳国局长把烟头碾灭在烟灰缸里,缓缓开口说了一句:“确实很难有十全十美的做事方法。”

第109章 烧钱之始(下)

  一直提问的任局长说了句话,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表态。

  裘迪松了一口气,他习惯性的向方卓问了一句:“还有吗?今天畅所欲言。”

  方卓也就习惯性的张嘴说道:“其实,我考虑过新技术新应用更多的发展,网络挂号肯定不会止于电脑,也许以后我们可以用手机来挂号,到时候又得考虑不发达地区手机挂号造成的影响。”

  气氛明显轻松,院长们都笑了起来。

  一位清瘦的院长夹着烟虚点了下:“哪个可能呢?手机那么贵,咋个普及啊?”

  方卓笑道:“时代在发展嘛,手机肯定越来越便宜,越来越智能,将来肯定会有手机端的挂号功能,依旧会有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怎么能让老农来适应、来使用呢?”

  老农是个代词,指的是偏远、不发达地区的人民。

  任佳国局长所说的其实是个隐含牺牲的指责,发展信息化,那些“老农”怎么办?

  方卓的回答是,既然阻拦不了时代的发展,现在的牺牲将会有更丰厚的回报,合理的使用比扼杀更好。

  任佳国听懂了。

  这其实不是一家企业应该考虑的事,现在各个阶层都是向经济看齐,企业要做的事就是盈利、纳税、提升经济活力,但既然企业考虑了,证明最起码是拥有一些社会责任感的。

  他转而开始思考怎么在挂号网这种新型方式下来尽量兼顾老农。

  然而,也正如他表达“没有十全十美”的话,方卓即便目睹过后世的发展,也没看出来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问题,企业天然的就要追逐利润,而越是“老农”,其实越是没有话语权。

  所以,他选择拥抱技术发展,如果挂号网能做起来,它也许能变成“聊天可以用QQ,买东西可以上淘京,挂号可以用挂号网”的现象,那么,极速发展的时代里,源源不断增长的网民在第一次接触网络时都会知道有这么一个方便的方式。

  当然,这必将是个长久的过程,必然是个逐渐推进的过程。

  方卓考虑过很多,但不能都说出口,不同人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不同。

  像裘迪市长,他是欢迎的,也是他邀请挂号网到杭州来做互联网产业和信息化建设,而推广应用小组的郑丹锐组长比较中立,他主张先行试点+运用行政上的强制手段,从医院源头分配号源就是如此。

  至于今天的任佳国局长则比较忧虑,但权衡之下也有默默的妥协。

  经济发展要摸着石头过河,挂号网之于医疗环节的小小改革也属细分领域下的尝试。

  方卓的余光在不同领导之间来回跳跃,就今时今日的杭州而言,信息化建设绝对是政绩的一种,更何况裘迪副市长主持的就是这方面工作。

  再想想今天没到场的武家明主任,他提前和浙江省最好三甲医院之一的浙大一附院院长进行沟通,今天的基调在内里是做过工作的。

  果不其然,裘迪点名了杭州唯一一家已经和挂号网开展合作的浙大一附院王亚军,让他聊聊网络挂号功能上线后的变化。

  “刚才小方说的话,我比较认同,时代在发展,这是大的趋势,早日拥抱趋势就早日拥有调整的空间。”

  “我们医院上线了这个功能,但时日还短,变化还不明显。”

  王亚军发言十分稳健:“总体来说,一附院的预诊环节很平稳,我和院里的同志既观察也走访,那些使用了网上挂号的病患和家属都比较称赞这种改变,它确实实打实带来了方便。”

  方卓经常跑医院,压根没见到过这位院长,倒是李如意科长时不时的问问病人家属感受,但这种场合的说话嘛,正常不过。

  王院长继续发言,裘市长、任局长都听得很认真,其它院长则有些彼此的讨论。

  浙大一附院是最好的医院之一,王院长也是在座最能说的院长之一……

  等他说到裘市长都忍不住开口示意可以了,这番发言才终于结束。

  “胡院长,你怎么看?”任佳国局长点了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