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97章

作者:一虫

  “我说过要和你交换吗?”陈逢疑惑地抬起了头,满脸不解。

  “你……”

  潘濬一向自负脾气不错,但就算是他,此时也有点生气了。

  不过就在他要发飙之际,陈逢却又开口了,生生让他将怒火又咽了回去。

  “算了,还是和你说了吧。”

  陈逢站了起来,肃容道:“我只是觉得此次大公子前往襄阳,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说不得……之后还会有兄弟相争的大幕拉开,因此缘故,自是要做几分准备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

  不过陈逢肯定不会说起背后的原因,更不想让潘濬进行联想。

  “你不会看不出来吧?”

  因此在说完了以后,他还很是惊疑不定地打量起了潘濬,仿佛头一次认识对方,嘲讽意味十足。

  “你待如何?出兵竟陵?”

  “可你知不知道,一旦你在此时出兵竟陵,周瑜就有可能发兵来袭。一旦到了那时,局势可就大为不妙了。”

  不过潘濬意外的没有被刺激到,反而是相当冷静的分析了一波。

  “这一点,我自然也想到了。”

  “但我也没办法,因为我若是现在动了,局势还能控制在范围之内…最起码,我能让江夏的将士们都留在西陵、却月城等地防守周瑜。”

  “若我不这么做……”

  “总不能等着大公子回来之后仓促发兵时,我再去准备吧?”

  “一旦到了那般形势,你该知道后果是什么。”

  陈逢皱了皱眉,仿佛仔细琢磨了一阵后,摇了摇头。

  “……”

  潘濬仿佛也想到了这一问题,眉头不由深深地皱了起来。

  一时间,牙府陷入了寂静。

  直至半晌过后。

  潘濬方才咬牙开口道:“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刘备发兵襄阳,会是个什么结果?”

  这一点,他显然早就已经想到了,只不过之前的时候不太好说透。

  到了现在,潘濬却是不能再继续遮掩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要是再不说的话,陈逢可能就要背上一个背主之贼的名头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更为关键的是,他觉得陈逢眼下不应该轻动,等到时机来临,再去行动的话,或许结果会好上很多。

  毕竟,他本身也对刘表父子没什么感情,也觉得他们都不是好老板。

  所以他的这番话,与其说是在制止陈逢,不如说是在劝说,侧面劝说。

  “那就只能让大公子去决断了。”陈逢微微一笑,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模样。

  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值得注意的事。

  一来,刘备好不容易积累的人望,让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号令将士战场哗变这等事。

  而且,哗变对象还是对他有恩的刘表之子刘琦。

  因为刘备这么做了以后,他前时积累的所有人望、人脉……包括一切的一切,都将会彻底崩塌。

  二来,没有法正这样急功近利的人在身边,他还不至于急躁……就算是变了,也一定会再三犹豫。

  就像是历史上法正劝刘备取益州一样,再三犹豫过后,他虽然还是取了,但却错失了良机,更是因此耗费了整整五年。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刘备压根就不是一个枭雄……不管是不是太过珍惜名声,最起码他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

  临死之前,他甚至还说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名言警句。

  结合这句话来看,那时的刘备大概有些后悔趁势取了益州,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恶果……或许。

  所以就算是刘备被某些人劝动了,他也一定会犹豫犹豫再犹豫……这般犹豫过后,陈逢的脑门上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背主之贼了。

  毕竟,他又不会只看着刘备犹豫的,真到了那一步,他再怎么也会做出反应。

  最起码,也会洗白自己。

  当然,以上都是在不知道历史的情况下,猜测出来的最坏结果。

  最关键的一点,也就是第三点……

  按照历史推算,曹操马上就要南下了,到那个时候,刘琦真的还会在意这支军队的归属吗?

  那般情况一出现,刘琦不举着欢迎的大旗过去找刘备,就已经很对得起自己诸侯的脸面了好吗?

  因为荆州除了刘备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有恐曹症的。

  刘琦,也是一样。

  潘濬听到陈逢的回答,愣了好一会儿之后,方才愕然道。

  “所以,你是已经决定了吗?”

  这句话,表面是在问陈逢是不是已经决定要帮着刘琦淦刘琮了。

  实际上他却是在问,陈逢是不是已经决定了要借此机会帮刘备起势。

  但他却没想到,陈逢居然给了他一个极为奇怪的回答。

  “决定?我?”

  陈逢一脸古怪道:“当然是将一切都交给大公子决断了,你想什么呢?”

第105章 劝说(又晚了…)

  潘濬愕然道:“这,这算什么回答?”

  “此乃正义之言!”陈逢一脸正气凛然。

  “……”

  “既是如此,那我也就不问了,告辞。”

  陈逢的回答,潘濬实在理解不能,但又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询问下去,最终他只能带着满腔疑惑,一脸古怪地准备告辞了。

  “我还有军务在身,就不送了。”陈逢则面带笑容地挥了挥手。

  “你,这简直…简直…算了,我走了,不用送。”潘濬再度心生感慨,忍不住嘟囔了几句后,再也不想多留,直接离开了。

  ‘话说起来,刘琦得知张允都站过去以后,该是个何等模样?想想的话,还真让人好奇。’

  ‘可惜有事走不开,却是看不到了……’

  潘濬离开之后,陈逢没有继续处理事务,反倒是满脸好奇地看向了窗外,心中不由自主地就生出了几分感慨。

  襄阳,镇南将军府前。

  “起开,让我去见父亲!”

  刘琦上前一步,便要推开面前的两道身影。

  其中一道身影,也就是蔡瑁。

  看着风尘仆仆而来的刘琦,不仅没有让开,反而满脸惊讶道:“主公命大公子镇守江夏,乃充实东藩之策,职责重大。今公子弃江夏而不顾,主公得知定然恼怒,说不得还会因此加重病情,大公子应该不想如此吧?”

  “让开!”

  刘琦没去看他,而是看向了正挡在自己面前的张允。

  “舅父确实身患重病,不能轻易见人,大公子还是回去吧。”张允摇了摇头,一副忠贞不二、坚决不愿让刘琦打扰到刘表的模样。

  “连你也?”

  刘琦显然没有想到张允会这么说,惊讶至极地盯住了面前这道身影,仿若第一次认识。

  但此时,不论是蔡瑁还是张允却都不开口说话了,还都表现出了严阵以待的模样。

  他们的样子仿佛在说……

  只要你刘琦敢闯,我们就敢下令让人把你打回去。

  “好,好,好!”

  “我走!”

  “但你们记住今日!”

  望了一眼蔡瑁跟张允,还有他们身边随时都会爆发的将士,刘琦终归没有吃这个亏,气哼哼地放了个狠话后,径直转身离开了。

  走的时候,他狠狠地盯着张允看了几眼。

  那眼神似乎在说,不要给我机会,否则的话,我一定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做残忍。

  他显然气昏了头,否则便该知道,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做这种无用之举。

  不然的话,不仅一点鸟用都没有,回程的路上还可能会遇到山贼水匪之流。

  说不得,便会要了他的性命。

  幸好。

  不论是蔡瑁还是张允,都已经找好了强大的下家,因此对于这种他们以为的不切实际的威胁,压根就没有当回事。

  在这之后,他们甚至于连正眼都没有给刘琦。

  “你们等着!”

  他们的这种表现,更是深深地刺痛了刘琦,让他心中的怒火更加炽热了几分,眼神之中都冒出了本不该出现的狰狞。

  可惜的是,蔡瑁和张允还是没有多看他一眼,就像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手握军权的小型诸侯,而只是一个放出‘下学不要走’这等狠话的稚童。

  见此一幕,刘琦径直就走,半句话也不说了。

  “咱们这位大公子……”

  “可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