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72章

作者:一虫

  ‘真不愧是你郭奉孝,也幸好是你郭奉孝……’

  陈逢在搞清楚这当中的复杂关系以后,不由得便在内心里感慨了起来。

  是的,现在的他一点都不慌,甚至还很庆幸。

  因为不管郭嘉到底有多么厉害,但他都快要死了。

  而陈逢……

  他向来大度,虽然还是无法容忍活人的许多事,但对于死人的行径嘛,却是不怎么在意的。

  更何况,郭嘉这么做了,也只是让历史还原了而已。

  在这期间,他陈逢还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何乐不为呢?

  这大概就是美女给瞎子抛媚眼了。

  想到后来,陈逢更是忍不住在心里喃喃道:‘你怕是永远也不会想到,我,陈子吉,压根就没有要投靠刘表的想法吧?’

  或许郭嘉想到了。

  毕竟他去樊城找刘备,从来都是不背着人的。

  但郭嘉显然没有做出应有的布置,或者说他觉得如今这种布置,就已经足够了。

  只要刘琦不死,他陈逢难道还敢公开跟刘琦撕裂不成?

  这样的他,还怎么当陈家子弟?

  恐怕他刚刚开口,陈群那边就要把他开除祖籍了。

  当然,这其实不算什么,陈逢也压根不在意,他只要知道……这天下人很在意这一点,也就够了。

  襄阳,又是新的一天。

  陈逢跟着赵云来到了三百士卒的暂时驻扎处,在让人敲了三通鼓以后,他笑着看向了身边的赵云道:“不知子龙重新带兵的感觉如何?是不是很快意?”

  “……”

  赵云默默地扫了一眼前面的三百多士卒之后,最终却是没有开口。

  倒不是说眼前这些士卒没有入他的眼。

  毕竟,作为一个将军,谁又会不想带兵呢?

  哪怕这些兵都不是良家子,其中很多甚至还都是游民……但这不是更加可以彰显自身本领吗?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只是当赵云想到,眼前这一场面乃是陈逢为了让他不至于‘手生’而搞出来的,他的心情就会变得很是复杂。

  这复杂当中,有感激,有庆幸,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一种不好表达出来的怪异感情。

  这种怪异感情,总的说起来,大概就类似于即将失业的失落感……

  这让赵云很是难受。

  因此,他才会这般的沉默。

  陈逢注意到了,但他却不怎么在意,只是按照计划嘱咐道:“这些人,我希望子龙能用广元的办法去练,最好让他们令行禁止……”

  “不知,子龙可否做到?”

  “喏!”

  赵云当即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毕竟,刘备早就已经吩咐过他了,在襄阳的时候,一切都要听陈逢的。

  因此他哪怕不知道陈逢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还是会答应下来。

  “那就好了。”

  陈逢笑眯眯地点了点头,随后便背起了手,一副即将离开的模样。

  “先生!”

  “嗯?!”

  赵云站在陈逢面前,认真地问道:“先生的安危……?”

  “这一点子龙就不必管了,反正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都将会和大公子刘琦在一起……”

  陈逢解释到了一半,眼见赵云没有听懂,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只能无奈道:“有文长在,子龙还要担心吗?”

  “如此,云便可以放心了。”

  想到魏延,赵云便没有再多说什么,向着陈逢拱了拱手的同时,也让开了路。

第79章 诸葛亮迷茫了

  建安十二年,三月。

  出于安定人心的顾虑,曹操再度为荀彧、荀攸叔侄请功。

  前者再增千户食邑,同时还欲授以其三公之位。

  后者则增邑四百,并加为中军师。

  荀彧收了食邑,但对三公却推辞不受,之后更是让荀攸前后劝说曹操高达十多次,方才令其收回心思。

  虽然出了这么一点意外,但总的来说,曹操让荀彧继续持重皇庭中央(许昌)、荀攸留守后方(邺城)的格局,最终却还是完成了。

  也是到了这一刻,曹操终于再无一丝顾虑,当即便以平虏、泉州二渠作为粮道,发大部兵马北伐。

  消息传出,举世震动。

  江东。

  吴郡,吴县。

  “曹操北伐?大部兵马?”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孙权谁都没有询问,自行思索了整整两日以后,随即他便下定了决心……亲征黄祖。

  消息传出,江东群臣大多数都很迷茫,但也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正在为此高兴。

  鲁肃就是其中之一。

  “主公终于下定决心了吗?”

  实际上,他并不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但他却是第一个登门的。更为关键的是,从他脸上不太正常的喜色来看,他很明显是在为这件事而激动。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幕,原因也很简单。

  鲁肃早在将近七年前,便提出了一份战略。

  也就是历史上相当有名的榻上策:‘……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可在当时,孙权给出的答案却是:‘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将近七年时间过去了,鲁肃时时刻刻都还记得那一天的场景。

  哪怕有些时候鲁肃自己都觉得,孙权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一战略,但他却还是没有放弃,一直都在等待。

  今天,鲁肃终于等到了孙权的决断,他又岂能不开心?

  孙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捋了捋胡须之后,淡笑着问道:“子敬觉得,江夏该如何打?”

  “自是先虚其力!”

  鲁肃几乎想也没想,便将自己暗中筹划了数年的计策说了出来。

  “哦?”孙权皱起了眉头,显然没太听懂。

  “江夏之地,非善地也!”

  鲁肃当即便解释了起来:“因而即便是出兵,也做不到大举攻之,所以……想要破江夏、杀黄祖,最先要做的便是掠其百姓。”

  “尤其是在曹操出兵北伐的当下!”

  孙权似乎有些懂了:“子敬的意思是说……?”

  “趁曹操北伐,淮南、淮北之地无法擅自用兵之际,掳掠江夏民众……”

  鲁肃说的嗨了,当即站起来道:“数次,甚至只要两三次以后,江夏便再无一丝抵抗的能力!”

  孙权听罢之后,陷入了沉默。

  他似乎在想,鲁肃这一策略的可行性有多高。

  在这期间,鲁肃并没有再急着开口,他只是默默地坐了回去,神态平静无比,与刚才相比,仿若两人。

  片刻时间,转眼即过。

  “好!”

  寂静中,孙权猛然站了起来,深深地看着鲁肃道:“此计甚妙,还望子敬助我行之!”

  “喏!”

  鲁肃大声应诺,神情之中,最后闪过了一道激动。

  在这之后,他便彻底地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再无一丝方才的模样。

  这一幕,孙权皆看在了眼中,一时内心感慨万千。

  建安十二年,四月。

  孙权亲征黄祖。

  “孙权小儿来势汹汹,此次我怕是扛不住了……我儿!”

  “持此信往襄阳一行,便说……为父扛不住了,需要增援!”

  黄祖深知,如果只跟周瑜小打小闹的话,自己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如果孙权亲征,他可就扛不住了。

  所以,他发动了天底下头一号的技能……求援!

  “喏!”

  黄射答应一声,拿了信之后,当即便找来了一匹良马,准备前往襄阳报信。

  却在此时,郡守府里来人了。

  “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