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51章

作者:一虫

  “陈叔你快点,别让其他人等急了。”

  思索间,陈逢又对着屋子里喊了一声。

  “知道了知道了……”

  陈闾的这声回复,比起刚才又少了几分气力。

  陈逢听到之后,不由得便笑了起来。

  “陈叔啊,家里就只派了您一个人过来帮我,您老可得注意休息,别、太、劳、累、了……”

  吃过早饭,陈逢跟陈闾走出大门的时候,突然便看到了后者的黑眼圈,不由得就笑着提醒了一句。

  最后一句话,他甚至是一字一顿说出来的。

  其中的恶意,便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也都可以听得出来。

  “阿郎,您这么做……”

  陈闾倒是没有生气,只是皱着眉头就要讲道理。

  “陈叔啊,您知不知道我在南郡是个什么地位?或者说,您觉得我在南郡有几分影响力?”

  陈逢打断了陈闾,同时严肃地问了一番。

  “……”

  陈闾下意识地便思索起了,陈逢这番话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这么跟您说吧,我这个外来户啊,几乎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地位的话,就更是不用说了……但是经过昨天的事情之后,只要消息能传开,我在南郡的位置便彻底稳固了。”

  “其他人就算想要动我,也得想想郡丞府属官培养的几百号吏员是个什么想法。”

  “您,懂了吗?”

  陈逢根本不给对方机会思考,直接便将昨夜想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阿郎竟是在布局吗?!”

  陈闾听后都惊呆了,随即更是直接道歉:“是我思虑不周,还请阿郎……”

  “知道就行了,没必要说的那么清楚。”

  陈逢淡淡一笑,摆手制止了陈闾继续说下去。

第54章 投曹一念起,刹那皆蠢驴?

  “……因此之故,如今之南郡,大多官吏皆以陈子吉为贤。”

  傅巽皱着眉头将情况作了说明之后,这才看向蔡瑁道:“将军以为如何?”

  “我早知陈逢此人不好对付,不想竟是如此的厉害,仅仅数日之间,便笼络了南郡人望……幸好,此人一向与刘备亲密,待天时来临,也就不必担心了。”

  “因而,暂时倒是不必管他!”

  蔡瑁摇摇头,很是不以为意地说完之后,满脸期待地看向傅巽道:“公悌还是说说北方吧。”

  “喏!”

  傅巽答应一声,点头道:“北方曹公,今已攻克并州,相信不日便可一统北方,届时其军必然南下,因此将军若是有投效之意,也确实是应该准备了。”

  “而以曹公之豁达,将来必是荆人治荆的局面,所以……将军投效的越早,便越是能获得重视。”

  “并州高干,竟是连半年都没撑过去吗?”

  蔡瑁大惊失色,转而便看向了另外一人,颇有几分焦急道:“德高,那张允……”

  德高,也就是韩嵩,本是义阳人,名气极大,因天下大乱而避祸郦西山。

  原本来说,他是不应该跟刘表掺和到一起,更不可能跟蔡瑁搅和到一处的。

  但刘表说是宽厚,其实跟曹操也差不了多少。

  比如,他在听说了韩嵩的名气之后,直接就来了一招逼其出仕……显而易见,这是大汉魏王惯用的手段。

  虽然刘表并没有曹操那么暴烈,直接用烧山之类的方法逼迫人投效,但也差不了多少。

  因此之故,韩嵩自那以后再看荆州就哪哪都不顺眼了,几乎能算得上是一个小司马懿,只不过他的野心就是投降而已。

  从这一点便不难看出,用人道路千万条,规范第一条,用人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实在是至理名言。

  毕竟,司马懿也是被逼迫的。

  当然了,曹**迫过的人那实在是太多了,光是知名的就有七八个,不知名的简直海了去。

  言归正传。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也许韩嵩还不至于成为坚定的投曹派,毕竟他好歹也是荆州人,跟傅巽这种家族都在北方的人,还是有些不同的。

  但问题在于,韩嵩曾受刘表的差遣,去过一次许都。

  在见识了什么叫做自由美利…咳,宽宏大曹魏之后,心思自然也就变了。

  然后,韩嵩就成了坚定的投曹派,甚至在回来后还劝说刘表派遣质子往许都,差点没被打死。

  若非蔡瑁的姐姐,也就是刘表的妻子蔡夫人劝说,他那一颗好大的头颅,恐怕都要落地了。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他就成了蔡瑁的间谍。

  当然,这只是浅表意义上的,深层意义上,人家还是以曹操属臣自称。

  毕竟对韩嵩来说,他们中原…咳,曹魏实在是太厉害了,完全不可战胜。

  此时。

  “张允已经心动,应该不会生出意外,倒是文聘……”

  面对蔡瑁的询问,韩嵩表现出了名士的架势,极为的淡定,只在说到文聘的时候,眉头皱了起来。

  “如何?”

  蔡瑁略显急躁地问了一句。

  这一幕,看的傅巽直摇头,不由得便想起了当初这位的理想……代刘表而治荆襄。

  就这般性子,也配?

  幸好他压下去了,否则的话傅巽说什么也得再坑他一波。

  毕竟,他可是北方人,家族那是要发展的,如果没有大功劳的话,他们家凭什么发展?

  ‘似蔡瑁这般人物,之后的下场怎么也不会太好了,幸亏我与他的关系不算太难切割,不然怕是会连累到我……’

  思索间,傅巽便在心里嘀咕了起来,甚至现在就开始琢磨以后到底怎么跟蔡瑁断的更彻底了。

  该说不说,蔡瑁确实有些逊。

  “虽然不为所动,但对吾等却也没有太多的恶意,应当不会耽误大事。”

  “另外……”

  韩嵩平静地看着蔡瑁道,“将军其实不必太过在意文聘,此人负有镇守荆北之责,一旦我等成功,他便没有多少势力了。”

  听了这番话之后,蔡瑁还是有些紧张:“可我听说,他在南阳一带……”

  “将军可以放心。”

  傅巽想了想,最终还是开口了:“荆北之重,其实重在刘备,也就是说……只要我等能让刘备离开,只有文聘一人的话,便绝难抵挡曹公大军。”

  “如此一来,只要刘表一死,则大事必成!”

  中年仍是小白脸的蔡瑁,这才松了口气,笑了起来。

  “届时,将军便是世代的公侯。”

  傅巽站了起来,向蔡瑁深深地行了一礼,满脸的自信,仿佛大事已经成了。

  “那时节,冠盖里都要改个名字了……将军觉得,公侯里如何?”

  韩嵩同样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善!”

  蔡瑁大喜过望,连连点头。

  ……

  “…陈子吉虽能,却终归只是外来,难以成势…庞统之流,不过百足之虫,临死反弹…以曹公之大度…那时,荆人治荆的局面,必能形成!”

  “善!”

  同一时间。

  蒯越也是跟麾下一脸的干劲,自信满满。

  当然,他们跟蔡瑁一伙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的。

  最起码,他们这边没有太多崇拜曹操的人。

  有的,就只有对荆人治荆向往的人。

  ……

  另外一边。

  “荆人治荆?投靠曹操?他们这都是在想什么?真以为曹孟德便是良善之辈了?他们怎么敢这么想的啊?以往那般的聪明,到了如今怎得都成了蠢驴?”

  陈逢也收到了消息,虽然他早就知道了这些人不是什么好蛋,但在听到这些人都将希望放到曹操身上时,却仍然感到很是不可思议。

  曹操那是何等人物?

  魏武帝啊!

  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会容忍荆人治荆的局面?

  傻子想想,估计都得琢磨琢磨,这里面是不是有阴谋。

  但蔡瑁、蒯越这样的聪明人,居然就这么把希望放在了曹操身上。

  这不是让驴给踢了脑子,又是什么?

  而且最起码还是被踢了一千多脚的那种,不然怎么也不至于这么傻。

  “不知。”

  带来消息的人隐藏在暗中,听到陈逢的感慨之后,只是默默地摇了摇头后,便不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