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465章

作者:一虫

  因为这可是战场,不是过家家。

  而在战场之上,每一分每一秒曹操都要耗费无数的钱粮。

  关键在于,这些钱粮大多还都没有人报销,只能让他自己来一点点的筹集。

  是的,那些世家豪族根本不会帮他。

  最多只是帮着收税。

  至于再多,比如拿着自家的钱粮帮他,那就属于是完全的不可能了。

  可如果孔融能够走上一遭的话……

  以孔融的名望而言,还真就能帮他拉拢到许多的世家豪族支持。

  这样一来,他的钱粮压力大概率也就会小上很多了。

  也就是说,就算刘备真的突破了宛城,而且还来到了襄城,他也会拥有足够的实力跟对方耗下去。

  一直耗到刘备扛不住。

  拥有整个中原、大半个北方支援的曹操,绝对有这份信心。

  但在这之前,他首先就要获得这份支援。

  可是偏偏那些人不会轻易地帮助他,尤其还是损害自身的利益。

  除非,有一个像是孔融这样的人帮他。

  关键在于,这家伙还真就要帮他了。

  曹操岂能不动心?

  更关键的是,孔融还提出了让他派兵护送……

  这不就可以将他监视起来了吗?

  既能监视起来,又可以通过孔融的名望获得支持……

  天下间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没了啊。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前提。

  曹操下定决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其实并不知道孔融应该怎么作乱。

  是的,他根本就没有陈逢那种纵观后世的能力,也根本不知道作乱还可以通过收徒来玩……

  当然,严格来说他其实是知道的。

  毕竟汉朝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本就是因为黄巾起义嘛。

  要说徒众造反之流不可能,对曹操这样的经历者来说,显然就是一个不可信的说法。

  不过,陈逢给出的是另外一条思路。

  跟曹操所理解的徒众,稍微有那么一点不同。

  所以,他直接就不懂了。

  后世有一句话,人不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其道理也就在于此。

  而曹操此刻,显然就陷入了认知障碍。

  “好!”

  所以他最终下定了决心,脸上很快就浮现出了笑容,“既然文举有帮朕之心,朕又岂能将这份好意拒之门外?”

  “且去,且去!”

  “护卫之事,文举不必担心,我定会派遣最精锐的士卒前往相送!”

第433章 孔融反了!

  曹操满脸笑容地送走了孔融。

  而另外一边,在离开了曹操的视线之后,孔融则是突然回过头看了一眼相送的队伍。

  此时,他虽然没有开口,但他却在内心暗道:“再回来之时,定教尔这贼寇知道我的利害。”

  坚定信念过后,孔融就此转身离去。

  一个月后。

  孔融无比顺利地在护卫的帮助下来到了尉氏县,跟当地极有名望的世家与豪族进行了热情洋溢地会面。

  过后,孔融以大义名分说服了当地的世家豪族,很快就筹集到了一大批的钱粮。

  在这期间,孔融并没有表达出一丁点其他的想法,因此跟着他的护卫很快就放心地让人去报信了。

  这一刻,孔融身边的护卫,直接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但就算如此,孔融还是没动。

  甚至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也没有任何的异动,就只是在不断地说服着一个又一个的世家豪族,为前线筹措出了无数的钱粮。

  而与此同时,他身边的护卫也正在一点点的变少。

  确切来说,应该是他身边曹操派遣的护卫,正在不断地减员,而来自于各地世家的护卫,则是正在增加。

  作为护卫的小将,并没有感到不对劲。

  在他看来,以孔融的名望,不断地获得护卫简直是太应该了。

  如果没有的话,那才是真正的不应该了。

  因此,这名小将的警惕心也就在这样的想法中不断地减少着。

  一直到孔融抵达青州。

  此时,距离孔融出发已经过去了将近四个月之久。

  而他身边的护卫,也已经从之前的一百名,变成了现在的三百多。

  这三百名的护卫当中,有二百三十多名都来自于世家。

  也正是此时,孔融终于图穷匕见了。

  当晚,孔融联系到了泰山郡的郡督,跟对方一阵密谈过后,于二更时分起兵,短短不到半夜时间,便将还在被窝里睡觉的薛悌跟高堂隆都变成了阶下囚。

  “二位可愿投降?”

  看着还在茫然当中的二人,孔融微笑着询问道,“若是愿降,我也并非不能容人,若是不愿……”

  话到这里,他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但孔融是个什么意思,薛悌跟高堂隆却是已经听懂了。

  不外乎就是要他们的命罢了。

  若是在之前,二人或许会对孔融破口大骂,然后喊上两声奸贼,为大汉光荣地献出一条性命。

  可今时不同往日。

  曹操终归已经篡汉,更为关键的是,孔融还在泰山郡掌握了主动。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两个不投降的话,他们不仅小命立刻没有,而且名声方面,大概率也不会太好。

  当然,这是在刘备可能获胜的情况下。

  这一点还是未知之数。

  不过,他们到底还是怕死的,因此在稍稍纠结过后,便对孔融表达了归顺之意。

  至于内心里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两人直接投了。

  孔融大笑着将两人扶了起来,接着又跟那位郡督聊了一阵之后,次日一早便发布了一条檄文。

  “我为青州牧……誓要匡扶汉室!”

  “孔融!”

  檄文很快就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此时的他,本来还在想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刘备,听到这么一个消息的时候,瞬间便是吐出了一口老血。

  不怪曹操没有承受能力,实在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孔融居然真的这么做了。

  更为关键的是,孔融最终竟然真的成功了。

  这就着实让他难以想象了。

  因为在曹操看来,孔融就算是要搞事情,最多也不过就只是搞一点小事情出来。

  不论怎么样,情况都会在一定的限度当中。

  可是让曹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孔融刚一成功,便把整个泰山郡都拿到了手中。

  更为可怕的是,以孔融在青州地区的名望,对方想要获得之后的成功,也是相当简单的。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曹操才吐出了一口老血。

  否则的话,以他多年征战沙场的见识,还真不至于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这么激动。

  实在是这次的事情太大了,大到他不得不激动。

  “告,告诉孙观,让,让他务必要在第,第一时间将孔融压下。”

  “若,若是不然,恐有大祸!”

  不过吐血是一回事,晕过去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晕过去之前,曹操还是做了一定的布置。

  虽然在他看来,这样的布置可能根本就没有太大的作用。

  为什么?

  因为这可是孙观啊。

  不是臧霸。

  以孙观的能力来说,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快速荡平孔融的。

  甚至可以说,孔融反过来迅速荡平他,倒是一件简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