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424章

作者:一虫

  张郃一个机灵就清醒了过来,连忙举着书信念道:“……战事紧张,由张郃统之,若有不从者,皆斩!”

  从这封信中就能看得出来,曹操对于自己麾下的人还是很了解的。

  要不然,他也绝对不会写出皆斩二字。

  但知道归知道,要让他作出改变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曹操在信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就算是一个不读书的人都能听得出来,他对于听话的将军有多么的偏爱。

  当然,这也是必然的。

  因为如果他不这么做了,其他人要是随随便便就当了将军,那对他来说恐怕才是最大的麻烦了。

  “将军,这军中……”

  张郃念完书信之后,根本就没敢进行升帐,老老实实地便将目光看向了曹纯。

  请示的意味很明显。

  曹纯皱了皱眉道:“既然陛下说了,让你来领军,那你领军便是,何故要来问我?”

  如果不是曹操这一封信,曹纯大概会开启升帐模式,并通过一系列的话,来确定自己作为主将的威风。

  但现在曹操既然发话了,他当然也就不能随随便便这么做了。

  要不然的话,曹操的面子往哪放啊?

  更何况,张郃其实也不是那么差。

  当然,要说曹纯一点事情都不做,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来说,在他进入军营,看到张郃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确定了自己接下来的身份。

  当帅,也就行了。

  “喏!”

  张郃当然不知道曹纯在想什么,他只是觉得对方不跟自己抢夺权利这件事很大度,连忙便躬身行了一礼。

  “来人,传我将令,即刻升帐!”

  过后,张郃便开始保持威严了。

  曹纯见此,默默地点了点头之后,便径直走向了中军大帐,一副不会掺和,但一定会在关键时候做事的模样。

  “呼!”

  看到曹纯离开,张郃松了口气,心中暗道:“之前,我尚且还有些担忧,但如今有了曹纯将军坐镇,却是可以彻底放心了……”

  想到曹纯坐镇的种种好处,张郃脸上瞬间就乐开了花。

  因为他本来就没想过要担负曹军的胜负关系。

  这样的责任,对他而言也确实有点重了。

  曹纯则是刚刚好。

  尤其是在对方不会夺权的情况下。

  “诸位将军,诸位将士,眼下的形势,我想诸位也都能够看出来一点了。”

  “是,我军虽然迎来了一场失败,但这并不算什么……”

  “陛下已经说了,只要此战能胜,便既往不咎!”

  “另外,若能打下襄城,陛下还同意纵兵三日。”

  “这个消息,我希望诸位将军能快些传下去,好让将士们都能稍微松一口气。”

  中军大帐。

  张郃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一桩好事摆在了面前。

  因为他很清楚,此时要是不让那些大头兵看到一点好处,他们大概率是不会乖乖听话的。

  至于士气……

  那就更是完全没有了。

  所以,他只能宣布纵兵。

  当然了,这是一件哪怕他不愿意也必须通过的事。

  因为就像他之前所说的一样,这是曹操亲自在信中写明了的办法。

  张郃,自然只能遵命。

第391章 破敌难

  “又是纵兵这一套。”

  “有时候我不得不怀疑,曹操到底会不会用兵?”

  “也对,几十年了才刚刚将中原稳定下来,北方的袁绍更是完全因为意外原因才能打下来……”

  “要说曹贼完全没有用兵之能,他确实也有。”

  “但要说他真的会用兵,这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哪有人上来就玩纵兵这一套的?”

  “真以为图图了就能一切完结了?”

  “如果这么简单,那么当初成功崛起的就不该是人了,而是其他的玩意儿,比如说更为暴躁的猩猩。”

  “正因为人懂得妥协,懂得用脑子,才能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成为万物之灵……”

  “我真看不起曹贼!”

  看到张郃领军的第一条命令之后,陈逢整个人就如同被破了防似地,当着赵问和荀信便嘀咕了起来。

  完全没有考虑后果。

  当然,也完全没有后果。

  因为他们只能听懂一部分。

  他们根本听不懂什么叫做猩猩,也听不懂陈逢嘲讽曹贼不如人的一面。

  他们就只是知道,陈逢的心情很不好,同时对曹贼的观感正在进一步地下滑当中。

  到了现在,就算不说彻底地恶心,但也绝对好不了多少了。

  他们其实不明白,陈逢为什么会这样。

  不过这显然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因此他们只是稍微地有了那么一丢丢的迷茫之后,便对视一眼,向陈逢拱手行礼道。

  “军师,当下之局该如何破?”

  二人拱手行礼,脸上除了听命之外,压根就没有半点的其他表情。

  “怎么破?”

  陈逢摸了摸下巴,转过头道:“且先容我想想。”

  二人瞬间再度对视到了一起,而后皆是默契无比地退到了一旁,仿佛生怕打扰到了陈逢似的。

  而此时的陈逢,则是已经陷入了沉思。

  因为他很清楚,不管他骂的有多么狠,个人方面又是多么的看不起曹操。

  但他终归不得不承认。

  曹操的这种办法,当真就是最简单的提振士气的方法。

  同时,也是对麾下将领的一种限制。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不论这一仗最终是不是张郃赢了,更甚至一点来说,就算他最终大获全胜了,他在这一片区域也是完全没有民心民望之类的东西。

  图图之后还想要民心民望?

  真以为百姓都是傻子吗?

  当然,这对于曹操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问题,因为谁都明白,这样的命令来自于曹操,而不是其他人。

  不过他却可以轻易地将这种问题压制下去。

  为什么?

  别忘了,他可以利用那些世家大族啊。

  有这些人的帮助,就算是当地的百姓一开始骂了曹操几句,但在这之后,他们还会继续骂下去吗?

  就算会,可这样的骂名能持续多久?

  十年?

  最多了吧?

  就像是后世某个从关外进军的朝廷一样,他们图图了几千万人之多。

  但他们最终却是坐了天下。

  不得不说,百姓们的记忆当真有那么一点短暂。

  或者说,人类的记忆本就是短暂的。

  否则的话,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

  当然了,有志之士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的。

  就像是后世那个朝廷一样,他们虽然坐了天下,但得到的却是一个一年最少五次大造反、十几次中等造反、几十次小规模造反的天下。

  可问题在于,如今不是后世。

  也没有那么多的有志之士。

  更或者说,那些有志之士本就出自于世家豪族。

  偏偏曹操用的就是这些人。

  所以很显然,他们是不可能反对曹操的。

  就算是有反对的,也一定会跑到荆州,或者西凉,更甚至直接投靠蛮夷……类似的情况都是有的。

  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