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275章

作者:一虫

  “军师。”

  关羽有些扭捏地拱了拱手。

  “关将军不必如此。”

  陈逢摆了摆手,笑着道:“方才我已想过,这并非关将军之过,实乃我之过错也。”

  “嗯?”

  关羽怔怔地抬起了头。

  “子吉此言何意?”

  刘备此时也不再抓着青龙偃月刀了,满脸认真地看向了陈逢。

  “曹孙之战,牵联确实比较大,甚至会改变整个天下的走向。”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主公与关将军,完全不必为此担心,更不至于受此影响。”

  “更为关键的是,曹孙之战的胜负,如今都还未可知。”

  “我等又岂能为此而担忧?”

  陈逢说到这里,自信一笑道:“再者来说,就算是曹孙任何一方赢了,对我们而言,影响也不是太大。”

  “此事,是我太过于担心,以至于影响到了主公与关将军。”

  “我之过也。”

  好像有点道理?

  刘备跟关羽听到这番话,皆是忍不住地松了口气,与此同时,他们也都看到了彼此目光之中的一抹释然。

  “今天我也不该发这个脾气。”

  陈逢并没有就此停下,反而满是真诚地继续道:“说起来,我也该是跟钦仲道个歉。”

  “不该牵连到他的。”

  “同去?”

  关羽看了看刘备,眼见这位好大哥紧皱眉头,一副在思索的模样后,赶忙开口回了话。

  这番话显然让他很是尴尬。

  否则的话,关羽也不至于连武器都摆不正位置。

  幸好他的脸色一向很红,其他人倒也看不出来什么。

  “同去!”

  此时,刘备也已恢复了过来,大笑着道:“刚才我也有些想要迁怒此人,如今,自当要跟子吉一同前往。”

  “玄德公跟关将军还是回去吧。”

  陈逢摇了摇头,郑重道:“此事既然是我开的头,那便应当由我来做结尾。”

  “好吧,那你去。”

  刘备眼见陈逢一脸肃容,也就没再坚持,径直拉起关羽的手道:“二弟,我们走。”

  “走。”

  关羽沉闷地吐出一个字,拿稳兵器,转身随刘备离开了。

  “幸好张飞不在啊。”

  “要是张飞在襄阳的话,此时此刻,他怕是早就已经瞒着大家把人给杀了……”

  看着二人手拉手的背影,陈逢不由一阵后怕。

  同时,他也在心里警告了自己一番。

  毕竟来说,如今的他,已经在刘备集团获得了近乎可怕的信任度。

  而这也就代表着,他每做的一件事,都会格外的引人注目。

  哪怕只是皱着眉头,旁人或许都会觉得遇到了难事,进而开始疑神疑鬼。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

  因为这代表着,只要陈逢开口,很多事情都可以直接做成。

  但陈逢却并不这么觉得。

  在他看来,这种信任度,本身就是双刃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还可以说成是坏事的根源。

  他毕竟不是万能的。

  就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相伴,也是一样。

  毕竟,后世虽然有很多好东西。

  但那些很多好东西,也许就只是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成了好东西。

  换而言之。

  后世的很多好东西,如果在此时拿了出来,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

  可问题在于,以他如今获得的信任度而言,只要他不是要废除帝制、封建,其他人大概率都会稍稍地去考虑一二。

  甚至直接想也不想的就通过。

  这是好事吗?

  显然不是。

  因为那些好东西,在他看来可能是好的,但其他更加高瞻远瞩的人,也许并不是这么想的。

  比如诸葛亮。

  可是由于信任的关系,诸葛亮根本没有多去琢磨,下意识地就将那些好东西给施行了下去。

  这可是有可能坏事的。

  “得想个办法了。”

  “不能让他们把我看得太重,甚至当成万能胶一样。”

  “虽然我开了挂……”

  陈逢心中一动,唤出了个人面板后,看着几个到现在都还没有满级的能力,于心中郑重道:“最起码,现在还不是时候。”

  思索过后,他便转过了身,迈出脚步走向了之前离开的小院。

  李撰跟尹默二人还没走。

  他们似乎在讨论着什么东西,情绪异常的激动。

  陈逢见到后,也没多话,默默地便走过去跟李撰侧面道了个歉。

  但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绝对不改,你有什么意见就保留的心思。

  之后,陈逢方才转身离开。

  李撰:“……”

  尹默:“……”

  两个并不知道陈逢心路历程发生变化的人,默默地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目送后者而走,内心里思绪极多,但一时间却是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第250章 当今形势

  不管李撰、尹默二人会对自身的一番表态想些什么,最终又会不会迪化思想,陈逢已经不再去关注了。

  因为,他现在有着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办。

  帮着刘备、诸葛亮、关羽这三个集团的核心人物,分析一波而今的天下形势。

  嗯,简而言之,就是将敌人的利害之处,稍微做一下说明。

  同时,也将如今集团所要面对的情况,慢慢摆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一次战前总结会议。

  “周瑜此人,能文能武,文可提笔安一方,武可马上定乾坤。”

  “因此来说,若是曹操此战轻敌,则有极大概率会输。”

  “到时,孙权就有可能会把自身的势力范围,向着中原伸出一只手。”

  “比如合肥,以及相对富裕的淮南。”

  “一旦形势如我所言的发生了,那么很多事情,或许都将会发生改变。”

  “比如,更多的人,将会参与到反对曹操的浪潮当中。”

  “为什么?”

  “因为汉室,仍然保留在很多人的心中,嗯,也包括我。”

  “换而言之。”

  陈逢说到这里,深深吸了口气。

  随即,他便慢慢地将目光从地图上收回,转而看向了刘备、关羽、诸葛亮三人。

  “曹操如果再输,他便将会更加的焦头烂额。”

  “但与此同时,孙权则是会相对地壮大自身。”

  “那个时候,孙权还会不会将目光重新转向全踞长江,或许就不一定了。”

  “当然,这并非最关键的,毕竟来说,就算是孙权想要染指荆州,也得看看他的牙口是不是足够好。”

  “有子龙在江夏,足可保证江夏无虞了。”

  “子吉此言,似乎另有所指?”

  听到此处,皱着眉头的诸葛亮,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