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249章

作者:一虫

  这样的下属,以后还能得到刘备的信任?

  另外,这些东西他曹仁都可以想得到,难道文聘会想不到?

  “将军错了。”

  贾诩摇头叹息道:“首先,文聘便是用了火攻,也不见得一定要死……最终,或许也就是稍微受些处罚罢了。”

  曹仁跟着点了点头,道:“确实,文聘哪怕是这么做了,也是在为刘备尽力……总也不能让文聘既背负骂名,同时还要被杀。”

  “不过……文聘真敢这么做吗?”

  他承认了自己的认知错误。

  因为他很清楚,刘备就算再怎么生气,最后也一定不会杀了文聘。

  最多就是冷落罢了。

  但这种冷落,又能冷落多久呢?

  完全说不好。

  说不得什么时候,刘备就突然想通了,之后文聘……自然也就会被猛地提拔起来了。

  征战天下嘛。

  什么样的人不得招揽一下?

  这个道理他曹仁都懂,没道理刘备不懂啊。

  不过他还是不相信,文聘会这么做……毕竟,刘备的人设,本身就不容许他这么做。

  一旦做了,那就真的是在败坏名声了。

  “文聘或许不敢,但此时此刻的襄阳,除了文聘之外,还有一个人能够下决断!”

  “陈逢。”

  贾诩语气平缓地说出了陈逢的名字,同时淡淡的道:“将军以为,此战若由他来担负骂名……试问,刘备又将如何?”

  “若是陈逢,那还能如何啊?自然是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了,难道还能把人给赶走不……成?”

  曹仁说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眼睛陡然瞪大,眼神里写满了不可思议。

  “将军明白了吧?”

  贾诩感慨道:“此战的决断,看似是在文聘手中,实则……却是在襄阳的陈逢手中!”

  “更为关键的是,以刘备对陈逢的信任,不论他做了什么,最后都一定会得到谅解。”

  “这样一来,文聘还有什么不敢的呢?”

  “……”

  曹仁张了张嘴后,下意识地问道:“这些,都是先生的推测?”

  “不是。”

  “是探子送来的消息。”

  “其实真要说起来……”

  贾诩摇了摇头,满面感慨地道:“若非那探子绝不可能逆反,若非那探子所带来的消息皆是有理有据,若非……我也是不敢相信的。”

  听到这里,曹仁瞬间就放下了跑路的想法,一脸好奇道:“为何?”

  “从开战到如今,将军可曾见到过陈逢,或者收到过陈逢挂帅的消息?”

  贾诩没有回答,而是反过来问道。

  “没有。”

  曹仁仔细想了想后,果断地便摇起了头。

  “是啊,没有。”

  “从开战到如今,我们都没有收到过一点陈逢的消息,就仿佛……他直接消失了一般。”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断定,此战的决断之人,大概率是文聘。”

  “但……”

  贾诩自顾自地念叨了一番后,长叹一声:“但很显然,我们都错了,错在不该轻易判断如此局势,错在不该觉得此战是由文聘主导……”

  “实际上,陈逢一直都在偷偷地主导战局!”

  曹仁觉得贾诩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他此时却是不太敢相信了,下意识地就要开口询问证据。

  “有何……”

  “火攻。”

  不过贾诩却根本不给他机会,直接就开口道:“将军且细想,陈逢当初是如何一战成名的?”

  “当然是赤……”

  曹仁想也没想就要回答赤壁,不过话说到一半,他又连忙停了下来。

  这可是曹操的伤心事,他可不能随便乱说。

  传不出去还好,可要是传出去了……

  那可就是一件不大不小的麻烦事了。

  “将军如今以为,我等该如何?”

  贾诩并没有去追问,而是直接后退了一步,同时顺势将决断权交给了曹仁。

  “……”

  在一阵脸色变幻后,曹仁最终咬着牙道:“撤!”

第227章 曹仁:我一定会回来的!

  曹仁并不想跑。

  因为他实际上已经输不起了。

  再输一次的话,说不得曹操对他的信任就直接没有了。

  可就现在这种情况而言,不跑又能怎么样呢?

  难道要等文聘大火燃起,将整个樊城付之一炬的时候,他再去跑?

  不会吧?

  那时候他还跑个屁啊。

  直接当一具焦尸不好吗?

  说不得千百年以后,还就有了一定的研究价值呢?

  当然了,后面这一点曹仁肯定是不会想到的。

  不过他肯定不想当焦尸。

  因此,他自然是要先跑路了。

  因为现如今的曹仁,就只剩下了两个选择。

  一,直接出城开战。

  但这显然不可能。

  毕竟来说,粮草被烧了,他总归是要预留一段时间来缓冲的。

  不缓冲?

  手下的人怕是直接就反了。

  那时还打个屁?打西瓜吗?西瓜可能都切不开。

  二,也就是直接跑路。

  这大概是最好不过的一种选择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从樊城开始跑路的话,他的大军可以直接走水路……也就是直达新野的那条水路。

  再之后,他还可以依靠这条水路,一步步地回到宛城,或者直接跟宛城建立起紧密的关系。

  因为只有这么做了以后,曹仁的后勤才不会继续产生压力。

  不然的话,就还是会有将领战场倒戈的可能会发生。

  虽然这就只是一种可能。

  但谁知道这种可能发生以后,自己的脑袋还在不在呢?

  曹仁敢赌吗?

  显然,他是不敢的。

  综上所述,眼下的曹仁也就只剩下了逃跑这一条路。

  当然,这也是贾诩在算定了一切之后做出来的决断。

  不然的话,光是依靠曹仁的话,他可能要等到城中真的火起之时,方才能够反应过来了。

  幸好,如今贾诩就在身边。

  曹仁是个聪明人,所以他很快地便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而后便是一声长长地叹息:“本以为先生无智,不想……竟是我曹仁无智。”

  是的,之前的时候,他甚至还觉得,贾诩已经没了作用,完全不必再去依靠对方了。

  但此时此刻真的用心想了之后,曹仁方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还真就没有人家那两把刷子。

  最起码,他的反应速度太慢了。

  同时,也没有来自于敌方阵营的探子。

  想着想着,曹仁便走到了贾诩身旁,拱手一礼后,小心地问道:“文聘军中的探子,先生可否将其介绍给在下?”

  “此次出兵虽是不利,然则文聘能胜,大多都是因为巧合,若是再有一次……仁,绝不会输的这么惨!”

  “若是先生能将探子引荐给仁,仁敢保证,下一次再战,定然全胜!”

  很显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