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90章

作者:一虫

  这是一个显功,自然便和历史上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名不同了。

  所以,张飞在历史上都能在此时封侯,现阶段自然就更是没有问题了。

  “陈逢听命!”

  刘备在将一众武将安排妥当之后,转而便看向了陈逢。

  “喏!”

  陈逢站了起来。

  “命你为军师中郎将,督南郡、宜都郡、江夏郡三郡赋税,以充军资!”

  “遵……啊?!”

  陈逢猛然抬起头,连连摆手道:“逢敢请玄德公,收回成命!”

  “为何?”

  刘备显然没想到陈逢会在这种时候拒绝,不由得便产生了好奇。

第177章 张飞:军师,你怎么跟我一样?

  “因为孔明!”

  陈逢满脸肃容地一指诸葛亮。

  诸葛亮:“????”

  刘备:“???”

  徐庶……在场众人:“???”

  “自孔明出山以来,可谓夙兴夜寐,从未好好休息过,而我……虽然赤壁有功劳,江夏也算是做了些许小事,但总的来说,皆不过都是顺势而为罢了。”

  “与此同时,孔明则是兢兢业业,未曾有过半分懈怠……这般场景,诸位应该都看在眼里了吧?”

  陈逢说到这里,还嫌不够,一指诸葛亮手旁的帛纸道:“若是不信,诸位且看那张纸上写的是甚么!”

  刷刷刷!

  一道道的目光,随之便都转向了诸葛亮。

  “午时后,城外巡查……

  未时,确认钱粮入库…

  申时……

  酉时,约见……

  …

  亥时中,休息。”

  众人的目光转过去的同时,陈逢则是直接就念了起来。

  “诸位都听到了吧?”

  念完以后,陈逢满脸惭愧道:“与这份日程表相比,我所做的诸事,又算得了什么?”

  “是,你们都会说,眼下该以功劳而论……但孔明就没有功劳吗?”

  “不!”

  “他也有功劳!”

  “而且还是大功!”

  “别的不说,光是他在身后站着,就足以让我安心许多了……其他的一些,那就更是不用多说了。”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在我看来,也不过如此如此了!”

  “所以!”

  说到这里,他猛然提高了嗓门:“我希望孔明能够继续全面的掌控一切!”

  “至于我自己?”

  陈逢摇着头道:“能为一副手,已是邀天之大幸了。”

  不少人都被感动到了,不由得连连点头,仿佛不如陈逢所说的安排,他们就会出现巨大的乱子一般。

  ‘子吉这是又开始犯懒了,当真是……哎!’

  然而,刘备却是一眼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内心感慨的同时,也是不由得连连叹息。

  “好,既是如此,那便……”

  不过叹气归叹气,他最终却还是按照陈逢的想法进行了安排。

  或许有人说,他可以强行任命陈逢。

  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这时代里面,辞官不做的人那是一个两个吗?

  陈逢或许不会辞官不做,但他肯定还会保持原本的面目……懒洋洋的处理所有事,然后将所有的事情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干净。

  这样也是不好的。

  因此,刘备才会最终改变了主意。

  当然了,他虽然稍稍改变了主意,但其实大局方面还是没有多少改动的。

  在他的任命之下……陈逢、诸葛亮、徐庶三人,都变成了军师中郎将。

  也就是说,之前本来应该陈逢一个人负责的事情,现在要三个人一起负责了。

  面子虽然给了,但是不多。

  陈逢内心里瞬间划过了这么一句话。

  但他显然不会将这句话说出来,甚至还十分老实地接受了这份新的任命。

  刘备见此,满意地笑了笑后,便继续地任命了起来:“……子吉负责荆北、元直负责荆南。”

  “喏!”

  陈逢、徐庶异口同声地拱手道。

  “荆南一旦拿下……”

  “长沙太守、石韬!”

  “桂阳太守、孟建!”

  “零陵太守、潘濬!”

  “喏!”

  石韬、孟建、潘濬三人连忙站起身拱手。

  “糜竺、荆北……”

  “邓芝、荆北…”

  “……由陈逢督管!”

  “喏!”

  陈逢、糜竺、邓芝三人站起身来点头。

  “杨选、荆南…”

  “刘巴、荆南…”

  “……由徐庶督管!”

  “喏!”

  ……

  随着一份份的任命被刘备说出,一切很快就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到了最后,陈逢、诸葛亮、徐庶三人直接就被一分为三,分别负责荆北、荆南……以及统辖南郡、宜都、江夏的中枢。

  而在做完了这些之后,刘备却是陷入了一阵恍惚。

  ‘所谓人才济济,大抵便是如此了吧?’

  虽然眼前的任命都是他做的,但是当他真的下达了命令之后,方才突然之间发现,原来不知不觉间,自身已经这般强大了。

  这种强大,令他深深地迷醉。

  当然,也就只是那么一瞬间而已。

  毕竟真要说起来的话,眼下实际由他掌握的版图,也不过就只有南郡、宜都以及江夏罢了。

  至于荆北荆南……这都是之后才有可能会形成的。

  实际想要形成这般局面的话,他肯定要为之付出无数的努力。

  因此之故,这一次小的集议之后,刘备又开了一次大的集议,将之前投靠了他的人,全部都召集到了一起。

  “荆北局面,实在凶险,眼下主公当以稳为主!”

  “荆南还没拿下,主公为何这般急促?”

  “若要成就大事,主公当……”

  ……

  随着众人的到来,一个个想法也都被直接抛了出来。

  刘备觉得,这些想法每一个都很有道理。

  因此之故,他在这一瞬间又体会到了祖宗刘邦的艰……快乐。

  ‘这般下去不行,必须得换一种方法了!’

  “或者说,该换一个人!”

  刘备心中嘀咕间,感到无比头疼的同时,目光也开始在人群当中缓缓搜寻起来。

  诸葛亮、徐庶、石韬、孟建……这一道道的身影,都让他看到了打破当前僵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