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03章

作者:一虫

  刘琦站了起来,双目通红的怒吼道:“否则,他们为何不敢让我见父亲最后一面?”

  ‘这个时候的你,很棒……要坚持哦,大公子。’

  陈逢心里嘀咕,脸上却是感慨悲伤地摇头道:“明公对大公子确实喜爱异常,甚至还效法秦始皇锻炼扶苏,让大公子做了江夏之主……想来,这些便是在为大公子继承荆州牧而做出的努力。”

  “如今,二公子却在贼子的帮助下,窃据荆州牧大位……实该讨伐!”

  ‘借口我都给你找好了,你别不给力啊!’

  说完之后,他半天没听到刘琦的反应,不由得便对后者眨了眨眼。

  ‘还有这事?我成扶苏了?这……’

  刘琦的内心,霎时间便充满了震撼与迷茫。

  幸好就在目光闪烁间,他恰好看到了陈逢的挤眉弄眼,连忙便重重点头道。

  “对,就是如此!”

  建安十三年,八月。

  刘琦昭告四方,刘琮趁着混乱,窃取了革…荆州牧的大位,所以他要讨伐后者,希望四方之人都老实一点,最好不要不讲武德,否则日后总有报应。

  次日,按照道理来说该是出兵之期了。

  陈逢也老早…差不多刚刚到达巳时,他就等在了军帐里。

  毕竟,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但就在这时,一个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消息,突然传了过来。

  “大公子不见了!”

  陈逢听到消息,直接就愣在了军帐里,目光更是死死地盯住了魏延。

  他相信,这人应该会给他一个说法。

  “大公子听到曹操南征的消息以后,直接就找到了我。”

  在陈逢的目光逼视下,魏延倒是很平静地走了过去,压低嗓门道:“那时,大公子唤我带上亲兵一同离开,但……我装作没有听清楚,直接转身走了。”

  “你为何不……”

  “算了,这不重要。”

  陈逢下意识地就想反问一句,但随即也就没有了心思,摆着手道:“既然留下来,你就该知道留下来要做什么。”

  “延,早已等待多时!”魏延一脸激动地道。

  “咱们不是要谋反!”

  陈逢当即便没忍住地呵斥了一声,之后或许觉得声音太大了,压低嗓门道:“我们只是按照大公子的命令行事罢了……毕竟,你也不想当背主之贼吧?”

  到了这一刻,他索性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反正魏延也早就想到了,只是之前的时候,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完全没有说出来罢了。

  魏延显然听懂了,但他却根本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盯着陈逢道:“您说什么,就是什么,我魏延这辈子,算是跟定您了!”

第109章 刘备也要跑了

  樊城。

  床榻之上,刘备正在安然睡着。

  突然之间,他的脸上便出现了一抹惊恐,而后更是忍不住地便摸向了脖颈处。

  随即,他狠狠地掐住了自己的脖子。

  “子吉救我!”

  随着手上越来越用力,刘备渐渐地开始呼吸困难,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猛然大喊了一声,一脸汗水地惊醒了过来。

  “原来,只是一场梦……”

  刘备下意识地摸了摸脖颈,感受到上面的余温之后,他方才深深地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里忽然便出现了一道道声音。

  ‘我虽不知,曹操什么时候南征,但想来也就是七八月份……因为此时的北方,粮食已经收了一些,按照北面的征收情况,差不多也能掀起一场几十万人的战争了。’

  ‘曹操一旦开始南征,第一时间便会进驻宛城,在这期间,他应该会悄悄完成……如果派人去查的话,应该会有收获。’

  ‘一旦有异常出现,玄德公可就要警惕起来了,因为这就代表着,曹操真的来了。’

  ‘这种时候,玄德公第一个想的不是抵抗,而应该暂时将家眷都想办法归拢到一起……如此一来,就算是要走,最后也不至于剩下了谁。’

  ‘而在这之后,曹操就会进驻第二个目标,也就是玄德公曾经待过的新野……到了此时,如果襄阳方面还没有反应的话,玄德公就要注意起来了!’

  ‘因为这个时候,襄阳肯定会讨论要不要投降这种事…玄德公如果想要投降,大可以去试试,当然…曹操能不能容下玄德公,我可就不知道了。’

  ‘一旦有所商定,双方之间的使者必然往来频繁……这时,玄德公可就要跑了。’

  ‘否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性命也只在旦夕之间。’

  ‘不过玄德公也不要着急,就算是真到了这一步,也要记住以人为本的想法,绝不能抛下任何一个人,这是您之所以能征战天下的本钱……而在这期间,我也会想办法让大公子刘琦出兵。’

  ‘接下来,就只有一个字了……跑!’

  ‘往当阳跑!’

  ‘我可以保证,只要玄德公进了当阳地界,便绝对不会再有任何的危险。’

  ‘因为,我将说服大公子,率兵前来驰援!’

  ‘当然了,如果这一切并没有发生,那大公子此次出兵,便只是为了要夺回荆州牧了,到时候……玄德公也就不要下场了。’

  ‘再等等,反正不着急……毕竟,玄德公还很年轻。’

  ……

  “我年轻吗?”

  走下床的刘备,看着铜镜当中自己那张皱纹弥补的脸庞,不由摇头道:“已然四十有七了,高祖当时……嗯,高祖四十八岁起兵,还差了一岁,勉强也能算得上是年轻?”

  说话间,他仿佛又想到了那一次的茅厕对话,脸上不由得就出现了笑意。

  “报!”

  就在刘备思索的同时,一道声音打断了他。

  “说吧。”他完全没有在意,声音很是温和地向外唤了一声。

  说话间,他自己同时也在慢悠悠地靠近门户。

  随即,刘备的脚步就停了下来。

  因为外面的人说:“有大军正在靠近宛城!”

  “???”

  “!!!”

  刘备的脸上,先是出现了一抹疑惑,而后这一抹的疑惑,便直接化作了深深地震撼。

  真的来了。

  就如陈逢所说的一样。

  七八月份、第一步宛城、第二步新野……

  这一点,他显然没有想到。

  因为在这之前的时候,他还一直都在怀疑,曹操南征会不会更晚一些,或者局势会不会更好一些……

  不过虽是如此,但他还是向宛城派出了探子。

  而且还是源源不断的派遣。

  在陈逢不在的情况下,他就只能靠着这种做法来怀念了。

  没有人分析大势的痛苦,也就只有站在他这个位置的人才能理解了。

  当然,诸葛亮、徐庶…甚至孟建、石韬都可以帮他分析。

  只是他们说的都比较模糊,不像陈逢那般清清楚楚地将大势摆在他面前。

  但刘备万万没有想到,探子居然真的给他带来了消息。

  ‘这么说,子吉所猜的一切,应该都会发生了?!’

  刘备吞了口唾沫的同时,整个人也都从震惊当中回过了神:“有多少人?”

  “夜色太深,看不太清。若按照以往的经验,最少也在一万人以上…”

  “一万以上?!”

  “让孔明、元直……算了,我自己去吧。”

  确定了消息属实,刘备便想让诸葛亮等人过来,但随后他就放弃了这一想法,直接自己跑了出去。

  这件事太大,大到不能耽误半点时间。

  而且一旦在讨论过后有所决断,便要立刻开始执行。

  脑海里思索着以上问题的同时,刘备不由脚下生风,速度飞快。

  “传令张飞,让他速速前来见我!”

  “传令糜竺,让他……”

  “传令石韬……”

  当然,他的脑海里虽然有些混乱,却也没有忘记交代其他人前去传达命令,为之后的聚将做准备。

  ……

  ……

  “汝可知,出了什么事?”

  “不知道,我也是被匆忙唤来的。”

  “主公何在?”

  “应该快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