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01章

作者:一虫

  思索至此,他站了起来,下意识地想跟程昱聊聊天。

  但在看到对方实在是忙碌后,他便摸了摸鼻子,一捋胡须走了出去。

  曹操出了中军大帐,入眼处,是一道道精锐士卒。

  他们眼神明亮,面带煞气,仿佛只要一声令下,就连天都能捅个窟窿。

  “如此精锐在手,何愁天下不定?”

  曹操忍不住感慨了一声,随即喊道:“让子孝(曹仁)前来见我!”

  曹仁很快就被人叫了过来。

  随即,他便跟曹操聊了起来。

  这期间,谁也不知道他们聊了什么。

  但是这一天的傍晚时分,整个军营却是换了一个规矩,因此变幻,整座军营的煞气更加浓厚了。

  与此同时,二十多万人的军营里,还多了一个很是简单明了的口令。

  而这些事情,居然只是曹操的一声令下,曹仁、曹纯、乐进、徐晃、满宠、赵俨等人的配合下,一个晚上就都做好了。

  该说不说,精锐就是精锐。

  次日一早,曹操大军再度向南。

  在此期间,不知道有多少山贼、土匪嗅到了味道,吓得纷纷躲回了窝里,甚至连看曹操军阵一眼的勇气也都没有。

  在这般霸气无匹的行军数日之后,二十多万大军最终竟是奇迹般的在悄无声息之下,涌入了南阳第一大城——宛城。

  二十多万人,确实不少。

  按照道理来说,怎么也不该是悄无声息的。

  但……这毕竟是二十多万的军队。

  行军又是那么的霸气。

  哪怕便是有人看到了,他们真就敢把消息传递出去吗?亦或者说,他们有机会把消息扩散开来吗?

  不敢,没有。

  因此之故,二十多万大军,便在这般情况下悄无声息地进了宛城。

  不过在此之后,曹操却是并没有下达进一步的命令——比如说,进驻新野城。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

  比如他便派人去了襄阳送信,让那些投曹派尽快地投靠过来。

  除此之外,曹操还做了另外一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只有极少数核心方才知道的事情。

  他默不作声地祭祀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顺带还有猛将典韦。

  这期间,也不知道曹操到底做了什么事,反正……随他一同前往的曹仁,在这之后便被吓得浑身哆嗦,好几天都没有敢开口说话。

  而且不论谁问曹仁发生了什么事,他都只是沉默以对,连一个字都不愿说。

  实际上,不是曹仁不愿意说,而是他不敢说。

  因为那一天,他看到了曹操落泪,哭的很惨很惨……

  而这样的事情,显然只能烂在肚子里,半个字也不能往外说。

  就算是亲爹亲娘亲儿子亲女儿来询问,他也绝对不能说一个字。

  ……

  曹操大军驻扎宛城之后,又过了数日时光。

  这一天。

  随着刘表咽气,刘琮被推上荆州牧的消息传来之后,曹操终于下达了进军的命令。

  目标——新野!

第108章 八方云动,刘琦跑了!(四千字大章,也算补了)

  邾县。

  ‘三月时光,只为布下疑兵之计?该说不愧是你陈子吉吗?’

  ‘如此慎重,只因我在这里?我倒真想见你一面了……’

  花费数日时光,周瑜总算是彻底摸清楚了西陵的虚实,随即他便对陈逢生出了巨大的好奇心。

  没有人能拒绝一个对自己无比尊重的对手。

  尤其是在战场上。

  就像是关羽和徐晃、曹操跟刘备…等人,他们便对彼此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

  其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尊重自己的对手。

  周瑜自然也是一样。

  所以他现在很好奇,陈逢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的,又是何等的风采……

  这般的好奇,除了一部分是因为陈逢打败了他之外,便是因为对他的足够尊重了。

  “可惜,你还是让我看穿了。”

  思索间,周瑜嘴角忍不住缓缓上翘,眼眸里也随之突然多出了几分笑意。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周瑜很快就收起了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来人!”

  随即,他便开始发号施令。

  “贺齐,我命你带兵五千,前往西陵叫骂。”

  “喏!”

  “甘宁,命你即刻领三千水军,前往夏口之前等待命令,一旦命令到来,我要你即刻出兵攻城,不论有多艰难……你,可做得到?”

  “能!”

  “我信你甘兴霸!”

  周瑜听罢,当即将虎符交到了甘宁手中,再不多言。

  “徐盛!我命你即刻带兵三千,往却月城前待命,一旦兴霸开始攻城,我要你随之一同发起攻势!”

  “喏!”

  周瑜满意地看了看面前的三道身影,轻轻点了点头,方才下达最后一条命令。

  “其余之人,都跟我往西陵而去。”

  随着一条条军令下达,原本就一直待战的将士们,纷纷都动了起来。

  周瑜这番动作,根本就瞒不了人,或许他也不想瞒着。

  “传令下去,各部不可轻动……”

  因此黄射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不过他没有出击,而是按照之前陈逢所说,下令西陵、夏口、却月三城皆据城以备。

  “喏!”

  “是!”

  “我之甲胄何在?!”

  在这之后,他更是穿好了甲胄,以行动表达了决心:“从今夜开始,我当亲往东面城墙,以待敌军!”

  随着命令下达,尤其是黄射还亲自住在了城墙之上,所有人都不敢怠慢了。

  一根根滚木,本就在城墙下靠着,因此很快就被运到了一面面的城墙之上。

  一块块礌石,则被那些守城将士数来数去,生怕会在战时出错。

  西陵城,就此动了起来!

  却月城、夏口邑……

  命令传达之时,各城守将随之便都警惕起来,就连值夜的士卒,也都多安排了几个。

  三日之后。

  建安十三年,七月八日。

  贺齐本部抵达西陵城外。

  当即,他便按照命令叫骂起来,骂的城中一个个将士皆是羞愧不已,恨不能掩面而逃。

  但就在人们受不了要请战的时候,他们无比意外的发现,一向以来都十分莽撞的黄射,此时竟是丝毫都不为所动。

  就仿佛城外的人,骂的并不是他,跟他也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还是黄将军吗?”

  “这还是当初那个黄公子吗?”

  众将士大多都见到过黄射不可一世的模样,但也是因为见过,他们才会无比惊讶。

  此时的黄射,跟之前的黄射,分明就不是一个人。

  仿佛妖魔附身了一般,稳如泰山的模样,完全没有半点当初。

  也正因此缘故,许多本来怒不可遏,恨不能直接打开城门一战的将士们,居然就这么在黄射的感染下,开始变得安稳、也没了那么多的想法。

  周瑜带着大队人马到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么一座处处都无比安静,但却时时刻刻散发着危机的城池。

  “都督,我……”贺齐走了过来,一脸羞红地想要解释。

  但他却被打断了。

  “不必多说,此非你之过也。”

  周瑜摆了摆手,故作惊讶的道:“别说是你了,我在得知消息之时,也尚且为之惊讶不已。”

  “都督也……?”听到这番话,贺齐当即便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