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后是地球 第426章

作者:琴梦语

  秦升挥挥手。

  “是。”

  几人告辞离开。

  自有人引导他们去后勤处。

  “孟津,你留一下。”

  在几人离开的时候,秦升喊住了孟津。

  “将军!”

  孟津侍立一旁。

  “军校毕业,怎么不进军队,去了文官那边?”

  秦升站起来拍拍屁股,朝他问道。

  “下官虽然读军校,但在大学期间,发现自己着实喜欢经济。只有经世济民,方能发展社会,以至于天下大同。

  记得教材上说过,军事是政治的延伸,而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政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只有发展经济,巩固好社会,才能去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孟津说起来的时候,双眼熠熠生辉。

  秦升点点头。

  他能看出来,这是一个真正具有理想,和自己人生目标的人。

  “你去吧。”

  他挥手道。

  “是!”

  孟津告辞离开。

  三天后。

  三郡已经被解放。

  杨文尧在果郡被生擒。

  按照大原则,大量牟尼邪教的资深教众被枪决,部分被抓捕。其中一些教内组织人员被精神系异人进行控制,拿出组织名单,之后的治理将会按照名单、结合审讯,按图索骥,搜查牟尼教的教众。

  杨文尧,这位“天父的大儿子”、“人间的代行者”、“苍天的太子”于他的大本营果郡,在菜市口进行审判,斩首,明正典刑,开启了彻底剿灭牟尼教的第一步。

  而之后的事,就不是秦升要去管的了。

  大军继续开拔,朝建安省而去。

  中间有涂山阻隔,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翻不过的高峰,也没有踏不平的道路。

  同时,随军的土系异人,也留在这里,开始按照预定设计路线,在涂山建设隧道。

  建安省,健康城。

  “民有其田,穿衣吃饭。这是我们吴州在初期的目标,不只是吴州的百姓,便是逃难来的难民,都是如此。

  我们吴州所有百姓都无比尊敬的齐王殿下,当初在青城镇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青城任何一个百姓,都能穿得起青天布制作的新衣,都能顿顿吃饱饭。

  彻底结束了冬天挨冻,一家人共穿一套破烂衣裳,还要出门才能轮换着穿的穷苦日子;彻底结束了食不果腹,饥肠辘辘,无能为力的看着家人活活饿死的日子······”

  “很多地主,也完成了资本转化,摇身一变成为了实业家。

  他们生产出来的布匹、衣服、香皂、罐头、爬犁、玻璃、镜子等等等等,都远销省外,乃至国外。

  像是云台郡的胡吉祥,一开始只是云台郡乐县的一个地主、一个布商,如今靠着几家工厂的积累,已经有了五百余万两白银的财富,这是吴州造富的一个神话。

  但在吴州还有成百上千个胡吉祥,在发展实业的道路上,既造福着百姓,造福社会,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富裕······”

  “俺叫牛二,是个耕田滴,俺家里以前穷,家里就两亩盐碱地,后来打仗,地主都抛荒跑了·····

  但俺们吴州出了齐王爷,真是神仙下凡,他带领着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俺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俺耕田种地,秋天种小麦,夏天种玉米,还能套种豆子,山上分的一片地,还能种土豆,又没有了那些杂税,这两年都是大丰收,粮食种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今年还有官府统收,不怕那些粮商压价。

  而且,俺们村在农闲的时候,都出去打工,一个月都能赚将近二两银子······

  俺们家现在的生活,有滋有味,吃饱穿暖,以前哪敢想这神仙般快活的日子······”

  收音机里,传出吴州广播电台的节目。

第419章 齐国当兴

  广播中描述的话题,让百姓很有共鸣,像是牛二一开始的生活,就仿佛在遥远的吴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样。

  而后面的描述,则冲击着大量百姓的脑子,让他们有些不敢相信的同时,又对于描述中吴州这样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这是真的,那吴州岂不是天堂一样的存在?

  很多人心头存疑,但只要这个怀疑,心里也就有了对于吴州的期待,舆论工作就算是做好了。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现在全天下的形势,主要有两个大的矛盾。

  一个是整个南方与北方达鲁王朝南下之间的矛盾;一个是南方人民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与发展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与统治阶级压榨之间的矛盾。

  我们现在必须要正视这些矛盾,利用这些矛盾,通过这些矛盾,与最广大的百姓,以及自耕农、乡绅、士绅等形成统一战线。”

  吴州,齐风县,王府之中,任平生看着两路大军发回来的电报,和阮糖分析着现在天下的形势。

  “所以,广播就是统一战线中的一环?”

  阮糖问道。

  对于这些东西,她还是很好奇的。

  “是宣传中的一部分,通过宣传发动,最终形成统一战线。民心所向,就是吴州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有了民心,就有源源不断的兵源、粮食、财富,有了群众基础,便是一顺百顺,什么事都好做了。”

  任平生将战报放下,笑道:“两路大军都很顺利,一路军已经过了旦城郡,进入了平山省。一路军也已经在海军的配合下,拿下了河谷省南部三郡,现在先头部队已经翻越了涂山,进入了三泉郡。

  拿下的地盘,文官上马,在民兵的配合之下,第一件事就是造册分田,第二件事就是劝农耕种,同时还要征力役修桥筑路,不过力役也是也是管饭给钱的,虽然数量很少,但也能获民心的同时,活跃当地经济。

  忘书,你去问一问,农政司的种子和化肥安排了没?”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春季水稻耕种的时候。

  还没打下来的地方是来不及了,但是打下来的地方,及时耕种杂交水稻,使用化肥,届时能产更多的粮食。

  像是地球上的税收,现代的税收相比古代可能更多,税制相比古代也更加的复杂,但因为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于税收的负担就更能忍受。

  这里也一样,只要单位耕地上的粮食的产量更高,那即便是按照原先比例收粮,甚至届时因为战事原因,收的更多一些,也能保障百姓过得比以前更好。

  这就是生产力的提高,能够解决绝大多数矛盾的原因。

  景朝按照这个比例收税,就是苛捐杂税,老百姓就吃不上饭,饿着肚子,百姓就要造反。任平生按照这个比例收税,老百姓能吃得饱,就更能忍受,不但不会造反,还会夸赞齐王爷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王爷。

  过了一会儿,忘书就回来了。

  “农政司胡春司长,带着人去三江郡实地调研去了。不但种子化肥,正在通过火车往那边运输,技术人员也都重点派往新占区了。”

  忘书汇报说道。

  “嗯。”

  任平生点点头:“胡司长最是老实,这些年来任劳任怨,工作也是身先士卒,看上去不像高官,更像一个老农。

  现在不但工作没落下,种地、养殖也是行家里手,比那些技术员都懂。”

  这些年,对于这个话不多,但是工作从来没落下,将吴州农业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农政司司长,任平生是很满意的。

  三江郡之所以叫三江郡,是因为这里有横跨九省的文昌河、发自安澜郡的安澜江、源自花鼓郡的花江,三条水系流经这里,又在这里全部并入文昌河。

  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而且还是大片的平原沃土,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而这样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百姓却吃不饱!

  这是因为除去朝廷的税赋沉重之外,地方官员也是趁机以各种名目加税,硬是将百姓们逼的卖儿卖女卖田卖自己,成为了士绅家里的长工、佃户。

  后来被北皖集团给占了,也没捞到好。

  虽然北皖在这里的统治薄弱,但却是军队统治,又没有抱着长治久安的想法,自然也是拼了命的压榨,就是原本在朝廷体制下过得比较自在的士绅老爷们都遭了大殃!

  三江郡临着浣花郡,有的百姓在浣花郡有着沾亲带故的亲戚,眼见着浣花郡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那是眼里着急、心里羡慕、嘴上期盼,就盼着吴州的齐王爷快点发兵打过来。

  如今天可怜见,齐王爷终于发了善心,派了天兵打了过来!

  “盼着盼着,俺老牛也终于翻了身,成了齐国人了!”

  老牛双脚插在泥里,黑瘦黑瘦的身材,让他看上去像是五十多岁的老汉。

  但实际上,他虽然自称老牛,但其实还不到三十。

  “啥齐国人?我听说齐王爷还没登基呢。”

  旁边有人说道。

  “早晚的事儿,要是齐王爷都成不了事,那这大景就没人能成事儿了!”

  老牛喜滋滋的看着自己的分到水田,心里高兴的很。

  “别美了,这地就种今年的,新来的那个年轻的县老爷说了,明年还得调地呢。”

  旁边一个同样身材干瘦,头上裹着头巾的老头擦着脸上的汗水说道。

  三江郡四月份的天,已经让人感觉到热了。

  “为啥?你听谁说的?”

  老牛闻言,打了个激灵,盯着老头说道。

  老头原先是村里的老夫子,曾经中过童生,大家对他的话还是很信的。

  老头坐到了路边上,说道:“我听以前一个学生说的,他现在在衙门里当差。

  说是今年为了赶种水稻,地分的匆忙。明年会按照家里的人口、分到土地的肥力等,重新进行调整,不过县老爷说不会大调,只会根据各村各户提出的意见,根据省府文件和分地惯例,再进行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