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第185章

作者:白担心

  三营长王怀宝率先发言道:“团长,如何开辟根据地,咱们独立团这大半年来算是有了不少的经验。我觉得咱们到了牛口村之后,咱们在杨村一带发展的经验都能派上用场,就算是照搬过来,那也是合适的。”

  “一方面咱们要搞根据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咱们要抓紧加强全团的军事训练,建立起敌工部与情报部相结合的情报系统,随时提防周边县城日军的动向;再有一方面,则是要结合群众发展周边村庄的整体防御工作,以及民兵组织的迅速拉建与训练,随时为咱们主力部队提供可补充兵员。”

  孔捷笑着点了点头,这三营长总是深藏不露,大体总结的算是相当全面了,也就是一营长二营长不在这儿,这才开口表达了看法。

  “那么大家觉得这些工作,到底哪一步得最先展开?”

  这下子,干部们都有些迟疑了,有的表示,当然是先扎稳脚跟,开展根据地的建设。

  有的表示,与群众相结合是最首要的。

  还有的则是表示,情报系统的建立与团里军事训练是最重要的。

  最终大家争论不一,目光汇聚在孔捷的身上。

  都等着团长孔捷最后拿主意呢!

  孔捷思索了片刻,笑着说出六个字,“欲立身,先立名!”

  “团长,啥意思?”九连长朱武还是一如既往的直性子,有了疑惑,第一个发问。

  孔捷道:“很简单,咱们独立团其实可以比作一个大团体,或者是在比作一个人,你想到一个新的村庄去居住,是盖房子也好、找份工作不至于饿死也好、或者是和周边的百相亲们打好关系也好,这些虽然都重要,可你第一步要做的,是让这个村子接受你,这样你才有入住的资格。”

  “现在咱们独立团驻守牛口村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得把咱们独立团的名气打响,让百姓们都接纳咱们,真心的认可咱们,愿意配合咱们进行各项抗日工作,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就顺利多了。”

  王怀宝笑道:“团长,这个好说,老百姓原本就对咱们八路军比较亲切,这群众工作不难做。一方面是沟通,另一方面,咱们按照以前的经验,剿匪,打鬼子的地方维持协会,很快就能建起咱们独立团在这一带的威信。”

  孔捷笑道:“三营长说得不错,这些是该去做,另外,咱们还可以别出心裁地加上一条路子。”

  “团长,您是不是又想到什么好主意了?”王怀宝问道。

  孔捷笑了笑,问道:“董三,咱们后独立团后勤方面的钱币储备情况怎么样?”

  董三回道:“团长,咱们闲钱倒是还有不少,都是一次次战斗胜利之后缴获积攒起来的,还有最近一次团长你们打了华北治安军的兵工厂和医院,路上顺带着抢了一家银行,所以积攒的钱币,足够支撑咱们全团使用上将近一年的。”

  “是不少。”孔捷点了点头,又问道:“都是些什么钱?”

  董三道:“种类挺多的,有银元、法币,还有日票。”

  “百姓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嘿嘿,团长,那肯定是袁大头了,这玩意儿是百姓们一直最认可的,至于法币,抗战爆发之前倒是也比较稳定,信誉度还不错,百姓们也都愿意接受,可抗战爆发之后,特别是到今年,国军宣布无法自由兑换法币,法币的信用就一落千丈了,如今在百姓们眼中,甚至还不如日票好使。”

  孔捷道:“那就用银元和日票吧!”

  “团长,您准备做什么?”董三疑惑道。

  孔捷道:“换铜元。”

  董三疑惑:“换铜元?”

  孔捷道:“也就是铜板,清末民初时期大量铸造的货币,这铜元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是无孔的,本身运作货币的价值并不高,少的只有几分钱,多的也不过几角钱。

  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这铜板本身的材料,这可是上好的铜材料,铜元本身含铜量高达90%多,基本上可以说就是铜做的。

  这铜可是重要战略物资,子弹壳、炮弹壳、电线芯这些都是铜做的,还有很多武器都离不开铜。

  既然如此,咱们为什么不把这些铜元收集起来,用作制作子弹的原材料?”

  董三恍然大悟道:“对呀,团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按照咱们修械所现在的生产工艺,差不多一枚铜元就能产出一颗子弹,这铜元又不贵,一块大洋甚至能换上一百来个,现在就换得更多了,囤积的每一个铜元,那可都是一颗子弹,要是铜元足够的话,咱们还愁没有子弹使吗?”

  孔捷道:“这是互利双赢的事情,现在市面上铜元基本上是不怎么流通了,百姓们主要认可的是银元,还有各种票子。

  但是清政府当初铸造了大量的铜元,绝不可能凭空消失,百姓们手里应该还有不少。

  我们可以用五倍甚至十倍的价格,从百姓们手中回收这些铜元,用作生产子弹的原材料。

  这样一来,咱们有了生产子弹的原材料,百姓们也从中获得了切实的利益,你们说说,咱们独立团还愁名声打不响吗?

  除了剿匪,打鬼子的维持会,给驻地周边的百姓带来相对稳固的生活之外,还能给百姓真正带来福利,让百姓们改善生活的队伍,那才是一支顶好的队伍。

  而百姓们的生活要怎么改善呢?你得让他们手中有更多的票子,那才是百姓们能切实体会到的幸福。”

  战士们纷纷醒悟过来,这法子绝对可行,百姓们也一定会欢迎的。

  唯独一旁的董三还在计算着其中的差价,片刻之后,董三苦笑道:“团长,可是这些铜元换回来,咱们也只能作为生产弹药的原材料,又不能当做货币给花出去,这样一来,咱们储备的钱币只会越来越少,我怕咱们的钱不够用,迟早会入不敷出。”

  孔捷道:“你是钻了死胡同了,咱们留的这些钱币,本来也应该用一部分购买生产军工的原材料,铜是稀缺的战略物资,鬼子那边把控的非常严格,有价无市,咱们基本上找不到什么好的途径购买。

  换作囤积铜元的话就方便多了,再加上铜元本身的价格也并不贵。

  另外,钱的方面你不用操心,不管是银元还是日票,我会想办法给你弄回来的。

  另外,咱们独立团以后也不是就没有进项,咱们一面和小鬼子打仗,一面和小鬼子做做生意,挣点购买军用物资的小钱还是可以的。”

  董三道:“是,团长,您这么说的话我就放心了。”

第265章 孔团长送的福利

  牛口村。

  三晋地区一段很有历史的老村子了,虽然名字起得有些古怪,但村子是正儿八经的村子。

  孔捷率领独立团最后一批转移部队抵达牛口村一带的第二日。

  八路军驻扎牛口村之后,第一道公告消息很快传开:

  八路军独立团回收清末的铜板,且回收价格相当优厚,甚至高出铜板原本面值的十倍,牛口村以及周围村庄的百姓们,家里还有就是储备的铜板的,可以拿到八路军临时开设的兑换处,换取当下流通的钱币,银元、日票,或者法币都可以。

  ……

  其实盯上铜元的可不止是孔捷。

  抗战爆发以来,日军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夺黄金和白银之外,还对流通在民间的铜元非常热衷,可谓是绞尽脑汁地用尽了各种手段,搜刮掠夺流通在民间的铜元。

  驻华日军从三六年开始,便大规模走私中国铜元去日本,即便是面值极小的铜元,走私的总金额,也达到每年一亿元以上。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走私铜元改成明抢,平均每个月有七百多万枚铜元中国流入日本国内,仅上海一地每月就有四百万铜元被搜集。

  战后在日本发现的中国铜元,甚至多达一万一千吨,可见日军搜刮之狠。

  在日军对铜元大肆掠夺的局面下,其实到三九年六月之后,也就是上海沦陷一年半之后,SH市面上甚至已经再见不到铜元的流通。

  日军如此热衷于铜元的搜刮与掠夺,目的不外乎有两点。

  一个和孔捷的初衷一样,日军搜集这些铜元,也是看中了这些原铜材料,可以作为军用战略物资。

  另一个,日军占领区内不允许使用国民政府的法币,但日军无法完全控制百姓们在小额交易中使用铜元。

  于是鬼子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干脆把铜元抽走,使中国百姓没有铜元可以用,从而达到彻底排挤法币的目标。

  铜元当时是作为小面值的辅币使用,比如交易金额低于一元钱面值,或者是低于一角钱的面值,这些辅币就能派上很大用场。

  简单点说,铜元就是百姓们用作常规生活交易中,找零用的辅币。

  这样的辅币一旦大量流失,情况会非常糟糕。

  百姓们很快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买过东西之后,店主根本无法找零,甚至只能拿一些针线、火柴、糖果之类的小价值商品作为找零。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远不足以应付辅币缺乏带来的各种困难。

  就连大街上乞讨的乞丐,甚至都受到了牵连。

  为什么?因为没有铜元这样的小面值零钱,太大面额的钱币谁也舍不得随意施舍。

  乞丐都得改行,不然就只有饿死。

  对于生意人来说就更是一种灾难了。

  辅币的缺失提高了做生意的门槛,你的货物本身价值太低,顾客根本无法用大面值的货币进行交易。

  这又导致市面上许多以小生意糊口无的商家纷纷倒闭,百姓们的生活也因此遭受冲击,越发的难以为继。

  至于国军政府那边,原本应对法币的流通准备铸造的辅币,因为日军的封锁,其实一直不怎么到位。

  所以在不少地区,铜元的大量流失,便意味着辅币的大量流失。

  ……

  好在鬼子一直没能彻底占领三晋。

  晋西中段一直活跃着晋绥军,晋南则是中央军和地方杂牌军的地盘,晋西北一带则是八路军的游击区域,整个三晋可以说是一锅大杂烩。

  日军想要在山西行上海之事,彻底断绝铜元的流通,并没有那么容易。

  再如牛口村一带,村民们手中其实都还储备了不少的铜板。

  再加上八路军的口碑一向不错,独立团回收铜板的消息传开之后,牛口村、西村、张家庄等各处村庄的百姓们立马积极回应。

  孔捷下令在各个村庄设下铜元回收点。

  以铜元原本面值的十倍价格兑换铜元。

  比如铜元本身面值是一分的,则用一角钱换一枚铜元,铜元本身的面值如果是一角钱,则用一元钱兑换铜元。

  这对百姓来说,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把家里的铜元拿去,转眼间就能换上十倍的票子。

  再加上人家八路军讲信用,值得老百姓相信,所以没有哪个百姓有怀疑的。

  百姓们善良朴实,拿了铜元,换了票子,从独立团那得了好处之后,无不对独立团满口称赞。

  对于八路军独立团的到来,牛口村一带的百姓们,也越发的充满了期待,真心接纳。

  ……

  就这样,前后不过三日。

  驻地。

  新确定的团部,也就是从百姓手里租来的一家院子。

  负责统筹此事的后勤负责人董三找到孔捷,汇报了最新的铜元收购情况:

  “团长,您也就是没去,那场面实在火爆,一听说咱们独立团回收铜板,还是用十倍的价格回收,乡亲们一个个用麻袋把家里积攒的铜板全部给咱送了过来。”

  “您猜怎么着?短短三天时间,咱们设下的十几处铜板回收点,回收了将近五万枚铜元。这一枚铜元代表着一颗子弹的话,也就是说,咱们三天的工夫,手头就储备了五万颗子弹的原材料。”

  孔捷满意地点了点头,回收铜元一事的反应效果,比他预期的更好。

  至于这些铜板,就算孔捷不收集,也迟早慢慢的流失到敌占区县城,被小鬼子搜刮走。

  眼下一个铜板能变成一颗子弹,最终用在消灭小鬼子身上,绝对物超所值。

  孔捷好奇的倒是另一件事,“对了,董三,乡亲们兑换铜板的时候,更倾向于哪种货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