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 第211章

作者:执笔见春秋

  “爷爷,孙儿这也是很无奈呀,月清不谈,那是孙儿的得力女干将,安南和高丽两边也不知道怎么想,都派公主过来,孙儿能有什么办法。”

  面对朱元璋调侃的眼神,朱英避重就轻,有些尴尬且无奈的说道。

  实际上安南和高丽这边派来的公主,可不是给他朱英的,都是进献给大明皇室,由大明皇帝安排。

  理论上来说,是送给朱元璋当妃子的。

  奈何朱英的麾下,两边都给截胡了。

  这事朱英没瞒着,朱元璋自然也是知晓了,所以才会这般调侃大孙。

  “说啥呢,咱还盼着抱孙子呢,这玩意咱看来呀,就跟韩信点兵一般,多多益善,多多益善,哈哈。”

  朱元璋说完不由大笑起来,不过随后又认真说道:

  “这些女子都不错,不过咱先跟大孙讲清楚了,你可不能凭借着自己的喜好,就立下正妃。”

  “咱大明的太子妃,必须得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才行,不然于礼不合,大孙心中可是要清楚。”

  “若是大孙没有看得上的,咱看那月清小妮子也不错,长得不耐还挺能干,咱听说火药司那边,大孙可都交给她在负责了。”

  朱元璋对于叶月清的印象很是不错,在叶月清的身上,他仿若看到了大妹子的影子。

  曾经自己征战天下的时候,大妹子就是这么默默在身后帮助,支持,将一大堆子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本来按照朱元璋的想法,以大孙的身份,自然是安排顶尖勋贵之女才能配得上。

  不过在知道叶月清处理火药司,了解到叶月清的一些情况后,朱元璋突然觉得此女当真是大孙一个不错的选择。

  人他是见过的,长得秀美,气质也比较端庄,且也是个黄家闺女。

  这个小女娃看自己大孙的眼神,在这其中朱元璋非常熟悉,和曾经大妹子看自己的眼神,多么相像。

  大妹子从小父母双亡,此女娃也是和家人走散,差不多的情况。

  这更加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这才有刚才那番话。

  “爷爷,咱们不是说好了,孙儿的婚事爷爷来安排嘛,怎么又扯到孙儿身上了呢。”

  朱英也同样调侃着说道。

  唯有后世之人,才知道包办婚姻的快乐,就现在来说,跟国家发媳妇的情况,也差不多了吧。

  “你这娃儿,真是备懒得很,找个媳妇还要咱来帮你挑选,哼哼,月清这女娃子不错,咱就选他了,你看怎么着吧。”

  朱元璋闻言,顿时笑极。

  朱英嘿嘿一笑,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转而说道:“刚才孙儿说借兵五万给安南,爷爷觉得如何。”

  朱元璋闻言,有些不解的问道:“五万兵不是问题,不过咱就是好奇,就安南那小国,有什么值得大孙如此费尽心力的。”

  安南目前本就是大明藩属国,之前大孙所说的一些战略意义,在朱元璋看来自然已经不成问题。

  不过大孙显然是想插手安南,甚至谋夺安南国的朝政。

  费劲这般心力,还不如好好治理大明,有些舍大逐小了。而且也有些失了大明的大国气度。

  朱英摇摇头,说道;“爷爷有所不知,曾经孙儿所说的地理位置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缘故,那便是水稻。”

  “安南气候最为适宜水稻种植,其中通过查明得知,在安南境内,有百姓种植四季稻。”

  “孙儿之所以现在还想要谋略安南,便是想将安南发展成我大明粮仓。”

  安南香米,在后世都是很闻名的,一直都是粮食出口大国。

  虽说目前,不能让安南达到后世那般产量,但现在大明也没那么多人口不是。

  大米,这可是大明最为需要的东西了,单单番薯,马铃薯,玉米这些,可撑不起一个大明。

  还有东北黑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现在朱英已经派遣心腹去寻找了。

  后世闻名的三大黑土,毫无疑问朱英要尽皆收入囊中。

  朱元璋听到这话,沉声说道:“五万将士会不会少了点,不如先派遣二十万大军过去。”

第195章 :恭迎大哥回宫!

  二十万大军!!!

  朱英顿时就感觉到,果然还是自己的格局小了。

  这哪里是去谋略安南,完全就是平推好吧。

  后世朱棣打安南,就是派遣了二十多万人,不过明初现在的二十多万人,可要比朱棣永乐时期强得多。

  “爷爷,这么多人没必要,负担太大了,有个五万人,已经完全足够了。”

  朱英无语的说道,他没想到老爷子这般狠。

  要知道安南可是被列为不征之国,这就是意味着朱元璋根本看不上安南这个小国。

  现在知晓了盛产大米的事情,尤其是四季稻这个词,直接就把朱元璋给点燃了。

  “你这娃,咱不是说你,安南虽小,也约莫有数百万人,可别小瞧了,虽说战力不强,兵应在五十万以上,不然你以为咱为何不打他。”

  大明对于各国的情况,多少都是有一些了解的,朱元璋把安南列为不征之国,当然是有自己的考虑。

  只是这些了解很局限,大概就是国的大笑,人口兵员。

  也不会在乎经济文化,地方特色如何。

  朱英苦笑不得,只得说道:“爷爷,咱们现在是应安南王室的请求,派兵协助,五万已经很多了,若是再多就影响了当地平衡。”

  二十万大军过去,朱英很清楚,肯定会引起同仇敌忾,到时候反而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五万大军是一个比较能接受的数目,也能对整个安南国进行干预,最主要的是了解当地的情况,将士们也会有个熟悉感。

  安南国的百姓,到后面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行,听大孙的,不过粮食这等事情,还是要快些才好,咱大明如今,到处都缺粮。”朱元璋闻言后说道。

  对于安南国的情况,想来大孙比自己更清楚。

  得到了老爷子的许可,朱英开始要召集弟子了。

  其实五万人马出发,不过只是一道谕旨的问题,关键的还是在于,朱英至少要召集三十名以上的弟子过去。

  并且在过去之前,还要加以培训方可。

  五万大军过去可不是打仗的,而是一种威慑力,同行的三十名弟子,才是这其中的关键。

  朱英百名弟子,一个个可不是什么小角色,个个都是经过了朱英的严格培训,这才能够成为弟子。

  这些弟子过去充当的角色,便是如同后世政委的概念差不多。

  其一是军队的思想引导,其二就是合纵连横,对于整个安南国势力的整合。

  只需要创造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将安南国彻底的拿下。

  目前来说,朱英并没有打算以大明的名义去统治安南。

  最终的目标,是将整个安南国去军事化,去官员化。

  所有的官员由大明来指任,所有的军事力量为大明所属,在安南国招收的兵员,转移到大明其他区域。

  货币,经济,律法甚至包括风俗,文化,尽皆向大明靠拢。

  赋税,也是由大明官府征收。

  仅仅暂时保留安南王室的存在即可,至于后续嘛,那就看情况再说了。

  安南王室打的是驱虎吞狼的目的,可大明不是虎,而是龙。

  注定往后的安南要发生巨大变化。

  这里幸亏是刘胜,为了担心朱英在京师的情况,将大部分的弟子全都召集过来了。

  目前进入京师,或是抵达京师附近的弟子,也依然有五十多人。

  两日内就能将所有人员全部召集起来。

  为此事,宫廷禁卫操练的事情也只能暂缓几天再去做了。

  ……

  “他来了。”

  春和殿里,吕氏淡淡的对着朱允炆说道。

  朱英昨夜进入坤宁宫里,在吕氏早有察觉的情况下,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朱英入宫的这个消息,目前大内所有的官宦,基本上都有所耳闻。

  经过上次入宫的发酵,还有数个大内部门太监的刻意传播,朱英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娘,我要去见见大哥嘛。”

  朱允炆的语气有些紧张,之前他从朱允熥和朱明月那里,确定了大哥的住所后,曾经鼓起勇气去过一次。

  不过当时的朱英正在军营练兵,朱允炆只能扑空。

  但在朱允炆的心里,其实对于和大哥的见面是有所抵触的,甚至是有些害怕。

  他知道,一旦自己见了大哥,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代表着他将再无任何机会。

  只是娘亲告诉他必须要去,哪怕是表现给皇爷爷看,也得装出一幅兄弟情深的样子。

  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朱允炆还在犹豫的时候,天空已经乌云密布。

  噼里啪啦的下起了小雨。

  显然看其形势,不需要多久怕是就有暴雨连绵。

  “去吧,晚膳后过去拜见你大哥,记得,一定要真诚,不要让你大哥产生了误会。”吕氏叮嘱说道。

  她很清楚,这日后不管是分封藩地还是其他方面,陛下定会听从朱雄英的意见。

  且陛下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一定会迅速的完成权力过渡的阶段,防止任何意外的出现。

  人都住进坤宁宫了,其他的就没必要多想了,先顾着目前吧。

  朱允炆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最终还是决定按照母亲的安排过去,和大哥见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