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旧师 第9章

作者:三尺妖带

  我和小武一进博花轩,柜台里站着的美女店员就微笑着和我们打了个招呼,问我们有什么需要。

  “带了件东西过来,看看你们收不收。”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一听说我拿东西过来卖,八仙桌前正在喝茶聊天的几个人就都停了下来。

  “两位老板,有东西就请这边,边喝茶边聊啊。”八仙桌前一位中年男子看着我笑嘻嘻的招呼着。

  我和小武点点头走了过去,然后在八仙桌边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两位老板先喝杯茶。”那招呼我们的中年男子赶忙给我们倒了两杯茶,然后轻轻放在了我们面前。

  我随意打量了一下八仙桌上坐着的几个人,这位泡茶的应该是老板或者店里的经理之类。

  另外两位,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年纪,看上去斯斯文文,但挺像电视上的那些拿小锤的专家。

  一位三十来岁年纪,手上一边盘个串,一边漫不经心的喝着茶,具体身份看不出来。

  不过年轻人一旦盘上串,就不自觉显得有些油腻。

  “两位,带什么好东西了?”泡茶的男子一句话,让其他两人俱都看向了我手上的锦盒。

  我略微迟疑,轻轻将锦盒放在了桌子上。

  我吸取了刚刚被人赶出来的教训,先入为主,打个预防针先。

  “这东西可有点考眼力了,先提醒一句,这是件仿品,但却不是一般的仿品。”

  我直接将佛像是件仿品的结论先说了,这和我刚刚去的几家古董店不一样。

  刚刚在前面几家古董店,我都是拿出佛像让别人先看,心里其实还是想着会不会碰到眼拙的,真以为是明宣德的,毕竟这佛像仿的还是挺到位的。

  但是,结果却是我想多了。

  人家既然能开古董店,多少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所以,这到了博花轩,我就彻底放弃了碰运气反向捡漏的想法,直接说结论,为的就是打破鉴定师的固有思维。

  就是告诉他别从古董的真赝去看,而是直接去看一件不一样的仿品。

第12章 宋金刚

  “考眼力?”

  三个人不禁都呵呵笑了起来。

  “小兄弟,你是刚入行不久吧?要知道这可是博花轩啊!我们金陵第一的古董店呢!”那专家模样的男子不禁笑了起来。

  “金陵第一?不是苏古雅集么?”小武听的不禁一愣。

  小武昨天听我说过今天来面试的苏古雅集是金陵第一的古董店,现在竟然又冒出一个第一。

  “如果就单店体量来说,的确,苏古雅集目前还算是金陵第一。但是,我博花轩在金陵共有五家店,总量加起来不比它苏古雅集大的多么?”

  “放心吧小兄弟,今天算你运气好,正好宋老师在这里,他可是我们金陵首屈一指的鉴定专家呢!”泡茶的男子看着那专家模样的人笑了笑。

  “孙总,你这话说的我都无地自容了。什么首屈一指,不都是大家抬起来的。”宋老师摆摆手。

  宋老师?

  我听得一愣,心想万利之前和我说的推荐我去苏古雅集的也是宋老师,不会巧合到是一个人吧!

  当然了,天下姓宋的多着呢!

  我也懒得管这几人相互之间如何吹捧,轻轻打开锦盒,然后推到了泡茶的孙总面前。

  “哟,是尊佛造像!”孙总看的一喜,然后看了一眼宋老师,又看着我笑了起来,“这位老板,你今天真是走运了。你可知道我们这位宋老师雅号是什么?”

  我微微笑着摇头,心想这特么不是废话么,我怎么会知道,又不认识。

  “宋金刚!”孙总表情夸张。

  “知道为什么叫宋金刚?因为七年前宋老师力排众议发掘了一尊很多我们金陵专家都确定为赝品的金刚造像,这尊造像后来送到中海、京都等地请专家鉴定,然后又用各种仪器检测,最后确定为实实在在的真品。并且在拍卖会拍出了三千七百万的天价。所以,宋老师得了个宋金刚的雅号,说明他在佛造像这方面的鉴定水平尤其突出,在国内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我听得自然是心中高兴,心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今天这运气还真不错,终于碰到一个能识货的了。

  “宋老师,要不您先帮忙掌个眼。”孙总说着就要将锦盒推给宋老师。

  宋老师却赶紧摆手,“还是孙总先看吧,这毕竟是你的地盘。”

  孙总点点头但是却没有直接上手,而是看向了坐在正对大门位置的一直都没说话的年轻人。

  “二老板,要不您先掌眼?”

  那被称为二老板的年轻人听得不禁笑了起来,然后随手拿起桌上的小茶杯边喝边道,“孙叔,你可别让我出丑了,在两位老中医面前,你让我号脉?赶紧的吧,别让人家久等了。”

  孙总略微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然后直接上手拿起了佛像看起来。

  “不一般的仿品!”孙总边嘀咕着重复我刚刚说过的话,边仔细研究起佛像来。

  这鉴定古董其实和老中医看病真差不多。

  这孙总一看便知道是位业内资深的老鸟了,他拿起佛像一看,二摸,三闻。

  对,你没看错,就是闻。

  放在鼻子下面用力闻了闻。

  闻,是鉴定古董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尤其是金石。

  闻什么?

  有没有血腥味、粪水味,以及土味等。

  因为很多金石的做旧工艺都会产生这些味道。

  其实古董鉴定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多么复杂,多么需要花时间的工作。

  一般古董拿到手也不过几分钟就鉴定完了。

  孙总前后也不过研究了两三分钟,这还是我事先打过防御针的前提下,要不然,我估计得和其他家差不多,分分钟就给下结论了。

  孙总看完佛像并没有说话,而是直接又放在了锦盒里,然后推到了宋老师面前。

  宋老师也不问孙总看完的结论,直接上手拿起佛像研究起来,大致手法和孙总差不多。

  宋老师看完佛像并没有放回去,而是看着孙总笑道,“孙总,您说?”

  “当然您说了,造像这块,我可不敢在您面前造次。”

  宋老师笑了笑,他也不客气。

  “这尊佛像仿得的确不错,造型逼真,佛态庄严,而且做工工艺也是相当了得,几乎和明朝正宗一模一样。可惜就是重量略微过了些,这也是仿品的通病了。不过,还算不错了。”

  说了半天,都是废话。

  “但这不是新仿,应该是有些时间积淀的旧仿。”

  哎哟!这话才是关键么!

  的确,这家伙不愧是宋金刚,是有两把刷子。

  不过话说回来,我可是在他们看佛像之前打过预防针的,如果这还看不出来,那就别干这行了。

  孙总听得不禁点头。

  “新仿,再怎么处理,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生气的。”

  狗屁!我听得不禁心中冷笑,那是你丫没见过世面。

  真正的作旧大师做出来的仿品,根本没有一点点生气。

  宋老师也跟着点头,“包浆厚实温润,少说也有大几十年的历史了,这尊佛像,我看能追到民国。那个时期,出过一批比较精致的仿品!”

  啊?!

  我听得一口老血都要喷出来了。

  我还以为这宋金刚真有几把刷子呢,原来也特么是个草包!

  “什么民国,这可是清雍正的!”小武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了,急忙叫了起来。

  “雍正?”宋老师听得一愣,随即笑了起来,“年轻人,你是如何断代的啊?”

  宋金刚的一句话直接怼的小武是哑口无言,只好看着我傻眼了。

  但我又能说什么呢?

  我总不能说《梅溪攒古图鉴》上记载过吧?

  “民国到现在最多不过百年时间,这佛像身上的时间积淀明显不止百年。我记得康雍乾时期出过类似的精品旧仿,专门仿明朝的佛像、铜炉之类的。”

  我牵强附会的应了一句,算是把小武断代雍正的结论给圆了过去。

  宋老师并没有否定,而是看着我微微笑了一下。

  “年轻人倒是在这方面有些研究。看来是有备而来。”

  宋老师说着又看了一眼孙总,然后又看着我说,“不过,这也不能就此断代为雍正。因为这上面并没有明显的能证明是雍正的特征,无论是款识,还是工艺。不能你说雍正就雍正吧?那为什么不是乾隆?为什么不是光绪呢?”

  这是仿品,怎么可能会有款识?

  难道上面写个某年某月仿制?

  但是,这家伙的话竟然让我无言以对。

  因为,他说的是对的。

  “当然了,我也不是说它就一定不是雍正的。我刚刚说的是,至少能看到民国。”

  宋金刚这话说的,不上电视太可惜了,这完完全全就是电视鉴宝节目上的语调么!

第13章 苗子

  我被宋金刚的话说的无言以驳。

  因为他的确说的也没错。

  古董的精确断代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大部分古董文物,若不是有明确的款识特征,就算是出土的东西,也都是没法百分百精准断代的。

  而这尊佛像还是旧仿的赝品,这就更加说不清楚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