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卫校开始 第393章

作者:烤饺

  到1984年曰本又发明了一种EMR技术,称为“大块黏膜”,该法使用一种双孔道内镜,技术上比较简单,可确保切除标本的完整性。

  随后又在1988年发明了另一种使用标本内镜下注射针行局部注射高渗性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的内镜切除技术(ERHSE),可用于更大的病灶,达到更完全的切除。

  关键是曰本人发明的一系列内镜手术的前提是,他们发明了各种先进的内镜仪,包括胃镜、各种肠镜,包括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等等。

  这又需要建立在一系列高科技和工业基础之上,比如成像技术、导向技术、照明技术、一体化便携设计、工艺材料等等。

  但哪怕此时的曰本人,也暂时没有想到内窥镜技术后来慢慢成为了主流医学之一。

  手术微创化越来越被专业医生接受和欢迎。

  其中,随着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消化内镜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部分原来需开腹手术治疗的疾病逐渐被内镜微创治疗取代。

  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好,并且花费少,已越来越为广大患者接受。

  面对妻子的疑问,陈棋也只是大概介绍一下,也不敢说得太多。

  因为1988年内镜治疗和微创手术都只是刚开始,绝大多数的微创术式都没有被发明出来,很多微创仪器也没有制造出来。

  他可以在别人面前乱说乱吹牛,但枕边人有多聪明他一清二楚,兰丽娟的智商绝对是超过他的。

  所以有些话不能细说,只能说个大概。

  睡前,兰丽娟想了一下:“老公,你这是准备马上对我们消化内科进行改革吗?我要怎么样配合你?”

  陈棋一边擦着脚一边摇头:

  “也不是马上,而是准备实施,现在你们消化内科的内镜机器不够,我还要帮你们想办法进口一些,靠梅奥的那些二手货根本不够,不过眼前的话,我准备组建急诊科。”

  “急诊科?”

  “对呀,来钱快还是得看急诊科,靠你们消化内科短期内是做不出成绩来的。”

  兰丽娟瞬间又疑惑了,因为急诊科是个新鲜事物,她同样没整明白。

  没明白的,还有郭元航郭大书纪。

  第二天,办公室里,老郭同志有点奇怪:“陈棋,你咋想到组建急诊科?”

  1988年的越中市是没有急诊科的。

  事实上,华国第一个急诊科直到5年前的1983年协和医院才开办。

  所以以前是没有120的,老百姓半夜生病了,一般能扛就扛吧,扛不过去连夜送医院的也有。

  但送到医院没有急诊科怎么办?

  就需要门卫或者保安通知住院部的值班医生,比如外科值班医生出去抢救,科室里的病人就管不住,往往容易出事。

  当年陈棋实习的时候就敢主刀动手术,就是在急诊科医生都出去抢救的时候,当了回猴子称大王。

  但这样一套模式的弊端很大,最大的弊端就是“反应不及时。”

  这年头医院的门卫也是很屌的,因为门卫也是医院职工,可能还是受照顾的老职工,更有可能是南下老红J,工资比院长高并不少见。

  所以门卫是标准的宰相门前七品官,架子大得很。

  你急诊病人被家人满头大汗送到医院门口的时候,门卫老头可能还在睡觉。

  你敲了半天窗户人家才慢悠悠醒过来,嘴里骂骂咧咧起床气,然后再拖拖拉拉穿衣服,再帮你摇电话找医生,这一耽误就花了不少时间。

  有时候内线电话还打不通,因为值班的接线员可能就脱岗了,或者上厕所去了。

  你门卫再慢悠悠走到科室去找医生,这一来一回,没有半个小时根本下不来,再看病,再送手术室,一套下来大半小时过去了。

  大半小时,对于急诊病人来说往往就是致命的,

  比如卒中病人,可能5分钟都拖不下去,等你医生赶来人都凉透了。

  再比如那些大出血病人,这边动脉在嗖嗖嗖飚着血,那边医生找不到人,眼睁睁看着死掉。

  也幸亏是在八十年代,如果是在2023年,病人因为抢救不及时死在医院门口,家属非把你医院拆了不可,再叫上媒体来艹你祖宗十八代。

  当然这年头医院普遍不建“急诊科”主要也是条件所限。

  一个是医务人员不够。

  医院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了,哪里还敢多招医生护士?可怜的编制全被行政科室的后门货给占走了。

  第二个是水平不行。

  急诊科医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准备的病情判断,并且给予最正确的治疗措施,这是非常考验一个医生应急能力和临床水平的。

  很多急诊病人都是昏迷着进来的,你医生想问诊都问不了,那就全凭医生的经验去判断病因了,一般的医生根本做不了。

  别看后世的急诊科医生老是挨打挨骂,其实他们的付出真的很多。

  《急诊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没有经过一定的培训,八十年代的医生很难胜任一名优秀的急诊科医生。

  最后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设备不够。

  辅助检查设备太少,抢救药物太少,这两块都极大制约了急诊科的建立。

  当然最主要的一个问题还是领导们对于急诊的不重视,说白了就是对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不重视。

  陈棋亲自泡了一杯茶给老郭同志,解释道:

  “你们这些老领导对于急诊的不重视,这其实是一个大错误,一来急诊科可以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可以抢救回多少老百姓的生命?老百姓总不可能只挑白天医生上班时间才生病吧?

  还有一个,急诊科就不光光抢救危重病人,急诊科也可以成为夜门诊,你想呀,白天大家都要上班上学,根本没时间来医院瞧病。晚上好不容易空下来了,医院又关门了。

  现在越中城区大型医院就咱们人民医院、二院、越东区医院、妇女儿童医院等等,晚上全部都没有开设急诊,他们不开,咱们开,那病人不都是咱们的了?

  而且书纪你想呀,病人晚上来过一次,这叫初诊,很多病不是一次就好了的,那就得复诊。这一来一回,咱们的业务可以提高多少?全面带动门诊和住院部呀。”

  随着陈棋的解释,老郭同志的眼睛越来越高,连连点头。

  不过他马上又有了自己的担忧。

  “可是,你说的是病人爆满的前提下,万一晚上没病人呢?或者就来几个要抢救的病人,那不就是空欢喜一场?咱们还要白白搭进去多少人力物力,这生意不更亏了?”

  陈棋心想您老人家是真没见过后世急诊科的壮观景象呀。

第520章 探索医疗市场化

  医院本来应该是保持安静的地方,但有两个科室是绝对安静不了。

  一个是儿科,病人都是小朋友,哭闹起来那根本就不受家长控制,所以儿科医生一天班上下来,耳朵都是嗡嗡直鸣叫的。

  另外一个就是急诊科了。

  说是急诊科,就跟菜市场一模一样。

  这边120急救车呜哇呜哇把急诊病人送到抢救室里,然后病人和家属的哭声喊声、医生下口头医嘱声、护士校对药物声、实习生喊救命的声音,监测机器的滴嗒声响成一片。

  出了抢救室旁边就是急诊门诊,好家伙,这里人更多。

  晚上可能一个科室就一两个医生,这排队能排出二里地去。

  病人一多秩序就乱,加上生病了本来心情就差,于是病人与病人之间争吵,病人与医生争吵,病人与护士争吵等等,反正跟菜市场没啥区别。

  吵起来还好,碰到个不讲理的病人,这又是摔东西的,又是打医生的,旁边劝架的、报警的、看热闹聊天的。

  嚯~~~

  比德云社还热闹。

  急诊室像菜市场,从另一个侧面不就反映出,急诊病人多嘛。

  病人多,能少得了业务?

  再说了,晚上来看急诊的,要么是病情重,要么是病情急,总之心越急,越不怕花钱。

  到时什么验血B超CT生化全套,能想到的检查全上,检查费蹭蹭往上跑,这机器就跟印钞机一样哗哗产生钞票。

  陈棋都不用摸着石头过河,只要学学后世的医院是怎么运营的,怎么赚钱的就可以了,现成的经验摆在那儿。

  后世的医院,已经把如何赚钱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争取榨干病人的每一个钱包,绝不是开玩笑的。

  不是有个网络笑话嘛,一个暴发户坐上出租车,对着出租车司机叫嚣掉:

  “你马上带我去你们城市消费最高的地方,老子不差钱。”

  结果等暴发户从出租车上下来后,就看到司机直接把他拉到了医院里。

  这尽管是个笑话,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在医院那是花钱如流水,不是一般人来得起的。

  有人估计看了要骂了,你个黑心的院长,你个黑心的医生。

  不黑不行啊,这越中人民医院1200多个职工嗷嗷待哺,等着发工资养家糊口,钱从哪里来?

  都自负盈亏了,陈棋都被上级暗暗指示,探索出“医疗市场化”的试点医院来,他只能眼睛盯着钱看。

  医院的钱,那就是病人的钱,工人还好,有公费医疗这一块。

  不过也不是特别保险,因为不少国有厂都倒闭了,或者半死不活,工人的医药费都得工人自己垫付,再集中报销,可最后有没有得报销还两说。

  农民是最惨的,纯自费,种了一年地卖了谷子,可能还不够一次住院费呢。

  不过万幸的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越中地区做为沿海地区,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好的,相对富裕,这就给陈棋找钱提供了便利。

  你要是在中西部地区,人家老百姓全家就一条裤子,这种鬼地方你就算要榨出油水也没有办法。

  老郭同志端着茶杯想了半天,然后重重点头:

  “行,反正业务这块完全交给你了,你说怎么办好就怎么办,我们老了,思想跟不上时代了,未来人民医院还是得靠你呀。”

  老郭同志还是有自己的忧虑。

  别看人民医院体量很大,职工很多,是家大型三甲医院。

  可这不是打群架,人越多越好。

  人多,意味着你每个月负担的工资就多,你的财政压力就大。

  在职职工的工资奖金、退休职工的退休金、职工的医疗报销、医院的运营开支等等,一笔笔账算起来,真让老郭愁白了头发。

  对普通职工来讲,谁当院长都一个鸟样,关键看你能不能搞钱?肯不肯发钱。

  一年算下来,职工个人收入增长了,你就是好院长。

  跌了,你就是坏院长,就这么简单。

  郭院长尽了自己的一切力量,才让人民医院没亏损,没拖欠职工工资,但也仅此而己了。

上一篇:万历佑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