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539章

作者:枫渡清江

  “自古天下之兴亡事难定,我们王家多迁些分支出去,对整个家族延续而言,是好事;”

  “毕竟,谁也不清楚,将来哪里会有什么大祸出现,假如江南本支有了大祸,被灭了族,至少你们迁去建昌卫(西昌)这一支还能存续;”

  “于国而言,多分迁一些士子去根基未稳之地,也利于国运存续。”

  “不只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要分迁,皇族接下来也要分迁。”

  “所以,衡儿,你作为长房长子,应该代表王家站出来,先做表率,带着你这一房子弟去建昌卫安家。”

  王锡爵这时也对自己儿子王衡嘱咐起来,也如申时行一样,说了一些理由。

  王衡点了点头:“儿子愿遵父命去建昌卫,但是父亲,你得准予儿子可以继续写杂剧。”

  王锡爵颔首:“随你,去了建昌卫,正好多写些杂剧,当地的人或许更容易知道一些忠良之士的故事。”

  有朱翊钧下旨号召与各类激励制度在先,再加上申、王等军籍大官僚家的子弟首先配合。

  于是。

  在万历二十四年的秋高气爽之时,第一批响应国家号召而去大西南大西北的江南文士数量就不少。

  这天。

  在第一批士子受号召去大西南大西北时,整个红日朗照下的运河就载满了许多北上的船。

  船上的士子也不停的挥手向南边的亲人告别。

  “绍云哥哥!”

  “绍云哥哥!”

  申时行最小的孙子申绍启就在送别申时杰一家离开苏州而乘船去肃州定居时,而哭着喊了起来,且把着申时杰长孙的手说:

  “等我长大后,会去肃州找你的!”

  申绍云点了点头,然后就看了自己祖父申时杰一眼。

  申时杰这时则立在船头,只是朝申时行拱手一拜:“兄长,弟去也!”

  申时行含泪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王锡爵也在阊门处,看着自己长子王衡正把着自己爱妾的手,指着西南方向的长空笑说着什么,而不禁摇头道:

  “别人是舍不得离开,看他这样子,倒是巴不得离我远去。”

  与申、王等子弟一起而去的江南文士,这时皆也在码头与自己家人告别,有落泪,也有带着笑的。

  微服来到这里的朱翊钧看见了这一幕。

第710章 宗室改革,封藩王于海外

  朱翊钧在看见一幕后,也颇为感动地微微一笑。

  他不得不承认,他这个皇帝做的任何决定,对大明这个社会果然是影响巨大的。

  由于他这个天子要这么做,江南的许多文人士子就真的要违背人类只想待着舒适圈的本性,而往偏远的地方而去,去给那些文教不发达地方的发展提速。

  “希望将来,这些人能在西南西北真的闯出一片天来。”

  朱翊钧过了一会儿,才自言自语这么了一句。

  跟着朱翊钧一起来的李成梁,则说道:“陛下请放心,以愚臣之见,即便他们还是不可避免的要在将来回来,他们也会更加理解朝廷的难处,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有更深的认识。”

  朱翊钧点头。

  接着,朱翊钧就问黄勋:“宗藩们都到齐了没有?”

  黄勋回道:“都到了。”

  朱翊钧听后便道:“接下来就是这些宗藩们了,他们作为皇族,也得有所担当啊。”

  这一天。

  正是傍晚。

  万家灯火还未起。

  南都紫禁城一宫殿内,就已华灯璀璨。

  朱翊钧坐在大殿内正中央的宝座上,看着齐聚一堂的宗藩,嘘寒问暖后,就先对被押来的蜀王与晋王说道:

  “你们俩私自卖盐,还囤盐,真正令朕失望又气愤。”

  “你们还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吗?”

  “哪有身为皇室贵胄,却拼命挖自家江山根基的!”

  朱翊钧说着就厉声质问了这二人,然后又看向了其他宗藩:

  “还有你们!”

  “别以为你们就是干净的。”

  啪!

  朱翊钧随后就把案上的一沓罪状往案上一拍:“这些皆是你们这些藩王的罪状,也不比他俩少,只是没有他二人过分而已,但论个死罪也是绰绰有余的!”

  “总之,朕把你们要是全杀了,可能有一两个冤枉的,但绝对不会都被冤枉到,就算是将来九泉之下见了太祖,太祖也不会觉得你们就不过分!”

  朱翊钧这么说后,在场的宗藩们皆垂下了头。

  “但朕没打算杀你们,不是你们不该杀,是杀了你们也没用。”

  “因为你们基本上残害的人,大多数还都是自己宗室的人,所以杀了你们有什么用?”

  “难道后面的宗室就不会残害自己同宗的人?”

  “与其杀了你们,不如消灭这种同室操戈的现象。”

  “所以,朕和几位公卿大臣商议后,决定采纳王阁老和沈阁老的提议,对宗藩制度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以后,你们就不必在中土大陆就藩了,要么留在南都,由朕亲自监管者,力所能及的为朝廷做些事,要么就去海外就藩。”

  “海外地多,一旦你们迁出去,够你们和你们的子弟分封,也就不必担心因为争权夺利而同室相害。”

  朱翊钧这么说后,在场的宗藩们皆面色大惊。

  他们在外面当废物一样的逍遥王爷当习惯了,骤然让他们回南都来,自然是不愿意的。

  毕竟南都的官员太多了,都会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不过,他们更不愿意去海外。

  因为,且别说海外乃蛮荒偏远之地,光是去的路上,都不知道会有什么危险。

  这年代,很多人都是对海洋深感敬畏的,尤其是内陆地区的藩王们。

  “陛下,臣等保证不敢再胡来,一定和睦宗亲,还请陛下勿听奸臣挑唆,擅改祖制啊!”

  德王朱常洁这时颇为激动地请求起朱翊钧来。

  朱翊钧则把脸一沉,说道:“朕不是在和你们商量,而是在让你们做选择。”

  朱常洁听后只得拱手称是。

  接着,朱翊钧就看向了蜀王:“你说说,你是要留在南都,还是要去海外?”

  蜀王这时作揖回道:“臣请陛下准臣留南都,臣愿痛改前非,哪怕是革除王爵,只做一庶民。”

  “为何?”

  朱翊钧问道。

  蜀王回道:“臣自知罪孽深重,故想替太祖守陵,以偿罪孽。”

  朱翊钧这时又看向晋王:“晋王你呢?”

  晋王回道:“臣也一样,甘愿留在南都,守在孝陵,哪怕只做一庶民,也不愿弃祖宗而去,毕竟忠义上,臣已有欠缺,孝道上自然不能再有所欠缺了。”

  “有意思。”

  “你们呢?”

  朱翊钧接着看向了其他宗藩。

  许多宗藩这时皆不约而同地回道:“臣等皆愿留在南都!”

  “很好!”

  “你们是宁做一庶民也不想出去啊!”

  朱翊钧淡淡一笑,眼眸里不禁露出一丝失望之色。

  这些宗藩们对海洋的畏惧明显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一个个是宁肯爵位也不要,都要留在国内混吃等死,也不想冒险去海外。

  朱翊钧因此都有些想强制性让这些藩王去海外了。

  但强制性的话,朱翊钧又有些担心这些藩王会宁肯死也不去海外,或者宁肯造反控诉他朱翊钧也不去海外。

  至少前者已经出现过。

  有犯官宁肯选择自杀也不愿意去海外接受流放。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数是很相信有来生的,又安土重迁,所以相比于死亡,去海外对他而言才是最难接受的。

  不过,鲁王朱寿鋐这时倒果断站出来道:

  “陛下,臣愿意去海外,传皇风于诸夷。”

  “很好!”

  朱翊钧再次说了一句,就道:“很好,传旨,改封鲁王为卫王,望永卫我皇明海疆,令有司议其封地,当赐其良田五万顷,为保障其于海外教训蛮夷,准恢复三护卫。”

  朱寿鋐这时忙谢了恩。

  “退朝!”

  因其余宗藩都不愿意去海外,朱翊钧也就直接宣布了退朝,没再与这些宗藩多言。

  至于这些宗藩接下来留在南京的事,则也不必再着急,怎么也得问一下罪,降降爵、处罚一番。

  反正这些宗藩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吃准了自己只要不是谋反和杀人的事,皇帝也不会要了他们的命。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