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508章

作者:枫渡清江

  “遵旨!”

  ……

  自从朱翊钧定下还是要将蒸汽机推行于市面后,将作寺就奉旨增设官造蒸汽机的机械厂,而承担大明中央商行,便奉内阁钧令,下达了蒸汽机采购订单给将作寺的官办机械厂。

  如朱翊钧之前在侍御司对执政公卿们说的那样,因为大明的蒸汽机不是民间自发产生和改进,而是朝廷官衙机构产生和改进,所以就注定了蒸汽机的应用也是由朝廷的官办商业准备强行推行于市。

  自然,无论是生产蒸汽机的机构,还是即将要用蒸汽机的机构,都是朝廷的官办商业机构。

  朱翊钧来到将作寺后,就在这里看见了第一台正在试着纺纱的蒸汽动力纺车。

  “这一下子,纺纱连人都不需要了,在这之前,真正令人想都不敢这样想。”

  轰隆隆的机器运转声中,饶是戚继光、李成梁、王锡爵三执政公卿已经知道了蒸汽机的事,但在跟着朱翊钧来到这里,且亲眼看见蒸汽动力的纺车后,戚继光还是忍不住对这二人感叹了一句。

  李成梁跟着对戚继光笑说道:“令子还是有出息的,做出这样神奇的车来。”

  “只是还不知这出息在天下人看来,是不是好的出息。”

  戚继光回道。

  “这蒸汽机真不知会让棉布再度廉价到何种地步,需要扩张的棉田也得增加。”

  王锡爵这时则拧眉说起别的话来。

  朱翊钧这时倒没有听见这戚继光、李成梁、王锡爵的对话,他只在听戚昌国和赵士祯对他介绍在蒸汽机纺车的具体构造情况。

  朱翊钧一边认真听着也一边问着一些问题。

  而朱翊钧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具体的蒸汽机构造上,戚昌国和赵士祯已经比他更清楚更了解。

  “很好!”

  “有了这蒸汽动力的纺车,朕就不愁增兵后不能快速造新冬衣给士兵们穿,但只造成蒸汽动力的纺车还不够,你们还得造成蒸汽动力的战车出来或者列车出来,亦或者战船出来,这样就能开辟出更多的疆土作为棉田。”

  “毕竟这蒸汽纺车一出现,无疑会更缺棉花,需要大量棉花就得有大量棉田,如此,自然无谁再敢说开辟新疆土无用。”

  朱翊钧在这之后笑着说起了未来可能大明要开辟出更多疆土做棉田的事。

  “陛下说的是,这蒸汽纺车一出现,对棉花的需求肯定是激增的,自然也就需要更多棉田,但臣刚才想了想觉得,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得让有更多的人愿意买下国朝这么多棉布。”

  “因为可以肯定的是,这蒸汽纺车的出现会让国朝的棉布产量更高,本朝百姓买不了这么多棉布,甚至现在海外与我大明通商的地区也买不了这么多棉布,朝廷得开辟新的地方与国朝通商,买国朝的棉布,才能让这些棉布变成银子或者粮食,否则,大量棉布只会积压在国库里,而那时,这些棉布容易发霉损坏不说,还会造成朝廷白让蒸汽纺车吃了那么多煤费了那么多钢。”

  王锡爵在和戚继光、李成梁这时恰巧来到了朱翊钧身边,且听到了朱翊钧的这些话,也就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朱翊钧听后道:“王阁老所言这个需要有更多人买我大明棉布,可以称之为商品市场,即我大明需要更大规模的商品市场,不然这蒸汽纺车就不能惠本朝百姓,而只会耗费国帑。”

  “陛下言此为商品市场自是十分妥帖,臣也正是此意。”

  王锡爵这时笑着回道。

  “让内阁制策司好好议一下,该如何增加商品市场,而不让这蒸汽机无用武之地。”

  朱翊钧接着又吩咐了一句。

  戚继光、李成梁、王锡爵皆拱手称是。

  自从朱翊钧让王遴对吏制进一步改革,让官员不能再轻易辞官轻易偷懒后,朝中官僚们就没几个敢再随便辞官,做事也比之前更认真了些。

  因为如果不认真,偷懒摸鱼的话,不仅仅是罢官,是会生不给荣誉,死不给追封的,还会降级退休。

  戚继光在奉旨主持制策司商议蒸汽机应用后当要制定什么新政策时,内阁制策司的官员就没有一个再敢缺勤,皆全部到场。

  “说说吧,眼下这蒸汽机纺车一旦开始生产棉纱,该要应对什么问题?”

  戚继光坐在内阁文渊阁新增制策司议事厅的中央太师椅上后,就看了诸内阁官员一眼,且说了起来。

  “应先要面对的是,民间作坊所产棉纱因为蒸汽机纺车出现后导致的官营棉纱价格更低而造成的积压卖不出去的问题,如此就相当于夺民利,会使得一些民间作坊经营不下去,进而导致许多纱工不能谋生。”

  大学士沈鲤这时先说了一句。

  戚继光听后点头:“这是应该要担心的问题,民间作坊经营不下去倒是没什么,关键是许多纱工乃至坊主的谋生问题不能不考虑。”

  “这种情况,只能扩军和加大官办商行规模,吸纳他们进入军队和官办商行,无论男女。”

  “只是增兵的话,就得设立更多的开辟疆土目标,毕竟不能让兵被白养着,尤其是在增兵到一定规模后,不对外开辟疆土,就会白白损耗很多国帑。”

  “另外,官办商行规模扩大,也得开辟更多商品市场,毕竟不能白扩大,若不开辟市场就会出现亏损。”

  大学士郑洛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王锡爵这时说道:“不如把蒸汽机纺车对民间放开,允许商贾购买?”

  “可以是可以,但蒸汽机纺车造价不菲,维修也要钱,且能操作蒸汽机与修葺的人才又少,民间商贾即便可以买也会不愿意买,一是花的钱太多,二是风险大,三是他还得顶着自己雇工的怨气强行辞退大量纱工,相比之下,还不如减少自己纱工工钱或者直接裁撤一些纱工。”

  内阁学士张佳胤这时也跟着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且道:“所以,即便允许民间商贾采购朝廷的蒸汽机,他们只怕也不会愿意,还是只能如郑阁老所言,招进军队里或者招进官办商行。”

  “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吸纳,那就是陛下要求大规模培养的师范生,自圣旨明确要求贵军且要对军户进行五年制的义务普及教育后,就需要更多专门教书育人的师范生,尤其是女师范生。”

  “新礼推行后,已经明确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旧礼糟粕,并不适合当下实情,故女子也需要读书,偏偏以前女子不读书者多,故而使得女师范生急缺。”

  戚继光这时也跟着说了起来。

  王锡爵跟着颔首:“元辅说的是,这么说来,一是要扩军备战,二是要扩厂增产,三是要扩招师范生。”

  “扩招师范生倒是只是需要增加支出,扩军备战和扩厂增产,是免不了要继续兴起战事的,现在最好兴起的战事就是征讨德川氏,关键是德川氏还没消息传来。”

  郑洛这时言道。

  戚继光这时起身道:“干脆不等了!让枢密院给东瀛抚按发钧旨,找个理由先兴起战事再说,反正倭人素来屡犯我大明海疆,自国朝开国以来就不断过,如今既然需要兴兵,干脆直接订立灭倭之方略,也算是朝廷没白贵军。”

  “这得请旨召开政事堂会议,请陛下圣裁。”

  王锡爵这时说道。

  戚继光颔首,且于当日下午,就请旨召开政事堂会议。

  对此,朱翊钧便也驾临政事堂,听这些执政公卿对灭倭的事发表意见。

  “陛下,不灭倭,蒸汽机就不能惠民而只会害民,故若要让蒸汽机惠民,这倭寇不能不灭。”

  而朱翊钧来后,王锡爵先开了口。

第676章 工业革命给大明带来的变动

  “诸卿也持此议?”

  朱翊钧听后就看向了李成梁、萧大亨等枢密院堂官。

  李成梁这时回道:“启奏陛下,为民而灭倭寇,乃正义之举,何况,倭寇本就不知礼,即便为正礼纲,也当灭之,以震群夷,故臣赞同灭倭!”

  “臣亦赞同,天予不取,必受其咎,蒸汽机出现,说明灭倭已是天意,想必圣意已同有此意。”

  萧大亨跟着回道。

  “臣亦赞同。”

  “臣赞同。”

  ……

  一时,枢密院的副使与部院尚书都御史都跟着赞同,戚继光也跟着道:“陛下,内阁诸阁臣也赞同。”

  朱翊钧听后道:“既然时机已成,那就订立灭倭之计划,以利国民,德川氏既已自立幕府,就直接下旨征讨,不必再等其回文!”

  “遵旨!”

  如此一来。

  大明正式确定了要灭亡倭果。

  不过,灭倭只是一个目标,而要完成这个目标,还得有很多步骤。

  这些步骤涉及到物资准备、兵员调动、情报收集等等。

  而无论如何,一旦大明真决定灭倭,就意味着即将开动战争机器,也就意味着要产生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需求。

  这样一来,一旦蒸汽机开始大规模应用,那大量失业的人口就会被朝廷安排去为战争服务。

  不过,这些事都是由内阁和枢密院等官衙来做。

  朱翊钧倒是不必亲自参与,他只是每天听取决议进而拍板决定而已。

  而在灭倭的事定下来不久,朱翊钧倒也收到了来自德川家康的章奏与德川家康通过锦衣卫上的密奏。

  德川家康明发上来的章奏是不愿意自去幕府,且列举了各种不能自去幕府将军一位的理由。

  德川家康托锦衣卫上的密奏则是把自己不愿意自去幕府将军位置的责任,推给了自己底下拥护自己的那些大名。

  “不管这个德川家康是真心还是假意,他明面上既然不肯自去幕府将军之官,那正好了朕灭倭的理由。”

  朱翊钧因此说了起来,且对戚继光吩咐道:“让他们拟征讨倭国诏书,颁于天下。”

  戚继光拱手称是。

  时下已是万历二十一年,芙蓉花开满园的时节。

  朱翊钧在与戚继光说完话后就看向了窗外,而这时,窗外的芙蓉花已开的正好。

  而就在这芙蓉开的时候,大明再次征倭的诏书也正式下达了下来。

  很快,消息就不胫而走,而为天下人知晓。

  “朝廷要再次征倭了,果然陛下会这么做!”

  “只怕从重设将作寺开始,陛下就为了今日能够利用蒸汽机这样的奇技淫巧,来实现自己开疆拓土的抱负。”

  罗万化也在得知此消息后,对随自己一起南下回乡的于慎行说了起来。

  于慎行微微一笑,说道:“这都与我们无关了。”

  罗万化则在这时说道:“还是有关系,我们能够还乡,是皇恩浩荡,如今虽不用参与大政,但也该顺着圣意,做些利国利民的事,哪怕是也跟着重这些奇技淫巧之水呢,也当顺圣意而为,聊表忠心。”

  “公打算如何做?”

  于慎行问道。

  罗万化道:“鄙人打算说服族人,以宗族的名义,向大明银行借贷一笔银款,向朝廷买蒸汽纺车回乡纺纱。”

  “本来蒸汽纺车一旦推广就会官夺民利,公怎么也跟着夺民之利?”

  于慎行猛地抬头看向罗万化回道。

  罗万化回道:“公此言差矣!现在我们已经告老,也是民了!这时,我们买蒸汽纺车,正是避免民利将来尽被官商夺走,而使天下商业不全是官僚控制之商业。”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