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474章

作者:枫渡清江

  与此同时。

  唐王也忙派人把这一情况快马告知给了其他藩王,让他们小心,别因为不把底层宗室当回事不把百姓当回事,就因此人头落地。

  随着朱载壐开始巡视各藩,再加上唐王等主动告知这一情况,许多藩王都不得不更加收敛,也没有要起兵靖难的意思。

  因为说实话,如果没有地方巡抚和总兵这样握有实际兵权的大员支持,他们根本就很难起兵成功。

  毕竟如今的藩王们早已被削去了三卫,即便是想造反,也就很容易被巡抚迅速镇压。

  但现在各地督抚官僚也因为朱载壐巡视各藩,也不敢太纵容藩王,何况,许多官僚也已经通过自己官绅阶层的内部渠道得知了昔日华州的亲军卫兵谏之事,而都已清楚,现在已不是皇帝想推行新礼推行新政那么简单,而是许多中下层的亲军卫官校与以戚继光、刘綎等为代表的新武勋集团还有王锡爵、申时行等为代表工商型士绅在积极这样做,哪怕是皇帝不愿意都不行,这些督抚即便有这样的想法都不可能再敢胡来。

  因此。

  天下各地方的情况,在真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的国泰民安。

  尤以朱翊钧现在所在的西安一带最为明显。

  随着西安城一光复,在沈鈇直接被朱翊钧特简为西安知府,副使田乐被任命为陕西巡抚后,整个西安府的百姓开始被退回多缴的丁银,且重新开始有偿的雇佣模式雇佣百姓修葺城墙、协助大军平叛。

  再加上许多贫困宗室也得到了救济和补发了俸禄,于是,商品经济渐渐重新活跃了起来。

  许多官绅豪右也都开始老老实实地用雇佣的方式来使用民力,不敢再勾结官府,让百姓以服徭役的方式为自己提供免费劳动力。

  “工钱定好了吗?”

  蓝田豪绅卞宪就在这一天问起自己的儿子卞俊关于招募百姓为自己家里酒坊的雇工工钱来。

  卞俊回道:“定好了,按照您的吩咐,工钱不是蓝田县最低的工钱。”

  “这便好,如此就算被官府的人查到,也不好再说我们是在奴役百姓了。”

  卞宪点了点头。

  卞俊则问道:“父亲,儿子在想,如果这些百姓真的习惯了天下没有徭役,而干活需要给工钱的话,那将来是不是想恢复旧制都难了?”

  “你没说错,要不然,为啥很多官绅一直拖着不愿意按照圣旨来,还要让百姓服役呢?”

  “真是舍不得那点钱吗?”

  “就是担心他们习惯了免徭役的日子,变得太懒,变得重利轻义,忘了尊卑贵贱,进而导致懒民刁民增多,将来就算要恢复旧制,都会很难!”

  卞宪说着就叹气道:“当今圣上,实在是对百姓们太恩宽了!”

  卞俊听后也是一脸愁苦说:“只可恨,现在这已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意思,而是那些骄兵悍将的意思,我们要是哪怕逼着陛下罢黜了那些新党大臣不用,骄兵悍将也敢逼着陛下必须用那些新党大臣,今日之域中,竟不知是谁家之天下!”

  “自然是陛下的天下!”

  “文武一制衡,看似谁都能抗上,但最后却只能是陛下说了算,实际上就变成谁都不能抗上,这就跟土木堡之后只有文官能抗上不一样了。”

  卞宪说后就叹道:“要是再来一场土木堡一样的大败就好了。”

  ……

  “为防止朕亲征也遇到土木堡的事,指挥上的事,就由蓟国公全权做主,朕与内臣阁臣皆不得干涉,朕赐卿尚方宝剑,谁敢干涉,可先斩之!”

  “朕现在只巡视边镇,问边军情况。”

  “所以,接下来就由抚院田乐与总兵陈文良、锦衣卫张敬修随扈即可,吏部尚书罗万化、枢密副使梁梦龙留下来配合蓟国公。”

  朱翊钧在见贫困宗室得到救济,百姓开始被退回丁银,连前任陕西巡抚党馨也因为证据确凿被下旨抄家补足亏空后,就对戚继光等安排了接下来的事宜,然后就带着张敬修、田乐、陈文良等只沿着陕西镇边墙,巡视起边务来。

  大明上一任巡视边务的皇帝还是正德。

  正德经常北巡九边,有时候还直接微服私访。

  也因此,在历史上,大明边军对他这个正德皇帝的忠诚度却提高了许多,以至于,他能够应州大战中轻松调度各镇边军来援,而各镇边军也表现出了不错的战斗力。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正德通过北巡边务,逼得边镇许多官员为了不让皇帝看到边备太糟糕,不得不积极改善了九边边军的待遇。

  如《明实录》记载,正德朝宣府巡抚孟春认为九边的粮价和内地不一样,边军每个月买粮食的折色只七钱银,而根本不够吃,便主动建议提高到八钱银,最后被正德准予。

  朱翊钧现在巡边也有此意思。

  他需要知道边军的真实情况,也需要让边军知道他这个皇帝在关心他们,如此,边军纵有不满也就不容易被几个不配合的边臣激得直接背叛朝廷。

  “家中几口人啊?”

  朱翊钧接下来真的只是走街窜户的去查访每一个边军军户的情况,尤其是爱去中下层的军户家里,还主动问其生活情况和家庭情况。

  这一天,朱翊钧就在一陕西镇甘州所的一名叫吴胥的边军哨官家里炕上坐着,问起吴胥家庭情况来。

  吴胥受宠若惊地回道:“回陛下,臣家里六口人。”

  “也算是人丁兴旺。”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了一句,接着又问道:“发的饷银,家里够买粮食吃吗?”

  这吴胥回道:“够的,还能有节余。”

  “这些年,海外大量粮食由朝廷官办粮行调运回国,使边镇粮价跌了不少,再加上饷银都一直在涨,所以只要发足饷,底下的官校士兵们吃饱乃至多些余钱让家里人存些积蓄应对变故还是没问题的。”

  田乐这时在一旁笑着说了起来。

  朱翊钧听后道:“这么说,如果不足饷,还是会饿肚子的。”

  田乐听后敛住了神色:“陛下说的是。”

  “董朝英等发动叛乱,就是因为党馨克扣了军饷,整个陕西镇有多少人欠发军饷?”

  朱翊钧说着就问了一句。

  田乐回答说:“据臣后来核算,除巡抚标营被欠饷严重外,再有就是郑旗营,巡抚标营不必说,党馨欠发军饷的话便于压住,而郑旗营的游击全定钺因是其妹夫兼旧部,所以也常被他短发军饷,为的也是他妹夫能他弹压住,现在全定钺已畏罪自杀,剩下的郑旗营营兵还没有被发饷,臣已下令调抄没的党馨于西安所留银款去郑旗营补发欠饷。”

  朱翊钧听后道:“到时候朕也去郑旗营,亲自给他们发饷。”

  “是!”

  三日后,郑旗营的一干营兵正三五成群的满山坡挖着观音土、割着树皮时,就见一黄罗伞盖和一大纛从山脚冒了出来,而因此都停下手里的动作,看了过来。

第639章 帝巡九边,大收军心

  朱翊钧看着眼前光秃秃的山坡,和山坡上一个个不提火铳却提篮子,不拿刀枪却拿镰锄的营兵,不禁对田乐等皱眉问道:

  “这就是郑旗营的营兵?”

  “回陛下,应该是,除了兵勇,没谁会在这里来住。”

  “不过,即便是兵勇,以臣看,应该也逃亡了不少,不然不会就稀稀拉拉这么点人。”

  田乐回道。

  朱翊钧接着就看向山坡下一小集镇,见整个小集镇只有一家店铺在营业,而现在正有官军朝那家店铺赶过去。

  官军赶过去,自然是要抄这家店铺的。

  因为这家店铺是党馨的粮铺,已经属于逆产。

  当官军赶过来时,这家粮铺的粮价已经标示到二两银元一石,比平常高了近十倍!

  越是缺粮的地方,粮价往往越高,尤其是这种有背景的粮铺,明显是为了要对营兵敲骨吸髓。

  “你们想干什么,知道我们东家是谁吗?”

  这家粮铺的掌柜宋兴隆见官军出现,也不畏惧,立即就召集一帮打手,持铳拿刀地问了起来。

  “你们东家党馨已被陛下下旨追夺官诰,挫骨扬灰,且家产要先抄家入官,再依据所得是否非法所得逆产,再决定要不要退回。”

  “现在你们这家店铺也要被抄没,不得抗旨,否则杀无赦!”

  负责来抄这家粮铺的把总王军这时沉声说道。

  宋兴隆当场脸色煞白。

  “持铳拿刀的把铳和刀放下!否则,杀无赦!”

  王军接着又大喊了一声。

  这些打手也都不敢反抗,忙把火铳与刀都放了下来。

  王军随即一挥手,就让麾下官兵把这些火铳和刀收缴了上来,然后问着宋兴隆:“这些铳和刀都是哪里来的?”

  “从营兵手里买的。”

  宋兴隆回道。

  王军听后吩咐道:“登记好火铳编号。”

  “是!”

  接着,王军又问宋兴隆:“这些持铳的是什么来历?”

  宋兴隆回道:“也本是营兵,如今成了我们东翁的家丁。”

  “为什么他们能成为党馨的家丁?”

  王军又问道。

  “他们给小的塞了银子,或者把妹子媳妇送给了小的。”

  宋兴隆回道。

  王军听后就吩咐道:“记录在案!把这些不当朝廷营兵却行贿去当官僚私兵的人全部拿下!”

  “朝廷不发我们军饷,我们全家都吃不饱饭,不这样做,还能有什么办法,没造朝廷的反都不错了!你们凭什么还要抓我们!”

  这时,一家丁很不服气地大声说了起来。

  “虽然你们有你们的不得已,但国有国法,军有军规,营兵不得把所配火铳私卖私租于他人,不得未请允准兼任他职乃至经营他业,是圣旨规定的,为此,本官就必须奉旨拿你们!”

  “胆敢违抗,依旧杀无赦!”

  这时,王军继续大声说了起来。

  这些家丁当即沉默了下来。

  大明如今的火器都只能是由中央朝廷直管的军器局下面的工厂制造,且每造一把火铳都有编号,发到每一名士兵手里也都会登记。

  所以,大明朝廷现在能追溯到每一把突然出现在市面上的火器是从哪一官兵手里遗失的。

  如今,王军也就会让人对收缴上来的火铳编号。

  接下来,王军所率官军就抄了这家店铺,且把粮食都运了出来。

  见识有限的宋兴隆见此一幕,不甚唏嘘,他没想到党馨这么大的官都会败。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