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444章

作者:枫渡清江

  杜皇后这时笑着说道。

  朱翊钧则在这时把西瓜皮丢到一边,说:“希望能有几个考的厉害的。”

  “会有吗?”

  杜皇后问道。

  朱翊钧道:“会有的!”

  说着,朱翊钧就对杜皇后笑着说:“有的还提前跟朕已暗通私信,在信中表明自己推崇新礼的想法了呢。”

  杜皇后听后就微笑着问道:“看样子,陛下是早就有属意几个的女孩了?”

  “属意倒是谈不上,只是庆幸,新礼从上而下推行后,还是对民间有些影响的。”

  “你应该清楚,礼教风俗真正顽固的地方在于民间。”

  “很多百姓在被潜移默化下,也对新的东西颇为排斥,而认为旧的才是对的,毕竟旧的就算再不好,在许多百姓眼里,他至少是有迹可循,是可预料的,是被熟知的,也就不会使得他们不安;但新的东西,对于百姓们而言,他们既陌生又觉得离自己更远,也就更加不安。”

  “毕竟新礼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看世界,而非是人伦的角度,百姓能通过父父子子来理解君君臣臣,则很难通过自己自由则国自由、自己强大则国强大来理解自己的一个态度一个行为也能影响这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让他们知道这天下不只是皇帝与士大夫的事,何其难也!”

  “所以,这次朕下旨再选妃,非是为充盈后宫,而为多几个有趣女子在身边,实际是担心两宫圣母,还有你,因为服侍的人不够而受委屈,另外也想趁此机会,将这些来自民间的女子集中起来教育,争取多影响几个女子,将来再通过她们去影响闺阁,影响孩童。”

  朱翊钧笑着说后,就看向了杜皇后,握住了杜皇后的手。

  杜皇后对他莞尔一笑,然后说:“陛下,臣妾斗胆一问,为何要坚持兴新礼,陛下明知这条路不好走。”

  “你跟朕过来!”

  朱翊钧说着就拉着杜皇后去了自己的书房,而指着一副大明一统全图,道:“你看,这里是南都,这里是淮扬,这里是苏杭,这里是闽粤,这里是蜀地,这里是西北,有黄沙漫漫、大漠孤烟直,这里是辽东有千里冰封之风光,还有朕让麻贵不久前才打下来的北海道,那里牧草丰茂,正适合纵马临海而观日出!”

  “臣妾明白了!”

  杜皇后微微颔首,回了一句,然后看向朱翊钧:

  “陛下可是觉得自己虽是天下之主,但实际上却好像不过是一四方城城主,而天下似乎并不属于自己,自己连看看整个天下山河都不行?”

  “当然!”

  朱翊钧直接回了一句,然后就将双手背在身后,看着已不知自己看了多少遍地图,对皇后说道:

  “武庙当年因为出宫而遭到内阁到都察院,上千名京官谏阻,乃至因此出现人命,才得以成功,且也因此落得个视祖宗基业为儿戏的骂名。”

  “朕在想,若新礼不能让朕与皇后携手观览天下的同时,还不用令天下臣民痛苦乃至对皇室心生怨恨,则朕又何必推行新礼?”

  “换言之,朕推行新礼,则也是为了朕与皇后更自由,更活得像个人。”

  朱翊钧说后就看向了杜氏问道:

  “皇后这辈子就没有踏过除家里与宫里以外的地吧?”

  “饶是进京,也是乘坐的辇车与船。”

  杜氏点头。

  接着,杜皇后就笑着说:“如果按旧礼,陛下有了这样的想法,臣妾也是进谏的,自古帝王巡游天下,岂有不累民伤财的?”

  “何况,别说是帝王,据臣妾所知,即便是一抚按下乡,都要兴师动众,惊得官民学生不安。”

  杜皇后这时走到了朱翊钧侧边来,双手叠放在腹前,看向朱翊钧又说道:“但现在臣妾没必要再劝谏,以显贤良。”

  “原因在于,现在皇室贵胄不依赖民智民膏供养,而更多是赖对外开发之利供养,所以陛下出行,只要能以利安民,不让百姓因为陛下出京白辛苦,小民自不会有怨,甚至会竭诚欢迎陛下。”

  “皇后说的是啊!”

  朱翊钧笑着回了一句,且再次把杜皇后的手握在了手里,对杜皇后贴面低声道:

  “所以呀,我们身边服侍的宫女得是支持新礼的宫女!”

  “不然,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出京巡视天下而出什么意外,不要小看她们这些宫女,宫女也是人,也是有自己思想的!”

  杜皇后颔首:“嗯!”

  接着,杜皇后就道:“请陛下别贴这么近,臣妾耳朵热。”

  “只是耳热吗,身上不热吗?”

  朱翊钧坏笑着问道。

  杜皇后脸顿时绯红,嗔道:“陛下又玩笑了!”

第608章 开发吕宋后,采铜量大增!

  因天子执意要推行入宫考试,故余白露就只得继续考试。

  这让她颇为气馁与悚惧。

  而没几日后,孙英和余白露等的答卷就到了皇后宫中。

  皇后看后就同杨妃、刘妃、徐维箴、永宁公主一起批阅起来。

  “倒的确有好几个答得不错,算是才女了。”

  “但交白卷的倒也不少。”

  杜皇后在批阅这些答卷时,发了一番感慨。

  而徐维箴这时则奏道:“启奏娘娘,这是因为许多参选女孩不会写字,而只认得字。”

  “这倒是不奇怪,如果遇到的是顽固不化的父母,只怕连字都不认得。”

  杜皇后听后说了一句。

  杨妃和刘妃皆附和着称是。

  接下来,批阅也就继续进行。

  直到批阅完毕后,皇后和两贵妃才一起将答卷送到了朱翊钧这里。

  “恭喜陛下,这次入宫的女孩里,倒是有好些位才女,对新礼的认识也很高,算是秀外慧中的。”

  杜皇后在见到朱翊钧后就先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杨妃和刘妃也跟着相视一笑。

  “有就好!”

  朱翊钧也笑着从塌上站起身来,走到香气四溢的一后二妃中间,从皇后手里接过了答卷,而接着就一边往大殿过道里走,一边借着透过轩窗的夏日阳光,看这些答卷。

  一后两妃则翩翩跹跹地跟着后面,过脚的薄纱裙拖着地面,修长的白皙脖颈则高高地抬着,都盯着朱翊钧的背影,等着朱翊钧对这些答卷发出评价。

  “你们批阅的很好!”

  “没有让明珠蒙尘,不过,让朕高兴的是,万历朝果然是新气象的,连这些不过豆蔻之年的小女孩里,也有几个是有觉悟的。”

  “如此也不至于真的要让后人笑话,说本朝有才之女,只能从秦淮河寻找风尘女了。”

  朱翊钧笑着说后,就道:“皇后!”

  “臣妾在。”

  杜皇后这时应了一声。

  朱翊钧接着就吩咐说:“让田义告诉女学的人,重点培养这里面一甲二甲的女孩,将来优先安排到你我身边做事,其余的也不要放弃,让她们在宫里的这些日子学些开智的东西,将来回去后也不至于做睁眼瞎,稀里糊涂地就被成了旧礼的奴隶。”

  杜皇后叠手弯腰称是。

  女学。

  位于紫禁城城东,一叫永和宫的地方。

  这里远离外朝,倒也安静的很,树木葱郁,大多高耸入云,饶是夏日,也凉意透骨,微风一过,龙吟细细,倒是适合读书。

  因朱翊钧在这里办了女学,所以这里已没有别的陈设。

  整个大殿内外俱是桌椅。

  临着的景阳宫也成了附属的图书馆与宿舍地,专门存放各类书籍和上下床,供师生休息和学习时查阅,连殿外花园也修整成了讲坛。

  余白露被安排到了这里的丙班读书。

  所谓丙班,自然是第三等班,按照女学安排是属于文墨算学皆不通的启蒙班。

  这意味着余白露需要从新开始接受教育。

  没办法。

  旧社会让她所接受到只是在旧礼上的驯化,而不是教育,所以她知道的道理虽然很多,但懂得的知识很少,甚至这种驯化还让她失去了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与动力。

  这就需要朝廷来主动对她这样一个受旧礼影响颇深的少女进行改造。

  事实上。

  如果不是朱翊钧借张居正的名义,又借着隆万初期改革带来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新思想,又加上余有丁等受他影响提出了“新礼”理念。

  这个时代的很多士大夫本身就已经开始受旧礼影响而固步自封,觉得学好儒家经典,就不用再看其他书,甚至有极端的,认为知识皆出于自己心里的感悟,而只需要坐而空谈心性,即可通晓天下至理,无论是带兵还是辅政都能无往而不利。

  至于女子更加不用提。

  首先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让越是士族之家就越是压抑女子灵气,不让女子读杂书、学各类知识,反而是风尘女子为了满足士大夫在外寻找有趣灵魂的需求,而被培养各类琴棋书画知识。

  所以,余白露这样的情况是在真的不奇怪。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会这样培养女子,主动压抑自己女儿个性,不让其有知识有智慧。

  开明的人家也是有的。

  也有极端开放到主动入西方教派的。

  总之。

  在这个时代的大明,开明和保守的都有,也各有极端的例子。

  只是在新礼推行以前,毋庸置疑的是,最终还是保守派战胜了开明派。

  尤其是,历史上满清入关以后,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一派,彻底占据上了风。

  但现在,因为皇帝朱翊钧支持新礼的关系,有意让整个国家的模式由内部剥削变为外部剥削,也就主动开启民智,不仅仅是男子开启民智,对女子也一样开启民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女孩。

  余白露还不知道她遇到了一位好皇帝,也碰上了一个不再把她往奴隶方向驯化的好时代。

  她现在只是觉得失落,失落自己没能因为大胆对考试制度提出质疑而被另眼相看,而依旧沦落到丙班,成为被定性为被选女孩里最差的人。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