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279章

作者:枫渡清江

第378章 皆因君圣

  “知道朕喜欢你哪一点吗?”

  朱翊钧突然笑问了一句。

  李如松回道:“臣不知。”

  “就是敢说真话!”

  “论韬略,你不如陈璘;论协调,你不如麻贵;但唯独实诚,远胜这二人!且好在比刘綎更通达。”

  朱翊钧说着就道:“告诉朕,为何这么说你父亲?”

  李如松答道:“忠孝自古难两全,何况臣不揭发,等别人揭发,只会陷家父于更危难之境,而臣主动于其未犯大错前揭发,算是尽全力保家父名节,臣非愚孝之辈也!”

  “所以,臣与其瞒家父之罪,不如发家父之过,而保其名节!再则,臣相信陛下乃圣明之君,如同陛下相信臣一样,不会因家父之过就也不相信臣。”

  朱翊钧神色凝重点了点首:“朕看你不只是实诚,是翻了跟斗的,徐渭果然是有几分本事的。”

  朱翊钧说着就道:“传旨,准徐渭入锦衣卫籍之情,以其昔日抗倭与兴明书院抚育忠烈遗孤之功,授锦衣卫指挥使佥事,另于锦衣卫内设讲学司,由徐渭执掌,教锦衣卫官校明确何为正统的治国理念,且对新礼进行学习!”

  李如松忙匍匐在地:“臣替恩辅谢陛下!”

  “起来吧。”

  朱翊钧说了一句,就道:“锦衣卫也该加强一下教育了,也需要在执政理念上有所觉悟,光讲忠义是不够的!”

  “毕竟是人就有主张,不让锦衣卫对新礼有清醒认识,还一个个就真以为新礼建设只是文官们的事,难道就文官才是汉人,才该知道民族大义?”

  朱翊钧说的是被缉拿进京的锦衣卫千户程英。

  因为程英在被审问后,也主动坦白了自己为何没有将调查新礼推行力度放在心上。

  据程英说,他主要就是因为对新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就被吴善言等儒生忽悠认为推行新礼真的申时行等执政,是利用皇帝好大喜功的特点固宠捞钱,甚至对吴善言讲的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重道德的理学更推崇,乃至还拜吴善言为师。

  这让朱翊钧更加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性。

  所以,他得加强对锦衣卫的思想教育,也要像设执政学堂一样,让锦衣卫官员也接受思想上的培训。

  吴善言和李宗材没多久就因结党为奸商谋利而不切实执行新政,加上役使营兵,破坏国家武备,而被判了刑。

  吴善言因主动招供,故保留全尸,判为绞立决。

  李宗材则因为还擅离职守,做官期间,不经请示就去江南私会缙绅,还知情不报,被处以斩立决。

  “行刑!”

  没几日后,两人就在西市牌楼被下令处决。

  吴善言在被套上绳索开始绞杀时,只哭着对观刑的官绅喊道:“诸公岂能忍武臣有告密之权乎?!”

  吴善言话刚说完就被索紧喉部,而不能再言。

  与此同时,李宗材也被一刀分开了脖颈,血流当场。

  “他真是这么说的?”

  而吴善言的话,很快就通过张鲸的口传进了朱翊钧的耳朵里。

  张鲸拱手回道:“是的。”

  “这老货,还是对李如松的怨言很大!”

  “也罢,传朕旨意,让侍御司拟旨给地方文官和宗室、勋戚、致仕名宦也发密奏专奏权,这样他们需要忍的人就多了,至少不只李如松一个!”

  朱翊钧这时说道。

  “是!”

  而李如松接下来在京中见了戚继光后,就北上去了边镇。

  此时的九边,也已是波诡云谲。

  炒花和把兔儿等虏酋准备大肆犯边,而只等秋高气爽的季节来临。

  虽然小冰河气候现象开始出现,但万历初期还没那么明显,所以夏季还是有些热的,尤其是在需要动起来的时候,对草原的人和马来说,夏天还是不适合征伐的。

  故而,炒花和把兔儿也就没有在回去后直接选择寇边,向开始尊汉贬夷的大明发起挑衅。

  而蓟辽总督张佳胤和宣大总督郑洛等,也趁着这个夏天在抓紧应对新礼建设后可能会出现的边防问题。

  首先是编练边民方面,边镇督抚、总兵守备等官将皆未敢怠慢,而朝廷也早已拨付了大量物资钱粮来边塞。

  东胜左卫,刘家口。

  刚被都察院请旨代替李宗材去山东巡按的御史韩应庚之兄千总韩应辰,这天就带着三百边兵,押着十多辆骡车,拦住了正从青龙河渡河过来的十来名军户。

  韩应辰问着这些军户:“你们是哪儿的人,这是要去哪儿?”

  这时,一叫刘第的青壮军户先答道:“回官爷,我们准备去开平应募造关台,我有一个堂兄在那里,听他说,那里有活干,可以挣不少钱。”

  “娘的,你们都走了,那我们这些营兵守什么,只守你们的地吗?!”

  韩应辰骂骂咧咧地走了过来。

  刘第苦着脸道:“这地一年比一年难种,霜期越来越长,你让大伙怎么办,我们又没能选为营兵,总不能一直饿着肚子吧,再说,朝廷现在不是废了路引,准大家去各地务工为国做贡献吗,我们留在这里,只会拖累你们,灾年不得需要耗你们的军粮?”

  因为气候的缘故,边镇许多的土地产出的确在锐减,所以很多军官的主要收入已经不再是兼并的边田收入,而是吃空饷的收入,也正因为边地产出下降,才使得历史上清丈田亩时清丈边田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毕竟边田收入就那么点,朝廷就算清丈了也不得不免税。

  而韩应辰也因此没怪刘第这些人,只道:

  “别去了,你们不就是想农闲时多挣份收入嘛,现在朝廷要扩练边防兵,作为预警与防御用,凡应募者在训期间给银元一两,外加棉布三匹!”

  韩应辰说着就指着车上的棉衣:“你们现在报名,就能立即每人拿三匹棉布回去!”

  刘第忙喜形于色地问:“真的?”

  韩应辰点首,道:“另外,将来边镇也要修路,你们不必跑外面去找活,守在这里,比什么都好,何况朝廷现在已经越来越在乎你们!”

  刘第笑道:“官爷说的是,要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谁愿意离乡背井?不过,朝廷怎的如今越发富足了,给我们舍得给这么多补贴,尤其是这棉布,好像不值钱似的?”

  “因为新政!因为有个好皇上!”

  韩应辰回道。

  满身补丁的军户刘第看着这些又新又好的棉布,喃喃念了起来:“因为新政,因为有个好皇上?”

第379章 开矿蒙地

  刘第等边镇军户也就没再离乡。

  而也因此,有许多边民开始接受训练。

  事实上,因俺答和贡,使得万历朝的边患已经大减,所以许多边民都已不知刀兵,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多数只知道和蒙人做买卖去了。

  如今,朝廷开始编练他们,也算是避免和平时代造成的武备下降情况。

  在编练边民的同时,郑洛也开始派人联络蒙古的三娘子开矿盈利。

  三娘子因考虑到自己年岁渐老,正是需要用钱财稳住自己在蒙古部内威望的时候,也就答应了与明廷一起合伙开矿取利。

  于是,朱翊钧便下旨让太仆寺丞徐贞明以商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官的身份,远赴归化,筹开煤矿。

  朱翊钧特地在圣旨中将要开的煤矿取名为皇明归化煤业。

  而该煤矿由大明出资出技术,而三娘子等蒙古贵族则以替朝廷镇守此地为由,占一部分干股。

  至于要开采的煤矿在哪里,自然也是由大明派去的技术工匠去勘探出来。

  大明的煤炭开采技术在这个时代是最先进的。

  据史书记载,当时明朝工匠已经能从土面辨别该地有无优质煤,也已知道利用瓦斯气体没有空气重的原理排除瓦斯,连《本草纲目》都画有明人在洞里点灯采煤的情景,这无疑也说明明人已经能排除瓦斯,还能明火采煤,比当时还只能摸黑采煤的欧洲要先进许多。

  闲言少叙。

  最终,大明朝廷和三娘子等蒙古贵族决定就在归化城附近发现的一处大煤矿进行开采,同时也建一条路从归化到大同,具体由朝廷派去的官员徐贞明和三娘子爱子不他失礼负责。

  而如此一来,徐贞明和不他失礼便招募了大量贫困的蒙古牧民,在大明官匠带领下,进矿区采矿和修路,而使这些蒙古牧民不再只依靠放牧生活。

  这一天。

  天气正好。

  三娘子来矿区察看时,就因看见许多蒙古牧民已在矿区劳作,同时也因为看见有许多牧民在领银元于这一带的明人所开商铺购买许多茶叶、食盐以及棉布、咸鱼、首饰等物时,便问着徐贞明:“徐部堂,这些石炭真能卖出好价钱?”

  “夫人放心,现在关内石炭价一直在涨,所以开采出来的石炭就不愁销路。”

  徐贞明回道。

  因三娘子在俺答和贡后,被大明封为一品忠顺夫人,所以,徐贞明便对三娘子以夫人称之。

  “想来朝廷也不会骗我们。”

  “毕竟钱是朝廷出的,我们只是出了人。”

  “而大明天子当也没那么傻,把白花花的银元白白的用来变成矿石,看样子,关内的汉人在天子的治理下,的确已越发的富贵,要不然,也不会让石炭价格一直涨。”

  三娘子这时笑着说了起来,且又道:“这样甚好!我蒙人也能因此可以靠采矿增收。”

  说到这里,三娘子就又道:“不过,关内这些货物的价格也真是越发的便宜,尤其是棉布,我仔细看了看,在这矿区务工的蒙人所领工钱居然开以换到比以前要多不少的棉布数。”

  “这想必也是因天子善治所致?”

  三娘子问着徐贞明。

  徐贞明笑道:“夫人没说错,国逢盛世,明君在位,故黎民越发富足,黎民富足之后便促使百货不愁销路,以至于百技也得以有机会提升,在江南已有巧工能使一纱机同时纺数十锭纱,所以这棉布自然便宜,其他也是一样。”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得民富,民富方能使百货可以更多的流入寻常百姓家。”

  “这就是惠民仁政之胜了!”

  “难怪天子如今还要开矿惠我蒙民。”

  “我倒是希望朝廷能一直这样让天下繁盛下去,如此,我蒙民也能一直通过开矿挣钱,进而知礼明德,不再掳掠,不再汉夷不和。”

  “至于新礼所谓的夷不如汉,也不算什么,王化之民尊贵些也无可厚非,而还未识礼的本就该做这些累活;不然,若是同汉人一样的待遇,那我们这些由天子钦封的贵族,又有何资格在蒙人中做尊贵之人?还不就是因为我们贵族更懂礼,所以才贵。”

  三娘子笑着说道。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