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229章

作者:枫渡清江

  随即,李成梁只叹了一口气,还走到李如彘的尸体这里来:“如彘啊,也怪你运气不好,碰着这么一位大爷!本来总爷我是真打算让你出籍后做新的建州左卫指挥使的!”

  李如彘一族之前投奔建州右卫王杲与明廷作对,但因李成梁于万历二年剿灭王杲时被俘虏,也就成了李成梁家奴。

  所以,李成梁这时才在他的尸体面前称李如松为大爷,因为李如松现在的确算是李如彘的大少爷,即所谓的大爷。

  说着,李成梁突然想起了李如松说杀李如彘是为向朝廷表忠心的话,一时不由得浓眉一拧,忙对还未走远的李如松喊道:“你回来!”

  李如松就走了回来:“父亲还有什么吩咐?”

  李成梁道:“以后你不准再做先锋之事了!只能坐镇后方!”

  “啊?!”

  李如松颇为惊讶,眉头微皱。

  李成梁又对杨寰吩咐说:“以后大爷贴身保护家丁加一倍!月钱也加倍!且每餐必须有试毒的,行军左右前后,必须有挡暗箭火铳的心腹。”

  杨寰拱手称是。

  李成梁看向李如松:“我会向蓟国公写信,求他让你拜在他门下,向他学排兵布阵,你现在有徐文长教你的韬略,但如何于后方指挥步骑会攻,还差些火候。”

  “父亲让我学习,孩儿不敢说什么。”

  “可不让我做先锋砍杀,这不是让我一身骑射白练了吗?”

  李如松心不甘地问道。

  “没什么可是的!”

  “你不是要李家做忠臣吗,那你首先就不能让自己轻易地被人杀了!”

  李成梁说着就又对杨寰吩咐上:“吩咐府里的文书以我的名义写道奏疏,请朝廷整顿辽东商贸,如大同等镇,通边贸于夷,且设关收税,以增加之商税补辽地军需之不足。”

  “另外,将我李家在辽东的商号盈利情况告诉给朝廷知道。”

  “得让陛下知道,我李家的钱就是他的钱,他想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剩下的才是赏给我们的,让朝廷知道在为国为民改制这方面,我们李家也是支持且主动的。”

  李如松怔了片刻,随即就朝自己父亲深深一拜,然后就对自己身边的官校们道:“走,跟我去砍人!”

  没多久。

  李成梁府上收留的文人墨客和李如彘暗中收买但其实早被李成梁清楚的家奴工匠也悉数被砍。

  “宁远侯,你们就不怕南方士族将来对你们报复吗?!”

  “你们李家混蛋!自绝于士林,会不得好死的!”

  一时。

  李府的文人士子皆惨叫和大骂不已。

  而李成梁这里也只得放弃了让李如彘领俘虏的建州右卫两千余夷丁,而让自己另一家丁出身的武将查大受领这两千夷丁,奉命去云南征缅。

  查大受自然是愿意的,因为这意味着他有靠这两千多女真夷丁立功的机会。

  没几日后,锦衣卫就来了辽东,宣达了逮捕李如槟的旨意,而也因此得知李如槟畏罪自杀的事。

  ……

  而朱翊钧已经先通过李如松的密旨知道了这一切,甚至也知道了李如彘被杀的事。

  “奴尔哈赤?”

  不过,李如松在密奏里,他已经把李如彘的真实身份说了出来,所以,对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前的情况不甚清楚的朱翊钧,也终于在李如松的密奏第一次见到了“奴尔哈赤”的名字。

  同时,朱翊钧也通过李如松的密奏,知道了本名叫奴尔哈赤的李如彘一族,已被李如松血洗的事。

  这让朱翊钧不由得笑了起来:“好个李如松,朕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据宁远侯报,原来在万历九年建州左卫的李如彘就在蓄意背叛本朝,而因此拉拢边将与工匠,如因闻一叫方本成的茶商是诸生,且是匠籍出身,善造火铳,硬是追了三站将此茶商收买,引荐为宁远侯府的供茶者,而让其私造火铳三十支。所以,宁远侯在发现李如彘有异志后就果断处置了他这一族人。”

  “另外,宁远侯言李如槟畏罪自杀,请朝廷追究他看管不严之罪。”

  “宁远侯请开边贸于辽东,设关收税,且献上了他本族在辽东商贸情况。”

  不久后。

  朱翊钧又收到了李成梁关于处死李如彘等建州左卫贵族与李如槟的密奏和请开边贸于辽东,且在辽东设关收税,还列明了李家在辽东商贸的情况的章奏。

  这让朱翊钧更加高兴。

  因为这意味着李成梁把杀李如彘等建州左卫贵族的事揽在了自己身上,还在向他这个皇帝表明他的忠心,忠心到愿意为了国家利益,把整个辽东的商业利益拱手让出来。

  朱翊钧早就知道辽东商贸一直是被李家控制的事。

  只是因为朱翊钧即位以来一直在与张居正一起进行内政改革,如今张居正去世后又在竭力阻止内部保守派对张居正的反攻倒算,所以朱翊钧一直没有分出精力对李成梁所控制的辽东进行改革。

  何况,朱翊钧也清楚,李成梁能控制辽东商贸,不仅仅是因为李成梁在辽东掌兵这么简单,也跟李成梁背后有很多权贵官绅在与其合作有关,才使得没人弹劾李成梁役使军士为自己运商货取利,也没上疏要在辽东开边贸收商税。

  所以,朱翊钧是打算在中央朝廷内部稳定后,再对地方进行内政军务方面的改革的,也就没有急着对辽东进行改革。

  再加上,李成梁本人也的确军事能力可以,用军事手段保证了辽东地方基本的安宁。

  朱翊钧便更加没有急着在辽东做文章。

  但现在。

  李成梁这个辽东最大军事地主能主动请求改制,甚至还把自己在辽东的商利情况毫不保留地告诉给朱翊钧知道,表示愿意让利于国。

  这让朱翊钧自然很欣喜。

  这意味着辽东的改革会少很多阻力。

  “李成梁也是个改革派?”

  在枢密副使梁梦龙面奏了李成梁所奏内容后,朱翊钧甚至不由得这样暗想起来。

  但一想到李如松的密奏里提到他杀了李如彘等人的事后,他又觉得李成梁应该是被他儿子逼成了一个改革派。

  而在朱翊钧如此想后,就也问向了申时行和方逢时:“宁远侯所奏,你们是怎么票拟的?”

第311章 钦定统帅

  申时行和方逢时也相视一笑起来。

  李成梁主动愿意把自己李家独占的辽东商贸之利吐出来,自然是一件让他们也很高兴的事。

  尽管申时行、方逢时都是张居正时代就跟着张居正一起改革,如今也依旧是支持改革的朝廷重臣。

  但他们也很清楚,朝廷真要想在辽东进行改革,即扩充税源,且利用商贸手段控制辽东女真与蒙古诸部,那李家无疑是最大的阻碍。

  因为无论是关内的权贵官绅还是关外的女真蒙古贵族都是躲在李家幕后,由李家做中间人。

  所以,朝廷真要在辽东改革,第一个要动的势力其实就是辽东李氏。

  而偏偏现在李成梁主动割肉,这自然会让朝廷在辽东的改革少很多麻烦。

  于是,申时行就先禀道:“陛下,宁远侯如此深明大义,故对其所请关于看管其侄子不严且纵得弟子不法之罪,内阁令三法司议后认为当叙其功而从轻票拟,只夺其本人太子太保衔,示以薄惩;”

  “另看在他李氏一门在辽东数次大捷中为国有功的份上,不予牵连;只抄李如槟一方家产与家奴,另只带其首级进京,传于九边!”

  “至于宁远侯所奏辽东开边之事,当由政事堂合议一下,由内阁国税司、司礼监、六科、锦衣卫、都察院各派一名官员去辽东,会同辽东巡抚、安东大都督府守护宁远侯议定开边事宜与榷关关税事宜,所收关税统归内帑,作为天子将来赏武臣士兵等金花银使用。”

  “如此一来,虽然时下灭缅在即,但却可不用想着挪用国帑做金花银之赏。”

  “国帑也就能更多的用来强驿路、增建边城。”

  金花银一直是朝廷的一项大开支,而且是不得不花的,因为维系天下各处官兵对朝廷的忠心以及军纪,本质上就是靠银子来维系。

  只是皇帝才是帝国军队的统帅,所以这笔银子基本上是由皇帝出。

  如今申时行也就主张把辽东增加的利作为金花银,而避免因为战事需要国帑贴补内库。

  朱翊钧听后点首:“妥当!内阁度支司和御马监也派一名官员去,同宁远侯一起合议设立辽东商行,以国家、内廷、宁远侯府合本经营辽东商贸,以使中外之货通于边夷,而不以通夷论之,宁远侯府名下现有商贾负责经营,所取之利按分殳分红,亏损也照此分赔。”

  分殳就是分股的意思。

  明中后期开始,已出现商人资本合伙经营的形式,只是明人很多时候把分股以分殳称之。

  所以,朱翊钧为方便让公卿们理解,在这里也以分殳称之。

  朱翊钧没有打算把李家在辽东的商贸产业直接拿掉。

  那样吃相太难看。

  朱翊钧也不想让天下人觉得主动向朝廷让利,反而没好处。

  所以,朱翊钧就只是决定让国帑和内廷出钱帮助辽东李氏的商号做大,彼此一起赚钱。

  这样也能让辽地将门知道,维持良好的商贸秩序,跟他们的利益也有关系,而不只是为朝廷和皇帝维持商贸秩序。

  申时行听后拱手称是,随即道:“陛下,可否对出关的小额商货予以免税之额,可促进汉人小商贩愿意出关,而不再畏惧关外严寒;如此既增加关外汉人数量,也利于活跃关外商贸,降低普通番夷劫掠的意愿。”

  “准!”

  “你们内阁议一议,免税额度定为多少合适。”

  “凡出关者,只要货物价值不超过一定数额,皆可免税,尤其是百姓日用之物而非奢靡的东西,如土布、陶瓷器皿这些,免税额度可以定大一些,既让本国普通商贩更愿意出关牟利,也让普通夷民购买这些商品的成本远低于劫掠这些商品的成本,达到瓦解女真、蒙古诸部上下人心的目的。”

  这里的关是指山海关。

  山海关以东,即后世的东北一带,如今最需要的就是让大量汉人出关,充实边塞,如此才能为将来往北扩疆做准备。

  所以,朱翊钧同意了申时行的提议,对出关的普通汉人商贩给予适当的免税。

  申时行听后便拱手称是。

  方逢时这里奏道:“启奏陛下,枢密院议后认为,因为觉昌安、塔克世、李如彘等本是昔日跟着逆贼王杲一起反叛朝廷的逆贼,只是因为万历二年王杲兵败被杀后,他们才虽王杲残部成了官军俘虏,而被时为辽东总兵的宁远侯收为奴;所以,如今算来,他们虽有关,但因为还未被朝廷给予封赏,就被宁远侯杀掉,所以依旧只能算是家主杀奴;而且因宁远侯的确拿出了他们有谋逆的实证,所以宁远侯杀之,也算是为国除贼,也就不予追究。”

  “但也不封赏!”

  “盖因宁远侯从来未奏明,原建州左卫奴酋竟在他府上为奴,算是知而不报;如今也就算是功过相抵。”

  “妥当!”

  朱翊钧点首,又问:“宁远侯在古勒寨俘虏的两千多女真夷丁呢?”

  方逢时回道:“宁远侯已奏请设为一个正兵营,由游击查大受统领,开赴云南征缅,且请陛下赐名。”

  “就名为绿营,军饷同于九边辅兵。”

  “有大功者,一样可授军功章。”

  朱翊钧言道。

上一篇:1980我的文艺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