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74章

作者:坐望敬亭

  相泽千代见怪不怪,看了一眼电视里正妙语如珠的英俊男人,转身出了办公室。

  小黑洋子毕业于日本的横滨市立大学,当年为了能够给自己镀一层金,她选择了到中国去留学。

  82年留学归来后,她成功进入了的产业经济省工作。凭借着自身出色的能力,和中国留学背景,小黑洋子在产业经济省的工作如鱼得水。

  可惜在日本这个绝对的男权社会里,追求上进的女性就如同异类一样,与社会格格不入,尽管小黑洋子努力上进、工作成果也出类拔萃,可几次升迁都与她无缘。

  到最后,她不得不将自己在职场上的野心转向别处。

  1989年,在产业经济省工作7年之后,她选择了辞职经商。

  她记得林为民曾经说过,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健全的基础教育体系和海量的产业工人,未来必将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将成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小黑洋子对林为民的话奉为圭臬,辞职之后进入了外贸领域,利用自己曾经留学中国的优势,做起了两国之间的贸易生意。

  到如今十一年过去了,她所经营的双木国际贸易株式会社已经成为了全日本的前三十大的贸易公司,每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多达上千亿日圆,小黑洋子也因此成为日本商界女强人,身家多达数百亿日圆。

  但此时的她,看着电视中的男人,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精明强干,眼中除了迷恋与仰慕,更多的是柔情似水。

  “林君……”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电视中的林为民依旧是那样年轻,除了身上多了几分成熟的气质,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无数的画面闪过,在小黑洋子的脑海中串联成无比清晰的回忆,最后定格在燕大校园里那场纷纷扬扬的樱花雨下。

  电视画面切换,镜头给到了正在发言的林为民的身后,端庄美貌的妇人手牵着粉雕玉砌的女童。

  小黑洋子的眼神中闪过黯然之色,这就是林君的妻子吧?

  果然和歌丽说的一样,如同美丽纯净的抚子,他一定很幸福吧?

  她看着电视中的女人,心中无比复杂。

  每一个工作到午夜的晚上,她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当年她没有选择回到日本,而是留在中国,她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呢?她会不会有机会成为今天站在林君背后的那个女人?

  人生没有如果,就像日夜奔流的江河之水,一去不回。

  小黑洋子放下心中的执念,她捏起茶几上的茶杯。

  淡淡的茉莉花香气,好像多年前的味道还在鼻尖。

  “……在此我不想去喋喋不休的讲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因为那显得俗气又令人厌烦。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从被誉为作家摇篮的文学研究所毕业,到走进中国文学最高殿堂的国民文学出版社,一路走来我受到了太多良师益友的帮助和提携。

  当我从文学研究所毕业无所依着时,我的老师万先生向我伸出了援手。我写《情人》的时候,因为当中过于大胆的情爱描写饱受抨击,是我的上级帮助了我。我的朋友们总是为我带来心灵上的抚慰和思想上的碰撞。我的家人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他们是我热爱这个世界的动力,也带给了我观察和书写这个世界的新奇角度。我把我想讲的话都写进了书里,我希望它们会以文字和书籍的形式存在下去直至不朽。

  我也希望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有时间的时候,能够耐心的翻开其中的一页读一读我这个幸运儿的作品。

  它也许不会给你带来多么巨大的改变和丰厚的收获,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你会因此认识一位创作者,走进他的内心。

  文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意义,但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说,文学是表达,是倾诉,它不应该受条条框框的约束。

  它既可以歌颂高尚,也可以抨击黑暗,它可以是闲来解闷儿的小故事,也可以是为人解惑的至理名言。

  文学的用处在于它超越了语言的表达,不要把文学放在高高在上的祭坛上去膜拜,更不要试图让少数人去定义文学。

  让更广大的人民走近它、触摸它、感受它,文学的圣火必将在每一个人指尖温度的汇聚下熊熊燃烧,长存不灭,从此照耀人类文明的黑暗星空!”

  林为民的讲话结束了,偌大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再次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人们为他精彩的讲话而动容,发自内心的恭喜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这个时候,远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

  林为民的亲人们欢呼鼓舞,朋友们相拥庆祝,无数国人守在电视机旁,见证了林为民领奖的全过程,夙夜难眠。

  中国诞生了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并不是因为这个奖项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多么重要,而是因为经历了百年屈辱史和建国后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中国的人民终于看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崛起的希望。

  我们可以获得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奖,我们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

  今天的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中国必将一次又一次让世界为我们侧目。

  林为民走下台后,只剩下最后的经济学奖颁奖,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当他们二人从瑞典国王手中结果获奖证书和金质奖章后,也意味着今天的颁奖仪式接近尾声。

  欧洲中部时间17:32,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响起了瑞典国歌《古老而自由的北国》。

  辉煌灿烂的古老音乐厅内,再次诞生了一批诺贝尔奖项得主,他们站在各自领域的最巅峰俯瞰这个世界,也为这个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隆重的颁奖仪式结束了,今天参与颁奖仪式的所有人移步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今天这里将会召开一场盛大的招待晚宴。

  晚宴在晚上19点,除了之前参与颁奖仪式的瑞典王室成员、政府要员、诺贝尔奖得主和他们所在国的大使和夫人,以及诺贝尔基金会邀请的重要客人之外,今天晚上还有250名学生受邀出席,晚宴的宴请人数多达1300余人。

  晚宴开始后,每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再次上台致词,林为民诚恳的发表了一番获奖感言。

  晚上九点多,林为民和妻女回到酒店。

  憋了一晚上的小豆包将林为民得奖的金质奖章哄了过来,拿在手中爱不释手的把玩。

  诺贝尔奖的金质奖章约重半磅,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

  “赶紧放下那么珍贵的奖章,你再给摔了!”陶慧敏喊道。

  林为民说道:“没事,金子做的,不怕摔。”

  陶慧敏白了他一眼,“你有点常识好不好?手指盖划上去都能给留个印。”

  林为民脸色微微尴尬,“闺女,别玩了再把老头儿脸给摔瘪了。”

  小豆包仰脸看向林为民,“爸爸,你把这个奖章送给我吧!”

  林为民以为闺女是明白这东西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才跟他讨要,他高兴的抱起小豆包,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好,送给你!”

  小豆包笑的咧开了嘴,嗯,有点漏风。

  金子做的奖章,一定很值钱,她美美的想到。

第932章 再回首(大结局)

  2000年12月13日,林为民与随行团队载誉归国,在首都机场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首都机场人满为患、摩肩擦踵。

  这其中有自发前来的人民群众,有单位组织的机关干部,有文艺界的同仁,还有林为民的亲朋好友。

  12月的北京冷风刺骨,但丝毫没有阻挡大家欢迎林为民回国的热情。

  石铁生被人推着处于人群的最前方,林为民一家人走出通道第一个看到了他,高兴的朝他挥了挥手,却得到了机场内成百上千人的欢呼,这些发自内心的欢呼萦绕在首都机场的穹顶之下,震耳欲聋,充满了欢乐。

  在官方人员的安排下,两位少男少女向林为民献上了鲜花,他在机场内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并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机场逗留了一个多小时,欢迎人群在机场安保人员的疏散下逐渐离去,林为民等人也终于得以走出机场。

  林为民俯身去背石铁生上车,他笑着说道:“以前总是让茅盾文学奖得主背,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背还是第一次。”

  “还不都是我背?”林为民笑呵呵的说道。

  回到家中后,林为民又在家中简短的接受几家中央媒体的采访才得以休息。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林为民仍旧被各种采访和活动所包围,前段时间已经回落的诺贝尔奖报道潮在他载誉归国之后再度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浪潮。在配合了一周之后,林为民果断拒绝了所有的官方邀请和活动。

  连续两个多月时间,不是接受采访、就是参加活动,他也得给自己好好放个假了。

  不过在休息之前,林为民还得参加个重要的活动。

  政府方面要为他举办个文艺座谈会,大领导将会莅临参加,这个活动是林为民没办法拒绝的。

  12月21日,冬至。

  人民的会堂北京厅内,数百位全国文艺界重要人士齐聚一堂,参加这场以林为民为主角的文艺座谈会。

  座谈会这东西林为民这二十年来搞了很多,但到这个级别的,还是第一次。

  会上众多与会人士都发表了对林为民过往作品以及文学成就的看法,在这样的场合里自然是赞誉声一片。

  隔了一天,关于文艺座谈会上的内容出现在了新一期的《人民日报》上。

  “……召开文艺座谈会为的是更加清晰的认识林为民同志,懂得他在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所占的地位。

  自八十年代以来,林为民同志的作品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受到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这不仅是他文学创作水平的体现,也是他的文学思想闪耀的结果。

  这么多年来,国内改革形势日新月异,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林为民同志的作品无时不刻不在反映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记录着我们的成就,也记录着我们的磨难。

  但仅仅是记录当代,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霸王别姬》里有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燃烧》当中有对资本主义的讽刺蔑视,在《大明王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千百年来兴亡皆哭的黎民百姓的同情与共鸣,透过《套马人》能够看到他对只知压迫人民的统治阶级的敌视与仇恨。

  他的诸多作品立意高远,视野宏大,是共和国文学史当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用一支笔写尽了世间百态与古今中外,我希望我们文艺界的文艺工作者都能够向林为民同志学习,不仅是学习他的精神,更要学习他的知行合一与风骨品格。

  在文化这条战线上他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人,站在了那些敌视和看低中国人的最前线。他不但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旗手,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共和国最忠诚的战士。”

  所有看到报纸内容的人都对大领导对林为民的高度评价咋舌不已,这样的评价几乎直追那些已故文学家了,不,应该说是超越了绝大多数已故文学家。

  官方给予林为民的高度肯定和褒奖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更是因为他这么多年来对中国文学和人民群众所造成的积极影响。

  他的作品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力覆盖了数以亿计的读者和观众,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坛所涌现出的最为杰出的代表性作家。

  外界的舆论喧嚣对林为民的影响不大,参加完文艺座谈会后,他出现在了北京医院里。

  万先生病了,在林为民从欧洲回来的第二天便发起了高烧。

  林为民来到医院时,他的呼吸孱弱,陷入了昏睡,林为民眼中闪着急切之色,问道:“怎么也不告诉我?”

  黎玉茹说道:“他说你刚刚得奖,要忙的事太多了,不要打扰你。”

  林为民张了张嘴,最终也没有说出什么来。

  这两个多月来他一直忙于接受采访和参加活动,前往欧洲领奖之后更是如此,昨天文艺座谈会国内文艺界的半壁江山都来了,万先生却没出现,林为民这才想起给万先生打个电话问候,结果却得到了万先生卧病在床的消息。

  “大夫怎么说的?”

  “查不出什么毛病。”黎玉茹的脸上露出几分悲戚。

  林为民心里咯噔一下,查出问题至少还有对症下药的办法,可要是查不出问题,怎么治疗?

  多年来身居高位养成的从容不迫被打破,他感到心脏一阵紧缩,慌的不行。

  病床上的万先生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林为民在病床旁守了几个小时,到傍晚时,万芳唤他去吃饭。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