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71章

作者:坐望敬亭

  林为民接起电话,全都是记者的采访邀约。

  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已经传开,这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第一个诺贝尔奖,媒体们再怎么重视和宣传也不为过。

  估计一两个月内媒体的采访邀约不会断,林为民着实是没有精力去应对这些记者,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些邀约。

  林为民到办公室快一个小时时间,别的事没干,除了接受同事们的恭喜和祝福,就是接听电话,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记者,还有一些是熟人的道贺电话。

  这边儿他刚撂下电话,外面来人说有记者上门要来采访他。

  “不是说不接受采访了嘛!”林为民无奈的说道。

  “是《北京青年报》的李向阳。”

  林为民让人把李向阳带了进来,“你跟着裹什么乱啊!”

  李向阳振振有词,“我这怎么能叫裹乱呢?得了诺贝尔奖,你想不接受采访那是不可能的。反正都得接受采访,谁采不是采,还不如便宜了我!”

  李向阳的语气如同采花大盗,视林为民为囊中之物,二人是多年的朋友,虽然算不上知己,但关系很好,李向阳以前没少为林为民站脚助威,他来堵门,林为民还真不好办。

  “好歹也是主编了,你做事能有点格局么?”

  “我一个小小的报社,又不是大集团,要什么格局?销量才是真格的!”

  这人要是不要脸,谁拿他也没办法。

  两人正说着话,桌上的电话再次响起,林为民接起电话,是文协的头头打来的电话。

  先是一番热情洋溢的恭喜,然后便提出了《文艺报》想要给他做个专访的事。

  林为民在脑海里回想了一下,刚才拒绝的电话里好像有《文艺报》的邀约,这是搬来救兵了。

  林为民笑呵呵的说几句客套话,语气婉转的拒绝了对方的请求。

  “看着没?都是约采访的,接受伱的不接受他的,你不是让我得罪人吗?”林为民拎着听筒对李向阳说道。

  李向阳却不以为然“你还怕得罪人?”

  “嘿!”林为民气急,“你少跟我俩耍混的。”

  两人掰扯了几句,期间林为民又接到了署里领导的恭喜电话,刚放下电话,又接到了礼部领导的电话,内容也是恭喜,但在最后又对林为民提出了要求。

  “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好事,要多宣传宣传,不仅是国内的媒体,主要还是国外的,这也是为了提高我们国家的对外形象。

  不要有畏难情绪嘛,这对你来说算个什么事?无非是花些时间而已,难得得回世界级的奖项。工作上的事可以先交给别人,这对他们也是个锻炼的机会。”

  领导几句话就把林为民架到了高台上,他苦笑道:“您都这么说了,我还怎么拒绝?”

  “我知道你不爱接受采访。之所以对你提出这个要求,也不是为了宣传诺贝尔奖,而是为了我们的对外形象。现在加入世贸正在关键时刻,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次对外宣传的机会。这也是朱镕基的想法。”

  越说越大发,人家这么耐心的解释,林为民也没办法再说什么,痛快的应下了这件差事。

  挂了电话,他看向李向阳,这厮面露得意。

  “来吧,赶紧的,问完拉倒。”林为民摆烂的像个连着上钟的技师。

  李向阳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林为民获奖后的首个专访,心里的得意劲就甭提了,临走的时候走路都是横着出去的。

  在林为民接受李向阳专访的时候,他办公室的电话就从来没断过,除了各方的恭喜就是采访邀约,有很多还是熟人和领导。

  林为民将接电话的工作交给了手底下的人,单纯恭喜的也就罢了,采访邀约让他们挨个电话登记好信息,地方媒体全部都拒绝,只留下一些相对权威的媒体。

  这倒不是林为民看人下菜碟,实在是媒体众多,他不可能每一个都接受采访,必然要筛选一下。既然要筛选,那么肯定就要有条件,影响力自然是最公平的条件。

  一上午时间,手下人一共登记了16家符合要求的媒体的采访邀约,还有8个活动邀请,都是那种比较规模比较大的。

  林为民看着这份名单不禁头疼,这可要了亲命了。

  正在他发愁的时候,旁边又递来了一份名单,“董事长,这是几家外国媒体的采访邀约。”

  林为民内心叫苦不迭,这才获奖第一天,照这个情况看,到诺贝尔奖颁奖前,他是轻松不下来了,估计不是在接受采访,就是在接受采访的路上。或者不是在做活动,就是在做活动的路上。

  做了好一会儿心理建设,林为民总算是接受了把接下来这段时间浪费在这些采访和活动思想准备。

  完成了心态转变,再看这些名单,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周五这一整天,林为民办公室里的电话没停过,他接受采访的行动也没停过。

  一天时间,林为民接受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四家媒体的采访,工作量直接拉满,当然了,曝光量也是拉满。

  到了下班时间如今距离瑞典文学院宣布林为民获奖的消息也不过15个小时。

  大半天的时间,林为民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遍了国内,成为无数民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当天晚上,《新闻联播》出现了林为民获奖的新闻。

  “本台消息,瑞典文学院于北京时间今日凌晨2:00宣布,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林为民。林为民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作家林为民本人接受了本台记者采访,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消息播报结束,紧跟着电视上出现了林为民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画面。

  林为民已经记不得他是第几次登上《新闻联播》了,电视上的画面在播放,一旁的妻女看得极为投入,全情贯注。

  等进入了下一条新闻之后,母女二人才从收回目光,再看向旁边的丈夫/父亲,目光中充满了崇拜之情。

  林老师不自觉的挺胸抬头,终于找到点一家之主的感觉。

  “爸爸,你真棒!”

  小孩子天真烂漫小豆包第一个表态,扑到林为民身上,“叭”的一下结结实实的亲在他的脸上,让林为民喜笑颜开。

  陶慧敏也挽住他的胳膊,柔情似水,“老公,你真是太厉害了!”

  林为民心中更加激动了,这个评价他可好久没从陶慧敏口中听到了。

  正看着电视的功夫,林为民家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林为民接起电话脸色不禁肃然起来,听着电话那头说了一会儿,他才正色说道:“谢谢您的鼓励,我会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结束通话之后,陶慧敏好奇的问道:“谁啊?”

  她知道能让丈夫这个态度的电话,肯定不是一般人打的。

  “一把手!”

  林为民只说了一句,陶慧敏惊讶万分,随即又兴高采烈。

  又过了一日,关于林为民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持续发酵,媒体上各式各样的新闻也在快速增加。

  《中国文化报》刊登了长老致国文集团的信,对林为民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祝贺信中写道:“林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有了《新闻联播》的报道、一把手的电话、长老的公开致信,全国各界都收到了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林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大事的高度。

  《中国文化报》隔天又刊发了现任文化部门领导致林为民的贺信,信中写道:“林为民同志以卓越的文学创作成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学的风采,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值得中国所有作家、艺术家骄傲的事。”

  同一天,《文艺报》也刊登了全国文协致林为民的贺信。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林为民同志一直走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最前沿,他的作品深植于中国文化,源源不断的从中华民族千百年以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养分,形成了其独特多元,又富有生命张力的鲜明风格,极大的拓展了当代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同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世界文学史而言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连续数天时间,多个官方表态将林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推上了舆论的峰口,带来了举国上下的关注。

  政界、文艺界、知识界的反响此起彼伏,澎湃汹涌。

  势头之猛,远超林为民以往任何一部作品所带来的影响,也远超林为民以往任何一次获奖经历所带来的影响。

  诺贝尔文学奖之影响力,恐怖如斯!

  ……

第929章 超越诺贝尔

  林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如同平静的海面被投入了一枚核弹,不仅仅掀起了滔天巨浪,也将原本在中国人眼中看似深不可测的诺贝尔奖炸了个翻江倒海。

  连续数日时间,国内众多媒体竞相报道,再加上林为民本人接受的采访,在国内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诺贝尔潮流,几乎全民都在讨论诺贝尔奖。

  民众们除了讨论林为民这个新任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有人关心下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将会是谁。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

  实现零的突破,在任何行业和领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些魔咒一旦打破,人们心中的畏难情绪也会被跟着打破,再看原本视之如天堑的奖项,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已成过往。

  当然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林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认可和骄傲自豪的情绪。

  在社会各界当中,文艺界的反响无疑是最为热烈的,林为民现在可是国内文艺界的扛把子之一。

  10月16日,继几家权威媒体连续发表了致林为民的贺信后,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全球文学视野下的林为民》。

  “林为民的获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这并非对他本人而言,因为林为民早已在世界文坛证明了他自己。这次获奖的里程碑式意义,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学界、中国的广大作家而言。

  它标志着诺贝尔奖完成了一次转向,这个成立超过百年、在世界范围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奖项终于转向了中国作家。

  这一届诺贝尔奖肯定的不仅是林为民作品的非凡文学价值,同时也肯定了中国文学,这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不失为是一个好消息。

  但话要说回来,林为民得奖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文学一劳永逸地成功了,意味着西方的偏见和有色眼镜将从此不复存在呢?

  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林为民的成功固然是中国文学的成功,但更是他个人的成功。若我们因为这次获奖武断的认为中国文学从此走向世界,那就大错特错了。

  ……”

  《文汇报》作为南方媒体的代表之一,对于西方向来是推崇备至的,这次评论林为民获得诺奖,难得的显示出了格局。

  既肯定了林为民的文学成就,也为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献上了良言。

  从《文汇报》的态度上其实也不难看出这个年代很多崇尚西方的群体,内心更多的还是一种慕强心态。

  以前得不着诺奖,觉得人家高不可攀,现在得了,马上挑剔了起来,活像个攻略女神成功的渣男。

  除了媒体上有各种官方机构的致信、权威人士的评论,在林为民熟识的人物当中也有人通过媒体为他发声,其中最积极的当属马屁小能手余华。

  不过可惜他这回没蹭上热度,被莫言抢了个先。

  10月20日,《文艺报》发表了莫言为林为民获诺奖所写的《林为民获得诺奖的多重意义》一文。

  “……林为民获奖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

  另一方面,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林为民,也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会激发国外汉学家下功夫把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世界上去……”

  是以最近这几天,余华看莫言哪儿哪儿都不顺眼,见了面横挑鼻子竖挑眼,阴阳怪气。

  也难怪余华这么生气,他一直防备着佟钟贵那个浓眉大眼的,谁能料到莫言这个小鼻子疙瘩眼的也能干出这种勾当来?

  但更让他气愤的还在后面,仅仅在莫言发文两天后。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