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35章

作者:坐望敬亭

  林为民瞥了余华一眼,“老程找你了?”

  “是啊。总编说,他特别看好我。”

  林为民脸色沉静,“那你是什么想法?”

  “我啊……”余华的表情突然扭捏了起来,“您看我行不?”

  林为民看着他这德性心里有点腻歪,“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哪儿那么多废话!”

  被训了一句,余华连忙说道:“想是想。不过评委会主席原来是总编,您看我就一主编,还是通文社的……”

  闹了半天,林为民才明白过来,敢情这厮是借故跑过来跟他要官儿的。

  “咋地,要不我让老程给你腾个地方?”

  余华连连摆手,脸色惶恐。

  “您这不是折煞我嘛,我哪有当总编的命啊!”

  “哦,不要总编,那就是想要副总编了?”

  被林为民猜中了心思,余华嘿嘿笑道:“还是您了解我。”

  林为民上下打量着余华,把他看的心里发毛,不自信的说道:“您要是不同意,就当我没说过这事,我也就是随口一问。”

  林为民说道:“你这个资历啊,当副总编差点意思……”

  听他这么一说,余华脸上闪过失望之色,“我明白了。”

  “不过……”

  领导发言,精髓就在“不过”“但是”这类字眼上,余华闻言瞬间精神起来。

  “这回倒是你的一个机会。老程既然找到你了,你就先把互联网创作大赛的担子担起来吧。”

  余华心想,这话说的不是脱裤子放屁嘛,您老就是不说,我也得干这差事啊!

  “那……”

  他的话还没说就被林为民打断了,“先干着吧,以后会有机会的。”

  余华心中微微失望,看来还得熬啊!

  他头上这个“主编”的名头挂好几年了,以前刚挂上的时候还挺新鲜,后来就觉得逼格有点不够了,而且还是通文社的主编。

  这要是能挂上“国文社副总编”的名头……

  嘿!

  想想都带劲!

  爸,您儿子出息了!

  “好,我听您的。那这一届……”

  “这届比赛都结束了,现在主要是评选作品的工作比较繁重。老程就挂名吧,具体工作你来做。尽快把结果评出来,今年的工作量比较大,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余华脸色严肃,“是,您就放心吧。”

  “嗯。”

  林为民点了点头,余华知道自己该走了。

  等他走后,林为民看着门口摇了摇头。

  这傻小子!

  互联网创作大赛今年是第二届,经过两年时间,这个活动对于国内互联网文学的影响非常大,但在国文社内部已经逐渐有人嫌狗厌的趋势。

  没别的原因,单纯就是审稿量太大,而且还有时限要求。

  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内要审上万份互联网投稿,关键是质量良莠不齐。

  以前编辑部接受读者来稿通常还是有点下限的,这东西是要印成铅字的,很多业余创作者心里是有点逼数的,就算是没数的,被众多刊物打击打击也有点了。

  可到了互联网创作大赛这,真就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来了。

  短时间内、大批量的接受这种东西的洗礼,不得不说是对一个有职业素养的优秀编辑的深刻荼毒。

  不过要是深究一下的话,其实更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很多编辑的观念并没有扭转过来。

  进入互联网创作时代,文字和文学的严肃性正在被快速消解。

  但同时林为民也非常理解大家,这并不是编辑们因循守旧,你不能拿着一个后来的东西要求前人去赞美、欣赏他。

  老程找到余华,估计也是在国文社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人了。

  余华他这人搞文学不死板,心中的门户之见也没那么重,之前又一直是在通俗文学领域工作,来接互联网创作大赛这个工作倒是挺合适的。

  林为民刚才跟他说的并非是托词,余华要想在国文社当个副总编,可不那么容易。

  他在创作上有成绩,但在编辑这行里,成就就不值一提了,国文社里条件比他好、资历比他老的人,前面一堆呢。

  但要是另辟蹊径,这事倒也不是没可能。

  就比如互联网创作大赛现在正在催生出来的网络文学,未来必然会成为中国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国文社以后多一个负责网络文学的副总编是理所当然的事。

  余华成了互联网创作大赛的评委会主席,这不就成了资历吗?

  这要升官儿啊,你得讲究方式方法。

  光送钱、送女人,低俗!

  ……

第891章 你丫瞧不起谁呢?

  时间一晃到了十一月初,这两天气温逐渐走低,北京的冬天来了。

  家里的保姆秦姐昨天刚从老家回来,儿子结婚少不了一番操劳,陶慧敏见她回来后神色憔悴,特意给她放了两天假,让她先歇歇,可她却不干。

  吃饭的时候聊起儿子的婚事,秦姐疲惫的脸上露出几分满足的笑容,“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年轻人比我们那时候幸福多了。”

  秦姐的话语和表情让林为民特别有感触,吃完饭便钻进了书房。

  写了快半个月了,进度并不快。

  并不是因为写不出来,反而是因为能写的、可写的太多了,近年来林为民越来越警惕这种看似文思泉涌的状态。

  因为这其中掺杂的不仅有灵感,还有阅历带来的杂念。

  这就好比一个老者拽着年轻人,非要给他点人生感悟。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活的浑浑噩噩,痴长几十岁又能给你什么人生感悟?不过是些看似正确的废话罢了。

  年轻人要记得,经历和阅历这种东西只对本人有用。

  道理放到创作上也一样,阅历所带来的素材和灵感不是越多越好,其中平庸占了大多数,创作者要有分辨能力才行。

  在书房写了一个多小时,思路有些枯竭,林为民起身来到客厅。

  “哈哈哈哈!”

  还没进屋便能听到刚上小学的小豆丁那肆无忌惮的笑声。

  小豆包看着电视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脸上的笑容都快扯到耳根子了。

  一旁的陶慧敏有些嫌弃闺女的笑声,“你那嘴收一收,还有没有点女孩子的样子?”

  正沉迷电视剧的小丫头充耳不闻。

  林为民坐到沙发上,欣赏起了电视上正在装疯卖傻的老格格。

  10月28日,是个被铭记在中国电视史上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电视剧《还珠格格》正式在湖南卫视开播。

  现在电视剧刚刚播出一周,还没有达到轰动整个中国的程度,但已经初见端倪,至少林为民家里大大小小的就没有不爱看这部电视剧的,小豆包现在整天张口“小燕子”、闭口“紫薇”。

  不光是在家里,林为民在国文社也开始能听到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讨论,《还珠格格》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横扫中国。

  这天中午吃完饭林为民正打算去文化部开会,突然接到了郑国的电话。

  郑国父亲走了。

  林为民连忙让程早春代替他去开会,然后驱车来到医院。

  郑国父亲今年七十出头,在他这个级别的老干部里算是走的早的。

  “怎么这么突然?”见到郑国,林为民关切的问道。

  “本来在医院疗养,上午突然发病,问题出在脑袋上,没抢救过来。”郑国面容悲戚。

  林为民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节哀!”

  郑国点点头。

  “后事怎么安排的?”

  “办公厅拟完讣告了,今天发,后天在八宝山开追悼会。

  我爸生前和我说过,他不想埋土里,像老人家那样把骨灰撒大海里就行。省得后人麻烦,还妨碍环境。”

  林为民感叹道:“叔叔觉悟高啊!”

  当天晚上,郑父身故的新闻出现在《新闻联播》上,播音员罗京以沉痛的声音播送了这则新闻。

  过了两天,郑父的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一号厅举行,众多领导献身吊唁。

  北京没海,郑父火化之后郑国专门去了一趟津门,回来已经是晚上了,他把林为民约到了后海的小酒馆。

  郑国闷着头喝了几杯酒,才开口说道:“为民,你知道吗?其实我挺恨我爸的。”

  从林为民认识郑国开始,他极少说起家里人,哪怕是后来大家熟悉了,知道了彼此的家庭情况,他也很少提起。

  林为民没说话,他知道郑国不是要问他问题,而是想找一个倾听者。

  “伱说他一个地主少爷,好好的当什么进步青年啊?到头来受苦的都是家里人。

  分T那年我爷爷上吊了,我奶奶第二年就病死了。

  我爸倒是官运亨通,还娶了个出身富贵的大小姐。

  要我说,他们俩就是臭味相投。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