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16章

作者:坐望敬亭

  “我是事业编,我们不一样。”

  金莹冷哼一声,“牵强附会,无组织、无纪律,说的就是你这号人。”

  吏部天官给予林为民的评价还是非常准确的,这几年也传开了,总会被大家拿出来打趣调侃。

  回到北京,大家解散之前,团长又交代了每人要在一周之内交出一份考察报告来,林为民又忍不住哀叹了一声。

  花了几天时间搞定了考察报告,这次外出考察任务算是彻底结束。

  一晃十一月便到了,北京又开始进入了冬季燃煤取暖模式,这几天的空气糟糕透顶,出门永远是雾蒙蒙的,看着便让人烦闷。

  7号立冬韩壮壮带着一家人跑到林为民家涮火锅。

  说是为了庆祝立冬但林为民觉得这货就是为了炫耀他新买的虎头奔。

  “怎么样?我这车不错吧?”韩壮壮得瑟的炫耀着他的新座驾。

  林为民看了看车,说道:“开宝马,坐奔驰。谁没事买个奔驰自己开啊,看着跟司机似的。”

  听到这话,韩壮壮忍不住反驳道:“你开的不也是奔驰吗?”

  “我那奔驰啥时候买的?那时候谁会把我当司机?”

  想想自己开着奔驰车被人评价为司机的画面,韩壮壮就有点郁闷,他知道老舅肯定是在打击他,但又觉得他说的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我要是司机,那你就是个老司机。”他破罐子破摔的说道。

  吃上饭,韩壮壮的食量依旧惊人,他闺女小囡囡如今也颇有乃父之风,羊肉炫的飞起一筷头子至少得半两肉,关键是干吃还不胖。

  上了小学之后,小囡囡的身高蹭蹭的往上窜,刚刚满十岁,身高却已经1米6了,比学校的同龄人足足高出了一个头,抱着五岁多的小豆包跟玩儿一样。

  几天后,林为民接到了于东从日本打来的电话。

  十月末,于东带队《那山那人那狗》剧组去了日本参加今年的东京电影节,电影节11月1日开幕,10日闭幕,今天傍晚刚刚举行了颁奖礼。

  《那山那人那狗》与波黑电影《完美的圆圈》共同获得了本届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影片金麒麟奖。

  东京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是亚洲地区最早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自东京电影节创办以来,中国电影和电影人向来是这里的得奖大户。

  1987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吴天明的《老井》拿下了最佳影片、国际电影评论家特别奖、东京都知事奖等三项大奖,同时张艺谋还凭借在《老井》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那一届的最佳男演员。

  1991第四届,黄健中的《过年》拿下了评委会大奖,赵丽蓉因此获得了最佳女演员。

  1993第六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张国荣获得最佳男演员奖,田壮壮的《蓝风筝》获得了评委会大奖。

  1994第七届,严浩的《天国逆子》获得了最佳导演。

  1996第九届,吴天明的《变脸》获得了最佳导演,朱旭因此获得了最佳男演员。

  从以往国产电影的获奖经历来看,只要获得了最佳影片或者导演的影片,大概率都会收获一个最佳男演员奖项。

  这一次,《那山那人那狗》也不例外,继承了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在获得了最佳影片的同时,电影的男主角刘烨也拿到了这一届东京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项。

  虽然中国电影已经在东京电影节得了很多奖,但不妨碍于东他们为这次得奖而高兴激动,别人得奖是别人的事,《那山那人那狗》可是文华投资的亲儿子。

  更何况,这部电影拍完之后发行十分艰难,这次参加东京电影节就是希望通过海外市场打开门路,出口转内销,现在事情真就如他们预想的那样实现了,于东自然是高兴万分的。

  东京电影节结束四天之后,于东回到了北京,第一件事就是来林为民办公室汇报此次东京之行的成果。

  东京电影节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什么影响力,版权交易市场也比较小。

  《那山那人那狗》得奖之前,版权无人问津,于东一度灰心丧气。这次来东京文华可是掏了真金白银的,一行人光是机票和食宿就花了近十万人民币。

  这回版权要是卖不出去,文华可亏大了。

  好在最后的闭幕式颁奖礼上《那山那人那狗》争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两个奖项在手,影片立马变成了电影节上的抢手货,版权好卖多了。

  仅一天时间,于东便卖出了亚洲和欧洲十几个国家的版权。

  版权费并不贵,总共也就卖了35万美元。

  不过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卖了版权,好歹能回本了。电影投资不到200万,现在还小赚了一笔。

  不光如此,于东还跟东映株式会社洽谈《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上映的事宜,这几天他就耽误在了这件事上,要不然电影节结束的第二天就应该回来了。

  东映创始于1949年,是日本国内的五大电影公司之一,业务横跨电影制作、发行、院线、卫星电视和影片出租等多个相关业务。同时它还是朝日电视台的发起者及大股东之一,拥有东映动画、东映录音、朝日新闻等多个子公司。

  《那山那人那狗》的风格清新自然,在电影节展映期间便收获了许多日本电影观众的喜爱,于东顺利的达成了与东映的发行协议,电影将在11月下旬在日本公映。

  “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这部电影在日本国内的票房应该会不错。看看日本上映的结果吧,如果理想的话,到时候就适当宣传一下,找个合适的档期上了吧。”林为民说道。

  电影海外版权已经卖回本了,于东的压力小了很多,应道:“是。”

  “社长,《英雄》前两天也在美国那边下映了,最后票房定格在了1.63亿美元。欧洲、亚洲多个国家的上映也接近尾声了,电影的总票房达到了2.86亿美元。票房收益这一块,刨除了各项成本支出、税收和分红之后,我们文华的净利润应该在4500万美元左右。这段时间,各国的票房收益都会陆续到账。”

  《英雄》投资1亿人民币,其中文华一家公司投资占比过半,如今电影大爆,净利润45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3.7亿人民币,这可是实打实的现金流,来不得一点弄虚作假。

  林为民颔首道:“不错。文华第一次尝试商业大制作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优秀了。”

  他说着,脸上露出了几分调侃的笑容,“后续的版权收入,还能给文华创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再加上这一部电影的票房收益,比我们社里几年的利润都多,你们文华现在可是大户了。”

  有时候领导的夸奖,也可能是敲打。于东工作这几年,人变得越发的成熟,心思也比以前细腻了很多,他觉得越是这个时候,自己越要表现的沉稳。

  他在国文社可没什么跟脚,现在文华发展的这么好,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摘了桃子。

  所以于东听到林为民的话并没有高兴,反而沉肩躬身。

  “文华的成功就是社里的成功,《英雄》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您和社里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林为民的目光饶有兴致的盯着于东,在他的眼神逼视下,于东的脸色逐渐变得僵硬,眼神有些飘忽,额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于东觉得自己那点小心思好像被社长看得一清二楚。

  “好了。不要胡思乱想,我让你来做文华的总经理,是看中你的能力。”

  听到这句话,于东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是。”

  ……

第871章 网络文学第一枪

  《英雄》所取得的空前成功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林为民。

  后世这部电影在商业上也算是非常成功的,全球票房1.77亿美元,光是北米票房就多达5000多万美元。

  但相比这个时空的成绩,还是相形见绌了。

  2.86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成功不仅再次让电影的主创们扬名国际,也把文华影视在中国电影界的地位一举抬高到一个同行们只能仰望的高度。

  民营影视公司孱弱,国营电影制片厂老迈,进口大片肆虐市场……在中国电影如此艰难的时刻,《英雄》的出现如同一束突破层层乌云的阳光,光耀中国电影市场,让无数电影人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潜力与希望。

  如今数个月时间过去了,再辉煌的成就也将成为过去,但《英雄》带起来的这股风却没有刮完。

  陈凯歌突然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宣布他的最新作品《三国传说:吕布与貂蝉》正式开机,电影投资1.3个亿,将在上海车墩造一座三国城。

  林为民早前就听说了陈凯歌在鼓捣这个题材的事,也记得陈凯歌后世确实拍过这么一部电视剧,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并未觉得惊讶。

  可很快他就察觉出不对劲了,《三国传说:吕布与貂蝉》是电影?

  林为民一时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醒悟了。

  后世这个时间段,陈凯歌应该是在鼓捣《荆轲刺秦王》才对。

  可现在张艺谋先拍了《英雄》,以陈凯歌的性格,他是决计不会再拍一部与张艺谋撞题材的电影的。

  所以,原本的电视剧《三国群英会之吕布与貂蝉》就变成了《三国传说:吕布与貂蝉》?

  尽管林为民改变了很多的历史细节,但这次的改变属实让他有点绷不住了。

  带牛鼻子的黄厨子,兄弟们,谁懂啊!

  程大导建城狂魔的基因终于觉醒了,但愿程大导不会坚持他那奇特的审美。

  实际上,不仅仅是陈凯歌,《英雄》火了之后,全国各地的电影制片厂和民营影视公司们都看到了古装大片的市场号召力,纷纷投身其中。

  几个月时间以来,已经有陆续三四部号称投资过亿人民币以上的国产古装大片立项,其他几千万投资的古装电影就更多了,一时之间蔚然成风。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水分,但真金白银的投资同样少不了。

  不用想也知道,估计到最后85%的电影裤衩都得赔掉,10%的电影勉强保本,能够赚钱的撑死了5%。

  恐怕用不上两年时间,“国产古装大片”这个名词就将引起电影观众们的生理不适。

  林为民可以预见未来,但无法干预。

  拍吧,赔吧。

  哪个成熟的市场不是从一片混沌中厮杀出来的?

  九月中旬,国文社官方网站上线,同时在“读者论坛”发出了一封公告,第一届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就此诞生。

  借着互联网创作大赛的宣传风潮,国文社官方网站在短时间内便得到了国内大量互联网用户的关注,用户注册量节节攀升。

  仅一个月时间,国文社官网注册人数便超过了2万人,读者论坛也因为互联网创作大赛而变得热闹非凡,热闹程度不输很多BBS。

  一个月时间里,互联网创作大赛的投稿量超过3000份,其中包含了、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题材。

  互联网创作大赛并未对投稿作品的题材进行限制,第一届的规定也比较粗糙,只评出20个优秀奖,这20个获奖作品将会获得2000元的奖金,还会以专号的形式刊登在《当代》上,稿费另算,其中的优秀作品还将获得出版机会。

  互联网创作大赛到十月中旬结束,评委会又花了近一周多时间评选,最后赶在11月之前,第一届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的获奖名单公布到了国文社官方网站上,立刻便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

  国文社的互联网创作大赛是中文互联网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有奖征文活动,大家都关注热情极为高涨。

  这些作品都发在国文社官方网站的读者论坛上,名单出炉后,围观的网友迅速将这些获奖作品找了出来,并以最快的速度转发到了其他中文互联网网站上。

  短短几天时间,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的众多获奖作品不仅收获了官网网友们的关注,也受到了来自大江南北网友的瞩目。

  这些获奖作品在中文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也助推了国文社官网和互联网创作大赛的名气,双方相辅相成,引起了更多网友的注意,国文社官网的注册人数再次迎来了一个注册高峰。

  于东回国后的两天,国文社内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群人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

  他们正是第一届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的获奖者,此次来国文社是为了领奖的。

  上午九点多,国文社大会议室内。

  除了墙上“第一届国文社互联网创作大赛颁奖仪式”的横幅以及桌上每个参与者的身份铭牌之外,并没有什么隆重的装饰和气氛,可在场的众多年轻人们却紧张的心脏乱跳,激动万分。

  这可是国文社啊,国内文学界的圣殿。

  现在,他们就坐在这里等待着这个圣殿对于他们的认可,这如何能不让人激动呢?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