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58章

作者:坐望敬亭

  “不是能有几个,而是一个都没有,小佟还是有灵气啊!”

  众人的夸赞让佟钟贵很不好意思,他忙前忙后的张罗着给大家端茶倒水。

  柳荫见状忍不住调侃道:“小佟啊,你看,这房子也有了,是不是还差点什么?”

  姚淑芝立刻接话道:“还差什么呀?”

  “差什么?当然是女主人了!”

  众人不由得哈哈大笑,佟钟贵则腼腆的挠了挠头。

  林为民推着石铁生在院里闲逛,看着莫言蹲在众人旁边,看着大家欢声笑语一言不发,那是他的常态。

  “好长时间没见余华了。”石铁生突然道。

  “想他你给他打个电话,有了请假的理由,估计用不了几天你就能见到他。”

  石铁生被他逗笑了,“你算是把这小子的脾气秉性给摸透了。”

  “这一分开,见面真不容易了。”林为民感慨道。

  “是啊,不过每次的再见也因为这样才更显得可贵。”石铁生道。

  林为民微微颔首。

  两人逛到莫言身边,见他满脸愁容,林为民问道:“想什么呢?”

  “没什么。”莫言站起身,言不由衷。

  “你这个谎话说的很没有诚意,太假。”林为民打趣道。

  莫言情绪低沉,“想家了,想我母亲,我该把她接到北京来享几年清福。”

  中国人总有些刻进骨子里的情节,比如我们看到土地,会想到粮食、想到丰收,看到房子,我们会想到家、想到母亲。

  “可惜……我在北京也只是过客。”

  林为民道:“想留就留在这里嘛,以后等毕业了,想点办法留在北京也不是什么难事。”

  说到这里,林为民的脑海中又忍不住飘出莫言拿诺奖奖金在北京买房的梗。

  现在不一样了,莫言之前就在北京买了房,只是工作还没有办到北京来,网友从此又少了一分乐趣。

  莫言望着林为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对林老师来说易如反掌的事,在他看来却难如登天。

  林为民见他这个愁眉苦脸的样子,道:“别这么丧气,好歹也是知名作家了。这算什么难事吗?”

  “难!”莫言憋出了一个字。

  “我给你办。”林为民痛快道。

  莫言惊喜莫名,“真的吗?林老师!”

  “不过嘛……”林为民说完又沉吟了起来。

  莫言见此心立刻提了起来,“不过什么?”

  “以你现在这个作品啊,还是少了点,不够服众。”林为民有些遗憾的说道。

  莫言脱口而出,“我写!”

  这一句“我写”就很灵性,看似答非所问,却完全切合了林老师说话的要点。

  林为民不禁点了点头,孺子可教。

  还得是你啊!

  这样的同志,是每个刊物都求之不得的人才啊!

  林老师现在越看莫言那双小眼睛,就越觉得其中散发的都是智慧的光芒。

  “来,说说,最近在写什么呢?有没有什么灵感?”

  林为民这会儿也顾不上石铁生了,拉着莫言坐到一旁,关心起了他的创作、学习以及生活。

  嗯,主要是创作。

  佟钟贵见林为民拉着莫言在谈新作品,心中不禁佩服,大概只有林老师这样的精神,才能让《当代》佳作不断,销量长虹。

  其余的同事们看着被林为民困住的莫言,同情的摇了摇头。

  让为民给缠上,好好的周末都毁了!

  反观莫言,有了林为民答应他留京的承诺,灵感爆棚,文思泉涌,本来没什么想法,急中生智之下,硬生生憋出来了。

  林为民听着他的讲述着心中的想法,不时的点点头,最后等交流的差不多了,说道:“这个想法不错,回头写出来了拿给我看看!”

  “好!”

第484章 没职称

  时间一晃到了7月末,国家决定对13种名烟名酒的市场价格放开。

  此消息一出,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百货公司和烟酒门市立刻出现了抢购名烟名酒的风潮。

  这些百货公司和烟酒门市在开市后的几个小时内,准备供应一天的烟酒便全部被抢购一空。

  进入了8月份,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消息,民间又有传言说9月1日起国内的商品要全面涨价。

  于是各地又先后出现抢购潮,米、面、油、调料、火柴、肥皂、洗衣粉、毛巾、被单、铝锅……

  不光是生活必需品,还有服饰、家电甚至是金饰都成了抢购的对象,全国性的抢购狂潮在不断蔓延,政府为此不得不多次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大规模的抢购潮。

  社会上的风潮影响的是每一个普通人,国文社最近同样人心惶惶,很多同事每天连上班的心思都没有,外面一有点风吹草动,一个个跑的比兔子都快,生怕抢不着东西。

  不少人家里现在囤的大米够吃两三年的,衣服塞到衣柜都放不下,盐、酱油这些调味品更是十年起步。

  下午,同事们在编辑部里聊天,姚淑芝吐槽道:“这帮人都跟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什么都抢着买,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邹昌义道:“说的好像你没抢着买一样。”

  姚淑芝无奈道:“大伙都抢,我能不抢吗?不抢吃什么,喝什么?”

  大家听了也心有戚戚,这话说的没错。

  物价疯涨,大家提前囤购物资,囤购的人越多,商品越紧俏,越要抢购,商品越要涨价。

  完完全全就是恶性循环。

  大部分明眼人也看得出来这种形势,可问题是,你不去抢购,别人把东西都买光了,明天你们家连下锅的米都没有,能怎么办?

  硬着头皮也得去买,不仅要买,还得抢着买,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买到了。

  就在大家议论的时候,林为民悠哉的从外面开会回来,看着他潇洒的步伐,众人不由得羡慕。大家从未在林为民的口中听到关于“抢购”的话题,也没有从他话中听出焦虑,脸上看到惶急。

  他与外界的那些躁动仿佛隔了一层透明的薄膜,看着大家都处在一片天空下,呼吸的却不是同一种空气。

  “为民!”贺启智叫住了林为民。

  “什么事?”

  “刚才有人打电话来找你。”

  “谁啊!”

  “你同学,金莹。”

  “说什么事了吗?”

  “没有,让你给回个电话。”

  林为民按照贺启智交代的给金莹回了电话,此时他正住在作家出版社给她安排的招待所里,接到林为民的电话,她的声音兴奋。

  “不容易啊,大作家,还能想着给老同学回电话。”

  林为民笑道:“跟你比,我可不是大作家。小金同志,前途不可限量啊!”

  “说不过你,晚上有时间吗?”

  “有啊,要请我吃饭吗?”

  “你是地主,难道不应该是你请我吗?”

  “也行,那晚上把小伟叫上。”

  “好。”

  傍晚下班,林为民驱车去接曲小伟,听说晚上要跟金莹吃饭,他有点兴奋。

  曲小伟现在混成了文化馆副馆长,抛弃了文学道路,走起了仕途。

  “瞧瞧人家,再瞧瞧你,连文协都混不下去了。”曲小伟坐上车就开始挖苦林为民。

  “你一个混仕途的,能少操心点我们文坛的事吗?”

  林为民一句话让曲小伟闭了嘴。

  到了吃饭的地方,大家见面自然分外亲热。

  一晃好几年没见面了,大家变化都很大。

  林为民成了享誉中外的大作家,金莹写几年作品写了不少,反响也还不错,但比起创作这件事,她的事业更加亨通,她如今已经是省文协副首领。

  曲小伟放弃了文学道路,虽说当了文化馆副馆长,但他这个单位,基本都是奔着提前养老的主儿,这两年体重蹭蹭的长,母猪上膘都没这么快。

  三人先寒暄了一会儿。

  “这么说起来,你这回的作品研讨会规格还挺高的?”曲小伟问金莹。

  “主要是作家出版社邀请的。”

  金莹这次来北京,是特地为了她作品研讨会的事。

  前两个月,金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主办的刊物《文学四季》上发表,最近作家出版社正在召集一次规模盛大的作品研讨会,接下来还要出小说的单行本。

  看得出来,出版社对于金莹和她的作品非常重视。

  “啧啧啧,真不愧是三十岁的文协副首领,巾帼不让须眉啊!”

  曲小伟的调侃带着几分挖苦的意味,惹来金莹的白眼。

  “我知道你不喜欢参加研讨会这种事情,不过我小说出版帮忙写个序可以吧?”金莹对林为民道。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