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1章

作者:坐望敬亭

  “为民,走了?”小井冲林为民打了个招呼。

  “走了,小井!”

  林为民朝小井说了一句,迈开大步向前,一如他来时那样。

卷二:在《当代》的日子

第61章 我在《当代》当编辑

  天色阴沉,北风呼啸,雪花洋洋洒洒的下来,这是今年北京入冬的第一场雪。

  林为民将自行车停到车棚里,缩着膀子,提着黑色的公文包小步快跑进了红砖楼。

  “啐啐啐!”

  门口厚重的门帘将风雪阻隔在外,林为民吐了几口空气,似乎要将塞了满嘴的风雪都吐出去。

  “这鬼天气!太他娘的冷了!脚都麻了。”

  噔噔噔跑上二楼,一把推开编辑部办公室的大门,“哎呦喂,以后可别让我去取稿子了。这天气,太遭罪了!”

  正在埋头审稿的几位老编辑抬起头,看着他满脸慈祥的笑容。

  林为民读懂了这帮人的潜台词,你个新来的就不知道好好表现表现?

  新人没人权啊!

  林为民将公文包放到办公桌上,端起搪瓷缸,拎起暖水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暖乎乎的热水下肚,身上总算是有了点热乎气。

  他将刚收来的稿子拿出来,准备好好看看。

  稿子是一位五十年代就从事写作的北京老作家的,他刚进入《当代》编辑部,眼下还处于学习阶段,稿件来源除了业余作者来稿,基本没有约稿来的,编辑部便给他分配了两个老作家,让他先熟悉熟悉业务。

  林为民今天跟老作家约好了上门取稿子,不想早上下了大雪,这一趟林为民可遭了罪。

  看着稿子的内容,他眉头蹙起,只感觉今天的罪都白遭了。

  他的眼睛放在稿子上,牙疼般的看一页叹一声气,引得办公室里其他人对他行注目礼。

  “我说你至于吗?”对面桌的小姚,就是那个没名字的,好奇的问他。

  “至于不至于的我不知道,但这小说问题太大了,每一步的发展都跟八股文一样,毫无惊喜。”

  小姚道:“俗套并不代表不好。”

  “那倒是,可问题是让人一眼就能猜到结尾,这就没意思了,谁愿意看这种温吞水一般的文章?”

  “拿来我看看。”

  林为民将手里的稿子递出去,然后把目光望向了窗外。

  大雪纷纷扬扬,在十一月的北京是很少见的,看来明年会是一个丰收年。

  他的脑海中不由得想到了东北老家。

  十月份文研所结业后,《当代》的工作调令发到了东北,他回去折腾了半个月办好了调动事宜。

  老家的房子因为常年不住人已经破败不堪,林为民询问邻居有没有人写信或者发电报找他,邻居说没有。

  林为民心中失望,父母已经过世,按理说还有个大姐在的,可这些年断了联系,怎么也联系不上了。

  他把家里的老房子卖了800块钱。哦,这个年头不能说卖,是兑了800块钱,回到了北京。

  他在北京没有落脚的地方,编辑部便给他在二楼的招待所单独安排了一个房间作为宿舍。

  从那以后,林为民的工作和生活便锁在了朝内大街166号的这座红砖楼里,偶尔出门跟朋友聚聚会。

  办公室里的氛围静谧,桌上搪瓷缸里的热水升腾着氤氲的水蒸气,小姚的突然出声打断了林为民的思绪。

  “内容确实差强人意,回头跟老同志好好说说,看看能不能改一下。”

  林为民摇摇头,“够呛。当作家的,可怕的不是文笔差,而是思维已经陷入了定式,怎么改都是一套东西。”

  碰巧这时,覃朝阳走进办公室,手里还拿着一本杂志。

  “聊什么呢?”

  林为民起身,“主任,在讨论刚收的稿子。”

  覃朝阳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对老同志要有点耐心,人家可跟我反应了,你小子跟人家没大没小的。”

  “领导,您可不能听老同志的一面之词啊。我就是跟他探讨探讨小说的创作方向和方式,不存在不尊重老同志的情况啊!”

  “好了,别激动,人家老同志也没说你什么,别在这里做贼心虚。”

  林为民底气不足的说道:“我可没有。”

  这时他注意到覃朝阳手中的杂志。

  覃朝阳将东西摆到桌面上,“看看吧,专辑的样刊出来了。”

  林为民顿时满脸惊喜,拿起样刊,果然就看到《当代》那熟悉的纯色封面上有一行副标题,“《当代》谍战小说专辑”。

  专辑名称并没有用当初林为民建议的那个,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激动。

  从他心里冒出这个点子,到样刊出来,足有四个月多时间,不仅是他自己等苦了,班里那帮同学也等苦了,有几个人前一阵还专门写信问过这件事。

  这回总算是有个交代了!

  林为民翻着样刊,越看越喜欢。

  “这可是我们杂志第一次出专辑,也是成为双月刊之前唯一的一次了。”覃朝阳感叹了一句。

  林为民抬起头,“主任,双月刊的事真定下来了?”

  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也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

  秦兆阳点头,“定下来了。从一月份起,我们正式从季刊改为双月刊。”

  《当代》在创刊时是季刊,创刊号出刊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创刊号印了七万份,发到书店,很快销售一空。

  第二期加印到十万份,又是很快卖完。

  眼看着书店销售根本无法满足读者们日益庞大的订阅需求,社里便在七九年年末决定从一九八零年起改为邮局发行,执行邮局发行政策后,《当代》的发行量持续高涨,到今年的第三期时,发行量已经突破了三十万份。

  这一年时间以来,不断的有读者来信反应,说觉得看季刊不过瘾,等三个月时间实在太长了,纷纷给编辑部提意见要求缩短刊期。

  最近,社里和编辑部一直在探讨缩短刊期的可能性,现在总算是定下来了。

  从季刊变为双月刊,对于编辑部的编辑们来说工作量陡然增加一半,可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丝毫不满,反而都表现出高兴激动的一面。

  杂志受欢迎,代表大家的工作成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销量越高,社里的效益就越好,他们的工作才有价值。

  在八十年代初,人们的观念还是朴素的。

第62章 编辑的工作

  覃朝阳拍拍手,对大家说道:“以后变成了双月刊,大家的工作就要更忙了。老蒙已经跟社里申请增加我们编辑部的人员力量,所以请大家不要担心。”

  众人脸上都露出笑容,编辑部的力量壮大证明刊物正在走上坡路,他们作为一份子也感到高兴。

  林为民心中更加高兴,“我可算不是最后一个进办公室的了,以后有人替我干活了。”

  覃朝阳看他嘚瑟的样子忍不住出言打击他,“别想美事了,来的都是老编辑。你啊,就安心打杂吧!”

  办公室内的众人哈哈大笑,毫无同情心。

  林为民刚挂上的笑容,立马变成了苦瓜脸。

  嘟嘟囔囔道:“年轻人没人权啊!”

  “不要说怪话!”覃朝阳斥了他一句,老同志深知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的道理,“你策划专辑有功,月奖多加七块钱。”

  总算来点安慰,林为民虽说不差这七块钱,但好歹也算是对于他工作的一种肯定。

  “谢谢主任,我一定好好干!”

  “嗯,这个态度还不错。”

  覃朝阳走后,办公室里的大家暂时没了工作的兴致,纷纷讨论起即将进行的改版和人员扩大的事。

  当初国文社举全社之力办《当代》,都是社里各个编辑部组拿出最好的稿件,在编前会上极力推荐本部组编辑的作品,都希望通过《当代》把所编的书在出版前就介绍给读者,每次编前会开得都很热闹。

  莫应丰的《将军吟》、陈国凯的《代价》、杨鑫基、胡月伟的《疯狂的节日》、朱春雨的《在人海里》、王蒙的《布礼》……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高质量的作品,《当代》才能在一出世就获得了极大的欢迎。

  现在,情况有了变化,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等于用稿量一下子增加了一半,这无论是对社里还是对编辑部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原来是大家优中选优给《当代》供稿子,现在用稿量增大,但优秀的稿件就那么多,如果想保证稿件的质量,必然要扩大收稿规模,毕竟社里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不断的给《当代》输血,《当代》是亲儿子,别的编辑部组也不是后妈生的啊!

  “看来以后啊,组稿可没那么轻松了。”

  “累是肯定要比以前累的,谁让咱们杂志受欢迎呢?想想去年刚成立那会儿,不比现在累?”

  说这话的是祝昌盛,《当代》的创刊元老,最开始的三人组之一。

  小姚突然提到林为民,说道:“可惜了为民,要是没进我们编辑部,也是稳定的供稿大户。”

  算上专辑刊发的长篇小说《悬崖》,林为民已经在《当代》刊发了两篇小说。

  编辑部人人都知道他是个快枪手,稿子质量稳定,而且快速还快,到目前为止还没被要求改过稿子。

  可惜林为民进了《当代》编辑部,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这属于行业内的潜规则,以后林为民的稿子,如果没有意外情况,不会再出现在《当代》上了。

  “这有什么好可惜的。以后要是缺稿子了,就拿为民的稿子去别的组换呗。”

  柳荫抖了个机灵,把大家逗的哈哈大笑。

  林为民苦笑道:“我可谢谢你了。”

  玩笑了一会儿,大家又开始认真工作。

  林为民不再去研究从老作家那收来的稿子,他来到办公室的一角,这里堆满了读者们的来信。

  最开始创刊的时候,编辑部收到的信件并不多,几百封而已,可当时人手太少,连组稿、审稿、发稿都是问题,哪有空去理会读者来信呢?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