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27章

作者:坐望敬亭

  《当代》肯定要在一月份出一份获奖作品的丛书的,这样一来两者就有了冲突,所以《当代中篇小说精选丛书》只能提前上市。

  在《当代中篇小说精选丛书》上市销售的同时,十月号的《人民文学》也悄然摆在了全国各大书店、邮局的书架上,城市里遍布的书报摊上《人民文学》也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

  时隔两年多时间,《人民文学》再度刊登林为民的小说。

  《大明王朝1566》是部四十多万字的大部头作品,审稿过程中获得了编辑部所有人的一致认可,编辑部对这部作品抱有的期待是空前的。

  所以在这一期刊物的印数上,《人民文学》编辑部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首印便是120万册。

  这个数字哪怕是放到《人民文学》之前销售的所有期数里面,也可以排进前十了,而这却只是这一期的首印。

  《人民文学》编辑部做出的这个决定除了有对于小说本身的信心以外,更多的是对林为民以往战绩的信心。

  林为民出版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国文社出版的,在他的所有作品当中只有一部《有话好好说》销量未破百万。

  而其中销量最高的《霸王别姬》,累计印数已经突破了280万册,实际销售数量也已经超过了260万册。

  如此彪炳的战绩,这次的作品质量又好的出奇,大家有理由相信,林为民会再度为《人民文学》创作一个销售奇迹。

  林为民对于《人民文学》编辑部的期待并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的稿费。

  这次《大明王朝1566》在《人民文学》发表,编辑部给了他一个破天荒的稿费,千字35块。

  这不是出版,而是刊物发表的稿费。

  千字35块的稿费标准,可以说打破了国内期刊界作品发表的天花板。

  可问题在于,即便是这样,他这一部四十五万字的《大明王朝1566》,所得的稿费也仅有一万五千多块钱。

  林为民仔细想想还是觉得有些亏啊!

第355章 好好赞美它

  自84年开始,国内的稿费标准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有了很大幅度的涨幅。

  前几年千字十块钱的稿费标准就算是到头了,可现在动不动就是千字十几块。

  千字三十五块钱固然是打破了记录,但这个稿费标准对于林为民来说基本属于聊胜于无。

  林为民在谈话之间流露出了几分自己的想法,王蒙眼神怪异的看着他。

  “你当谁都是你林百万呢?”

  老头一剑封喉,林为民哑口无言。

  “走了!”

  这天聊不下去了。

  等林为民走后,祝伟一脸艳羡的望着他的背影,“千字三十五块还嫌少啊?”

  王蒙调侃道:“要不说人家是林百万呢,越有钱才越要锱铢必较。”

  祝伟想了一下,好像有点道理。

  下午五点,办公室的同事们陆续收拾好东西离开,祝伟走在最后一个锁门。

  来到车棚取了自己的凤凰牌自行车,随着国文社的下班大军汇入了朝内大街。

  他家住在白家庄,就在东三环边上,离团结湖很近。

  过了朝阳门,祝伟找了个书报摊停了下来。

  “来份《人民文学》!”

  祝伟付了钱,接过杂志。

  四毛钱的定价,从76年复刊到今年,《人民文学》坚持了快十年。

  祝伟在编辑部工作两年了,这两年关于刊物定价的问题一直在讨论,可定价始终没有涨过。

  《人民文学》毕竟不只是一份要创造效益的刊物而已,它更代表了中国文学界的最高标准,对比经济效益,它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才是更让国文社和上面看重的。

  回到家中,做了一碗面条,正吃着呢,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李陀。

  李陀脸上带着几分兴奋,“我看过了!”

  一句没有没尾的话,仿佛暗号一样,祝伟立刻心领神会,边秃噜着面条边问道:“感觉怎么样?”

  李陀叫喊道:“一个字,牛逼!两个字,真牛逼!三个字,牛逼大发了!”

  祝伟闻言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这数学都是哪个老师教的?”

  “哪个老师教的不重要……”李陀拉过椅子坐下,他正想说话瞧见了祝伟放在桌上的《人民文学》,他顺手拿了起来,挥舞着说道:“我告诉你!这部小说一出,什么《李自成》、什么《康熙大帝》,都得靠边站,以后历史小说我只认这部《大明王朝1566》。”

  祝伟这会儿几口吃完了面条,将饭盆放到池子里,随手刷了几下,放到橱柜里。

  “你这么说也不怕得罪人!”

  “好就是好,我说的是实话。我又没说这两部小说一无是处,其实这两部写的都不错。关键是对手太强了!

  这个林为民,他……他是怎么写出来的啊?”

  李陀满脸惊叹说道。

  祝伟终于坐了下来,“是啊,我们也好奇。”

  “你说,他之前真的对于明朝历史没什么研究?”

  祝伟摇着头,“据我所知,是没有。他这人啊,在社里没什么架子,跟谁都能聊,以前反正是从来没听他说过这方面的事。”

  “那还真就是为了写这部小说才了解的明朝的历史?”

  李陀说着脸上的表情更加震惊,他很难相信《大明王朝1566》这样一部精才绝艳的历史小说,竟然是一位对明朝并无多少了解的作家写出来的。

  “听说泡了大半年的图书馆。他这人你不了解,真正写起东西来快的很。《霸王别姬》十几万字才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这回写这部《大明王朝1566》花了接近一年时间,已经创纪录了!”

  李陀闻言脸上不禁流露出几分苦涩,“这事我当然听说过。这他么的,天分那么高也就算了,写的还快!”

  “要不怎么大家都说,他是真正的老天爷赏饭吃呢?”

  李陀点点头,认同祝伟的话。

  接着他又翻起了《人民文学》,抱怨道:“你说说你们也是的,为什么要分两期发呢?这让人等的多心焦!”

  祝伟问道:“你看完了?”

  “那哪儿能看完啊?这么好的作品,我得慢慢品才行。”

  祝伟无语,“那你催个屁!”

  “早晚得看完,我总不能看一个月吧?”

  “那没办法,谁让他写的太长呢!四十多万字,一期实在放不下,你总不能让我们亏本上这部小说吧?现在都不赚钱。”

  刊物的版面是有限的,期与期之间的差的页面无非是几页、十几页而已。

  可以《大明王朝1566》的篇幅,要是一期都发出来,多的可不是几页的事,而是近百页。

  在不提定价的情况下,国文社能亏到吐血。

  “嘿!”李陀的表情带着几分遗憾,又翻起手上的《人民文学》,“写的长也挺好,好书写的越长越好。”

  祝伟笑着问道:“你的呢?翻我的干什么?”

  “小气样!给你!”

  李陀把手上的《人民文学》扔给祝伟,拉开衣服,从裤腰处抻出一本一模一样的来。

  “你这也太味儿了!”祝伟皱眉嫌弃道。

  李陀特意扇了两下,“好了,这回散味儿了!”

  祝伟一脸无语。

  玩笑过后,李陀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今天刚上市的《人民文学》,看的极为认真。

  祝伟从包里掏出了几份从单位带回来的书稿,坐到书桌前审稿,偶尔提笔写下批注。

  如今这时候,大家没有手机和电话,朋友之间兴致一来,想见谁基本上就是骑着自行车说到就到,从来没有提前打招呼一说。

  李陀家住在东大桥,离着祝伟家不算远,经常是下了班蹬十几分钟的自行车便来了。

  这种时候,通常都是李陀又淘到了哪本好书,或者在哪个报刊上看到了好文章,然后迫不及待的登门和祝伟分享。

  他这两年虽说不写小说了,但阅读量反而比以前写作时更大了,毕竟时间更多了。

  房间内静谧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祝伟起身倒水的声音惊醒了一直沉浸在小说中的李陀。

  “几点了?”李陀问了一句。

  “九点半了!”

  李陀恍然,看书看的太入迷了,连时间都没有察觉。

  他低下头看了一眼手中的《人民文学》,不知不觉间,《大明王朝1566》的篇幅他已经翻过了一多半。

  李陀一想到马上还有一半内容要等下个月才能看到,心里就一阵难受。

  等待的滋味不好受啊!

  “诶!”

  “干嘛?”

  “跟你商量个事。这么看太让人难受了,你让我上你们编辑部去看看手稿呗?”

  祝伟听完李陀的要求,第一反应是异想天开,“手稿是能随便给你看的吗?”

  “反正都已经发表了。我也不拿走,我就在你们编辑部蹲着,我自己带个马扎去就行,保证不耽误你们编辑部的工作。怎么样?”

  “这……”

  李陀的态度很卑微,让祝伟听了都不好意思拒绝。

  翌日上午,林为民正在办公室审稿,柳荫走了进来。

  “诶,为民,听说了吗?”她一脸八卦的问道。

  “听说什么?”林为民抬头看向她,带着几分不解。

  “李陀正蹲在《人民文学》编辑部呢?”

  “他蹲那儿干嘛?”

上一篇:大秦嫡公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