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5章

作者:冥狄z

  这是家中有爵位才能进入的。

  而在剩下的三个户籍中,他却是难以做下决定。

  对他而言。

  这三个都不太好。

  普通民户籍,即‘编户齐民’之籍,工农都囊括在里面,百姓按律法规定编入到什伍中,会受到连坐制的约束。

  而且......

  这些人是徭役赋税的主体。

  大秦最先活不下去的也是这部分人。

  落入到这个户籍里,秦落衡基本可以想象出今后的凄惨生活了,朝廷隔三差五派人来征收赋税,还时不时抓去服徭役。

  这不是一般人能抗下来的。

  想了想。

  秦落衡还是放弃了。

  不选择普通民户籍,那就只能选择役籍和市籍。

  所谓役籍,即‘士伍籍’,相当于后世的‘军籍’,这部分人是朝廷征召打仗的主体,也是最容易获得军功的人。

  不过。

  这时候的士卒是自费打仗。

  打仗要自带干粮,还要自己准备衣服盔甲等物。

  太平年间,这个户籍很吃香,也会是秦落衡的不二选择,但现在是秦王政三十一年,秦国还没有北伐匈奴,也还没有打下百越,现在进入到役籍,无疑是去当炮灰的。

  匈奴和百越可不是良善之辈。

  他虽然力量不错,但沙场无眼,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对于一个在和平时期成长的人而言,进到战场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了。

  那就只剩市籍了。

  市籍,即商人的户籍。

  秦朝时商人的地位很低,跟徒籍没有什么差别,都是被优先征发劳役的存在,这部分人被社会大众厌恶,而且朝廷对商业活动管制很多,税收极高,除非是大商人,不然也就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市籍是正常户籍中最低的阶层。

  想着这三个选择,秦落衡也是挠了挠头。

  实在是选不了。

  他感觉这三个户籍都是不归路,要么被朝廷压榨到死,要么就是被征召入伍,去跟匈奴百越交战,沙场饮血,要么就是成为劳役急先锋,成为修长城、修直道的主力。

  哪一个都不保活。

  “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古人诚不我欺。”

  “在太平时期,虽然可能过的不如意,但总归是有活路,而在乱世就真是人命如草芥,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冢中枯骨。”

  “有时后知后觉未必不是幸事。”

  秦落衡轻叹口气。

  他知道自己为何这么焦虑,主要是因为自己知道历史的进度,他也很清楚未来的走向,正是基于对未来的认知,他才会在户籍选择上这么为难,这么的难以定下。

  他不想成为时代的一粒沙。

  也不想成为历史的滚滚车轮碾过的牺牲品。

  他想活着。

  平安健康的活着。

  他坐在屋里,沉思许久,咬牙道:“苦就苦吧,总好比直接去战场丧命强。”

  “而且我怎么也是关中的户籍,户口簿还是挺硬的。”

  “大不了乱世来了,继续找个深山野林躲起来,只要把这乱世躲过去,我这一身所学,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我去耕地!”

  “普通民户籍虽然要面对沉重的徭役赋税,但怎么也比另外两个好点,役籍和市籍这两个在天下还没有彻底乱起来前,都会是朝廷的首要征召对象,”

  “耕地虽然苦,但次列多少还是靠后一点,留给我反应和选择的时间也会更多。”

  “决定了,耕地!!!”

  秦落衡咬牙将自己的户籍确定下来。

  他知道在这时选择耕地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甚至于在历朝历代耕地都不是个明智之选,但他已别无他选。

  这是大秦!

  一个因耕战而崛起的帝国。

  在这个国度,想要生存只有两条路。

  要么耕地,要么打仗。

  他不会打仗,也从没有上过战场,所以他其实没有选择,他只能也只会选择耕地。

  “庄子言:‘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我已经对未来的走向有所了解,原本应让我今后一路顺畅,结果现在反倒让我自累,修道十年,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秦落衡轻叹一句,心神重新恢复平静,他继续拿起竹简,细细品阅起来。

第6章 上吏,固!

  转瞬。

  已经过了十日。

  骊山深处的一间民宅内,秦落衡正吃着早饭。

  这十日,他听从了秦长吏的建议,没有离开骊山,一直待在山中诵读道书,他并没有异议,他已经这么生活了十年。

  深山无时日。

  他这些年就靠读书来消磨时光。

  至于秦长吏说官府会派人送来的‘验’‘传’,他现在依旧没有等到,不过秦落衡也并不着急。

  这些东西终究会到的。

  大秦是一个注重实效的国度。

  但也非常重视考证。

  在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详实资料前,官府会一直去调查自己提供信息的真假性,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查清楚的。

  秦落衡也清楚这点,所以并不急切。

  吃完饭,收拾好碗筷,他重新回到了书房。

  书房很大,里面盛放的竹简不少,不过一枚竹简能记录的信息实在有限,也就几百来字,所以书房里看似竹简很多,其实总体算下来他的藏书并不多。

  秦落衡从书架上取下一枚竹简,放到书桌上,点燃已经熄灭的炉火,继续看起书来。

  过了半个时辰。

  咚咚咚!

  门外敲门声响起。

  秦落衡双眼微张,知道是官府派人来了,赶紧放下手中竹简,起身去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名文吏。

  来人约莫三十出头,头发黝黑束冠,唇上两撇矢状胡,身穿长袖皂衣,手持笔、削,其装束打扮,正是秦时标准的文吏。

  “见过上吏。”秦落衡连忙行礼。

  小吏笑呵呵的道:“不必多礼,我只是一斗食小吏,算不上官,更称不上上吏,这次是奉户曹之令,来给你送‘验’‘传’的。”

  “敢问上吏如何称呼?”

  “单名一个固。”

  “固上吏,天寒,还是先进屋吧。”秦落衡让开道,把这名文吏请到了屋内,他从一旁取出一个茅草垫,垫在了案几旁。

  两人相向而坐。

  这名称为‘固’的文吏坐在他的对面,他并没有急着将秦落衡的‘验、传’给他,反倒是先取出了几枚辩券。

  这是正常流程进入骊山的出入证明。

  一共有三券。

  由苑券吏、出入者、禁苑守门者各执一券。

  对于这一点,秦落衡是知道的。

  夫子曾言,‘在《商君书·定分》中规定:即以左券予吏之问法吏也。’

  即在大秦,于禁苑中者,吏与参辩券。

  也就是必须出示‘出入证’。

  一式三份。

  律法规定出入禁苑者需持中券,苑吏持右券,守门者持左券,这种辩券为的就是防人秘密潜入,以及增加出入者制造假券的难度。

  若是出入者的辩券遗失,还有另外两方作为参照。

  这也是后世发票收据等一式三联的起源。

  当然。

  秦落衡是没有这些的。

  在古代禁苑的范围是很大的,周朝时就已经有‘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的说法了,到了秦,帝王禁苑的范围就更大了。

  骊山禁苑作为特殊的禁苑,面积更是高达四百余里。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