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天下 第631章

作者:邪影

  没有明说,但事实很明显。

  离后长孙无垢,必须留在离国坐镇!

  ……

  次日。

  离王武信并未早朝,直到夕阳时分,太尉李靖前来觐见,递上今日上交兵权的所有将领的名单。

  “连魏国公也交出兵权了?”

  武信大略翻看了下,皱眉问道。

  对于魏国公李密的能力,武信还是颇为认可。

  原本武信是想派李密去征伐异族,成则最好,败也无妨,至少能削弱双方实力。所以武信的收缴兵权的意思,留了点余地。

  没想到,李密这么胆小,还真把兵权上交了,这反而让武信有些不好办了!

  “启禀吾王,魏国公早上就上缴了,是第三个前来办理交接之人……”

  李靖不清楚武信的言外之意,也不想猜测,只是意味深长应道。

  “第三个……”武信低声呢喃着,也就没多说什么了。

  李密能识趣,终究是好事,总没有硬是把臣子往死里逼的道理。

  武信相信,只要离国保持强大,李密就不会也不敢兴风作浪。

  “吾王,不知这军册,到底该如何制定呢?”

  点到为止,李靖也聪明地不多说,而是转移话题请示道。

  武信想了想,迅速应道:“现在确实还不是大肆裁撤之时,就以年纪为主线,制定个大概范围吧!”

  “二十到五十?”李靖试探性请示道。

  武信点了点头,应道:“可以!如果天赋好或修为实力高,也可以调用到特殊部门或军团,将领级别也可以适当调高年纪!”

  毕竟现在活了一百多的武者很多,活到两三百岁的也不少。

  比如韦孝宽、长孙稚、帝莫神祭司,甚至是鱼俱罗、定彦平、独孤伽罗等顶级存在,他们小则近百岁,多则一两百岁,让他们退伍也太扯谈了!

  “明白!那编制方面该如何决定呢?”李靖点了点头,再次请示道。

  “太尉的意思呢?”

  武信不答反问道,他自知只适合掌控大方向,提点意见,要让武信细说,还真不如李靖,专业不对口啊!

  “此乃微臣与各位将领连夜商议而出,请吾王查阅!”

  李靖早有准备地从怀中掏出一叠文书,递上应道。

  “五方镇军,坐镇东南西北中五方,需要王、帅两个印玺,方可调动……

  禁卫军……信武卫……

  二十四御军,平时负责坐镇各大军事重城和重要据点,战时负责征伐,御军同样需要王帅两大印玺,方可调动,平时各大御军统帅只能调动亲卫军……

  以各座城池的级别为标准,分别坐镇百万、五十万、十万、五万、一万、五千等编制的军队,对应天都、巨城、大城、中城、小城、据点等级别……

  五方镇军和二十四御军的统帅,每年述职后随机轮换,严禁连任同一地方三年以上……

  ……”

  武信大概翻看了下,合上看向李靖评论道:

  “不错,大概就这么办了!只是,轮换期限太短,就三年吧!还有御军……数量是不是多了些?我国有那么多军事重城和重要据点吗?”

  武信没明说的一点,五方镇军和二十四御军,是比较容易养虎为患,化为“拥兵自重的诸侯”的存在,所以要尽量控制好,数量也别太多。

  当然,李靖所给文书,也有加以限制,不管是镇军,还是御军,都需要王帅两种印玺才能调动,否则就是越权,罪可当斩。而且每年进行轮换,这已经是很短的期限了,能力不够的统帅甚至会来不及掌控军队,连各层将领也来不及熟悉!

  “嗯!三年也行……”

  李靖沉思着应道,苦笑了下接道:

  “吾王明鉴,我国确实有许多军事重城和重要据点,原本是想定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零八军呢……”

  “咳!咳!行,那就二十四御军吧!”

  武信被呛到般干咳数声,迅速应道。

  仔细想想,二十四御军还真不多,光是西边葬身山脉、沿海重地、中原驻地、西北荒原、北部草原、东北山林等,就需要御军镇守,五方镇军也难以细分到各地。

  武信一直清楚,这个世界很大,大到自己难以想象的地步。

  没想到,离国的疆域,竟然已经大到这程度了!

  仔细想想,身为离王的武信,其实大半疆域没去过,岭南、南蛮、西北、北漠、东北等区域,甚至连最重要的葬身山脉,武信也没亲眼见过。

  可以说,离王武信只是打下了江都附近,东都、西都等,主要是三大天都为主的区域,其余基本是各个臣子打下的江山。

  这帝皇当的……

  挺失败!

  当然,武信是开国之主,相对其他帝皇,已经算去过很多地方了。

  史书记载中,很多皇帝连帝都都没出去过,甚至个别帝皇连禁宫也没出去过。

  这才有了著名的荒唐帝皇典故……

  天下饥荒时,大臣上奏,帝皇回答:没米吃,难道不懂得吃肉吗?愚民就是愚民!

  想到这,武信更坚定了走出去的心,他可不想将来也有成为那荒唐帝皇的一天……

第0854章 停留风云

  “微臣遵命!”

  李靖似乎没看到武信反应般认真问道。顿了下,颇为迟疑请示道:“微臣冒昧,斗胆探听,吾王心中可有合适人选?此事恐怕拖不了多久,大概晋国大典时就该定下,否则会影响军事大局的部署,甚至动摇人心。”

  “嗯?”

  武信浓眉大皱,若有所思看着李靖,猜测李靖这么问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明显,这不是李靖该过问的事。虽然李靖是太尉,相关任命也会通过李靖之手签发下达,人选却不是李靖所能决定和干涉,最好过问都不过问,这是为了避嫌,预防百将之首的太尉,太过做大。

  李靖是个聪明人,没道理不清楚这点才是,竟然会直接问出来?

  “吾王明鉴!如今吾王会尽快离开这片天地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多多少少会动摇和影响人心。”

  此次李靖没再装没看到或装傻充愣,坦诚解释道。想了想又接道:

  “最让人关心和议论之处……谁会被吾王带走,谁会留下,晋国大典……如何册封。特别是关于五方镇军和二十四御军……”

  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被册封为五大镇军?二十四御军统帅者,就会被留下了。

  当然,人心各异,有的想留下,有的想离开,只是他们无法决定,更不敢抗旨,只能提前探听下,尽力按照想法去运作,或走或留!

  李靖的贸然询问,初衷也是好的,除非是离王武信一定要带走的人,其他可以自行选择,能减少许多矛盾。

  “这……太尉确定,能完全掌控除亲卫军外的兵权了?”武信凝眉沉思片刻,慎重问道。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离王离开的消息,暂时只在离国高层流传,但散开是迟早的事。说明武信身边的人,不是那么严密,肯定有人泄密了,毕竟听武信亲口明言者,也就那么几个!

  还是那句话,凡事有利有弊,这也不完全是坏事。

  如李靖所说,提前泄露一些,能让人自行选择,能减少极大矛盾。等离王宣布,那就完全来不及了,不遵就是抗旨。

  同理,等离王宣布,不想去的人很可能闹事,虽然闹事更可能被镇压,更快找死,至少也会心有芥蒂。

  是利是弊,就看各人怎么看待了,难以断定。

  “微臣基本肯定,但无论何人作乱,微臣绝对有信心短时间内镇压下去……”李靖慎重沉思了番,颇为自信应道。

  “行,那孤就在晋国大典之前,预先泄露一些信息。”

  武信想了想,点头应承道,又吩咐道:“当然,最近太尉多辛苦下,提前提交一份想走想留的名册,孤会酌量且尽量考虑。”

  “明白!”李靖暗松了口气应道。

  片刻后,两人又商讨点主要关于军事方面的事,李靖便告辞离开。

  “安排下去,尽量收集和调查关于通天之路的信息和资料。此外,派人进入试试,看如今通天之路情况,及时回报,便于安排……”武信沉思揣摩良久,偏头向花公公吩咐道。

  “老奴遵命!”

  花公公郑重应了声,又满脸忠诚追问道:“要不……老奴亲自走一趟?”

  自古以来,想通过通天之路者,数不胜数,而且基本都是惊才绝艳之辈。连那些人,表面上能通过者寥寥无几,包括公认防御最强的武神龟,也是铩羽而归,可想而知,通天之路之难。

  所以,如无必要,武信也不想带着众臣冒险,除了一定会带走之人,其他可以凭借自愿。

第0855章 通天风暴

  按照武信的想法,带走的天骄越多越好,成长快,也才有和域外势力争雄的资本。简单点说,就是性价比高,更有希望立足。否则一群人出去,初来乍到又实力低微,完全是送菜的份。

  万一又被大魏帝国碰上或查到,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估计连跑都跑不了。

  可是,离国也需要足够能力和威望的人坐镇,加上通天之路凶险,谁也无法确定会发生什么事,自然不能把离国天骄全带走。

  带谁?

  不只是无数人在猜测议论,武信自己心中也没谱。

  淮国公杜伏威,元老级别的开国功臣,功勋卓著,位高权重,性格也较为正直公正,豪爽慷慨,能让人服气。更重要的是,忠心耿耿,对功名利禄并不是很热衷,叛乱和被蛊惑的可能性极低,是留守的第一人选。

  燕国公罗艺,沙场老名将,可谓离国第二国公。久居北方,数十年来统帅燕云铁骑镇守边疆,抵御北狄,颇具威望,是北方镇帅的第一人选。但是,罗艺对权势颇为热衷,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稍缺,是较为纯粹的军人。这样的人,本质比较不会叛乱和逆主,却容易被利用和鼓动,此次收缴兵权就是最佳例子,幸好罗艺及时反应过来,不算太蠢。此人待定,武信还是偏向带走,免得留下后患。

  魏国公李密,野心勃勃,脑有反骨,心机城府极深又智慧如鬼。虽然臣服后一直兢兢业业,没什么异常之处,封臣榜表现,也是忠心耿耿。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密又对离王武信颇为戒备,还挺喜欢搞事,潼关之战时曾经动摇过,属下还曾经为叛乱部署和准备过(李密本人没有),此人绝对不可留,一定得带走,否则……杀!

  明心公帝明蝶,可晋封为明国公。虽是明眸善睐,风情万种的美女,却是英明睿智,明对错知进退,继任明心侯至今,忠心耿耿,功绩赫赫又行事低调,也没什么人蛮偏见。可以留下,充当中方镇帅!

  凉国公李轨,著名反王之一,四大魔门之鬼王宗少主,说明野心也有。却又一直窝在西北,极少参与中原行动,当年五王联军南侵也拒绝了招揽,可能无力东进,也是野心不是太大。主要是武信接触不多,对他性格作风还不是很了解,据查,风评不错,能吃苦,否则也不会一直安心待在西北了。可以留下,当西方镇帅。

  恭国公杨侑,大隋帝国末代帝皇,尚是稚童,却是少年早慧,天赋绝顶,臣服后也是深居浅出,也不见故日旧臣,看似低调无为。但是,如此更可怕,离王武信在,还镇得住他。武信一走,长孙无垢、杜伏威等人,不一定镇得住。理论上应该带走。只是看在独孤伽罗、杨广、杨林等人的份上,让这么小的稚童离开,与谋杀无异,待定。

  其他公爵就不是很重要了,可以任凭心意留走,包括信父。

上一篇:从海上来的钢琴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