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冲浪 第598章

作者:睡觉会变白

去年两个自制综艺《谦儿哥厨房》《花儿与少年》,前者虽没后者流量大,但观众群极为固定,气氛极其良好。

今年一同进入了第二季,都做了些改变。

《花儿与少年2》请的嘉宾是:李治廷、马天宇、宋丹丹、林志玲、韩雪、赵丽颖、杨千嬅。

《谦儿哥厨房》则是在每期末尾,增加了一个小彩蛋,于谦半正经半开玩笑的说:“我也有一道自制小菜儿……”

然后就做出一堆豆腐蘸酱油之类的食物。

很快就火了,流行梗诞生。

网友称之为:“于老师在美食界的地位不亚于霍金在体育界……”

姚远也就吃了两块,空着肚子钻进小莫的车,奔京台大楼。他今天要和于佳佳一起录《谦儿哥厨房》,说说出海并购的事儿。

谁也不知道姚远对Hugelive有多重视!

以国内目前的风气,更不会相信他所谓的全球性战略,跟堂吉诃德一样。

无所谓,姚远没必要跟他们解释太多,他只想利用这种“举娱乐圈媚外”的心理,多集中资源,每年多拍好片——无论华语片还是英语片。

而他多加宣传自己出海,在政治文化层面也会引起上头的重视。爱国企业家,不仅要有实干,还要有意识形态!

“滴滴!”

姚远的车与于佳佳的车一块到了,进入大院,俩人上楼。

到了一间演播室,于谦早在里面等着。

这时候,京台与郭德纲已经交恶。

但大家都清楚,郭德纲是郭德纲,于谦是于谦,于老师是99娱乐的艺人,姚老板的至交好友。

如果再有下一代,那就是世交。

“谦儿哥!”

于佳佳上去一个拥抱,于谦受宠若惊,连忙推开:“哎哟哎哟,受不起受不起,都看着呢!”

“谁看着啊,嫂子又没来。”

“她还真想来了,我说小张不来,她也就犯懒了。”

于谦是主持人+制作人,话语权很大,而且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这一天天的做着小菜,喝着小酒,聊着小天,还能把钱挣了……

美滴狠!

他请二人到化妆间,一边化妆一边道:“一会咱们先做菜,做完就吃,吃的过程中把天聊了。时间比较长,计划剪成两期节目。”

“没关系,都空肚子来的。”

“让吃东西就行。”

“可不得吃么?咱们节目讲究的就是真吃、真聊、真感受。”

紧跟着,于谦和他们对流程,手里捏着一份大纲。

《谦儿哥厨房》也相当于访谈节目,每期都有主题的,于谦早熟稔于心,但还是忍不住泛起一股股激动,自己也热爱影视,从中能看出姚远的野望。

而这份野望放在国内的大环境,那真是:

擀面杖捅屁股——开了大眼!

up主翻跟头——nb!

第723章 我们给你平台

三人开始录节目。

《谦儿哥厨房》的菜没有太难的,全是家常菜,于谦今天准备了五菜一汤:糖醋里脊、白斩鸡、酱油肉、杨花萝卜、凉拌白菜心、紫菜蛋花汤。

主食是大米饭。

他和姚远忙活,于佳佳啥也不会,就煮了一锅饭。

演播厅布置成一个厨房、一个餐厅的样子,于佳佳来回溜达,瞄见桌子上摆着个花瓶,里面插着一枝柳树条。

“哪来的柳枝啊?”

“我来时候顺手折的。”于谦道。

“哦……”

于佳佳随手拈出来,掐头去尾,留半指头那么长的一小截,不停的揉搓,揉了一会,木头心和柳皮之间就松了。

她把木头心抽出去,剩下一截空心的柳皮,像小笛子似的咬在嘴里一吹。

“咻……咻……”

“嚯!”

于谦一抬头,道:“柳笛儿,我小时候爱玩这个!”

“我小时候也爱玩,你这柳枝选的好,不老不嫩,吹出来就叫一地道!”

两个老北京交流地道。

姚远一瞧,切了一截葱叶,也咬嘴里:“嚯,葱笛儿!”

“哈哈哈!”

工作人员在镜头外乐,《谦儿哥厨房》录了三十多期,有综艺感的嘉宾真是好看,没综艺感的就干巴巴。

没想到姚老板和于老板也这么搞。

菜差不多就得了,主要是过程,拍够素材之后,又开始录小彩蛋,于谦正儿八经的对着镜头道:“我也有一道自制的小菜儿!”

“把梨切成丝儿,上面码上京糕条(山楂条),再开瓶山楂罐头,连汤浇上去,往起一拌……嘿!天下美味之一!”

现场还有成品,梨丝、京糕条、山楂罐头,连汤带水一大盘子。

“……”

姚远看着这盘子,道:“咱就是说啊,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直接吃罐头呢?”

“那能一样么?这是综合口味,尤其你夏天放冰箱里,甜丝儿丝儿,凉滋儿滋儿,吃完该上学上学,该上班上班。”

“哎哟,美食界没了于老师,就像鱼儿没了自行车。”

于佳佳也感叹。

“咔!”

节目组喊了停,道:“辛苦辛苦,咱们休息20分钟,接着录吃饭的内容。”

20分钟后,转移到小餐厅。

那菜肯定不是自己做的,早就凉了,是节目组找厨子新做的。因为这不是户外真人秀,不讲究现场感。

五菜一汤摆上桌,三人就座。

姚远还真饿了,miamia开始干饭,于谦也吃,吃着吃着挑起话题:“以前每天开春,我跟姚远都会小聚一下,去我那动物园,摘点香椿芽,摸两条河鱼,好好吃一顿。

约定俗成吧,连续好些年了,今年破了例。”

“嗯,我刚好在美国待了一个月,没赶上。”

“就是忙活收购那些事?”

“对!”

话头打开,顺其自然的聊下去。

姚远先详细解释了一下Hugelive的模式,全球化+本地化,针对不同市场打造专属作品云云。

随后,于佳佳接过话头,话锋一转。

“大家都知道国内的审查环境非常严格,很多时候束手束脚。”

“不能拍犯忌的事儿是吧?”于谦道。

“哎,你别带节奏。这不一定是意识形态上的东西,还包括一些纯粹的技术性问题。比如宁浩的新片《无人区》,在送审环节我们就做了很多沟通。

里面有个黄渤被打死的镜头,我们与电影局的领导已经精细到是用拳头打,还是用棍子,还是用锤子,怎么打,打几下,见不见血,有没有正面镜头……

这叫血腥暴力,我们可以理解。

但对于一部黑色基调的犯罪类型片,要的就是一下下的见血见肉,整体风格才能完全舒张,观影才能达到最优级。”

宁浩给99拍了几部片后,还是鼓捣出了《无人区》。

但与历史上比,这部《无人区》没有诞生在敏感时期,也不存在被雪藏的问题,只是正常的送审——送审也很难搞就是了。

“于总!”

工作人员忽然叫停,担忧道:“这段您最好收着点。”

“我说我的,你们按照电视规定放。”

于佳佳摆摆手,道:“我想说的是,现在国内市场体量逐年提升,《阿凡达》将天花板抬到了十几亿。

但这远远不是顶点,几年之后,它可能变成20亿,30亿,甚至更多。

到时候,可能随便一部烂片,找几个垃圾偶像,搞点噱头,就能轻轻松松骗走几亿票房。因为国内市场太好混,必然会产生一些不思进取,躺着挣钱的家伙。”

“躺着挣钱?”

“对,还不是跪着,是躺着,是敷衍,是轻视,是傲慢,是没拿观众当回事。而在市场增容的过程中,观众肯定也有一个审美逐渐提升的过程。

比如投资方投了一部烂片,诶,意外的吸引了一部分群体的喜爱,票房不错。资方一瞧,可以啊,我继续投,导演一瞧这活轻松啊,我也继续拍,如此恶性循环,变成了一条烂片产业链。

我为什么说审查呢?

审查是基本框架,所有人都在里面跳舞,不思进取的家伙永远不会有送审的烦恼,因为他们没有一个镜头值得大家讨论。

我希望创作者能保持一种真诚与热爱,别因为国内太好混,就自甘堕落了。

华语片想上海外院线不容易,但Hugelive不同,我们给创作者最大的自由度,只要你不触犯基本原则,拍什么我们都支持。

所以在这里说一下,还有点志气,想往外闯一闯的导演、编剧、演员,尽管来找我们,我们给你平台。”

于佳佳说了很多,尺度大,肯定不能原话播。

剪辑一下,委婉的把意思传达到就行了:Hugelive可以绕过审查,只要你意识形态没问题,我们都支持。

上一篇:黑神话: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