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桦周
这辈子就算是完了,读书欠了这么多钱,人生也不再有辉煌。
可能这辈子也换不清那些钱,要带着他们进棺材,太对不起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了。
“不,与你不同。”
“本官是想在州府开通一个机构,暂且是专门用于借钱给辽州所有想要读书的学子,他们可以从这个机构借钱,免息,用于读书。”
“如果能考上,以后做官之后还钱,如果考不上,就进入辽州的各工厂工作还钱,让想读书的人都能读,你觉得呢?”
方源摇摇头道。
有钱借,也有还钱的渠道。
对于想要读书的普通人来说,这是天选之路。
“这,这,这……刺史大人为何不早几年来辽州?”
张继突然愣住,随即眼泪更多。
他指着方源,然后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双手还拍打着地上。
这个方法真是个好方法啊,由刺史府亲自创办的机构借钱,不像自己借的还欠了很多利息。
而且考不上还能进入工厂干活还钱,还钱的问题完全就解决了,试问还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吗?
“你这是何意?”
方源被他跪得糊涂,连忙扶他起来。
“我是难过啊。”
“如果您早点来,我何至于此,我何至于此?”
张继失声痛哭。
感叹自己半生的遭遇艰难。
如果方源早几年在来辽州做刺史,现在自己的情况就不同了。
自己就算是不能金榜题名,但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差,至少能够老母亲一个好点的环境。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张继,本官也算是多得有你,才能想到这个办法。”
“看你也是有些才华,本官想给你个机会,你要不要试试?”
方源看着张继,沉吟片刻道。
从和张继交谈中,可知张继也是读过书的人。
现在自己手中其实很却各种各样人才,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您,您说什么?”
张继顿时一愣,以为自己听错。
“本官说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你要不要?”
方源脸色一沉,沉声道。
“要,要,要。”
张继连连点头,像老鸡啄米一样。
“本官要向辽州所有地方推行科举,让百姓知道朝廷重视科举。”
“你也是个小名人了,你亲自负责推广,务必要让辽州所有乡知道本官刚才说的政策。”
方源沉声道。
模糊地说了政策两个字。
但政策是具体是什么,方源没有总结,想看看张继怎么回答。
“州府开书院,提供书籍,提供夫子,提供免息借钱,考上以后做官还钱,考不上进厂干活还钱,是这样吗?”
张继几乎没有间隔,连忙说道。
方源的这个机会对于他来说,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他紧紧抓住,想要通过这束光改变自己,也给老母亲一个交代。
“不错,确实是有几分本事。”
方源随即呵呵一笑,赞许道。
能这么快总结出来,也是头脑不错的一个人。
“州尊放心,我一定让辽州所有乡都知道您重视科举,并且您还做出多项政策为辽州百姓造福。”
张继噗通一声再次跪倒,重重给方源磕个头,头贴在地上。
方源眉头微皱,深深看着跪在地上的张继,突然觉得张继很有情商和智商。
先是快速总结,然后将一切功劳都不提朝廷,算在自己身上,自己可能真的是捡到一个人才了。
“起来吧,本官是给你机会,但看你能不能把握了,如果做得不好,本官不会重用你的。”
方源扶他起来,淡然道。
是驴是马,遛一遛才知道。
光靠说还不行,得看成绩。
“您放心!”
“今年春闱参加科举人数至少三倍!”
张继沉声道。
面容黝黑的他此刻眼神很亮。
“带钱了吗?”
方源微微点头,随即看向张三等人道。
“啊?没,没带。”
张三一愣,随即摸了摸衣袖。
“我这里带了一百钱。”
郑九当即掏出一串钱。
他每次和方源出门,至少都带上一百钱。
以便于方源什么时候需要钱都及时提供,以免出现尴尬的事。
“这一百钱算是你帮忙的酬劳。”
“一个月内本官会根据你推行科举的情况确定是否征用你。”
方源没有接过钱,示意郑九给张继。
“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州尊如伯乐,于我意义非凡,我万万不能领钱。”
张继眼睛顿时睁大,连连后退几步摆摆手道。
“你就穿这样的衣服去宣传?”
“你觉得好意思,本官也担心你影响宣传。”
方源眉头一皱,沉声道。
“谢,谢谢州尊!”
张继顿时哽咽道。
眼泪差点又落下。
接过一百钱的时候,他感觉终于泰山。
他明白,方源不单止是怕影响宣传,而是给予他的帮助。
“本官期待你的成果。”
方源摆摆手,带着张三等人离开。
“州尊您放心!”
张继瘸着腿送方源出到护栏门口。
看着方源等人离开的背影,张继握紧手中的铜钱。
这一刻,张继第一次生出为一个人粉身碎骨也不怕的决心。
“张继,恭喜啊,未来可期。”
村长从一旁走出。
他虽是带着张婶到一边去,但留意着这边的情况。
得知方源等人离开之后,他从一边走出,带着复杂的眼神看向张继。
“村长,谢谢您一直的帮助,张继没齿难忘。”
“欠您的钱还请允许我稍微再拖延些天,这些钱我暂时不能还您。”
张继收回目光,恭敬向张继行礼。
“不急,你先留着,三甲村能不能出一个大人物就看你啦。”
村长摆摆手,看了眼铜钱淡然道。
“谢谢村长。”
张继感激道。
村长点点头,走出张继家的破烂院子。
路上,他喃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能作出这样诗句的人又怎么可能屡屡无为呢?哎他娘的,我又不懂诗。”
张继目送着村长离开,带着满心的欢心找到老母亲,与老母亲分享着这一刻的喜悦。
最终,母子两人相拥而泣,感觉人生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