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文艺教父 第271章

作者:司马圭太

说着,藤原圭叹了口气,看样子真的好似特别的遗憾。

其实从两年前开始,藤原圭就已经渐渐地进行股市投资了,一年前就已经对自己的受托人不断灌输“东南亚市场不可靠,迟早会被做空”的观念,所以不会让人觉得他是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而是真的像是眼光超前,提前对市场和社会形势作出了极精准的预判。

这次“预判”成功了,藤原圭还表现得颇为遗憾,似乎是在遗憾没有投入更多。更加让这位受托人觉得藤原圭只是单纯地基于个人判断而已。

演戏演全套嘛,总不能让人觉得藤原圭真的有什么先知视角。

事实上,哪怕藤原圭不演这一出,对方也不会想到那里去,毕竟他作为业内人士这次都有些措手不及,没什么人提前得到消息,藤原圭一个拍电影写书的,懂什么金融危机?

但藤原圭似乎就是提前猜到了,这也让这位在信托公司有近二十年经验的人由衷佩服,他从业那么多年,的确见识过好几位,虽然不懂金融知识和经济规律的,但是直觉就是很强,能猜到怎样会赚怎样会赔,而藤原圭的直觉是他见过的最准确也最坚定的。

看来这家伙短短几年就功成名就并非浪得虚名啊,是有绝活在身上的……直觉准,运气好,果真不是凡人。

同时感到惊愕的还有吉田贺史。

他本人是有投资习惯的,当了十多年的台长,名下也有不少产业,也算是超高收入群体了。没必要在手头上留下那么多的现金,会将一部分的钱进行产业投资。

而东南亚也是他的投资地点之一,然而从一年多前开始,吉田贺史发现藤原圭也有投资的习惯后,就开始经常和他交流心得。吉田贺史发现,藤原圭似乎非常地有投资方面的才能,总是能赚,这也让他开始下意识地跟随藤原圭的脚步。

而就在年初的时候,藤原圭还提醒过他,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其实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也不会再有大的发展潜力,相反,中国倒是一个可以进行持续投资的地方。中国崩溃论是妄谈。

在藤原圭的连续洗脑下,吉田贺史开始逐渐减持自己在新加坡和泰国的连锁酒店的股份,减持还不到四个月。金融危机便爆发了。

这也让吉田贺史震惊不已,似乎事情真的按照藤原圭的设想在一步步进行,这家伙,眼光还真不是一般的精准啊……估计不在影视圈干,去搞金融,也少说能做到行长的级别吧……

第543章 前途一片光明

吉田贺史也由衷地感谢藤原圭,要不是藤原圭不停地灌输“东南亚本身就是西方圈养的牲畜”这一观念,让吉田贺史保住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

若非如此,恐怕吉田贺史现在也要焦头烂额了。

而吉田贺史现如今也在进一步观察,看看藤原圭的其他预测会不会依次实现。

比如说中国崩溃论彻底破产,以及加入WTO,还有韩国正式把文化产业设定为支柱型产业之类等等。

如果这些预言都依次实现了,吉田贺史将会对藤原圭佩服得五底投地,到时会萌生跟着这个人干到睡棺材板的想法也说不定。

这把火以泰国为火源,先是烧向了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然而日韩也沾染上了火焰。

又一大批外贸企业因此倒闭,而银行也损失惨重。

为了抵御这次危机,银行需要增加现金储备,限制普通储户取钱又会引发恐慌,于是只能拼命地收回贷款。

但是哪怕要收回贷款,也要根据合约做事,如果贷款即将到期或者已经到期,银行的业务员还能用一些强硬手段进行讨回。哪怕没有到期,但是面临着一些没什么根基且业务情况不好的小企业,也可以软硬兼施地把欠款讨来。

但是这样的手段放在水波身上就丝毫不起作用了。按照合约,水波三年内都不需要考虑还款的问题,而且经营状况非常良好,让那些银行几乎想不到任何理由能够收回借款。

而纵使如此,还是有银行的业务员厚着脸皮上前,希望能讨回不说全部,最起码一部分欠款。甚至做出可以借十换九的承诺,不要说利息了,就连本金都可以打折扣归还。

原因是藤原圭借的钱实在太多了,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藤原圭不停地贷款,而银行也非常乐意借给他。

银行本身就是靠借钱盈利的商家,只要是有赚钱希望、营收状况良好的企业,他们自然是乐意将口袋里的钱“分享”出去的。大不了晴天借伞,雨天收伞就好了,反正不会亏。

而这场金融危机却是意外的变故,让他们等不及晴天也要收伞了。

有的人在水波门口一站就是一下午,甚至还有人看到藤原圭后就迫不及待地土下座,鼻涕一把泪一把地陈述自己的艰辛,一定要讨回欠款,否则银行就会辞退自己,到时候一家老小都要躺在池袋大街上喝西北风。

但是藤原圭自然不为所动。牺牲尊严就能赚到钱的话,那么钱这东西也太好赚了一些。

更何况对于这些曰本社员来说,土下座也好,跪拜磕头也好,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熟能生巧的东西,对他们自己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可贵。

部分银行的业务员们在水波制作门口徘徊驻留的好几天后,只能叹着气离开了,钱进入藤原圭的口袋里再想取出来根本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另一边厢,东京的低价又开始进一步腰斩,很多商铺、住宅的价格都开始大跳水,来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低点。在东京各大繁华的商圈街道随便溜达一圈,都能看到许多商户的墙外都贴着“转让”的纸张。

而吉田贺史也知道,现在正是出手扩展水波的院线资源的时候了。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藤原圭一直让公司留有足够的现金储备,这些现金储备来自之前作品的收益和一些银行的借款,有数十亿之多。哪怕公司面临了一些资金困难,制作经费紧张的时候,藤原圭也不让动这笔钱,而是另外拉投资。

现在看来,这笔钱就是用来购买院线的。

这是水波制作由单纯的制作公司,转变为集制作、经纪、发行于一体的大型影视托拉斯的关键一步。

虽然低价还在不停地下跌,但是曰本政府和银行系统也及时出手进行管制。吉田贺史也不愿意去等着抄什么底,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是一个月之内就买下了东京中央区(银座附近)、新宿区、港区等地的十二座剧院,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数量。

购买的过程也比较顺利,大部分影院的经营者卖掉剧院都是为了拆东墙补西墙,希望赶紧有一笔钱回到口袋。

所以哪怕他们提出的出售价格已经很低了,吉田贺史还是会想办法在合理范围内再压一压价,以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吉田贺史在这方面眼光老辣、经验风度,而且很有分寸,还价的时候总能把价格压到你的肋骨叉上——无限逼近对方的心理底线,压缩了还价空间,又不至于还价得太狠惹怒对方,导致谈判失败。

九月初的某个早晨,吉田贺史和随行助理来到了一家在池袋的大型剧院。

这家剧院占地很大,有着十八个大型放映厅,而且装潢得很好,虽然开业经营了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了,但是三年前才翻修过一次,所以看上去依旧很新。

而且附近有两个居民点,和大型商场以及一条步行街,人流量极大,在正式谈交易之前,吉田贺史还派人来此地实际观察过,这里的确是附近逛街和居住的人们想看电影的时候的第一选择。

经营状况比较良好,所以这家剧院并没有降价出售,而是维持着原价。吉田贺史亲自来谈,得知剧院的主人是一对兄弟,剧院是他们父母留下来的财产,现在这对兄弟也是剧院的实际经营者。

吉田贺史试图套话,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将一家经营状况比较良好的剧院卖出去,负责谈判的是那对兄弟之间的哥哥,似乎也是比较能做主的那位。主要是想知道他们是否有做什么别的生意,面临了亏损,才不得已拆东墙补西墙?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价格还可以再压低一点……

然而那个哥哥嘴巴很紧,始终都直说这家影院是他们兄弟俩唯一的资产,最终也没透露为什么那么着急出售。

很快,吉田贺史就和兄弟俩签订了合同,并支付了定金。

离开剧院后,弟弟有些不舍地看着周围,说道:“哥,难道真的要把剧院卖掉吗?没有必要啊,虽然现在经济不好,但是最近来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却变多了,坚持下去,剧院的营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哥哥用有些轻视的眼神看了眼弟弟,长叹了一口气,拍着弟弟的肩膀说道:“唉,正男,你这么迟钝,怎么能做好生意呢,幸亏由我来操持家业啊,不然父母的积蓄迟早要全部断送在你的手里。”

“你听着,电影是夕阳产业,以后不会再有人看了。比起电影院,未来录像厅才是真正的市场主流啊。”哥哥得意洋洋地说道,“今天买我们剧院的那帮人是纯粹的蠢货,他们根本认不清时代,呵,大公司也不过如此。”

“我打算卖点这家剧院,就是为了盘下几家不同地段的录像厅,只要营收状况好,不出三年,我们就能在整个东京拥有五十家以上的门店。”

弟弟有些犹豫地说道:“都听哥的……但是哥,这样子资金会不会有点紧张啊,你上周刚屯了一千台BP机,还没卖出去呢……”

“白痴,那东西会愁卖吗?那一千台BP机就是稳定的印钞机,那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你哥我在囤货居奇。要不了两个月,这东西就会再次涨价,你放心吧,跟着我,是永远不会亏钱的。”

哥哥得意地说道,他走出剧院看向天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第544章 坏风气

《无间道》这部电影也进入正式宣传期了。宫田孝良一下子仿佛成了曰本最忙碌的艺人。

先是结束了《无间道》的拍摄,紧接着马不停蹄地前往《胜利即正义》剧组,拍摄了不到两个月,又迎上了《无间道》的宣传期,又要配合参加各种宣传活动。

福山台的制作局自然是不愿意就这么放人耽误拍摄的,河野葵已经跑去意大利参加威尼斯电影节了,现在有一个主演要告假,那么电视剧还拍不拍了?

但是其实在拍摄这部电视剧前,水波和福山已经达成口头上的协议了,就是在《无间道》宣传期间,必须允许演员离组配合宣传。

虽然当时福山台同意了,但是真到了时候又有点不乐意,毕竟《无间道》这部电影他们又没有参投,这部电影卖得再好和福山台又没关系。

但是由于已经有协议,虽然是口头的,但是碍于颜面,也不好直接按着人不让走。于是只能对演员进行暗示,希望宫田孝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电视台,电影那边反正已经拍完了,不用太过深度参与。

然而令电视台制作局尴尬的是,宫田孝良似乎没有“听懂”他们的暗示,甚至没有加以理会。在《无间道》进入宣传期后,直接告假,去进行了宣传。

这让制作局很尴尬。毕竟放送界没有哪个演员敢不买电视台的面子,再大牌的演员也不例外。可是宫田孝良偏偏没有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水波制作在当下演员的心里,似乎牌面更大。

一家中等体量的制作公司在演员心中的优先重量级竟然超过了一家电视台,这也是匪夷所思的,然而在当下的曰本放送界,恰恰就出现了这吊诡一幕。

这种做法其实也与宫田孝良一贯的做法不符,宫田孝良是行业内公认的敬业的中生代演员。一般不会让自己接会产生时间冲突的两个工作,即使真的发生冲突了,也会优先照顾正在拍摄的作品。

而之所以这次会这样反常,剧组差不多也清楚原因……风气已经烂掉了,佐藤美芽各种不配合拍摄和敷衍的举动,让其他演员也没有了坚守职业道德的动力,既然如此,就一起烂下去好了。反正也没人把作品质量放在心上。

坏的风气不能起头,否则便会失控,像火焰一般在野草上蔓延。

这次金融危机再次给曰本社会造成了打击,受影响最大的是外贸企业、房地产和银行,放送界受到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相反,一些影视圈人士还有些居心不良地期待,或许影视圈会变得更加繁荣也说不定。

毕竟广场协议造成的萧条,反而促进了电视产业的发展。这让很多人都意识到了,社会的萧条一定程度上反而会促进文化娱乐业的繁荣。

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影响,就比如说松日映画,多部影视项目的资金直接断裂,而且又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裁员,裁撤掉了近三成的职位。

具体原因藤原圭也从白井英二那里获知了一二,主要是东南亚的经济局势造成的影响。松日映画在东南亚的确有着不少的投资,许多都是野比茂介促成的,他的投资有些太激进了,这种激进的做法,不是大成就是大败。

在泰国刚刚创立离岸金融业务的初期,松日的确靠着影视行业以外的投资赚了不少钱,然而现在终于迎来了大败的时刻。

虽然松日映画靠着它的雄厚积累应该能挺过去,不过野比茂介就不一定了。

白井英二说起这件事时,或多或少有些幸灾乐祸的成分在。

而就在此时,藤原圭的手机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大野长治,他的声音格外激动:“藤原,《入殓师》闯入主竞赛单元了!”

威尼斯电影节有多个竞赛单元,除了主竞赛单元外,还有地平线单元、未来之狮单元等等,每个单元都有属于自己的奖项。比如说什么人民选择奖、最佳纪录片奖之类的,就不属于主竞赛单元。

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都是主竞赛单元的,比如说最佳影片奖,也就是金狮奖;还有亚军奖项:银狮奖;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最佳剧本等等。地平线单元也有个最佳影片,但这不是金狮奖,和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影片不可同日而语。

“恭喜你啊,大野。”藤原圭也万分高兴,能闯入主竞赛单元就已经是个挺厉害的成就了,而且大野长治还是个新人导演。要是再能获得个一两个奖项的,那就更了不得。

虽然希望渺茫,也不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啊……毕竟这部片子平行世界里就获得了奥斯卡,可不比你金狮奖的牌面低。

虽然藤原圭不太看好,这部电影能获得金狮,但是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拔得头筹……小说不都是这么写的么?

大野长治听口气万分激动,无论怎么说,他导演的身份在闯入金狮奖的主竞赛单元后,算是牢牢地镶嵌在他身上了,再也无法撼动。后续怎样看命运吧。

……

“《流星花园》圆满完结!”

“柴小姐,恭喜你了,不愧是中视最杰出的女制片人……不,是最杰出的年轻制片人!”

“6.7%的平均收视……真是太厉害了,我擦了好几遍眼镜呀,生怕自己看错了,真是代代都有才人出!”

“日后还请多多照顾……”

昨天晚上,《流星花园》播出了大结局,在台岛当地完成的电视节目的最高成就之一:万人空巷。

在平行世界,这个词汇和电视剧的初次挂钩,是《上海滩》播出的时候,报纸记者们为了表现出这部电视剧的火热程度,用了这个成语来进行形容。意思是,在这部电视剧播出期间,大街都没有人愿意闲逛了,全部都跑回家看电视去了。

而《流星花园》在台岛的火爆程度上也不遑多让,用这个词语形容丝毫不显夸张。

整个台岛都陷入了“F4”热潮当中,饰演杉菜的女演员和饰演F4的四名男演员,成了这个暑期台岛最火爆的明星,《流星花园》的周边产品在当地卖得供不应求,光是F4的写真册销量就已经卖了三十万册。这还只是在台岛一地,发售才一个月左右的成绩。

第545章 这个秋天

这个现象也震动了文化界,甚至有一位台岛的名作家在举办签售会时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酸溜溜地说道:“看来F4才是台岛最受欢迎的作家,只需要在镜头前叼衣服摆POSE就好,我们这些拿笔写字的已经过时了啦。”

这席话也引起了共鸣,一些人表示这种疯狂追捧偶像的行为是社会观念扭曲的表现,但是也有人对这番言论疯狂批评。虽然这时网络不发达,普通人发声的渠道受限,但是大部分粉丝们也是有自己的表达方法的。

很多人写信到了那个作家所在出版社,对那位作家的言论表示了不满。

有些人措辞还算温和,只说觉得老师你不应该那样说,明星写真并不等同于一般出版物,是不能和著作相比较的。

上一篇:汉世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