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文艺教父 第206章

作者:司马圭太

……

《告白》首次日的票房收入统计出来了,第一天一亿两千万,第二天一亿整。称得上是捷报了。

“一天一亿两多,一个月三十天,那岂不是能拿到三十多亿的票房?”有马间斋美滋滋地说道。

在剧组聚餐的时候,在众人聊到首日票房后,有马间斋喜滋滋地说道。

虽然电影已经杀青并正式放送了,但是宣传方面还不能停下,剧组经常全曰本各个地方去跑,虽然东京是最大的票仓,却也不能仅局限于东京一地。关西、九州、北海道等地方也要照顾到。

现在主创和主演团队们到达了大阪,作为关西地方的大都市,这里也格外重要。松日映画的院线资源在东京方面不如东珍这些大影视公司,但是在关西地区却恰好相反。所以这里《告白》的票房表现一点也不逊于东京。

在一家高校路演过后,一群人在高校师生们的推荐下去了一家炭火烤肉,边吃边聊。

首次日的票房收入统计出来后,《告白》剧组成员悬着的心却并没有完全放下来。听到有马间斋得意洋洋的话语后,也只是一笑,没怎么附和。

毕竟这部电影的前期宣传力度是很强的,藤原圭前期分饼的策略是正确的,作为电影股东的福山台、春秋社和NHK都在自己的媒体渠道上发力宣传。

再加上藤原圭和有马桂香两人的影响力,以及二人感情关系带来的衍生效应……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拉足了眼球。

但是光是前期成绩好是没用的。《白夜行》就是前车之鉴,前几天的票房成绩也能称得上是优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拉胯,甚至还沦落到了被提前撤档的地步,作为电影监督的仲代英及也丢光了颜面。

有马间斋坐在藤原圭身边,像个小狗腿一样给他不停地烤着肉,“藤原老师,我看了影评人的文章,不少人都在夸我演技出众……你看下部片子是不是能我当主役?”

藤原圭笑着夹起一片肉放进嘴里:“你这部片子不就是主役吗?”

“哪里是哦,明明我老姐才是……”

“好好,我会慎重考虑的。”

有马间斋咧个嘴笑了,他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正式走上影帝之路了。

藤原圭笑了笑,没再离他,借着烤肉店微弱的灯光看起了一张报纸的文娱版面。

那部荷里活电影的票房已经平稳下来了,上映半个月,取得了五亿左右的成绩,不怎么样。《告白》上映后,进一步地压缩了它的票房,而对方却无法对《告白》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藤原圭并不是特别在意这部“美国大片”,相反,而同期上映的几部日产片,也没什么潜力,不会对《告白》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唯一能造成影响的片子是一部动画片的剧场版,但那也是在十六天以后才会上映,电影的主要发力期已经过了。

藤原圭随手拿起一支用来在菜单上点菜的铅笔,在报纸上轻轻写下一个数字——这是他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计。

对面的大野长治看着藤原圭在报纸上写了些什么,也下意识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只见到一串数字,立刻了然他的意思。

然而在数清除数字的位数后,也不由得有些惊讶:藤原这家伙,这么有底气的么?

50亿。

第389章 50亿

50亿……在国内绝对算得上是超级卖座电影了。

对于真人日产电影尤其如此。

制片厂时代之后,哪怕是曰本观众,对国产片的兴趣也大部分都集中于动画片上,而非真人电影。

一部国产真人电影,票房能有十几亿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二十亿算是非常卖座,三十亿四十亿已经能算作教科书级别的商业片成功案例了,五十亿的话估计能让同行顶礼膜拜。

藤原圭写了一个5,又在5的后面串了好几个0。看着自己亲手写下的数字,犹豫了一下,笔尖在“5”上面盘绕了好几圈,想着要不要修改一下,但是一番思索之后,还是放下了笔。

既然定目标,那就定大一点好了,咱也不修真,不用避谶,反正实现不了也不会遭雷劫。

50亿的目标其实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毕竟《告白》在平行世界的票房收入只有36亿左右,藤原圭在原来的成绩上提高了三分之一。

看上去超出这部电影的上限成绩了,但是也并非不可能,毕竟放映时代发生了变化,而且藤原圭也投入了比原作更多的宣传资源,或许的确能挑战一下50亿这个数字。就算挑战失败了,也没啥大不了的,毕竟也没和别人签对赌合同。

……

白井英二看到首次日的票房成绩后,非常开心,这可比当初《白夜行》要猛多了,而且他有自信这部电影不会蹈《白夜行》的覆辙,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的口碑非常坚挺。不仅点映会后的口碑很好,正式排片上映后,更多的影评文章公开发表了,虽然也有“炫技”、“阴暗”这样的负面评价,但是整体上正面评价是偏多的。

很多人都在夸赞藤原圭这部首次执导的电影作品,甚至还有评论家直接夸奖他有名导演的风姿。白井英二还关注了互联网上的评价,发现《告白》上映后,和这部电影的两大主题“未成年犯罪”以及“私刑报复”的讨论也多了起来。

藤原圭的作品向来是话题之王,总是能引爆社会上的种种讨论,这次也依然不例外。

论坛上。

“电影开始的第一分钟就成功地吸引到我了,吸引我的不只有故事情节,还有画面。每一帧的画面都很好看,我觉得藤原圭不仅仅是个导演,还是个杰出的视觉艺术家。”

“电影似乎并没有给出结果啊。究竟森口悠子有没有把炸弹放在渡边母亲的办公室里啊,那句【开玩笑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啊?啊啊,谁能回答我?好着急?”

“找男朋友。需要验资,年收入1000万円以上。”

“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在我的看法当中,森口悠子一定决绝地实施了她的复仇,而她之所以会说出那些迷惑性的话——那些让渡边误以为母亲没死,森口悠子只是在吓唬自己的话——只是在戏耍仇人罢了。就像是猫在玩弄濒死的老鼠一样。她是绝对不会放过害死自己的女儿的人。从电影里她之前的一些表现就能看出来,她不是一个会对仇人心慈手软的人。”

“说得对,我也赞同这种说法。不仅森口悠子不是这样的人,藤原圭本人也不是这样的人,在他过去的作品中,从来没有传达过【与恶者亦为善】的思想。”

“我真的希望现实生活中那些曾遭遇过未成年犯罪的受害者家属,能够像森口悠子这样,让那些逃过法律制裁的牲畜受到惩罚。”

“唉,为什么这种事情要交给受害者家属呢,惩罚恶人不应该是法庭的责任吗?”

“因为我们国家的法官和律师都是些伪善的家伙。”

“呵呵,曰本本身就是个伪善的国家……”

……

白井英二看着网络上的这些热门文章和评论,也十分欣喜,这时忽然想起了藤原圭不久前说过的话。千禧年后的未来或许会成为互联网的天下……

其实当时藤原圭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加上“或许”二字,而是以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说的。只是白井英二似乎从潜意识里不相信藤原圭的这份判断力,于是在记忆中自动增加了“或许”这样的字眼。

互联网以后会成为主流?人们不爱去图书馆了,而是喜欢在网络上查询资料?不看电视和电影了,而是在网络上观看视频?甚至不去购买游戏机放在客厅了,而是去玩计算机上的游戏?

作为一个传统电影业的从业者,这样的未来似乎有些可怕啊……白井英二本能地不愿意去相信此事。

虽然藤原圭告诉他,不必那么忧虑,电影院最起码还能保持三十年左右的生命力。电视、电影还有游戏机,都没有那么容易被互联网取代……尤其是对曰本这个国家而言。曰本看似是个能够拥抱新时代的国家,其实身上透着一股裹脚布的味儿,互联网在曰本发展得并没有那么好(相对于中美而言)。

而且此时的互联网相对于二十年后,还处于石器时代,根本看不到任何可以代替电视机和游戏机输出高质量清晰画面的可能,看清晰的大图都费劲。很多网络游戏也都是那种文字游戏,毫无趣味。

所以无论藤原圭的判断是否正确,现在都的确不用太过考虑电脑与电影的竞争关系……相反,或许还能形成助益。白井英二注意到了参与网络论坛讨论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或许会是一个比报刊、电视和电台更好用,也更直接的宣传渠道啊……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进行宣传的渠道也就那么几个,报刊、电台、电视,大众们没有办法自由交流,能看到什么取决于资本的选择,往往资本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哪怕你蒙上眼也没用。王晶曾说过,在八九零年代的香江,捧红一个人或宣传某样作品只需要一个电台和一张报纸足矣。

互联网时代降临后,大众不断接收着海量的信息,对大媒体的注意力不再那么集中了,对于资本想要刻意宣传的人或事也变得不那么在意了。而且宣传方一不注意,还可能会促成反效果……

白井英二听过很多藤原圭关于未来世界的一番设想,说实话,他感觉此人的诉说有理有据,甚至有着极长远的眼光。于是对藤原圭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此人似乎不止擅长于搞艺术创作,在对市场的判断方面也有着极高的天赋。或许水波制作日后会成为曰本首屈一指的影视公司也说不定。

回到松日映画后,白井英二在会议上提出继续提高《告白》排片的要求,这部电影已经放映三天了,第三天的票房在9000万左右,比不上首次日,但是也非常不错了。

然而野比茂介却拒绝了,他觉得《告白》现在的排片已经足够高了,没必要继续加大排片。毕竟《告白》不是松日映画的主投项目,《告白》如果再票房上能大获成功,会社是能赚钱的,但是赚不多。

所以比起《告白》,松日映画更希望对另外一部黑帮电影加大排片,这部电影最近的成绩也不错,上映六日也斩获了三亿票房,虽然日均比《告白》差了一些。但是野比茂介觉得,《告白》只是暂时地占了上风罢了。这和藤原圭本人的影响力和前期的大量宣传有关,如果说《告白》和这部黑帮电影之中只有一部能够卖座的话,站在会社的角度来说,还是这部电影取得大卖,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更何况,虽然《告白》只上映了三天,但不是已经一天比一天票房低了吗?也未必没有重蹈《白夜行》覆辙的可能。

野比茂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同时在会议室的宇佐美樱不断地点头表示认同。

白井英二有些失望,但是既然野比茂介这么说了,也就无法再说什么。

第390章 曰本电影过去的荣光

东京文艺大学再次沸腾了。

由于藤原圭的影响,整个东京文艺大学,尤其是视频映画科几乎都变成了藤原圭的粉丝后援会,支持着这位学长的每一部作品。

他们对藤原圭天然有着亲近的感情,这自然有藤原圭给东京文艺大学露脸的缘故,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藤原圭可以为校友优先提供实习和工作岗位。

所以在这个就业形势不好的环境下,东京文艺大学的学生,尤其是临近毕业的学子,都期待着藤原圭能多拍作品,越多越好,越多就能越多地给这些毕业生提供岗位。

虽然说现在是日本电视剧发展的黄金十年,但这不意味着普通从业者也能吃到红利。相反,失业人口增加,市场上有着大量的虽没有接受过正式大学教育但是有一定技能、便宜好用的临时工,这些临时工也一定程度地挤压了毕业生的求职空间。

《告白》的上映引发了东京文艺大学学子们的观影热情,而看过电影后,学生们也开始兴奋地讨论着这部电影。

“不愧是藤原学长,这真是一部好片子!”

“故事的确挺不错的,不过感觉藤原学长有点刻意炫技了……”

“既然有这个技术能力,为什么不去炫?很多导演倒是想炫技,还没那个能力呢!”

“可我还是觉得……”

“竟敢质疑藤原学长,通知执法队,即刻肃清!”

《告白》虽然口碑不错,但也不属于那种几无差评的片子,对于这种风格特别强烈的电影,肯定有人很喜欢,有人不喜欢,要知道风靡华语娱乐圈的周星驰电影还有一大票人觉得是文化糟粕呢,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在东京文艺大学内部,评价则普遍偏高,即使个人口味不喜欢这部片子的人,也不愿意对自家的这位学长发表负面评价。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至高成就就是对所有人使用“魅惑”技能,哪怕作品自己不喜欢,大众也会想办法给自己洗脑——不是大师的作品不好,而是自己看不懂。

藤原圭率先对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实现了这一成就。

东京文艺学院的教授们也开始拿《告白》当做教案进行讲解,不仅视频放映科会讲,就连美术科和音乐科,也会拿电影里的画面和插曲进行讲解。

为了听懂课程,也是受到了校园氛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去看了这部电影,以至于整个东京文艺大学的学生几乎都人手买过一张电影票。

第四天、第五天,《告白》的电影票房每日递减,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却一直在下降,从首日的一亿多,到了第五日的八千万,但是即使如此,这部电影也积累了近五亿的票房收入了,已经达到卖座的标准了。

这种情况下,按理来说影院是应该适当提高排片和宣传,来刺激一下电影的票房,好有新的增长。

但是院线方面却把侧重点放在了另一部电影上,这部电影是部黑帮电影,是松日映画主投并负责发行的影片。所以松日映画的院线难免对两部电影有些区别对待,就像对待亲儿子和干儿子一样。

虽然一天内的排片数量相差得不算多,但是会发现一到夜晚七点后的黄金时间,大部分影厅排片都给了那部名叫《黑岩》的黑帮电影。甚至影院显著位置也放的都是《黑岩》的电影海报。只有到了白天,观影人数偏少的时候,《告白》的排片才会适当增多。

就连福山台近来都不播放《告白》的广告了,而是更多地放了《黑岩》的广告。虽然,福山台和藤原圭依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且还是《告白》的投资方之一。但毕竟新上台的台长是映画派的人,还是更多的会听从野比茂介的命令。

《黑岩》比《告白》早上映了几天,然而两部电影的票房现在却不相上下,看上去似乎《告白》取得了阶段性的优势。但是《告白》的每日票房却在逐渐下降,所以也无法判断最后结果究竟会如何。

而且眼看就到了周末,往往周末时观影人数会显著增多,或许到那时看电影的人会多一些。

……

周五晚上,谷口内树正在自家的电影院里巡游,有时会进放映厅看看,打量一下正在看电影的人的数量。如果影厅里坐得满满当当,他能开心一整晚,并小酌一杯来庆祝;如果影厅里空得能跑马,则会开始担心忧虑起来,并小酌一杯借酒消愁。

无论如何,酒是要喝的。

谷口内树是一家私人影院的老板,他的这家影院开在京都市的左京区,是一家经营了超过二十年的老牌剧院。但他的影院并不会显得陈旧破败,每过几年,他就会招来装修队进行翻修一次,以免被注重环境体验的年轻人们抛弃。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间放映厅的大门,踮起脚向着观影区望去,现在是晚上八点,黄金时间,影厅里满满当当的座位只坐了五分之一左右的座位——其实这也算不错了,这毕竟是个中型影厅。

但谷口内树还是忍不住怀念起了四十年前的场景,那时他还是一个孩子,曰本电影尚处于制片厂时代,发展得如火如荼。

当时曰本的第一部怪兽电影问世,在曰本引发轰动,乌泱泱的人涌入电影院观看这部令人惊叹的视效大片,当时曰本的屏幕块数和电影院还没有现在这样多,有的剧院为了多卖钱,甚至还推出了站票。关键是竟然还真的有人愿意买,电影院坐得满满当当,观众们宁愿坐在第一排头晕目眩,看完后去厕所吐,也不愿错过这场电影界的盛事。

这部电影最终创下的1亿5000万的票房成绩,听上去不多,可那是四十年前,票价远没有现在这么高昂。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次达到了惊人的近1000万。如果按照现在的学生1000円,成人1800円的票房标准来计算的话,这部电影若放在如今,票房收入会达到160亿左右的票房。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数字,可是在当初的制片厂时代,却是真实达成过的成绩。

上一篇:汉世祖

下一篇: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