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 第655章

作者:贫道非常帅

双目呆滞了片刻之后,回过神来的她方才心有余悸的看着高飞惊叹道:

“高老师,你这活得也太通透了吧?”

“但你这样……就不担心别人说三道四,恶意中伤吗?”

虽然年纪不大,但柳言实在太知道什么叫做“人言可畏”了!

只是高飞闻言却风轻云淡的摇了摇头道:

“走自己的路就行了,至于别人怎么说与我无关,反正我又不是为他们而活的!”

随着此言一出,坐在高飞对面一直默然不语的刘艺菲当即不由眼神一亮,看向高飞的眼光顿时好像陷入了流沙一般,痴痴地再也无法移开。

刘艺菲此刻无比的确定,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无论日后要经历多少风雨,她也不会后悔此刻的决定……

第537章 阴差阳错的缘分!

9月23日,上午八点。

“没想到我竟然也有穿绯袍的一天……呵呵~有意思!”

化妆室里,看着镜中身穿绯红朝服、头戴进贤冠、腰挂锦绶,手执笏板的自己。

只见高飞忽然有些怅然的感慨道。

毕竟当年在大宋的时候,这些衣服可是不能乱穿的。

按照宋制,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用绿,九品以上为青色。

所以在大宋朝堂,绯袍非高官不可穿。

就算是像翰林学士,秘书郎这等清贵官职,也只能身着绿袍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梦华录》中,当顾千帆因功被皇帝晋升为皇城司副使“许借绯,赐银鱼袋”的时候,身为新科进士的欧阳旭会一脸艳羡的看着他!

其实不为其他,只是因为他那一身华贵的绯袍而已!

年少服绯的荣耀,甚至已然超过了进士登科的欢喜。

毕竟就算他们考中进士又如何,最后还不是只能一袭青袍。

每一榜进士里面日后有能十分之一的人官居绯袍,就足以被朝野称之位龙虎榜了。

当然,龙虎榜和龙虎榜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比如仁宗朝嘉祐二年的那次龙虎榜,含金量就高的吓人。

首先这一届科举的主考官就是当时的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

也不知道是不是欧阳修的眼光太好,还是他的运气太好。

反正他这一科出了不少传奇人物!

甚至嘉祐二年这一科都不能称之为龙虎榜了,朝野常常以“宰执榜”代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一科除了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东坡、苏辙、曾巩之外,还有后来官至宰辅的新党领袖吕惠卿、曾布等人。

甚至被称之为“理学五子”的张载、程颢等宗师大儒,也是在这一科被欧阳修录取的。

当然,所谓的“理学五子”那都是后人的称呼。

横渠先生张载可从来没有拜入理学门下,奉二程为主。

其实横渠先生开创的“气学”在关中地区一度和二程的“理学”不相上下。

只是奈何横渠先生虽然才高一世,但晚年却识人不明。

他这边刚仙逝,承接他衣钵的弟子就拜入了二程座下,拿老师的毕生成就做垫脚石。

这才让二程不费吹灰之力的将最大的敌人吃干抹净,消化一空。

此言倒不是夸张,实际上在这些大儒眼中,道统之争,甚于杀父之仇。

可怜横渠先生一生著作无数,为“气学”留下不少典籍。

但衣钵弟子的背叛却让他的遗著笔记大多都落入了二程之手。

一生笔墨,竟然万不存一。

最后只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让人振聋发聩的警世名言。

不过话又说回来,嘉祐二年这一科进士榜别说是在大宋了,就算是在千年科举史上都算是颇为罕见的一科。

所以只能算是个例,并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实际上在大宋,大部分读书人进士及第之后,并没有就此青云直上。

毕竟朝堂上的高位都是有数的!

老一辈不放权,后辈就算再有才华也只能苦熬着。

尤其是道君皇帝继位之后,大宋的冗官之态越发严重。

很多进士首次授官之后,常常要候选三四年才能再履新任。

因此即便高飞号称是东京第一衙内;

即便大宋的散官阶,寄禄官,差遣,馆职等官衔乱七八糟的有一堆。

但是高飞也依旧没有混上一身绯袍。

甚至他连一身绿袍都没混上,每年正旦只能穿着一身青袍去参加大朝会。

要是眼神不好的,远远望去说不定还以为是小厮呢!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大朝会高飞都懒得去凑热闹。

没办法,谁让他的寄禄官“致果校尉”刚好就正七品,连穿绿袍的资格都没有呢!

后来还是高俅被他给念叨烦了,找官家求了一个皇城副使的散官,这才让高飞如愿的换上了一身绿袍。

念及此处,高飞顿时忍不住失笑的摇了摇头。

高飞却是没有想到,跨越千年岁月,他竟然又和这个差事遇上了。

看来他和皇城司还真是有缘分呐!

当然了,玩笑归玩笑。

高飞当初的那个皇城副使和《梦华录》中顾千帆可不一样。

他就是挂名而已,实际上他连皇城司衙门都没有去过一次。

就好像一个公司虽然有很多副总,但真正管事的永远只会有一个。

至于其他人?不过只是过来混一份俸禄、蹭一个名头罢了。

而他高大衙内当初就是过来镀金蹭履历的那一个!

不过说句老实话,道君皇帝时期皇城司其实已经不像真宗时期那样牛掰了。

要知道皇城司这个衙门早就几经更迭。

早年在大宋开国的时候,皇城司本名为武德司乃是太祖所立。

而太祖赵匡胤组建武德司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对内,而是对外。

当时宋军对外战事的胜利,多赖武德司刺探之功。

不得不说,在如何打胜仗这方面,赵匡胤是绝对专业的。

只是后来太宗继位,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不仅将武德司改名为皇城司,还让其探听的方向由对外转为对内。

在职能上,其实已经和后世的锦衣卫差不多了。

只不过相比于锦衣卫,皇城司的权柄要更重。

因为皇城司的职司不仅包括刺探监察,同时还肩负着执掌宫禁宿卫的重任。

最盛时皇城司麾下有精兵数万,即便后来在文官集团的针对下屡遭裁撤,也一直保持在八千人左右的规模。

再加上皇城司不受三衙统领,而是直属皇帝亲自掌管。

可以说皇城司完全独立于朝堂之外自成体系!

毕竟其不仅拥有执法能力、情报能力、甚至还拥有独立的财务来源。

要知道皇城司麾下两大部门探事司和冰井务中,冰井务就是皇城司的钱袋子。

从这点上来说,后世的锦衣卫反倒是想皇城司的阉割版。

不过也正是因为皇城司位卑权重,所以一直都是内侍掌权。

比如《梦华录》中的皇城司正使雷敬,就是跟随真宗皇帝十多年的内侍。

而这也算是赵家历代皇帝为什么能坐稳皇位的原因之一吧!

只是再好的制度时间一久也会走样的。

就好像宋真宗时期,虽然皇帝对皇城司要求异常严格,使得这一制度充分发挥了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皇城司内部也在逐渐腐朽。

等到道君皇帝继位之后,皇城司基本上和普通的衙门没什么区别,该有的毛病一样不落。

否则高俅也没办法把高飞塞到这么紧要的地方去镀金了。

……

“第68场,三镜,一次”

“action!”

随着场记打板退下,赵氏茶坊里,只见高飞与手下老贾选了一处临湖的位置坐下。

随后,只见高飞眉头微皱的轻轻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

见此情形,身为皇城司吏员的老贾当即十分有眼色的关切道:

“指挥是嫌此地不够清净?”

闻听此言,高飞当即百无聊赖的摇了摇头。

老贾简直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随即轻笑道: